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摸底考试化学试卷

2014-5-11 0:32:38下载本试卷

                   

高三摸底考试化学试卷

YCY

    本试卷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防止仲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加入抗氧化物质,下列不属于抗氧化物质的是                     (  )

    A.生石灰        B.还原铁粉      C.亚硫酸钠      D.维生素C

2.下列关于氯气或氯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固体CuCl2

    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D.氯元素有毒,应禁入口中

3.下列物质中,本身属于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的生成物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氧化钠        B.氯化氢        C.三氧化硫      D.乙醇

4.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

    A.Br→Br2       B.NO→NO     C.SiO2→SiO    D.Fe→Fe3O4

5.在粗碘中含有IBr和ICl,受热时,I2、ICl、IBr均可升华。在粗碘中加入一种物质后,再进行升华,可制得精碘,应加入的物质是                       (  )

    A.KI           B.Zn           C.KCl           D.H2O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每年元宵节晚上,我市都要举行盛大的焰火庆祝活动。焰火绽放出的五颜六色是一些金属离子魅力的展示。焰火的主要原料是黑火药,还有草酸钠、碳酸铜(发出绿色的光)等发色剂和氯酸钾、镁铝金属粉末等添加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酸铜因为受热分解才发出绿色的光

    B.氯酸钾的主要用途是产生紫色的焰火

    C.镁铝在焰火中发出耀眼的白光

    D.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木炭、硫磺

7.对锂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  )

    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②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

    ③它的氧化物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水分  ④它的单质可做还原剂

    ⑤它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A.只有①        B.③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⑤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标准状况下,VL水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NA

    B.常温下,2L 1 mol·L-1的甲酸溶液中,所含分子总数小于2N­A

    C.1 mol FeCl3跟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制后,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D.1 molNH中含电子数为 10NA

9.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40℃而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  )

    A.硫酸铜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中Cu2+的数目

10.在实验室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有关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配制0.1mol·L-1NaOH溶液过程中,将NaOH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配制0.1mol·L-1的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C.配制0.1mol·L-1的NaCl溶液时,最后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D.配制0.1mol·L-1的HCl溶液时,要将量取浓盐酸的量筒和溶解用的烧杯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

11.在标准状况下,ag气体A与b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则与此有关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气体A与气体B的摩尔质量之比为a:b

    B.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与气体B的质量之比为a:b

    C.质量相同的气体A与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b:a

    D.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b:a

12.下列各组物质以任意量在溶液中反应时,始终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

    A.Aa(HCO32溶液和Ca(OH)2溶液

    B.NaHCO3溶液和Ca(OH)2溶液

    C.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D.FeBr2溶液和氯水

13.有一无色溶液,若向其中加入足量饱和氯水,溶液呈橙黄色,再向橙黄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若向原溶液中加入铝粉,有气体放出。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A.K+、H+、NO、Na+              B.H+、Br、SO、Na+

    C.SO、Br、OH、Fe3+           D.H+、Br、SO、K+

14.制备氰氨基化钙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aCO3+2HCN=CaCN2+CO↑+H2↑+CO2↑,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

    B.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CaCN2是还原产物,H2是氧化产物

    D.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15.物质的量均为1 mol的下述物质,长期放置于空气中(不考虑潮解情况),最后质量增加的大小关系是                          (  )

    ①氧化钠         ②过氧化钠       ③氢氧化钠       ④亚硫酸钠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16.在100g浓度为18mol·L-1、密度为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

    9mol·L-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  )

    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mL

17.使5.6L CO2气体迅速通过Na2O2固体后得到4.48L气体(标准状况),这4.48L气体的质量为                           (  )

    A.8.8g          B.6.4g          C.8.2g          D.6.2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8.(8分)右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

  Cl2的装置图:

  (1)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有二,分别是:

    ①              

              

  (2)试写出装置A和C中发生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

    A处:                         

    C处:                                

  (3)甲、乙两同学分别采用下列两种方案制取Cl2

    甲:用含HCl 146 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乙:用87 g 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则所得氯气      (填代号)。

    A.甲比乙多   B.乙比甲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19.(11分)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实验

步骤如下:

①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mol·L-1的盐酸,倒入

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均读准至

0.1℃,下同),记入表格;

    ②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mol·L-1的NaOH溶

      液,并用温度计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记入表

      格;

    ③在两个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并使杯口相平;盖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

④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中,并立即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中,用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温度,记入表格。

再重复实验两次,所得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

(t2-t1)/℃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平均值

1

20.0

20.0

20.0

23.4

3.4

2

20.0

20.0

20.0

23.4

3.4

3

20.0

20.0

20.0

21.6

1.6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填编号)              

(2)步骤①、②中都使用了温度计,若使用同一支温度计,应注意的问题是     

                   

(3)试根据上述数据计算中和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近似为1g/cm3,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近似为4.18J/(g·℃)],并据此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下列操作能够减少实验误差的是      (填代号)。

