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考前辅导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电解质溶液使胶体凝聚
B.加热煮沸促使蛋白质溶液凝聚
C.煤的干馏
D.钠的化合物灼烧火焰呈黄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将浓硝酸盛放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保存
B.福尔马林中混有甲酸可以加纯碱溶液后,通过分液除去
C.向AgNO3溶液中逐滴滴加稀氨水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且随用随配
D.往试管中滴加溶液时,为防止溶液溅出,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
3、将如下卤化物跟浓H2SO4放在烧瓶中共热,可以得到纯净卤化氢气体的 ( )
A . NaF B .NaCl C .NaBr D.NaI
4、CO2和CO的混合气体VL,通过足量的Na2O2后,气体体积为V/2L,则原混合气体中CO2与NO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
A.任意比 B.1:1 C.5:4 D.2:3
5、有5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 mol·L-1NaOH水溶液,②20mL0.50 mol·L-1H2SO4水溶液, ③30mL0.40 mol·L-1HCl水溶液,④40mL0.30 mol·L-1HAC水溶液,⑤50mL0.20 mol·L-1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⑤>④>③>②>①
6、足量的铝粉分别和等体积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以及pH=2的某酸溶液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1、V2,则在相同状况下,V1、V2的关系可能是 ( )
A. V1<V2 B. V1=3V2
C. V1>V2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C6H5O-+H2O+CO2 → C6H5OH +HCO3-
B.KAl(SO4)2中滴加Ba(OH)2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2Al3++3 SO42-+3 Ba2++6 OH-=2Al(OH)3↓ +3BaSO4↓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 FeI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
2Fe2++2I-+2Cl2=2Fe3++4Cl-+I2
8、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
9、A、B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当其质量相等是,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产生的H2O的量均相等,符合这一条件的组合是 ( )
①同分异构体②同系物③同一物质④最简式相同⑤含氢质量分数相同⑥分子中氢原子数相同⑦分子中氢、氧原子数分别相同
A.均可以 B.仅①③④⑤ C.仅①④⑤⑥⑦ D.仅①④⑤
10、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
)两种。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2:1 B. 1:1 C. 1:2 D. 1:3
11、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1moL甲基含NA个电子
B.标准状况下,1L己烷完全燃烧生成6LCO2
C.1.8g重水含NA个中子
D.1moLNa2O2与足量的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个
12、一密闭容器中,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 a>b
13、将0.1mol/L KAlO2溶液与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混合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Cl-]>[Al3+]>[K+]>[H+]>[OH-]
B.[Cl-]>[K+]>[Al3+]>[H+]>[OH-]
C.[Cl-]>[Al3+]>[K+]>[OH-]>[H+]
D.[K+]>[Cl-]>[Al3+]>[OH-]>[H+]
14、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15、常温下,将pH=5的硫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500倍,则溶液中[SO42-]与[H+]之比约为( )
A.1:1 B.1:2 C.1:10 D.10:1
16、已知强酸与强碱完全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且生成沉淀要放出热量,下列反应的△H 值大于57.3kJ/moL的是 ( )
A.1/2H2SO4(aq)+1/2Ba(OH)2(aq)=1/2BaSO4(s)+H2O(l)
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C.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D.NH3·H2O(aq)+HCl(aq)=NH4Cl(aq)+H2O(l)
17、去年传闻俄罗斯合成了第168号元素,若已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变,该元素应是第几周期第几族元素 ( )
A.七、ⅣA B.七、ⅦB C.八、ⅥA D.八、Ⅷ
|
A.氨水的浓度增大,pH减小
B.液面上氨气的压强增大,水溶液的pH不变
C.液面上氨气的压强不变,溶液的浓度增大,pH变大
D.液面上氨气的压强变大,溶液的浓度增大,NH3·H2O电离度变大
19、将分子式为C3H6O2的含有的有机物,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小心加热,将蒸出的气态有机物冷却后,得到液态有机物的分子量为48,则原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
20 、把一小块镁、铝合金放入 6mol·L-1的NaOH溶液中,可以形成微型原电池。则该原电池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
A.Mg-2e-=Mg2+ B.Al+4OH--3e-=AlO2-+2H2O
C.4OH--4e-=2H2O+O2↑ D.2H2O+2e-=2OH-+H2 ↑
21、已知1L溶液中已电离的水是103moL,在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①Na+、K+、NO3-、SO42- ②F-、Cl-、Na+、K+ ③NO3-、Mg2+、K+、Cl- ④NO3-、NH4+、SO42-、K+ ⑤Fe2+、Cl-、SO42-、NO3- ⑥S2-、K+、Cl-、ClO-
A.均可以 B.① C.①⑤⑥ D.①②③④
