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第二学期第二轮复习资料

2014-5-11 0:32:39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第二学期第二轮复习资料

实验专题复习例析及针对练习

一、例题分析:

〖例1〗: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___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如右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

方法一:(1)稀H2SO4、铁屑(2)煮沸(3)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O2

方法二:(1)稀H2SO4、铁屑  (2)NaOH溶液  (3)检验Ⅱ出口排出H2的纯度。当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试管Ⅰ和Ⅱ时,且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防止了Fe(OH)2被空气所氧化。

〖例2〗: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铁粉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是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如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为Ⅰ和Ⅱ所示

试回答: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的反应开始前,需要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1)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Ⅱ)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选用此装置未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是将物质的制备与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有机结合在—起的综合,性题目。

〖题解〗:本题要求制FeCl3,题中给出了FeCl3易潮解,能升华等性质对第(5)问的回答给予了暗示。(1)(3)问比较容易,(2)问为了避免产生氧化铁的杂质应在加热B之前先用C12将装置中的空气置换干净。而(4)(5)两问则要求学生对(Ⅰ)(Ⅱ)装置进行比较,结合装置的特点,联想到尾气处理,FeCl3遇水易水解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1)4HCl(浓) + MnO2  MnCl2 + Cl2↑ + 2H2O

        或16HCl + 2KMnO4  2KCl + 2MnCl2 + 8H2O + 5C12

  (2)B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看到黄绿色气体充满装置后再开始加热B

  (3)2Fe + 3Cl2  2FeCl3

  (4)①导管易被产品堵塞;②尾气排入空气中,易造成环境污染。

  (5)产品易受潮解 在瓶E和F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例3〗:四氯化锡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空气中极易水解,熔点-36℃,沸点114℃,金属锡的熔点为231℃,拟利用图中的仪器,设计组装一套实验装置,用熔融的金属锡跟干燥的氯气直接作用制取无水四氯化锡(此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下列各问题。
   

(1)用玻管(未画出)连接上述装置,正确的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装置Ⅵ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冷凝管理冷却水的流向是从__________进入,从__________流出。
  (4)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_______处酒精灯,加热温度应大于______________℃,待__________即可停止加热。
  (5)已知四氯化锡遇水强烈水解,产物之一是固态二氧化锡,那么四氯化锡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如果将制取的四氯化锡少许暴露于空气中,预期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7)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在装置的最后应___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个制备实验。
  实验目的是:制备无水SnCl4
  实验原理是:Sn+2Cl2 SnCl4

先制备Cl2:2H2SO4(浓)+2NaCl+MnO2 Na2SO4+MnSO4+Cl2↑+2H2O
  实验的干扰因素是:SnCl4遇水强烈水解,因此,除去实验中水蒸气的干扰,是实验成败的关键。这里要分析水蒸气的来源以及除去水蒸气的措施。水蒸气的来自于制Cl2和空气中的水蒸气。
  题目中提供的信息:SnCl4的性质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
  以上问题清楚了,实验方案就基本确定了。
  〖答案〗:(1)B接J,I接K,A接C,D接G,H接E(或F)
  (2)除去Cl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在制Cl2时发生的副反应2NaCl+H2SO4 2HCl↑+Na2SO4,产生了HCl;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锥形瓶中使SnCl4发生水解。
  (3)a、p (4)I 231℃ Sn粒熔化
  (5)SnCl4+2H2OSnO2+4HCl (6)出现白色烟雾
  (7)通入NaOH溶液中,吸收多余Cl2

〖例4〗:为了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常含少量NaCl),某学生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
  (1)准确称取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设为W1
  (2)准确称取一定量纯碱样品(设为W0),并放入烧瓶中。从分液漏斗缓缓滴入稀硫酸,待不再发生气体后。称干燥管的总质量(设为W2。设学生导出的计算公式为:
  Na2CO3的质量分数= ×100%
  试回答:
  ①W2-W1表示什么?
  ②如果不计称量误差,该生的实验结果有无明显误差?如有,是偏大还是偏小?请简要说明根据并提出补救措施。
  〖分析〗:这是一道定量实验题
  实验目的是:测定纯碱中 Na2CO3的质量分析
  实验原理:稀H2SO4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测出CO2的质量即可求出Na2CO3的质量,继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
  CO2的质量为(W2-W1)g,样品质量为W0g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W2-W1
   x= g
   = g
  Na2CO3%= ×100%
  产生误差的原因(即干扰因素)有烧瓶的CO2不能都被碱石灰吸收,实验值偏低。CO2气体混有的水蒸气和空气中的水蒸气被碱石灰吸收,使实验值偏高,两个因素综合考虑,CO2的影响是主要的,所以实验值偏低。
  补救的办法:如上图。  
  ①将蒸馏烧瓶改为集气瓶,利于排出CO2
  ②向集气瓶中通入(已除去CO2)空气,用空气将烧瓶中Cl2尽量排出去。
  ③在干燥管前连接盛有浓H2SO4的试管,以除去水蒸气;
  ④在U型管中装有碱石灰,以吸收空气中的CO2气体,经过这些补救措施,实验误差可以降低。
  〖例5〗: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制Cl2,再用Cl2和Ca(OH)2反应制少量漂白粉,已知Cl2和Ca(OH)2制漂白粉是放热反应,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 + 6Ca(OH)2Ca(ClO32 + 5CaCl2+6H2O,现有三位同学设计的三套装置如图(U形管中放有玻璃纤维,可使气体顺利通过):

