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调研测试

2014-5-11 0:32:40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调研测试

考试说明: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数据:

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I 127  Hg 201

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新华社1999年11月17日电,在兰州召开的一次能源地质国际研讨会传出讯息:“可燃冰”将帮助人类摆脱日益临近的能源危机。“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坡中;据测定每0.1 m3固体“可燃冰”可释放出20 m3的甲烷气体。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可燃冰”将成为人类新的后续能源

B.“可燃冰”是水变油,属化学变化

C.“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等优点

D.青藏高原的冻土层可能存在“可燃冰

2.人的血液总是维持在PH=7.37~7.45范围内,这是由于                   (  )

  A.人体中有大量水分(占体重70%)     B.血液中氯化钠保持一定浓度

  C.排出的二氧化碳溶解在血液中  D.血液中HC03-和H2C03的浓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3.某温度下,w 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2O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w g。在①H2   ②CO  ③CO和H2的混合气  ④HCHO  ⑤CH3COOH

⑥HO—CH2—CH2—OH中,符合题意的是               (  )

A.均不符合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④⑤       D.全部符合

4.在一定温度下,NH4N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此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是                (   )

A.5∶3             B.5∶4             C.1∶1             D.3∶5

5.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是                                      (  )

    A.O2          B.NH3         C.C02         D.HCN

6.已知A2O可与B2反应,B2被氧化,产物为B单质,A2O被还原,产物为A3,且知100 mL c(A2O)=0.3 mol·L1的溶液与150 mL c(B2)=0.6 mol·L1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值为                       (   )

A.4            B.5            C.6            D.7

7.遇有下列情况,处理不当的是                                    (  )

  A.不小心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

  B.皮肤上沾有苯酚时,立即用酒精擦洗

  C.误食重金属盐,立即喝生牛奶或蛋清

  D.金属钠着火,立刻用砂子覆灭

8.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他可由冰醋酸

  与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他可以迅速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多种病毒(如:SARS

  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HO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B.过氧乙酸可与苯酚混合使用

    C.由过氧化氢与醋酸制取过氧乙酸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浓过氧乙酸中加入少许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试液一定呈红色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维生素E在国外美称之“生命奇迹丸”,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抗衰老等有特殊作用,

  经研究发现维生素E有α、β、γ、δ四种类型,其结构简式如下: 

 

其中R为-CH2CH2CH2[CH(CH3)CH2CH2]2CH(CH3)2即:

 

上述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α β      B.β γ      C.γδ   D.α δ

10.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S)十B2C(g);△H>0,达到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4mol,当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

    C.A、B、C均增加1mol           D.A、B、C的量均减半

11.①将0.1 L 1.0 mol·L1的纯碱溶液逐滴滴入0.1 L 1.25 mol·L1的盐酸中 ②将0.1 L 1.25 mol·L1的盐酸逐滴滴入0.1 L 1.0 mol·L1的纯碱溶液中。两种操作相比较,反应后产生的c(HCO)大小关系为              (   )

A.①中大      B.②中大     C.①②中相等      D.无法确定

12.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氯气与水反应:Cl2 +H2O =Cl-+2H++ClO-

  B.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NH3+H+=NH4+

  C.氯化铁溶液显弱酸性:Fe3++3H2OFe(OH)3 +3H+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HCO3-+OH-=CO32-+H2O

1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美国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研制开发的。它以固体氧化锆一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 )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有O2参加反应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

  B.有H2参加反应的b极为电池的正极

  C.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0-4e=40H-

    D.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02=2H2O

14.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则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

    A.X>Y>Z      B.Y>X>2       C.Z>X>Y      D.Z>Y>X

15.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辛烷分子中所含共价键数为25 NA   

    B.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有个氧原子

    C.2g重氧水(H218O)、含有个中子  

    D.84gNaHC03晶体中含有个CO32-

16.硝酸铜是制备Cu-Zn-AI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制取硝酸铜现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用

  ①Cu与稀硝酸反应制取,3Cu+8HN03=3Cu(NO)2+2NO↑+4H20

  ②Cu与浓硝酸反应制取,Cu+4HN03=Cu(NO3)2+2N02↑+2H20

  ③通氧气于铜屑与稀硝酸的体系中制取,2Cu+4HN03+02=2Cu(N03)2+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③最少

   B.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①产生的有毒气体比②少

   C.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③>②>①

    D.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

17.经测定某溶液中只含NH4+、C1- 、H+、O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溶液中四种粒子之间不可能满足:c(C1-)>c(H+)>c(NH4+)>c(OH-)

  B.若溶液中粒子间满足:c(NH4+)>c(C1-)>c(OH-)>c(H+)则溶液中溶质一定为:NH4Cl和NH3·H20

  C.若溶液中粒子间满足:c(C1-)>c(NH4+)>c(H+)>c(OH-)溶液中溶质一定只有NH4Cl

    D.若溶液中c(NH4+)=c(Cl-),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

18.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 、Cu(NO3)2 、HN0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03)3、Cu(NO3)2、HN0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B.1:3:1        C.3:3:8        D.1:1: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8分)

