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试卷
说明:
本试卷共五大题,30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Na 11、C 12、O 16、Mg 24、Si 28、S 32、Cl 35.5、K 39、Fe 56、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66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 下列说不正确的是………………………………………………………………………( )
A. 含铅汽油、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均可对环境造成危害
B. 棉花、木材及草类的纤维都是天然纤维
C. 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各元素质量分数均为一个常数
B. 硫酸( )是一种强酸,但苯磺酸( )是弱酸
C. 有机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能是发生氧化反应,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一定是发生了加成反应
D. 有机物醇都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而要发生消去反应形成碳碳双键,则羟基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
3. 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容器中,一个充满C2H6,另一个充满C2H4和C3H8的混合气体。两容器内气体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是…………………………………………………( )
A. 分子数 B. 碳原子数
C. 密度 D. 原子总数
4. 在FeCl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KI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则溶液中析出的沉淀的成分是………………………………………………………………( )
A. FeS和I2 B. FeS、Al(OH)3和I2
C. Al(OH)3和Fe(OH)2 D. FeS、Al(OH)3和S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条件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易发生
C.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吸收热量,说明石墨结构更稳定,有更高的熔点和更大的硬度
D.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大小
6. 下列各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 )
A. MnO2+HCl(浓) B. C+H2SO4(浓)
C. Cu+HNO3(稀) D. Fe2O3+Al
7.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 L 0.1 mol/L的硫化钠溶液中钠离子数目为0.1 NA
B. 25℃,101 KPa时,32 g 氧气所含氧原子数为2 NA
C. 17 g 羟基中所含电子数为10 NA
D. 1 mol Na2O2与H2O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8. 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合成氨一般采用500℃左右的温度,一是为了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二是铁触媒在该温度下活性高。
B. 由于氨易液化,N2、H2在实际生产中是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还是很高的。
C. 合成氨采用的压强是20 MPa~50 MPa,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N2的转化率。
D.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液化分离出氨,主要目的是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冷却液化氨气有助于减慢反应速率。
9. 有一合金由Mg、Cu、Fe组成,重6.0 g,和足量稀盐酸反应共放出氢气2.24 L(标准状况下),则Cu的质量可能为…………………………………………………………………( )
A. 0.2 g B. 0.4 g C. 2.0 g D. 4.0 g
10.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 电解氯化镁溶液:2Cl-+2H2O 2OH-+H2↑+Cl2↑
C.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D.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酸性过氧化氢溶液:Fe2++2H++H2O2=Fe3++2H2O
11.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指定的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在c(HCO3-)=0.1 mol/L的溶液中:NH4+、Al3+、Cl-、NO3-
B. 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的溶液中: Fe3+、Na+、SO42-、ClO-
C. 在PH=1的溶液中:Na+、Fe2+、SO42-、NO3-
D. 在PH=13的溶液中:Na+、K+、S2-、SO32-
12. 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晶体是由金属原子构成的
B. 在12 g金刚石中,含C-C共价键键数为2 NA
C. 在石英晶体中由共价键构成的最小环为6元环
D. 干冰晶体熔化时需克服极性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13. 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水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一一区别的一组是………………( )
A. AgNO3 NaCl KCl CuCl2
B. Fe2(SO4)3 K2CO3 KHSO4 NH4Cl
C. Na2O2 Al2(SO4)3 MgCl2 K2CO3
D. BaCl2 Na2SO4 (NH4)2SO4 KOH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海藻灰中提取碘时,分液后将碘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 用重结晶法提纯硫酸亚铁晶体,必须趁热过滤热饱和溶液
C. 做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必须使用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
D. 用废铝屑制取氢氧化铝时,先将废铝屑放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微热,目的是为了除去铝表面的油污
15. 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SO2(g)+O2(g) 2SO3(g);△H=-197 KJ/mol现有容积相同且不变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如下表所示:
容器 | SO2(g) | O2(g) | N2(g) | 热量 |
甲 | 2 mol | 1 mol | 0 | Q1 |
乙 | 1 mol | 0.5 mol | 0 | Q2 |
丙 | 1 mol | 0.5 mol | 1 mol | Q3 |
根据上述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Q1=197 KJ
B. 上述反应中生成1 mol标准状况下的SO3放热98.5 KJ
C. Q2<Q3<Q1
D. 2Q2=2Q3<Q1<197 KJ
16. 下列各组试剂在溶液中反应,当两组试剂的量发生改变时,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硝酸银、氨水 B. 苯酚钠、二氧化碳
C. 石灰水、碳酸氢钠 D. 偏铝酸钠、二氧化碳
17. 心酮胺是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它具有如下的结构简式:
下列关于心酮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
B. 可以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发生氧化反应
C. 可以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D. 在一定条件下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18. 室温下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OH-)=10-5 mol/L,则其溶质可能是………………( )
A. Na2CO3 B. NaHSO4
C. NaOH D. KCl
19. 由A、B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当混合物总质量相等时,无论A、B两种有机物以任何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质量都相等。该混合物不可能的组合是:
![]() |
A. CH4和 B. 和CH3OH
![]() |
C. 和C2H2 D. HCHO和 CH2OH(CHOH)4CHO
20. 有一种正在开发的新型燃料电池,它是用两要根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分别通以甲烷和氧气,电极反应为:X极:CH4+_______-8e-=CO32-+_________
Y极:4H2O+2O2+8e-=8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以甲烷的电极(X)为电池的正极,通以O2的电极(Y)为电池的负极
B. X极电极反应中前后空格中分别为:10OH-和7H2O
C. X极电极反应中前后空格中分别为:3H2O和10H+
D. 电池中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1. 已知一定浓度NaOH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现有质量分数为n的NaOH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加热蒸发水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n,此时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L,则a与b的关系是………………………………………………………………( )
A. b=2a B. a=2b C.b>2a D. b<2a
22. 质量为25.6 g的KOH和KHCO3混合物,在250℃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20.7 g,则原混合物中KOH与KHCO3物质的量关系正确是…………………………………………………………………………………………( )
