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卷

2014-5-11 0:32:41下载本试卷

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14   Na—23  Cu—64 

Br—80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 7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5年4月22日是第36个“世界地球日”,我国国土资源部确定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你认为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控制含磷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

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2、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B、全氟冰烷的电子式为:

C、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C3H8

D、全氟冰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3、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在中药、香料的萃取分离以及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氟利昂等具有重要价值。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CO2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B、超临界二氧化碳可能是一种原子晶体

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萃取物质,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能够较稳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胶粒作布朗运动

B、铝丝和铜丝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冷的浓硝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铝为负极

C、氯化钠投入到酒精中将形成胶体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氯化汞溶液能使其发生盐析

5、化学实验室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中正确的是 

 A、鉴别溶液中是否含有Br时,所加的AgNO3溶液用硝酸酸化

 B、检验C2H5Cl中含Cl元素时,将C2H5Cl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加硫酸酸化

 C、鉴定待测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

  D、为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

6、“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

B、1molEGC与4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

C、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

D、遇FeCl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

7、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 — 2e + 2OH == 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 — 3e + 5OH == FeO42 + 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8、有一系列有机化合物按下列顺序排列:CH3CH=CHCHO、CH3CH=CHCH=CHCHO、CH3(CH=CH)3CHO、……,在该系列有机物中,分子中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最接近

A、95.6%     B、92.3%       C、85.7%       D、75.0%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以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5.6L N2含有n个氮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一定约为4n

B、15.6g Na2O2 与过量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1L 1mol/L 的FeCl3溶液中含有铁离子的数目为NA

D、T℃时,1 L pH=6纯水中,含10—6NA个OH

10、1983年,福瑞堡大学的普林巴克(Prinzbach),合成多环有机分子。如下图分子,因其形状像东方塔式庙宇(pagoda—style temple),所以该分子也就称为pagodane(庙宇烷),有关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0H20

B、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两种

C、分子中含有二个亚甲基(—CH2—)

D、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碳环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全逐渐褪色;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12、.常温下经测定某溶液中离子只有Na、Ac、H、OH四种,且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c(Ac)>c(Na)>c(H)>c(OH)。其可能的情形是

A、该溶液由pH=3的HAc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0.2mol/L的HAc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可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改变为:

 c(Ac)>c(Na) >c(OH) >c(H)

D、该溶液由0.1mol/L的HAc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而成

13、含工业染色剂“苏丹红一号”的有毒食品曾流入市场,引起人们的恐慌。研究表明:核黄素(即维生素B2)能缓解“苏丹红一号”的毒性,其结构如下图

下列有关核黄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黄素属于分子晶体

B、核黄素能发生银镜反应

C、核黄素属于糖类

D、核黄素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14、对于平衡体系mA(g)+nB(g) pC(g)+qD(g);△H<0。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大1倍,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48倍,

则m+n>p+q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m+n=p+q,则往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b mol 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a+b)

D、温度不变时,若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体积的1/2要小

15、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钼、钌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如2分子烯烃RCH=CHR'用上述催化剂作用会生成两种新的烯烃RCH=CHR和R'CH=CHR'。则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中,任取两种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烯烃种类最多的一种组合中,其新烯烃的种类为

 A、5种        B、4种        C、3 种        D、2种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三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4mol/L的NaAlO­2溶液和7mol/L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4AlO2+7H+H2O3Al(OH)3↓+Al3+ 

C、在Mn2的溶液中加入HNO3再加入PbO2,得紫红色溶液:

5PbO2+2Mn2+4H5Pb2++2MnO4+2H2O

D、将0.1mol/L盐酸数滴缓缓滴入0.1mol/L25mLNa2CO3溶液中,并不断搅拌:

2H+CO32CO2↑+H2O

17、钡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得到一种钡的氧化物晶体,起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B、晶体的化学式为Ba2O2        

C、该晶体晶胞结构与CsCl相似

D、与每个B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Ba2+共有12个

18、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

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

2.5

4.0

6.0

8.0

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

0.10

2.8

6.4

10.0

当加入4.6g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A、3.42g      B、3.88g      C、6.82g      D、2.56g

II卷(选择题 78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4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字母代号)    

  A、实验室制取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B、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需要测出反应前盐酸与NaOH溶液的各自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

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时,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放置到充分沉淀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

D、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向稀硫酸中加入废铁屑至有少量气泡发生时,过滤,然后加热蒸发滤液即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E、进行纤维素水解实验时,把一小团脱脂棉放入试管中,滴入少量90%的浓硫酸搅拌,使脱脂棉变成糊状,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至溶液呈亮棕色,然后加入新制的

Cu (OH)2加热至沸腾即可

20、(14分)向溴水中加入足量的乙醛溶液,可以看到溴水褪色,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如下三种猜想:①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②由于乙醛分子中有不饱和键,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③由于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为探究哪种猜想正确,一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溶液中Br离子的物质的量。

⑴方案一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理由是               

⑵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mol,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则说明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⑶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5配制1000mLKBrO3—KBr溶液,该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可生成0.5molBr2。 取该溶液10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取褪色,然后将所得溶液稀释为100mL,准确量取其中10mL,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固体0.188g。若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试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类型为      (选填猜想序号)。

⑷写出上述测定过程中的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KBrO3和KBr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 :                     

②溴水与乙醛的反应:                            

③测定Br离子含量的反应: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1、(10分)已知A、B、E是固体化合物,D、G是固体单质,X、Z、F为可燃性气体,F、X的火焰呈淡蓝色,他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⑴写出A、B、Z的名称:A       ,B       ,Z       

 ⑵写出Y的结构式:        ,A的晶体结构类型:          

