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期中调研测试
化 学 试 卷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7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Pb 20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水泥厂和冶金厂中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来除去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所应用的原理是
A.胶体凝聚 B.丁达尔现象
C.电泳 D.渗析
2.下列各种晶体熔化时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干冰 B.NaCl C.SiO2 D.C6H5ONa
3.对于A + 3B == 2C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B) =0.8mol/(L•s)
B.v(A) =0.4mol/(L•s)
C.v(C) =0.6mol/(L•s)
D.v(B) =42mol/(L•min)
4.新近研制的溴—锌蓄电池的基本结构是用碳棒作两极,用ZnBr2溶液作电解液,现有四个电极反应:①Zn – 2e- = Zn2+ ②Zn2+ + 2e- = Zn ③Br2 + 2e- = 2Br- ④2Br- - 2e -= Br2 ,充电时的阳极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分别依次为
A.④① B.②③ C.③① D.②④
5.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 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碱性,且碱性B>A;C、D两种元素的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B,A,C,D,E
B.A,E,B,C,D
C.E,B,A,C,D
D.B,A,D,C,E
6.硝基苯的分子内和分子之间都存在氢键,由于硝基和羟基的距离不同,使邻硝基苯酚的分子内氢键多于间硝基苯酚的分子内氢键,则邻硝基苯酚和间硝基苯酚的沸点比较是
A.邻硝基苯酚高于间硝基苯酚
B.邻硝基苯酚等于间硝基苯酚
C.邻硝基苯酚低于间硝基苯酚
D.无法比较
7.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Cl有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又有沉
淀生成,下列溶液中符合此条件的是:①Ag+、Fe3+、Na+ ②Ag+、Al3+、K+ ③Ag+、
Ba2+、NO3― ④SiO32-、AlO2-、K+ ⑤Ag+、NH4+、H+ ⑥AlO2―、K+、Al3+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⑥
8.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Pb2+、Na+、SO42-、NO3― 、Cl― ,该溶液放在用惰性电极材料做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
A.35.5∶108 B.16∶207
C.108∶35.5 D.8∶1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题每小题4分,第17、18题每小题5分,共4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实验室配制的FeCl3 溶液经常是浑浊的。为了获得比较澄清透明的FeCl3溶液,某学生采用下列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加入过量铁粉后过滤
B.滴入少量盐酸
C.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浑浊物
D.将溶液加热后过滤
10.核能是能量的重要来源,用少量的核燃料可以获得十分巨大的能量,lmol天然气中的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882.8 kJ的热,而lmol锂核跟l mol氢核生成2 mol氦核的核聚变反应,放出的热量高达9.6X108 KJ。有关锂原子和锂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7的锂原子核内中子数是4
B.锂原子的半径比钠原子的半径大
C.锂与钠、钾不同,锂保存在石蜡油中
D.氢氧化锂的碱性比氢氧化钠强
11.已知某溶液中存在OH―、H+、NH4+和 Cl― 四种离子,其浓度大小有如下关系:
①c(Cl―)> c(NH4+)> c(H+)> c(OH―)
②c(NH4+)= c(H+)>c(Cl―) > c(OH―)
③c(Cl―)= c(NH4+)且c(OH―)= c(H+)
④c(OH―)> c (H+)> c(Cl―)> c(NH4+)
⑤c(Cl―)> c(H+)> c(NH4+)> c(OH―)
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①③⑤
12.设N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a g ,则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NA
|
C.0.1 mol H2 O2所含的中子数为2.0 NA
D.1 L 1.5 mol/L的AlCl3 溶液中含有离子的数目为6 NA
13.现有两种不含结晶水的盐,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分别是:
20℃ | 50℃ | |
A的溶解度 | 35.7g | 46.4g |
B的溶解度 | 31.6g | 108g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采用重结晶法使A、B混合物分离
B.向各有5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6g A和16g B,只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C.在20℃时,A、B都可以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不饱和溶液
D.若把208g 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的B是76.4g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NH4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2+ + 2OH- + NH4+ +H+ + SO42- = BaSO4↓+ NH3·H2O + H2O
B.硫酸铝加过量氨水:Al3+ + 4OH- = AlO2- + 2H2O
C.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4Fe2+ + 2H2O2 + 4H+ = 4Fe3+ + 4H2O
D.大理石溶于醋酸:CaCO3 + 2CH3COOH = Ca(CH3COO)2 + H2O + CO2↑
15.假设SiO2 原子晶体中Si原子被Al原子取代,不足的价数由K原子补充。当有25%的硅原子被铝原子取代时,可形成正长石,则正长石的化学组成为
A.KAlSiO4 B.KAlSi2O6
C.KAlSi3O8 D.KAlSi4O10
16.将一小块焦炭和x g O2同时放入装有压力表的密闭容器中,压强为P0。当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压强为P1,且P0<P1<2P0,则加入焦炭的质量m为
A. B.
C.
D.