A. >1 B.
=1
C. =任意比 D.
<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4分)
二、填空题(共44分)
23.(13分) X、Y、Z是位于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单质,X、Y为固体,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甲为气体。试根据右下图所示的关系,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化学式:X___________、Y___________、Z___________;
(2)乙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甲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X与甲生成Y和乙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1分)
Ⅰ.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产生的c(H+)=1.0×10-a mol/L,若a>7,则溶液的pH可能为___________。
① pH=7 ② pH=a ③ pH=14-a
Ⅱ. 某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 H++A2-。回答问题:
(1)Na2A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0.1 mol/L NaHA的pH=2,则0.1 mol/L H2A溶液中,c(H+)为___________;
a. =0.01 mol/L b. >0.01 mol/L c. <0.01 mol/L
(3)0.1 mol/L 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a. c(Na+)+c(H+)=c(A2-)+c(HA-)+c(OH-)
b. c(Na+)=c(A2-)+c(HA-)
c. c(Na+)>c(HA-)>c(H+)>c(A2-)>c(OH-)
25. (20分)有一白色混合物可能由KI、Ba(NO3)2、K2S、K2SO4、BaSO4等物质中的一种或数种所组成。根据下面实验事实,回答问题。(提示:BaS微溶)
(1)用蒸馏水溶解混合物,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用铂丝蘸取溶液做焰色反应,焰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取部分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则混合物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取少量溶液,用盐酸酸化,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再往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振荡,静置,混合溶液呈棕黄色,且不透明(浑浊)。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溶液变为棕黄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产生浑浊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可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证明含有该物质。
三、实验题(共20分)
26.(3分)配制0.1 mol/L 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
① 称量时,托盘天平左盘高右盘低
② 称量前,托盘天平未调零(游码位于最左端)且指针偏右
③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④ 定容时,液面未达到刻度线,继续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⑤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27.(1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在实验室再现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过程,并制取少量三氧化硫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已知三氧化硫遇水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热,容易形成酸雾。
试回答
(1)已知6.4g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成气态三氧化硫,放出9.83kJ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可用来观察二氧化硫和氧气的进气量。实验时应使A中两根导气管冒出气泡的速率相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的药品是_________;
(3)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且加入药品后,开始进行实验。此时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不能持续加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装置用来收集三氧化硫,其中冰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a g铜跟足量浓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硫,实验结束时得到b g三氧化硫,该实验中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不小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减轻实验对环境的污染,请你设计尾气处理装置,用简要文字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有机题(共14分)
28. (3分)某气态链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1.01×105 Pa和室温下,把10 mL A放在50 mL O2(过量)中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条件,测得残留气体体积为35 mL。A分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11分)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 mol A水解得到l mol B和l mol醋酸。A、B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200,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且B分子中碳氢两元素总质量占65.2% 。A溶液呈酸性,但A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请回答:
(1)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_____________;
(2)1个B分子中有__________个氧原子;
(3)A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A的水解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6分)
30.(6分)本题中所有的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A、B为两种单质,常温下均是固体,已知 A、B在隔绝空气加强热化合生成一种固体,该固体遇水完全水解生成白色沉淀与气体。在元素周期表中A、B同周期且原子半径A>B,分别取三份质量为15.2g的A、B的混合物(粉末)进行如下实验。
① 向第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8.96L气体,还剩余5.6g残渣;
② 向第二份试样中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放出8.96L气体,还余9.6g残渣;
③ 将第三份试样隔绝空气加强热,,冷却后再加入足量盐酸,该固体完全溶解,产生x L气体。
计算:
(1)混合物中B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2)第③步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D | A | B | D | D | B | C | D | C | C | D |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答案 | B | A | C | D | B | C | A | B | B | C | D |
23. (1)Mg C O2 (各2分)
(2) 灭火(其它符合均可) (各2分)
(3)2Mg+CO2 2MgO+C (3分)
24. Ⅰ②③(2分) Ⅱ碱性(2分) A2-+H2O HA-+OH-(3分) c b c(各2分)
25.(1)BaSO4、Ba(NO3)2 KI、K2SO4 S2-水解,溶液呈碱性(各2分)
(2)K2S、KI(2分) 2I-+Cl2=I2+Cl2 H2S+Cl2=S↓+2H++2Cl-(各3分)
(3)K2SO4 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各2分)
26. ①⑤(3分)
27.(1)
SO3(g);△H = -98.3kJ/mol(3分)
(2)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浓H2SO4(各2分)
(3)给催化剂加热;(2分)
(4)防止温度过高,降低SO2转化率及催化剂活性(2分)
(5)降温,使SO3凝结成晶体; ×100%(各2分)
(6)将尾气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后再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或通入盛有足量碱石灰的干燥管等)(2分)(只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不得分。只要保证SO2和SO3不污染环境,SO3不与空气中的水接触的合理方案均可)
28. C2H6、C3H6(3分)
29.(1)42(2分)(2)3(2分)(3)C9H8O4(2分)(4) (2分)
![]() |
(5) (3分)
30. 36.84% 4.48L (各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