三、(本题包括19、20两小题,共23分)

19.(7分)在0.5mol·L: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若在该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BaCl2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说明)。

20.(16分)在实验室里制取某些有毒气体时,为了尽量防止毒气逸散造成空气污染,有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Ⅰ]。并设想用[Ⅱ]或[Ⅲ]两种简易装置代替[Ⅰ]的b~c部分,以求达到同样的目的。 

试回答:

  (1)若用[Ⅰ]取氯气,b瓶加入的液体一般为 ______________。在选取试剂正确且适量的前题下,反应开始后,当关闭活塞K时如若发现c中液面不明显上升,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Ⅰ]中b能防止多余气体逸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用[Ⅱ]或[Ⅲ]代替[Ⅰ]中的b~c部分(选用液体相同),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Ⅱ]是否可行(填“是”或“否”) 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是否可行(填“是”或“否”) 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1.22两小题,共17分)

21.(5分)两种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8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组合有(不一定填满):

1

2

3

4

5

6

7

元素符号

HBe

22.(12分)已知:D.E.F.K.L为气体,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I是金属,1molA在反应①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B.H是常见的化肥,它们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试回答下列:

 
 (1)写出化学式;C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H ____________N 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方程式:                        

(3)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I+M—N+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23、24两小题,共20分)

23.(10分)有机物A-H能发生下图所示一系列变化

  

试回答下列:

(1)写出化学式:A 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   F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              

(3)C、G、H中与等物质的量乙炔燃烧消耗氧气相同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4.(10分)已知

(1) (R和R’代表烃基) RNH2+R’CH2ClRNHCH2R’

  (2)苯的同系物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如:

(3)(苯胺,弱碱性,易被氧化)

化合物C是制取消炎灵(盐酸祛炎痛)的中间产物,其合成路线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⑤的主要产物C中含有___________种官能团(除苯环外)

(2)B物质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4)上列转变过程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六、(本题包括25、26两小题,共18分)

25.(9分)在100mLNaOH溶液中加入NH4NO3 和(NH4)2SO4 的固体混合物,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下图表示加入固体的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试计算: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 mol·L-1  

(2)当NaOH溶液为140mL,固体为51.6g时,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为 ____ L(标准状况)

(3)当NaOH溶液为180mL,固体仍为51.6g时,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为____L(标准状况)。

26.(9分)2mol丁烷气体与一定量氧气共贮于一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压强为7kPa,点火燃烧后回到室温,容器只存在一定量的水(其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和CO、CO2两种气体,总压强为4kPa。求:

  (1)生成水的质量;

  (2)反应前氧气的物质的量;

 (3)反应后气体中CO2和CO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B  2.D 3.D 4.A  5.C  6.D  7. A  8.A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9.B  10.AC  11.B 12.C 13.D 14.D  15.AC  16.CD  17.AC 18.D

三、19.(共7分)  (1)生成白色沉淀,红色消失(4分,每个现象得2分) (2)Ba2++CO32-=BaCO3↓,CO32-浓度减少,使平衡CO32-+H2OHCO3-+OH-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CO32-)减少趋近于10-7mol·L-1 (3分) 

20.16分,每空均2分  (1) (6分)饱和食盐水;装置漏气;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先靠近各边接口处检验,漏气处试纸变蓝 (涂肥皂水等合理方法均可)

  (2) (2分)关闭活塞后,若a中仍有气体发生,气体压强增大。将b中液体压入c中,整个装置成为储气装置,不会有气体逸出。  (2) (4分)是,原理与装置I同

  (4分)否,c瓶因密闭,体积不能改变,压强增大时有危险

四、21.(每空1分,共5分)

He、C

H、Al

He、S

Be、Al

C、S

22.(每空2分,共12分) (1)FeO;CO;CO(NH2)2;Fe(NO3)3,或Fe(NO3)2

 (2)NH4HCO3 =NH3↑+H2O+CO2↑或(NH4)2CO3 =2NH3↑+H2O +CO2

 (3)Fe+4H++NO3-=Fe3++NO↑+2H2O或3Fe+8H++2NO3-=3Fe2++2NO↑+4H2O

五、23.(10分) (1)CH2=CHCl , [CH2CHCl]n       CH2=CH2 CH2Br=CH2Br (每格1分)

(2)CH=CH+H2O CH3CHO  (2分)

2CH3COOH+HOCH2CH2OHCH3COOCH2CH2OOCCH3+2H2O (2分) (3)C.G  (2分)

24.(每空2分,共10分)

(1)二种(2)(3)

 (4)①、②

六、

25.(每空3分,共9分)  (1)5 mol·L-1  (2)15.68L  (3) 16.8L

26.(9分,每格3分)  (1)180g  (2)12 mol  (3)CO 2 mol   CO2 6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