22、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4-离子的颜色,而不是K+离子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 ( )
A.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的固体质量减少
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离子无色
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止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无反应
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止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离子为紫红色
23、现有某有机物结构如图,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最多可消耗amoLNaOH,将所得溶液蒸干后再与足量的碱石灰共热,又消耗bmoLNaOH,则a与b的值分别是 ( )
A.5moL,10moL
B.6moL,2moL
C.8moL,4moL D.8moL,2moL
24、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
A.含有H+的溶液 B.c(OH-)<c(H+)的溶液
C.滴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D.PH小于7的溶液
25、约翰·芬恩等三位科学家因在蛋白质等大分子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蛋白质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蛋白质溶液加入CuSO4溶液产生盐析现象
D.蛋白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
26、将石墨置于熔融的钾或气态的钾中,石墨会吸收钾而形成钾石墨,其结成可以是C8K、C24K、C36K和C48K。在钾石墨中,钾元素处于石墨层中间,因石墨层之间被胀大,层间的距离增加。下列对钾石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钾石墨中可能存在K+
B.钾石墨导电性比石墨强
C.钾石墨与水相遇,不发生任何反应
D.C8K、C24K、C36K和C48K同属于同素异形体
27、下列反应中,属于液氨中的酸碱反应的是 ( )
A.NaNH2+NH2Cl==NaCl+N2H4
B .CaO+2NH4Cl==CaCl2+2NH3+H2O
C.BiN+3NH4Cl==BiCl3+4NH3
D.NaNH2+NH4Cl==NaCl+2NH3
2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6H5O-+CO2+H2O→C6H5OH+HCO3-
B.用氨水吸收少量的SO2:2NH3·H2O+SO2==2NH4++SO32-+H2O
C.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 NH3·H2O==AlO2-+4NH4++2H2O
D.硫酸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2Fe3++3Cu==2Fe+3Cu2+
29、下列:①苯酚 ②淀粉 ③油脂 ④蛋白质 ⑤硝基苯 ⑥明矾 ⑦氯乙烷 ⑧皓矾 ⑨水玻璃 ⑩碘化钠。不能发生水解的是 ( )
A.①⑤⑩ B.③⑥⑨ C.②④⑦⑧ D.①②④⑩
30、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由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组成的混合物,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最后测得生成的铁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21:50,则这种混合物中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的是 ( )
A.1:2:1 B.2:2:1 C.3:3:5 D.1:1:1
31、SF6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用于灭火。SF6的分子结构为正八面体,如果F有两种同位素,则SF6分子种类有 ( )
A.6种 B.7种 C.10种 D.12种
32、乙二酸具有还原性,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二氧化碳。现有0.10mol/L的乙二酸溶液20ml,恰好被4.0×10-3mol VO2+所氧化,则此反应中还原产物VOn+中的n值为 ( )
A.2 B.3 C.4 D.5
33、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
A.Cl2通入品红溶液而褪色 B.火碱溶于水
C.将氧化钠投入水中 D.将硫酸氢钠溶于水
34、现有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各VmL,进行中和滴定,当滴定到PH=7时,锥形瓶内溶液的体积为(滴定前后溶液未稀释,总体积不变) ( )
A.2V m L B.小于2VmL C.大于2VmL D.小于、等于或大于2VmL
35、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是35,X、Y是相邻周期元素,Z、W是相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ZW的分子量是30,XY的式量是4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X单质的晶体中最小环状结构含6个原子
B. Y的氧化物晶体中最小环状结构含8个原子
C. ZW不能用排气法收集,其原因是密度与空气相近
D.YX晶体的熔点高、硬度大
36、向100m L0.25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的金属钠的质量是 ( )
A.2.3g B.3.45g C.1.15g D.0.575g
37、锌锰干电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电池,其正极材料是石墨棒,它在放电时总反应式可表示为:Zn(固)+2MnO2+2NH4+==Zn2++Mn2O3(固)+2NH3+H2O,电池放电时,正极表面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
A.Zn B.石墨 C.MnO2 D.重晶石
3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分子越稳定;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D.某晶体溶于水中后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该晶体一定为离子晶体。
39、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
B.冰,水中都存在氢键;
C.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D.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40、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05molD2O中所含质子数为NA
B.1molC5H12分子中所含共价键数为16NA
