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K:39; Cl:35.5; I:127
第I卷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关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酒精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
B.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将会成为主要能源
C.在农村提倡利用沼气作生活燃料
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2. 1919年,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梦想——人工转变元素。这个核反应如下:N+
He→
O+
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B.H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
C.通常情况下,He和N2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D. O2和O3互为同位素
3.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HCl B.Ca(HCO3)2 C.CuCl2 D.K2SO4
4、KNO3的溶解度在100℃时为247g,在20℃时为31g,如果一含有25g水的饱和KNO3溶液从100℃冷却到20℃,则析出固体的质量是( )
A.54g B.216g C.108g D.31g
5.造纸工业中常用Cl2漂白纸浆,漂白后的纸浆用NaHSO3除去残留的Cl2,其反应为:Cl2+NaHSO3+H2O=NaCl+H2SO4+HCl,在这个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3 B.1︰2 C.2︰1 D.3︰1
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中 Na+、 S2-、K+、 MnO4-
B. pH=7的溶液中.Al3+、Cl-、SO42-、HCO3-
C. pH>7的溶液中 Na+、AlO2–、SO42-、K+
D. pH=0的溶液中Na+、、K+、Fe2+、ClO-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石灰石和盐酸反应:CO+2H+====CO2↑+H2O
C.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OH-====H2O
D.碘化钾和适量溴水反应:2I-+Br2====I2+2Br-
8、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用滴定管量取液态溶质时,开始时平视度数,结束时俯视度数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溶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①③⑤⑥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9、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 A(g)+ B(g)=2 C(g);
△H=a(a>0)
B.2 A(g)+ B(g)=2 C(g);
△H=a(a<0)
C.2A + B=2 C;△H=a(a<0)
D.2 C=2 A +B;△H=a(a>0)
10、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9g水所含电子数为 5NA
B.常温常压下1 mol NO2气体与水在无氧条件下反应生成NA个NO3-离子
C.标准状况下,11.2L三氧化硫溶于水,可生成0.5NA个硫酸分子
D.lmol·L-1的醋酸钠溶液中含CH3COOH、CH3COO-共NA个
11.将Na2O2逐渐加入到含有Al3+、Mg2+、NH4+的混合溶液中并加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2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Al3+、Mg2+、N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A.2 mol、3 mol、8 mol
B.3 mol、2 mol、8 mol
C.2 mol、3 mol、4 mol
D.3 mol、2 mol、4 mol
12、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为应急预警演习的项目,演习时下列防护措施合理的是( )
①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②及时戴上用浓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泄露口附近喷洒稀碱液并设法控制氯气泄漏;④及时戴上用稀纯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⑤及时用毛巾包裹活性炭捂住口鼻;⑥就近向地下商场转移。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13、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A.若提供0.4 mol HCl,MnO2不足量,则可制得氯气2.24 L
B.若提供0.4 mol HCl,MnO2过量,则可制得氯气2.24 L
C.若有0.4 mol HCl参与反应,则可制得氯气2.24 L
D.若有0.4 mol HCl被氧化,则可制得氯气2.24 L
14、实验室制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缓缓加热,加快反应,使气体均匀逸出 ③在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④往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再缓缓滴入烧瓶中 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尾气导入吸收剂中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①③④②⑤ D ①④③②⑤
15.下列有关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1mol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时共转移1mol电子,
B、1mol亚硫酸钠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时共转移2mol电子
C、1mol溴化碘(IBr)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时共转移2mol电子
D、1mol氯酸钾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时共转移6mol电子
16.在标准状况下,一个装满Cl2的容器质量为74.6g。若装满N2,则重66g。那么,此容器的容积为( )
A.4.48L B.11.2L C.22.4L D.44.8L
17. VmLAl2(SO4)3 溶液中含Al3+ag,取V/4mL溶液稀释到4V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1.25a/9V mol/L B.125a/18V mol/L
C.125a/36V mol/L D.125a/54V mol/L
18.已知M2O离子可与R2-离子作用,R2-被氧化为R单质,M2O
的还原产物中,M为+3价;又知
=0.3mol·L-1的溶液100mL可与c(R2-)=0.6mol·L-1的溶液150mL恰好完全反应,则n值为( )
A.4 B.5 C. 6 D.7
19.下列有关氯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电解质,漂白粉是混合物
B.氯化铝受热易升华,加压下加热得到熔融氯化铝不导电,故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
C.随着化合价的升高,氯的含氧酸酸性和氧化性均逐渐增强
D.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分子具有强氧化性
20.将2molNaHCO3和一定量Na2O2固体混合,在加热条件下让其充分反应,150℃下所得气体仅含2种组分,反应后固体的物质的量n的取值范围是( )
A.n=l B.l<n<2 C.2≤n<4 D.n≥4
第II卷(共50分)
21.(7分)实验室要用98%(ρ=1.84g·cm-3)的硫酸配制3.68mol·L-1的硫酸溶液500mL
(1)需准确量取98%的硫酸 mL。
(2)准确量取一定体积98%的硫酸后,要配制3.68mol·L-1的硫酸溶液500mL,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是(填写序号): .