(1)­请从以下六方面对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将适当的选项序号填于下表内(错选、漏选、多选均倒扣分)
      a.不易控制反应速率  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c.有副反应发生    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
      e.容易污染环境    f.可防止污染环境

优点

缺点

甲装置

乙装置

丙装置

(2)请从甲、乙、丙三装置中,选取合理的组成部分(A、B、C、D、E、F、G),组装一套你认为更完善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按气流左到右方向)为_____________,在此装置及甲、乙、丙三装置中,你认为是否还缺少必要的装置,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道评价实验方案的题。该题从是否有副反应发生,是否易控制反应速率,是否防止污染,是否干扰反应产物等方面进行评价。
  〖答案〗:(1)

优点

缺点

甲装置

d

a、e

乙装置

f

a、c

丙装置

b

e、c

(2)F~B~E
  在Cl2中混有HCl,应在烧瓶和凹形管之间连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试管,以除去HCl气体。

〖例6〗:“卤块”的主要成份为MgCl2(含Fe2+、Fe3+、Mn2+等杂质离子),若以它为原料,按如下工艺流程图,即可制得轻质氧化镁。如果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离子,而且成本较低。流程中所用试剂或pH控制可参考下表确定。

注:Fe2+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除去,所以常将它氧化成为Fe3+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请填写以下空白:

(1)在步骤②加入的试剂X,最佳选择应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在步骤③加入的试剂Y,应是_________,之所以要控制pH=9.8,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表1数据很明显,步骤③调控pH=9.8,是为了将所有的杂质金属离子  都变成氢氧化物沉淀除去。尽管此时Mg2+也可能部分生成Mg(OH)2沉淀从而影响产率,但卤块价格便宜,损失一些产量以保证产品(MgO)的纯度,还是可行的技术路线。再回头看步骤②由表1注Fe(OH)2,沉淀在实际操作中不易除尽,而Fe(OH)3却极易沉淀完全(pH>3.7),所以加入的试剂X应该是一种氧化剂。由表2看出,选用价廉的漂液最为合适。其反应式为:2Fe2++ClO-+2H+=2Fe3++Cl-+H2O,步骤④乙为Na2CO3,反应是Mg2++CO32-=MgCO3↓,步骤⑤有CO2气体产生,因而所得Mg(OH)2沉淀疏松,所以灼烧最终产物MgO具有轻质特点。

〖答案〗(1)选漂液 将Fe2+氧化为Fe3+

(2)NaOH  将所有杂质金属离子都变成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

(3)MgCO3 + H2O  Mg(OH)2 + CO2

二、链接高考:

1.请按要求填空:

(1)用已准确称量的1.06gNa2CO3固体配制0.100mol·L-1Na2CO3溶液100mL,所需要的仪器为:                       

(2)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蒸发、结晶、 

(3)除去KCl溶液中的SO42-离子,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       

2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       。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3.某种含有少量氧化钠的过氧化钠试样(已知试样质量为1.560 g,锥形瓶和水的质量为190.720

g),利用图4装置测定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每隔相同时间读得电子天平的数据如下表。

            

  (1)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时,必需的数据是______。不必作第6次读数的原因是______。

  (3)测定上述样品(1.560g)中Na2O2质量分数的另一种方案,其操作流程如下图。

  ①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②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有电子天平、蒸发皿、酒精灯、还需要_____、_____(固定、夹持仪器除外)。

  ④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则Na2O2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如下图所示。

空气更新流程

(1)Ⅱ是CO2和H2的反应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装置Ⅰ、Ⅱ、Ⅲ可看出,O2的来源是CO2和H2O,宇航员每天消耗28molO2,呼出23molCO2,则宇航员每天呼出的气体中含H2O______mol。

  (3)图7是另一种将CO2转化为O2的实验设想:

  其中,由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的部分装置(铁架台、酒精灯已略)如下图。

  ①上图中,装置a由_________、_________、双孔塞和导管组成。

  ②循环物质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制取无水氯化镁必须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b中填充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填入编号)。

      c.硅胶  f.碱石灰  g.无水氯化钙  h.浓硫酸

⑤设计d装置要注意防止倒吸,请在方框中画出d装置的简图,并要求与装置c的出口处相连(铁架台不必画出)。

5.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图所示。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

SO2+I2+2H2O→H2SO4+2HI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________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_________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4)若碘溶液体积为VamL,浓度为c mol/L。N2与O2的体积为Vb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____________。(选填下列仪器的编号)

a. 烧杯 b.试管 c.广口瓶 d.容量瓶 e.量筒 f.单孔塞 g.双孔塞


〖参考答案〗:

1.(1)100mL容量瓶 烧杯 量筒 玻璃棒 胶头滴管

 (2)溶解 过滤  (3)BaCl2[或Ba(OH)2]、K2CO3、HCl

2.(1)2Na2O2+2SO22Na2SO3+O2

(2)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晶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不合理  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2O2,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

3.(1)2Na2O2+2H2O4NaOH+O2

(2)试样质量锥形瓶加水的质量 第4(或5)次读数(或用具体数值表示) 锥形瓶内质量已达恒重

(3)①蒸发 ②NaCl的质量 ③烧杯 玻璃棒    ④偏大

4.(1)2H2+CO22H2O+C         (2)10

(3)①分液漏斗 烧瓶 ②盐酸 ③防止水解 ④e g   ⑤见右图。

5.(1)N2、O2          (2)偏低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

(4)V(SO2)%=×100%     (5)b、c、e、g或c、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