C.标准状况下,11.2LSO3中含有分子数为0.5NA
D.1.7g羟基所含电子数为0.9NA
41、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 )
A.Cl2与H2S发生置换反应
B.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共热生成FeS
C.单质硫可在空气中燃烧,Cl2不能
D.溶于水时HCl是强酸,H2S是弱酸
42、给你的实验药品有:烧碱、浓盐酸、铜片、石灰石和纯水,请从缺试剂的角度来考虑,你在这种条件下无法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 )
A.制取氢气 B.制取Na2CO3 C.标定盐酸浓度 D.制取CuCl2
43、氯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氯气、氧气、高氯酸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气态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①2:1 ②1:1 ③1:2 ④1:3 ( )
A.③ B.④ C.①② D.②③
44、下列采用的措施,其中是不必要的或错误的是 ( )
A.进行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应盛少量水
B.做观察Fe(OH)2颜色和状态实验时,把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尖端插入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底部
C.做制取氯气实验时,向烧瓶中加入盐酸的分液漏斗的颈必须伸入液面以下
D.做制备乙烯实验时,应加热使温度迅速升高到170℃
45、自然界中存在一种尖晶石,化学式为MgAl2O4,它透明色美,可作为宝石,已知该尖晶石混有Fe2O3,取一定量样品5.4g,恰好与一定浓度100ml盐酸反应,盐酸浓度可能是( )
A.2.2mol/L B.2.8mol/L C.4.3mol/L D.4.9mol/L
4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B.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C.在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晶体中,只能含有共价键
D.在原子晶体中可能存在极性共价键
4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中性溶液中一定是〔H+〕=〔OH-〕=1×10-14mol/L
B.向0.1mol/LNaOH溶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则〔H+〕减小
C.室温下,PH=8的溶液中可能存在CH3COOH分子
D.25℃时,PH=6的溶液中不可能存在NH3·H2O分子
48、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但当使溶液PH=0时,会放出气体,而当PH=14时,又会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
A.Fe3+、Ba2+、K+、HCO3-、SCN-、Cl-
B.Fe3+、Na+、NH+、SO42-、NO3-、Cl-
C.Ba2+、Al3+、K+、Cl-、HCO3-、NO3-
D.Mg2+、Na+、K+、SO42-、Br-、HCO3-
49、某有机高分子由两种结构单元组成,且它们自身不能相连,该烃分子C、H两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2:1 B.3:2 C.8:5 D.19:22
50、下列材料的特性及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很强,是非常好的通讯材料
B.氧化铝陶瓷具有两性,不可以用于制耐高温设备
C.氮化硅陶瓷耐高温,且不易传热,可用来制造轴承
D.人造刚玉硬度大高,可用来制造刚玉球磨机
5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金刚石)→C(石墨);△H= +1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kJ/mol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 -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二、实验题
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
A.用含有少量蒸馏水的锥形瓶装待测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不会造成测定误差
B.向2 mL 10%CuSO4溶液中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 mL,加热至沸腾,则有红色沉淀出现
C.在实验室制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在不断搅拌下,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D.在进行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4次
E.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只需要测出反应前NaOH溶液的温度和反应后溶液的最温度即可
F.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向稀硫酸中加入废铁屑至有少量气泡发生时,过滤,然后加热蒸发滤液即可得硫酸亚铁晶体
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某气体混合物样品设计了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取一个配有合适胶塞且洁净、干燥的500mL锥形瓶,用精确度为0.001g的分析天平(下同)准确称量,得到质量为ml。
②往锥形瓶中通入足量的干燥的该气体混合物样品,塞好瓶塞,准确称量,得到质量为m2。
③往锥形瓶中加满水,塞好瓶塞,称量,得到质量为m3。
④查得水的密度为d水(g·cm-3),空气的密度为d空气(g·cm-3),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0,则该气体混合物样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0×
。
所用的仪器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
①锥形瓶中空气的质量(写出算式)m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锥形瓶中样品的质量(写出算式)m样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与讨论:
问题一:实验完成后,有的同学提出,实验不是在标准状况进行的,应该记录实验的温度(T℃)和压强(PkPa),并对有关数据进行换算,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
问题二:老师对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进行点评时指出:为了使实验数据合理、有效,在每次测量时,锥形瓶中的气体(或水)体积都应该相等。对此,你认为应采取的操作是什么?
