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l 35.5 C 12 Na 23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加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病人尿液中含有( )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2.下列试纸使用时,不宜用水湿润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 B.红色石蕊试纸
C.pH试纸 D.淀粉碘化钾试纸
3.通入下列各种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
A.溶液 B.石灰水
C.饱和溶液 D.
溶液
4.某化合物可用化学式·
(m、n均为常数)表示,则元素R的化合价为( )
A.+4 B.+(m+2)
C.+(2m+2) D.+(4+m-2n)
5.下列物质中不含离子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④⑤ D.②⑥
6.“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饮用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固体氢氧化钠 D.生石灰
7.下列各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C B.
C. D.
8.欲鉴别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的KCl、
、
·
和
四瓶无色溶液,下列实验方案最佳的是( )
A.用pH试纸鉴别
B.分别用闻气味和pH试纸鉴别
C.分别用和NaOH溶液鉴别
D.用溶液鉴别
9.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铵盐受热分解
C.0.1 mol·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D.0.1 mol·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
10.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 mL 1 mol·的醋酸溶液中含有0.1
个醋酸分子
B.1.8 g中含有
个质子
C.5.6 g Fe与足量的反应,共失0.2
个电子
D.3.2 g的和
都含有0.2
个氧原子
二、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等物质的量与
混合配制的稀溶液,pH为4.7,则混合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
B.稀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铁粉:
C.铜和稀反应:
D.氯化钙溶液中通入气体:
13.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
A.6和8 B.11和8
C.11和16 D.12和17
14.有和
两种简单离子(X、Y为短周期元素),已知
比
多2个电子层,下列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 )
①X只能是第三周期元素 ②a-b+n+m等于10或者等于16 ③b不大于4 ④Y不可能是第二周期元素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5.常温下,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
A.1∶9 B.9∶1
C.1∶11 D.11∶1
16.在某未知溶液中加入晶体后,测得
︰
接近
1︰1,对某未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可能是强酸溶液
②可能是KOH溶液
③可能是强酸强碱盐溶液
④可能是醋酸溶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A、B两固体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将80℃时A和B的饱和溶液各100 g降温到20℃,A晶体析出的量比B晶体析出的量多(均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0℃时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的溶解度
B.20℃时A的溶解度一定小于B的溶解度
C.在20℃~80℃温度范围内,A和B的溶解度曲线一定相交
D.在20℃~80℃温度范围内,温度对A溶解度影响一定比B大
18.生物体中细胞膜内的葡萄糖,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及细胞膜之间可构成微型的生物原电池,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
①正极电极反应可能是
②负极电极反应可能是
③负极的反应主要是(葡萄糖)生成
或
④正极的反应主要是生成
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9.中草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具有抗菌作用,其结构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能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D.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20.单质钛的机械强度高,抗蚀能力强,有“未来金属”之称,工业上常用硫酸分解钛铁矿()的方法制取
,再由
制金属钛,主要反应有( )
①
②
③
④
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①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是水解反应
C.反应④中是氧化剂
D.反应⑤是置换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填空题(共34分)
21.(15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指出中学所学常见的强酸和强碱(各不少于3种)
强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中学所学常见的强氧化剂,其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不少于3种);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4种).
(3)认识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一般可以利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等,以为例.
A.依据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反应规律分析具有的化学性质(要求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能与碱反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具有的化学性质(写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观察分析下列各组物质,指出各组物质具有的共同化学性质,每组各举一例,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说明:
①,
,
,
,
,
,
,
共性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
②NaOH,,CaO,Na,Fe,
,
,
共性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
③Al,,
,
,
,NaHS,
共性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
22.(6分)(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
(2)已知溶液为中性,又知
加入
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
溶液的pH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将同温度下等浓度的三种盐溶液:
A. B.
C.
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填序号).
23.(5分)如下图所示,在250 mL的锥形瓶中,充满某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液漏斗中装有NaOH溶液,导管的A端通大气、B端捆有一小气球.在标准状况下实验:开启分液漏斗活塞,滴加NaOH溶液,气球逐渐胀大,当滴加NaOH溶液共10 mL时,恰好反应完全,且锥形瓶中的溶液恰好呈中性.则原锥形瓶中装有的气体是(填名称)_____________;气球逐渐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超过___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24.(8分)某化学反应2A(l)B(l)+D(l)在四种不同情况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mol·
)随时间(min)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中,反应在10~20 min时间内A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mol/(L·min)
(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________mol·
;反应经20 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由起始到平衡时,设实验3中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实验1中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则
________
填“>”、“=”或“<”
且
________1.0 mol·
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分)
25.现有分子式均为的A、B两种有机物,光谱测定显示A的分子结构中不含甲基,B分子结构中含有1个甲基;A、B分子结构中都含有苯环.
(1)有机物A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一定条件下,两个A分子发生缩合反应生成M;A分子间还可以通过缩聚反应得到N.
①请将A、M和N的结构简式填入相应的方框中.
②已知氨基酸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现有A的水溶液,若向其中加入盐酸,则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有机物________(结构式)的浓度增大.向A中加入NaOH溶液,则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有机物________(结构式)的浓度增大.
(2)化合物B是硝基苯的同系物,写出化合物B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五、(6分)
26.取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100 mL,然后向其通入一定量的气体,得到溶液A,向A中逐滴缓慢加入0.1 mol·
的HCl溶液,产生的
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HCl溶液的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通过计算回答:
(1)A溶液中的溶质为(化学式)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2)通入气体体积(标准状况)________.
(3)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D 2.C 3.A 4.B 5.D 6.B 7.B 8.A 9.D 10.D
二、11.D 12.C 13.D 14.C 15.A 16.D 17.D 18.B 19.D 20.C
三、21.(15分)(1)盐酸、硫酸、硝酸(1分)
NaOH、KOH、 (1分)
(2)、
、
(1分)
浓、
、HClO、
(1分)
(3)A.②能与反应:
(1分)
③能与反应:
(1分)
④能与CaO反应: (1分)
B.①具有还原性:能与反应
(1分)
②具有氧化性:能与反应
(1分)
(4)①都与碱反应(1分) ·
(1分)
②都与酸反应(1分) (1分)
③既能与强酸也能与强碱反应(1分)
(1分)
22.(6分)(1)碱性(1分) (2分)
(2)大于(1分) A>B>C(2分)
23.(5分)氯化氢(1分) 锥形瓶中的HCl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HCl物质的量减少,使瓶内压强小于瓶外空气压强,空气被压入气球中而胀大(2分)
1.12 mol· (2分)
24.(8分)(1)0.013(1分)
(2)1.0(1分)使用催化剂(1分) 实验1与实验2温度相同,达到平衡时,状态相同,但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实验2短(1分)
(3)>
(1分) =(1分)
(4)吸热(1分) 起始时,实验1和实验2中A的浓度相同,平衡时,实验1中A的浓度为0.5 mol·,实验4中A的浓度为0.2 mol·
,实验4的温度高于实验1的温度,说明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1分)
四、25.(20分)(1)①N:
A:
M:
②右 左
(2)
五、26.(6分)(1)NaOH、 (1分) 1∶1(1分)
(2)56 mL (2分)
(3)0.075 mol·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