  溶液H的保存要求                    

 ⑶按要求写出反应方程式:

①的化学方程式:                    

 ⑥离子方程式:                       

22、(8分)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B、C为同一周期依次相邻的3种元素,A和C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且A、B、C分别与D形成三种化合物分子所含的电子数相等,请回答:

⑴X、Y、Z、W都是由上述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化合物,若X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则X的电子式为           ;已知Y被称为绿色氧化剂,Z与Y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两者在液态时常一起作为火箭推进器的燃料,且已知0.8gZ与Y作为火箭推进剂时,能放出20.44KJ的能量(产物均为气态),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W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且所含有的原子数多于2个,其可能的化学式为               (只要写出2个)。

⑵甲、乙、丙都是由上述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物质,甲为食品中常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表示其组成的化学式为          ;乙属于无机盐类,其水溶液明显显酸性,则乙的化学式为         ;丙与甲的组成元素相同,丙的溶液呈弱酸性,其式量小于80,且其中A的质量分数为,则丙的结构简式为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23、(12分)下图是以C7H8为原料合成某聚酰胺类物质(C7H5NO)n的流程图。

已知:Ⅰ、当一取代苯进行取代反应时,新引进的取代基因受原取代基的影响而取代邻、对位或间位。使新取代基进入它的邻、对位的取代基:-CH3、-NH2;使新取代基进入它的间位的取代基:-COOH、-NO2

Ⅱ、R-CH=CH-R’ R-CHO+R’-CHO;

Ⅲ、-NH2易被氧化;-NO2可被Fe和HCl还原成-NH2

⑴X、Y、Z是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其中X是   ,Y是   ,Z是    (填序号)

①Fe和HCl   ②酸性KMnO4   ③浓硝酸、浓硫酸混合液

⑵A~F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步骤②③______(填“能”或“不能”)对调,理由                

⑷写出④的反应方程式                            

写出⑤的反应方程式                            

24、(12分)环戊酯是合成某些高分子材料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某实验室以溴代甲基环戊烷为原料合成,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最合理的合成方案(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如有需要,可以利用试卷中出现过的信息,③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5、(6分)纳豆是一种减肥食品,从其中分离出一种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为确定其结构现进行如下各实验:

①6.0gA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生成3.36L(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和1.8g水;

②中和0.24g物质A消耗0.2mol/L的NaOH溶液20.00mL;

③0.01mol物质A完全转化为酯,需要乙醇0.92g,0.01molA能与足量钠反应放出0.336L(标准状况下)氢气。

 试确定:⑴A的摩尔质量和化学式。⑵A的结构简式。

26、(12分)在NO2和O2的混合气体中,N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为x。用容积为50mL的容器盛满该混合气体并倒立于水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容器内剩余VmL气体。

 ⑴试确定x的取值范围与剩余气体体积V的函数关系:V=f(x)。

⑵若最终剩余10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⑶若原50mL混合气体中含有少量N2(小于1mL),请判断在上述条件下,这些N2的存在对第⑵题的计算结果有无影响。

第三次质量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B

C

A

C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D

A

D

AB

A

BC

B

AD

AD

B

三、19、(4分)BC(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

20、(14分) ⑴否(1分),溴水中含有HBr,溶液本身呈酸性(2分);

⑵a    0   2a(各1分)  ⑶③(2分)

⑷①BrO3-+5Br-+6H+=3Br2+3H2O ②CH3CHO+Br2+H2O→CH3COOH+2H++2Br-

③Ag++Br-=AgBr(各2分)

四、21、(10分)⑴二氧化硅、氧化钙、乙炔(各1分)

         ⑵O=C=O、原子晶体、带橡胶塞的细口试剂瓶(各1分)

         ⑶SiO2+2CSi+2CO  SiO32-+CO2+H2O==H2SiO3↓CO32-(各2分)

22、(8分)⑴    (1分)N2H4(l)+2H2O2(l)==N2(g)+4H2O(g);△H=—817.6KJ/mol(2分)

      

CO2、C2H2、N2O(任写两种)(2分)

⑵(C6H10O5n     NH4NO3        CH2COOH(各1分)

五、23、⑴③②①  (3分) ⑵A和C,B和F(2分)

⑶不能,酸性KMnO4会氧化-NH2(3分)

⑷n +n H2O(各2分)

 
+2Ag(NH3)2OH2Ag↓++3NH3↑+H2O

24、

(完整写出七步反应得12分,每少一步扣2分,扣完为止)

六、(18分)

25、(6分)⑴M=120g/mol(2分)  C3H4O5(2分)   ⑵        (2分)

26、(12分)解:混合气体在水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①:4NO2+O2+2H2O=4HNO3;    ②:3NO2+H2O=2HNO3+NO            

⑴因为①所以当和符合4:1时无气体剩余。

 讨论(4分)

⑵ 当反应①中剩余气体为O2,其体积和x的关系为:

10=50-(50x+50x/4)=50-62.5x     10=50-62.5x  x=64%  (2分)

      当①中当NO2过量,剩余气体NO体积和x的关系为:

10={50-[(1-x)×50+(1-x)×50×4]}=(250x-200) 

10=(250x-200)得x=92%               (2分)

⑶混合气中有1mLN2,在x=64%时,

仍然是O2过量,对计算所得NO2的体积分数(64%)没有影响。 (2分)

 若剩余的10mL气体是NO和N2,只有9mLNO,反应①剩余NO2的体积为27mL,反应①中消耗的NO2的体积=17.6 mL。混合气体中NO2的实际体积分数:==89.2%<92%。即在题设条件下,少量N2的存在使计算所得NO2的体积分数偏小。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