3.实验室提供下列药品:①蒸馏水;②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③熟石灰;④淀粉;⑤肥皂水;⑥食醋;⑦废干电池(锌筒内填有炭粉、MnO2、NH4Cl、淀粉等糊状物);⑧NaCl;⑨Na2CO3,某同学准备进行下列小实验:
A.制NaOH溶液
B.制备Cl2并验证其漂白性
C.制CO2气体
D.制硬脂酸
E.进行淀粉的水解实验并检验其水解产物
(1)由于缺少试剂而不能进行的实验是(不考虑电解)_________(填代号)。
(2)该同学为制备NH3,先从废干电池中制备NH4Cl。为此,他设想将废电池中的混合物溶于少量的水中,过滤除去不溶物,再蒸发灼烧滤液,以制得干燥的NH4Cl晶体。他的设想是否合理?答: 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在进行除去淀粉溶液中食盐的实验时,他用一枚鸭蛋自制了一个半透膜小袋向其中装入混有NaCl的淀粉溶液,扎好袋口,他即将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叫 ______;要保证全部除去淀粉溶液里的食盐,实验中必须______。
(4)另有同学设计了实验室制取CO2的如下图四种实验原理和装置;
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______;理由是 ______。
(5)由于实验(2)中NH4Cl的制备较困难,且难以满足量的要求,现重新提供足量的浓氨水、浓NaOH溶液和NH4Cl晶体,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以快速制得NH3。
①你的设计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运用化学原理对你的方案予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下图所示装置可进行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的实验。
(1)根据实验的需要,Ⅰ、Ⅱ、Ⅲ处应连接合适的装置。请从下图A~E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将其序号填入以下空格内。
Ⅰ、Ⅱ、Ⅲ处所连接的装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浓硫酸能顺利地滴入烧瓶中,甲仪器所起作用的原理是______。
(3)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在加热与滴加浓硫酸过程中,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____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5)用a 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Ⅲ)装置增重b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______。
5.实验室可利用下列反应和下图装置制备少量氨水:
①Zn+2HCl====ZnCl2+H2↑
②NH4Cl(溶液)+NaNO2(溶液) N2↑+NaCl+2H2O
③N2+3H2 2NH3
④NH3+H2O==NH3·H2O
其中反应①可在A装置中进行,A装置可随时控制反应产物的量;反应②可在未画出的C中进行;反应③可在E装置中进行;反应④则可在未画出的F装置中进行。
A装置可选择以下仪器组装而成:a.铁架台(带铁圈和铁夹)b.圆底烧瓶 c.烧杯d.带有胶塞和活塞的单孔导管 e.干燥管 f.大试管 g.酒精灯h.长颈漏斗
请根据上述所给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A装置所需仪器是______(用a~h的字母符号填写)。
(2)请在下面两框内分别画出最简单的C和F装置图,并用化学式标明各容器内的物质。(注:为了更简捷表明化学实验装置示意图,可用一些简单图形表示化学仪器:
带胶塞的容器“□”,敞口容器“ ”,普通漏斗“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导管“—”或“
”,酒精灯“△”,支架装置可以不画出。
(3)各装置的连接的顺序为(气流由左到右):
A—→( )—→( )—→( )—→F
(4)①D装置中 应放入的试剂是______,②其作用是 ______;③B装置的三个作用是 ______。
(5)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点燃装置C处的酒精灯,等一会儿,才能点燃装置E处的酒精灯。这样做的原因是 ______。
6.下图所示是进行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实验装置,它具有无污染,现象明显的特点。具支试管A中所盛固体下层是无水CaCl2(做载体不参加反应),上层是红热的木炭。实验时慢慢将浓硝酸滴到木炭上,反应即开始进行且能长时间剧烈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反应热△H________0(填“>”或“<”),
这一结论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具支试管A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B内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学生在实验临近结束时,发现滴管中的浓硝酸难以滴下。若要再滴人几滴浓硝酸使木炭反应完全,最简单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仪器装置和药品进行物质性质与转化关系的探究。当将Ⅱ中铂丝加热至红热时,打开K阀使气流缓缓通过。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Ⅱ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装置Ⅳ(烧杯)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Ⅴ(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装置Ⅰ与Ⅲ都能起到干燥气体作用,两者能否调换位置使用: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无机化学
