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2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第Ⅰ卷(共7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核裂变产生的核能可用于发电,23592U是一种常用的核燃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23592U 与126C的质量约为235:12 B.23592U 中中子数比质子数多51 ( )
C.U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35 D.23592U与23892U属于同一种元素
2、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在中药、香料的萃取分离以及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氟利昂等具有重要价值,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CO2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B.超临界二氧化碳可能是一种原子晶体
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萃取物质,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代替氟里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①结晶水合物的风化 ②浓硫酸使木材炭化 ③金属的钝化 ④油脂的硬化 ⑤橡胶的老化 ⑥同素异形体的转化 ⑦离子晶体的熔化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⑦ C.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⑤
4、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纯净物的是 ( )
A.重水、王水、石灰水、氨水、软水 B.甘油、汽油、煤焦油、豆油
C.冰、干冰、冰醋酸、冰晶石 D.氨气、氯气、水煤气、石油气
5、浓度不等的两种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b%;浓度不等的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后,其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c%,那么a、b、c数值的关系是 ( )
A.a>b>c B.b>a>c C.c>b>a D.c>a>b
6、适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
①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②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氧气,Tl(NO3)3溶液的酸性很强 ③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④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 ⑤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⑥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7、已知25℃、10l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CO2(g) ΔH= -393.5lkJ•mol –1
C(金刚石)+O2(g)=CO2(g) ΔH= -395.4lkJ•mol –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8、最近发现一种由钛(Ti)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
气态团簇分子,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圆圈表
示钛原子,黑点表示碳原子,则它的化学式为 ( )
A.TiC B.Ti4C7 C.Ti13C14 D.Ti14C1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7、18两题每小题5分,其余每小题4分,共42分)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硅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角都是109º28¹
B.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C.由于氨与水分子之间可形成分子间氢键,使氨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D.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粒直径的大小,其可透过半透膜,但不能通过滤纸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刚好沉淀完全
Ba2-+2OH-+2H++SO42-=BaSO4↓+2H2O
B.用Pt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Cl2↑+H2↑+2OH-
C.苯酚钠溶液与AlCl3溶液反应 3 -O-+Al3++3H2O→3 -OH+Al(OH)3↓
D.在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至沉淀物质的量最大
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11、以下各选项的叙述中都包含两个数值,前数值大于后数值的是 ( )
A.金刚石与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
B.氯化钠晶体中与一个氯离子紧邻的钠离子数和氯化铯晶体中与一个氯离子紧邻的铯离子数
C.若20%的氨水物质的浓度为10.84mol/L,则10%的氨水物质的浓度Cmol/L与5.42mol/L的大小
D.PH=3的HCl、PH=3的HAc分别稀释100倍后,溶液的中和能力
12、非整数比化合物Fe0.95O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由于n(Fe):n(O)<1:1,所以晶体存在缺陷。Fe0.95O可表示为 ( )
A.Fe0.452+ Fe0.53+O B.Fe0.852+ Fe0.103+O C.Fe0.152+ Fe0.83+O D.Fe22+ Fe3+O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5℃,1升纯水中含有H+的个数为10-7NA
B.23.4gNaCl晶体中含有0.1NA个右图所示的结构单元
C.含1 mol碳原子的金刚石中,C-C共价键数的2NA个,
含1mol SiO2的石英晶体中,Si-O共价键数为2NA个。
D.足量Na2O2和11.2升C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5NA
14、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组离子,各离子一定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Mg2+ NH4+ Cl- ClO- ( )
