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钠\镁\铝

2014-5-11 0:32:38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钠 镁 

  双基知识

1.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NaCl  Na  NaOH   Na2CO3  NaHCO3

2.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MgCl2           Mg

H2O △

 


Mg          Mg O           Mg(OH)2

 

H2O △

 

OH

 


  

   MgSO4         MgCO3          Mg(HCO3)2

足量盐酸

 
3.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NaOH+H2O 

 
                  Al

电解

 

NaOH

 


少量H+

 
NaAlO­2           Al2O3          AlCl3

NaOH

 


KAl(SO42        Al(OH)3  

巧思巧解:

1.Na2CO3 与盐酸反应问题及有关规律

  Na2CO3 与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Na2CO3 +HCl = NaHCO3 + NaCl ; NaHCO3 + HCl = NaCl +CO2↑+H2O

规律:

①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分别跟同浓度的强酸反应时,碳酸氢盐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②当Na2CO3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加入试剂的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不同。

  利用上述现象,可以不用任何试剂鉴别碳酸钠溶液和强酸溶液。

2.有关Al(OH)3沉淀的图象规律:


① 向一定量的AlCl3 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 见 图(a)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Al3+  + 3OH- = Al(OH)3

             Al(OH)3 +OH - = AlO2 +2 H2O

② 向一定量的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 溶液至过量。 见图 (b)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Al3+ + 4OH- = AlO2 +2H2O

             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③  向一定量的NaAlO­2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至过量。见图 (c)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AlO2 +H +H2O = Al(OH)3

             Al(OH)3 +3H = Al3+  +3H2O

④  向一定量的盐酸 溶液中逐滴加入NaAlO­2 溶液至过量。 见图 (d)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AlO2 +4H = Al3+  +2H2O

铝三角关系

例题精析

【例1在一定量的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有无晶体析出?通入过量CO2 气体会产生什么现象?试分析原因是什么?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铝和浓H2SO4 、浓HNO3 均不反应

 B.两份相同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4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H2前者多

 C.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各成分的熔点都低

 D.将三份质量相同的镁粉分别放在纯氧气、CO2 二种气体中完全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后所得固体的质量大。

3】在100mL0.5mol/L的AlCl3 溶液中,加入100mLNaOH溶液,得到0.78gAl(OH)3 沉淀。求所加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各取30mL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加入不同质量的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丙

  合金质量 g

   0.255

  0.385

  0.459

生成气体体积 mL

   280

  336

  336

试回答:

(1)盐酸一定过量的是(填序号)        ,盐酸一定不足量的是    

(2)要计算合金中的镁的质量分数,所提供数据中作计算依据的是         ,镁在合金中的质量分数为          

(3)在丙组实验以后,向容器中加入一定体积的1mol/L的苛性钠溶液,可恰好使铝元素全部以偏铝酸根形式存在,并使镁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则溶液中偏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加苛性钠溶液的体积为    mL。

答案:1.通入少量CO2 无晶体析出,原因是生成NaHCO3 少,而NaHCO3可溶,所以无晶体析出。通入过量CO2 ,现象;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原因:①反应全部生成NaHCO3 ,且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②溶质的质量增加;③反应消耗水,使溶剂减少。

2.C.

3.①当NaOH不足时,C(NaOH)=0.3mol/L

  ②当NaOH部分过量时,C(NaOH)=1.9mol/L

4. (1) 甲,丙

 (2) 甲,47%

 (3)  0.005mol ,    3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