   A.用保温杯代替烧杯

B.步骤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多次倒入小烧杯中

C.步骤④中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作为终止温度

D.其它数据不变,把50m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改为5mL

E.其它数据不变,把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10倍

   (5)若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改为醋酸和氨水,其它数据不变,则测得的中和热与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比较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原因是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20.(4分)(1)在品红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铝,溶液红色褪去,其褪色原理与下列中的

           (填代号)物质相同。

    A.活性炭        B.SO2          C.氯水

  (2)少量Na2O2投入水中,待反应后再滴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中存在 

           (填化学式),其褪色原理与上述(1)中的原理     (填相同

或不相同)。

21.(7分)(1)配平下列氧化还原方程式:

  FeSO4+  KNO3+  (  )=  K2SO4+  Fe2(SO43+  NO+  H2O

  (2)A、B、C、D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四种元素,A与B同主族且能形成AB2型分子,A、C、D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离子半径依次减小。请回答:

     ①证明某化合物中含有D元素采用的实验方法为              ,现象是                        

②写出C的单质通入AB2的水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2.(9分)已知四种强电解质溶液,分别含有下列阴、阳离子中的各一种,并且互不重复:NH、Ba2+、Na+、H+、SO、NO、OH、CO。将这四种溶液分别标记为A、B、C、D,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A或D中滴入C,均有沉淀生成

    ②D和B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A吸收

    ③A和D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B吸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      ,判断理由是                  

                              

  (2)写出其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A       B      C      

  (3)写出实验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3.(3分)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0g·mL-1,则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4.(12分)现有某种碱金属的两种碳酸盐(正盐和酸式盐)组成的混合物6.14g,加水溶解后,所取得溶液的十分之一,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消耗稀盐酸的体积,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原混合物中两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

    (3)所滴加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4)确定此两种盐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

一、(2分×5=10分)

1.A  2.B  3.C  4.B  5.A

二、(3分×12=36分)

6.C 7.D 8.D 9.B 10.C 11.D 12.A 13.B 14.B 15.B 16.A 17.C

三、(共19分)

 
18.(8分)(1)①使用长颈漏斗  ②缺少石棉网(2分)

  (2)MnO2+4H++2Cl  Mn2++Cl2↑+2H2O

    Cl2+2OH=Cl+ClO+H2O(每式2分,共4分)

  (3)B(2分)

19.(11分)(1)③①②④ (2分,错一处即不得分)

  (2)在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后,用相同温度的蒸馏水将其冼净(2分)

  (3)NaOH(aq)+HCl(aq)=Na(aq)+H2O(1);△H=-56.8kJ/mol(2分)

  (4)AC(2分)

  (5)偏小;中和过程中,醋酸和一水合氨不断电离,吸收热量,导致实验结果偏小。(3分)

四、(共20分)

20.(4分)(1)A(1分) (2)H2O2­(2分); 不相同(1分)

21.(7分)(1)6 2 4  H2SO4  1  3  2  4(2分)

  (2)①焰色反应(1分),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2分)

②Cl2+H2­SO3=4H++SO+2Cl(2分)

22.(9分)(1)(NH42CO3(1分);D和A、B都能生成气体,而题给离子中只有H与CO、OH与NH能反应生成气体,故D只能为(NH42CO3­(2分)

  (2)A.H2­SO4      B.NaOH         C.Ba(NO32 (每空1分,共3分)

  (3)NH+OH=NH3↑+H2O NH3+H+=NH(3分,错一个扣2分,扣完为止)

五、(共15分)

23.(3分)18.37mol·L-1(3分)

24.(12分)

    解:(1)原混合物中n(C)=10n(CO2)==0.05mol

    m(C)=0.05mol×12g/mol=0.6g

     (C)=×100%=9.77%(3分)

  (2)设两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M2CO3和MHCO3,逐滴加入盐酸时所发生的反应为

     M2CO3+HCl=MHCO3+MCl

     MHCO3+HCl=MCl+CO2↑+H2O

      由图象知与混合物中M2­CO3反应生成MHCO3所消耗盐酸的体积为12mL,与原混合物中MHCO3反应消耗的盐酸体积为(32-12×2)mL=8mL。又由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1mol M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1 mol MHCO3,则原混合物中正盐与酸式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2CO3): n(MHCO3)=12 : 8=3 : 2(4分)

  (3)设原混合物中M2CO3和M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

   

    又由0.03mol M2CO3消耗0.012L×10=0.12L稀盐酸生成MHCO3,可得

    x=0.12L·c(H+) 即0.03mol=0.12L·c(H+

    解得c(H+)==0.25mol·L-1(3分)

   (4)设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

    0.03×(60+2M)+0.02×(61+M)=6.14 解得M=39 即为钾元素

    这两种盐的化学式为K2CO3、KHCO3 (2分)

   (其他解法正确同样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