B.PH为1的溶液 Mg2+ Na+ Fe3+ NO3-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 K+ HCO3- Br- Ba2+
D.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 K+ CO32- NO3- Al3+
15、中学化学课本中有大量的数据材料,下面是某学生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液体的密度可以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B.利用固体溶解度数据可判断煮沸Mg(HCO3)2溶液时,得到产物是Mg(OH)2而不是MgCO3
C.由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可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
D.利用沸点数据可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的可能性
16、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 0.6mol、B 0.3mol、C 1.4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平衡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2:1 B.X的值可能是2,也可能是3
C.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一定相等 D.C的体积分数根本不可能为W%
17、将3.5gFe、Mg合金投入到一定量的硝酸中,金属和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V升(HNO3被还原为NO和NO2);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待金属元素全部沉淀后,再将沉淀过滤,洗净,干燥后称量质量为8.6g,则收集到的气体体积V值可为 ( )
A.1.12 B.5.34 C.7.26 D.8.23
18、t℃ CuSO4的溶解度是S克,向足量饱和CuSO4溶液中加入m克无水CuSO4粉末或蒸发n克水后恢复到t℃,均能获得w克胆矾晶体,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有 ( )
① ② ③ ④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Ⅱ卷(共76分)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9、(8分)根据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有下列仪器,本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是(填写字母) ,除上述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是(填写仪器名称):
A. 带砝码的托盘天平 B.研钵 C.试管夹 D.酒精灯 E.蒸发皿 F.玻璃棒
G.坩埚 H.干燥管 I.石棉网 J.三角架
(2)本实验至少需要加热 次,至少需要称量 次;
(3)某学生实验得到以下数据:加热前容器的质量为m1,容器和晶体的总质量为m2,加热后容器和无水CuSO4的总质量为m3,请写出结晶水含量(ω)的计算公式并求出CuSO4•nH2O中n的值(用m1、m2、m3表示):
ω= n=
(4)若m1=5.4g、 m2=7.9g、m3=6.8g,该生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从下列分析中选出该生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
A.加热前称量时容器未完全干燥 B.最后两次加热后的质量差大于0.1g
C.加热后容器未放在干燥容器中冷却 D.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
E.加热后的粉末中有少量黑色固体
20、(12分)抗击“非典”期间,过氧乙酸(CH3C-O-OH)是广为使用的消毒剂,它可由H2O2和冰醋酸反应制取,所以在过氧乙酸中常有残留的H2O2。测定产品中过氧乙酸浓度。涉及下列反应:① ( )MnO-4+( )H2O2+( )H+=( )Mn2++ ( )O2↑+( )H2O
②H2O2+2I-+2H+====I2+2H2O
③CH3C-O-OH+2I-+2H+====CH3COOH+I2+H2O
④I2+2S2O2-3==S4O2-6+2I-
测定过程如下:取一定量待测液,用硫酸酸化,再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H2O2(滴定过程中KMnO4不与过氧乙酸反应)。另取一定量待测液,加入过量的KI,并用硫酸酸化,此时过氧乙酸和残留的H2O2都跟KI反应生成I2。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①配平后各物质计量数依次为: ;在反应③中,每1mol过氧乙酸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根据上述四个反应,判断MnO-4、I2、S2O2-3、H2O2四种粒子氧化性强弱
(2)右图是配置50mLKMnO4标准溶液的
过程示意图。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
确的操作有(填序号) ,其中确
定50mL溶液体积的容器是(填名称)
,如果按照图示操作所配置的溶
液进行实验,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
所测得的实验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
(3)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时(反应④)选用的指示剂可以是
在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H2O2时,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21、(12分)有下列十种晶体
A.水晶 B.冰醋酸 C.氧化镁 D.白磷 E.晶体氩 F.氯化铵 G.铝 H.金刚石 I.过氧化钠 J.镁
(1)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
(2)极性分子构成的晶体是 ,属于分子晶体的单质是 ,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
(3)在一定条件下能导电而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受热熔化时,化学键不发生变化的是 ,受热熔化需克服共价键的是
(4)试比较晶体C、E、G、H、J的熔点高低,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
(5)将含有配位键的离子晶体与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一同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11分)(1)含有微量的二价锰盐的溶液,在浓HNO3中和PbO2混合煮沸,溶液即呈紫红色,PbO2转化为Pb(NO3)2,反应中没有气体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每消耗1mol氧化剂,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 mol。