17.T °C时气体A与气体B反应生成气体C和固体D。每1 mol A与足量B完全反应时生成1 mol D。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①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3B 2C+D
B. T°C若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0.2 mol C,平衡时A的浓度大于0.3 mol/L
C.升高温度,其它条件不变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D.相同时间内,消耗0.1 mol/L A时,生成了0.3 mol/L B,反应达到平衡
18.将16 g FeS与FeO的混合物,投入到含有1 mo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只产生1/3 mol NO气体,得到澄清的混合溶液,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含有8 g FeO
B.混合物中含有0.1 mol FeS
C.被还原的HNO3 为1/3 mol
D.参加反应的HNO3 为1 mol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7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8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度也越来越高。某同学用下列简单方法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具体步骤为:
①将NaCl固体细粒干燥后,用托盘天平称取m g NaCl固体细粒并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
②用仪器A向容量瓶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到容量瓶的刻度,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V cm3。
(1)步骤②中仪器A应使用 (填序号)。
A.量筒 B.滴管
C.碱式滴定管 D.酸式滴定管
(2) 能否用水代替苯 ,理由是
。
(3) 已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Cl—间的距离为a cm(如上图),则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表达式为 。
(4) 实验中测得的阿佛加德罗常数与理论值有一定的误差,你认为影响该实验精度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 |
(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工业废料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CuSO4·5H2O),拟用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多次进行过滤操作,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
(2)从滤液C中得到绿矾晶体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
(3)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应用十分广泛,在滤渣D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来制备胆矾晶体是一种绿色工艺,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
(4)由滤液A得AlCl3溶液的途径有Ⅰ和Ⅱ,你认为合理的是途径 (填“Ⅰ”或“Ⅱ”),理由是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1.(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表中所列部分元素,回答有关问题。
① |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
⑧ | ⑨ | ⑩ | |||||||||||||||
(1) 载人航天器的宇航员活动仓内需要营造一种适合宇航员生存的人工生态环境,应该在元素⑥的一种常见的单质中充入一种气体且达到规定的比例,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铁是航天器中用量较大的金属,请将铁元素符号填入上述周期表中。
(2) 已知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有一定的相似性(所谓周期表对角线规则),写出与元素⑨对角的主族金属元素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元素③的单质晶体熔点为2573K,沸点2823K,硬度大,则该晶体属于_________晶体。已知该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该元素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如图所示),其中有二十个等边三角形的面和一定数目的顶角,每个顶点各有一个原子。通过观察图形及推算得出此基本结构单元中含有共价键数为__________。
(4) A、B、C、D是上述①—⑩中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分子含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则A元素是_________(填序号)。除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化合物外,C和D也可结合生成化合物丁。B、C、D三种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可以相互转化:B(单质)+乙→ C(单质)+甲;C(单质)+丙→ 乙+丁。则B的原子结构简图为____________,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 |
22.(10分) 下列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中,已知B是基础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它的消费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一种标志,K是含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E是无色无味的液体。试回答: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K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反应②工业上称F为接触氧化反应,根据化学平衡理论和下表F转化率的实验数据,考虑综合经济效益,你认为提高F转化率工业上应采取的反应条件及有效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0.1 MPa | 0.5 MPa | 1 MPa | 10 MPa | |
400 ℃ | 99.2 | 99.6 | 99.7 | 99.9 |
500 ℃ | 93.5 | 96.9 | 97.8 | 99.3 |
600 ℃ | 73.7 | 85.8 | 89.5 | 96.4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8分)有资料报道: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一种新型净水剂,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离子,使用该物质可代替Cl2和Al2(SO4)3。
(1)用废铁屑制Fe2O3 。向有铁锈的废铁屑中加入稀硫酸,至铁屑全部溶解。再通过系列化学过程得到Fe2O3 。写出向有铁锈的废铁屑中加入稀硫酸过程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铁酸钠。氧化铁在碱性溶液中与硝酸钠反应制得铁酸钠。
Fe2O3 +NaNO3 +NaOH → Na2FeO4+NaNO2 +H2O (未配平)
当反应物中含有1.4 mol Na+ ,上述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时,电子转移总数为_______NA。
(3) 制备铁酸钠后的废液中含NaNO2溶液,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中①NaCl ②NH4Cl ③KMnO4 ④浓硫酸,能使NaNO2转化为N2(不引起二次污染的)的是______(选填试剂编号),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一定温度下,向如图所示的带有可移动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L SO2 和1 L O2 的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2 SO2 (g) + O2