1.已知A为酸式盐,B为某二价主族金属(其原子序数不超过20)的化合物,常温常压下C、D、F、G、I均呈气态。等物质的量A、B充分混合后加热能恰好完全反应。图中反应条件(除加热外)均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B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在A溶液中加入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A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对气体G进行加压操作,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是中学化学里常用的物质,其中B是单质,A是化合物,A、B之间相互反应以及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 |
已知E溶液跟石炭酸的稀溶液混合时,溶液呈紫色。请回答:
(1)A和B的浓溶液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而常温下难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F和G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F→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转化成I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间化学反应关系,其中未注明用量的物质间的反应均按恰好充分反应处理,其他有关信息已在框图中说明。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F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色固体B的化学式是否能确定?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元素的单质。A、B、C及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D、E、F溶液显酸性,又知常温下B为气态。
请回答:(1)A、B、C三种单质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
(2)B与C反应生成E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F+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02年9月26日,中国北京曙光公司研制出了第一款具有完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计算机服务器,在这台服务器上,奔腾的就是“龙芯”.
(1)“龙芯”(芯片)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在计算机长距离联网使用的传输很快的线路,其使用的材料叫________纤维,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如果这种埋在地下的纤维裸露在碱性土壤中,结果会________,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Xe和F2反应,可得三种氟化物,视反应条件而定.图表述的是将0.125mol/L Xe和1.225mol/LF2为始态得到的生成物在平衡体系内的分压与反应温度的关系.
(1)应在什么温度下制备和
?
(2)Xe和生成
和
,哪个反应放热更多?生成________的反应放热更多.理由:
(3)为有效地制备,应在什么反应条件下为好?简述理由.
四、有机化学
1. 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如下,它可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分别制得结构简式为乙~庚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反应的类型:
甲→丙:________________,甲→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庚七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填代号,多选扣分,下同);
可看作酯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HCHO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则在上述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2. 已知卤代烃的水解反应:R―X + H2O → R―OH + HX(X代表卤原子),某酯A的化学式为C6H8O4Cl2与有机物B、C、D、E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A B C D
(2)写出E—B的化学方程式:
(3)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后再酸化可以得到F,写出F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由本题所给①、②两条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有机分子中的烯键可发生臭氧分解反应。例如:
②、在碱存在下
从松树中分离得到的松柏醇,其分子式为C10H12O3,它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下图为松柏醇的部分性质。
试回答:(1)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松柏醇: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②
4.乙醇在浓H2SO4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可发生脱水反应(A),而产物在加热、加压和有H2SO4存在的条件下可发生水化反应(B),反应可能经历了生成中间体(①)这一步。
(1)如果将反应按取代、加成和消去分类,则A——F六个反应(将字母代号填入以下空白)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 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
(2)按系统命名法,中间体(①)的名称是
(3)如果将原料C2H5OH中的羟基中的H用D标记成C2H5OD,则反应后的浓H2SO4中是否可能含有D?为什么?生成物之一的水中是否可能含有D?为什么?