(2)已知Br2、Fe2(SO4)3、CaC2等物质均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下表中所列几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
①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大胆设想,在表中空格处填写各物质分别与水反应的产物中,属于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Al2S3 | PCl5 | SF6 | Li3N | ClF | NaNH2 | Mg2Si |
②以上物质与水反应的产物中,有一种溶于水形成无氧酸中的强酸,请写出该物质的电子式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3、(9分)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于同一周期,A、C处于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四倍。试回答:
(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 B C D
(2)这四种元素单质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3)A、C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低为 ,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是
(4)写出A、B、D组成的化合物与B、C组成的化合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8分)(1)将1molH2(g)和2molI2(g)置于某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I2(g)+H2(g)=2HI(g); ΔH<0,并达到平衡。HI的体积分数ω(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
(1)达平衡时,H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ω(HI)的变化如图曲线(Ⅰ)所示,在乙条件下ω(HI)的变化如图曲线(Ⅲ)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 ,乙条件可能是 (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
A.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B.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C.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D.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
E.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H2(g)和bmolI2(g)和cmolHI(g)(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IH的体积分数仍为0.50,则c=
(用a、b表示)。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5、(8分)在t℃时,向盛有500g水的烧杯中加入7.77gCa(OH)2粉末,充分搅拌,已知t℃时,Ca(OH)2的溶解度为0.185g,假设溶液密度为1g/cm3,且在溶解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试计算下列问题:
(1)求烧杯中所得石灰水中OH-离子物质的量浓度
(2)若采用向上述烧杯中通入CO2气体的方法,使溶液中的Ca2+浓度降低到0.010mol/L,则需要向烧杯中至少通入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是多少?
26、(8分)在标准状况下将cmolCl2通入含a molFeBr2 、bmolFeI2的溶液中,当c取不同值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有不同溶质(不考虑生成物与水的反应)
(1)将下表中空格填满
C的取值(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只要求写盐类化合物) |
FeBr2 、FeI2、 FeCl2 | |
b≤c<1/2(a+3b) | |
FeBr3、FeCl3 | |
FeCl3 |
(2)若a=b=1、c=2时,反应后溶液中属于盐类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这些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若a=b=1、c=2.5时,写出Cl2通入溶液中总的离子方程式(限写一个,但需包括所有的离子反应)
|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答题纸
第Ⅰ卷(共74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第Ⅱ卷(76分)
三、(本题包括两小题,共20分)
19、(8分)
(1)仪器(字母) 仪器(名称)
(2)加热 次,称量 次
(3)ω n
(4)(偏高、偏低) ,原因是
20、(12分)
(1)计量数 转移电子数目 , 四种粒子氧化性强弱
(2)不正确的操作(填序号) ,容器(填名称) ,实验结果 (偏大、偏小)
(3)指示剂 ,终点时的实验现象
四、(本题包括两小题,共23分)
21、(12分)
(1)
(2)
(3)
(4)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5)离子方程式为
22、(11分)
(1)离子方程式
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 mol
(2)①
Al2S3 | PCl5 | SF6 | Li3N | ClF | NaNH2 | Mg2Si |
②电子式
五、(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7分)
23、(9分)
(1)A B C D
(2)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
(3)熔点高低为 原因
(4)化学方程式
24、(8分)
(1)H2的物质的量浓度
(2)甲条件可能是 ,乙条件可能是
六、(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6分)
25、(8分)
(1)
(2)
26、(8分)(1)
C的取值(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只要求写盐类化合物) |
FeBr2 、FeI2、 FeCl2 | |
b≤c<1/2(a+3b) | |
FeBr3、FeCl3 | |
FeCl3 |
(2)溶质是 物质的量之比
(3)总的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