(g) 2
SO3 (g) 。
(1)若活塞可自由移动,平衡后,活塞停止在“2.1”处,容器内,V(SO3)=_____________L;该反应中SO2 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若开始时,充入容器的起始物质分别是①2 L SO2 和1 L O2 ;②2 L SO3 (g) 和 1 L N2 ;③1 L SO2 、1 L O2 和 1 L SO3 (g),使活塞固定在“3”处,达到平衡后,容器中SO3 (g)的体积分数大小关系是 (用序号和“<”、“=”、“>”表示)。
(3)向(1)平衡后的容器中充入0.2 mol 的SO3,活塞移动后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此过程中从外界共吸收了1.96 kJ 的热量,写出SO2 发生氧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5.(6分)将0.05mol/L的盐酸与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1∶2的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pH值为2。用上述NaOH溶液与某一元弱酸HA 20.0 mL反应,恰好中和时消耗NaOH溶液10.0mL,所得溶液pH值为10。求: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所得NaA溶液中A-离子的物质的量。
26.(12分)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碱性溶液中Mg2+、Al3+ 与溶液pH的关系,进行下列实验:向含有0.1 mol HCl、0.1 mol MgCl2、1.0 mol 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 溶液,均至反应后溶液体积1 L。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pH | 9 | 10 | 11 |
c(Mg2+)/ mol·L-1 | 10-1 | 10-3 | 10-5 |
c(AlO2― )/mol·L-1 | 10-2 | 10-1 | 1 |
试回答:
(1)向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至pH=9,能否有Mg(OH)2 沉淀出现__________(填“能”或“否”),由此你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至pH=10,需要NaOH溶液中有多少克NaOH ?(最后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高三期中调研测试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2.A 3.B 4.A 5.D 6.C 7.B 8.D
9.B 10.A C 11.D 12.B C 13.A 14.A 15.C 16.D 17.A D 18.B C
19.(1)D
(2)不能;水会溶解NaCl,不能测出NaCl固体的体积
(3)NA= mol-1
(4) 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 固体质量的精确度和量取苯体积的精确度
(每空2分,共8分)
20.(1)烧杯、漏斗、玻璃棒(2分)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分)
(3) Cu+H2O2+H2SO4+3H2O=CuSO4·5H2O或Cu+H2O2+H2SO4=CuSO4+2H2O(3分)
(4)途径Ⅱ(1分) 因为滤液A是NaAlO2和NaOH溶液,按途径Ⅰ直接向A中加入盐酸得到的AlCl3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aCl杂质;按途径Ⅱ通入CO2气体,得Al(OH)3沉淀,将Al(OH)3溶解于盐酸中得到的是纯净的AlCl3溶液(2分)
21.(1) Fe在周期表中位置略 (2分)
(2) Be(OH)2 + 2NaOH ==Na2BeO2 +2H2O (2分)
(3) 原子 30 (3分)
![]() |
(4) H (3分) CH4 或 NH3 (2分)
![]() |
22.(1)SO3 (4分)
![]() |
(2) 2Cu2+ +2H2O 2Cu↓ +O2 ↑+4H+ (4分)
(3) 常压,催化剂,400-500oC,并冷却反应后生成的气体 (2分)
23.(1)Fe+2H+ =Fe2+ +H2 ↑ Fe2O3 +6H+ =2Fe3+ +3H2O 2Fe3+ +Fe=3Fe3+ (2分)
(2)1.2 (3分)
(3)② NH4+ +NO=N2 ↑+2H2O (3分)
24.(1) 1.8 90% (4分) (2)①=②<③ (2分)
(3) SO2 (g)+O2 (g)=SO3 (g) △H=-98 kJ/mol (4分)
25.(1)设所取盐酸体积为1L,则 NaOH溶液为2L
c(H+)·V(H+)―c(OH―)·V(OH―)=10-2 mol·L-1×(1+2)L-1
c(OH―) =0.01 mol·L-1 (2分)
(2) c(HA)·V(HA)=c(OH―)·V(OH―)
c(HA)=0.01mol·L-1×0.01L÷0.02 L=0.005 mol·L-1
A- + H2O HA+OH―
发生水解的A- 物质的量为:1×10-4 mol·L-1×0.03L
NaA总物质的量为:0.01 mol·L-1×0.01L
NaA溶液中A- = (0.01mol·L-1×0.01L)-(1×10-4 mol·L-1×0.03L)
=9.7×10-5 mol (4分)
(本题共6分,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26.(1)否 Mg2+ 在弱碱性溶液中不能生成沉淀或Mg(OH)2 存在溶解平衡 (4分)
(2) pH =10时,溶液中 c(Mg2+)=10-3 mol/L ,c(AlO2― )=0.1 mol/L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反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H+ + OH― =H2O
0.1mol 0.1mol (2分)
Mg2+ + 2OH― =Mg(OH)2 ↓
0.099 mol 0.198 mol (2分)
Al3+ + 3OH― =Al(OH)3 ↓
1mol 3mol
Al(OH)3 + OH― =AlO2― +2H2O
0.1 mol 0.1 mol (2分)
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NaOH 的质量为
(0.1 mol+0.198 mol +3 mol +0.1 mol)×40 g/mol=135.92 g (2分)
(本题共12分,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高三期中调研考试
化学答卷纸
19.(1)_____________。
(2) 能否用水代替苯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合理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 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请将铁元素符号填入下述周期表。
① |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
⑧ | ⑨ | ⑩ |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该晶体属于_________晶体。通过观察图形及推算得出此基本结构单元中含有共价键数为__________。
(4) A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B的原子结构简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K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能使NaNO2转化为N2(不引起二次污染)的是______(选填编号),反应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24.(1)容器内,V(SO3)=_____________L;该反应中SO2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5.
26.(1)向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至PH=9,能否有Mg(OH)2 沉淀出现__________(填“能”或“否”),由此你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