①500mL量筒 ②烧杯③1000mL容量瓶 ④500mL 容量瓶 ⑤天平 ⑥胶头滴管 ⑦锥形瓶 ⑧玻璃棒 ⑨酸式滴定管
(3)若配制时,因加水不慎略超过了容量瓶刻度线,此时实验应如何继续进行?
答:
22. (9分)一种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K+、Fe3+、Ba2+、Al3+、NH4+、Cl-、NO3-、HCO3-、SO42-现做以下实验:
(1)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呈红色
(2)取少量溶液,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将(2)中的沉淀过滤。由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另取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只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且沉淀量不减少。由此可以推断:
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
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
溶液中还不可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 。
23、(12分)下图中每一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框内字母是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代号, L是一种难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推断并回答问题:(芒硝化学式:Na2SO4·10H2O)
(1)A是: _______; B是: 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E +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
E + H2O:
C + D + H2O:
24. (12)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⑴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操作方法为______。
⑵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___,C____,D____。
⑶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___________;若撤去E装置,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__________。
⑷若样品质量为 w 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 m1 g、m2 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25.(10分)少量的碘化物可用以下方法进行测定,其步骤如下:
①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先用过量的Br2将试样中I-氧化成IO3-;
②煮沸①所得溶液以除去过量的Br2,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I溶液,将IO3-还原为I2;
③在②中加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2Na2S2O3+I2=2NaI+Na2S4O6)。
通过上述步骤可测得碘化物中I-的含量。
要求:
⑴写出步骤①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② ____
⑵若样品中有1mol I-,则最后耗用Na2S2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mol
⑶若在测定时,准确取含KI的样品溶液25.00mL,终点时耗用0.100mol/L Na2S2O3 20.06mL,试计算试液中KI的含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g/L)。
化学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1D 2C 3B 4A 5B 6C 7D 8A
9 B 10A 11C 12B 13C 14C 15A 16A 17C
18D 19B 20C
21.(1)100mL
(2)②④⑥⑧
(3)将容量瓶中的溶液倒出并洗涤干净后,再重新配制。
22. (1) SO42-、Fe3+ (2) Ba2+、Al3+、NH4+、HCO3- (3) Cl-、NO3- K+
23. (1)NaCl;S
(2)2Na+O2=Na2O2
2Na2SO3 +O2=2Na2SO4
(4)2Na+2H2O=2Na++2OH-+H2↑
SO32-+Cl2+H2O == SO42-+2Cl-+2H+
24.⑴赶走装置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 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
⑵碱石灰 无水CaCl2(或P2O5等) 碱石灰
⑶偏低 无影响 偏低
⑷ 42m2/11w
25.⑴
①3Br2+I-+3H2O=IO3-+6Br—+6H+
②6H++IO3-+5I-=3I2+3H2O
⑵6mol
⑶2.22g/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