(4)如果将浓H2SO4用D标记成D2SO4,则生成物之一的水中是否可能含有D?为什么?
(5)模仿上题反应原理,完成下列反应(不考虑反应条件,但须配平)
5. 以为原料, 并以Br2等其他试剂制取, 写出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注,已知碳链末端的羟基能转化为羧基)。
6. (1) 如图所示是十二面体烷的空间构型:
①写出它的化学式 ;
②它的一氯取代物的数目为 ;
③它的二氯取代物的数目为 。
(2) 一卤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其分子结构有“球形”(A)和“椭球形”(B)两类,它们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性,A类是以甲烷分子为母体,用甲基经过多次循环处理后制得的; B类是以乙烷分子为母体,用甲基多次循环处理后制得的。
①写出碳原子数在10个之内,一卤代烃只有一种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
②在所有A类和B类物质中碳原子数在100个之内,分子量最大的一种物质,
它分子式是 ;
③A类物质的通式是 ;B类物质的通式是 ;
④A与B之间是否存在同分异构体?为什么?
五、计算
1、 Na2SO4溶液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表示Na2SO4溶液尚未达到饱和,但降温和加入Na2SO4·10H2O晶体都可使其饱和
B.B、C点表示T3时,Na2SO4溶液在B点的溶解度大于在 C点的溶解度
C.在C点时Na2SO4溶液降温或升温,都可能使溶液变浑浊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已知芒硝(Na2SO4·10H2O)在温度T3时开始分解为无水硫酸钠,现有142gT2时的饱和硫酸钠溶液,当温度降为T1或升为T4时析出固体的质量相等。
①不用计算试判断T1和T4时Na2SO4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②试通过计算说明你的推断是否正确?
③通过右图说明制取芒硝(Na2SO4·10H2O)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KOH和Ca(OH)2的混合物1.3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1)当生成沉淀的质量刚好最大时,消耗CO2的体积为224mL(标准状况)。
①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____(g);沉淀恰好全部溶解时消耗CO2的体积为_____(mL)。
②原混合物中KOH的质量为________(g)。
(2)若KOH和Ca(OH)2以任意比混合,总质量仍保持1.3g不变,则消耗CO2的总体积V(mL)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3)某溶液中有0.1mol Ca(OH)2和0.2mol NaOH, 往溶液中持续通入CO2, 当CO2刚足量时,立即改通NH3, 作出通入气体体积与溶液中离子数的图象。(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离子水解忽略不计)
3、取一定量的Fe、Cu的混合物粉末,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向每一份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实验中收集到的NO气体的体积及所得剩余物的质量记录如下(所有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硝酸体积 | 100mL | 200mL | 300mL | 400mL |
剩余物的质量 | 17.2g | 8g | ? | ? |
气体体积 | 2.24L | 4.48L | ? | ? |
请填完成上表空格。
4、(1)用已调零的托盘天平称取5.1g(1g以下为游码)药品时,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称得药品的质量为_______。
(2)为了测定一包白色粉末的质量,将药品放在天平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需移动游码使之平衡将导致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调平托盘天平时未将游码归零,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用此天平称取5.3g药品,称量结果会怎样?________________。
(4)已调平的托盘天平指针略偏右,用此天平称量5g药品,结果如何?______________。
(5)现用已调零的托盘天平称取一种黑火药(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样品,称量时将药品与砝码放反了(1g以下为游码),称得质量为248g。将药品燃烧后生成67.2L(标准状况下)气体和由K2CO3、K2SO4以及K2SO3组成的固体。其中67.2L气体产物中N2占1/3,其余气体为CO和CO2。求黑火药中硝酸钾、硫磺、木炭的物质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