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能力测试2
第Ⅰ卷(共48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6.
反应 2A(g)+ B(g)
2C(g);△H>0。下列反应有利于生成C的是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7.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H2O
AlO2— + 4NH4+
+ 2H2O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 + HCO3—
CaCO3↓+ H2O
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 Ca2+ + CO2↑ + H2O
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
+ Cl2 2Fe3+ + 2Cl—
9. 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cm—3 ,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该溶液中Cl— 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A.0.37 mol B.0.63 mol C.0.74 mol D.1.5 mol
10.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H2O2 →H2O IO3— →I2 MnO4—→Mn2+ HNO3→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H2O2 B.IO3— C.MnO4— D.HNO3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处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B.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C.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D.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 nm~1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13.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第Ⅱ卷(共60分)
26.(15分)
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Chenlong
(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
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
的措施是
。
(3)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是:
① ;
②
。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 ,其作用是
。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27.(15分)
已知X、Y、Z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
(1)X是 、Y是 、Z是 。
(2)由Y和Z组成,且Y和Z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3)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
和 。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28.(15分)以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其中,氧化物(I)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II)、(III)、(IV)在反应条件下都是气体。
(1)氧化物(I)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氧化物(II)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29.(15分)
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Tamiflu)的原料之一。莽草酸是A的一种异构体。A的结构简式如下:
(1)A的分子式是 。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
(3)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
(4)17.4克A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
(5)A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B(B的结构简式为HO--COOH),其反应类型是
。
(6)B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含有酚羟基又含有酯基的共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
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全国卷Ⅱ理综化学参考答案
6.C 7.D 8.D 9.D 10.B 11.C 12.C 13.A
26.(15分)Chenlong
(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3分)
(如在试管a中最先加入浓硫酸,此题得0分)
(2)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2分)
(3) ①加快反应速率
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分)
(4)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 (3分)
(5)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3分)
27.(15分)
⑴ 氢 氮 氧 (6分)
⑵ N2O5 (2分)
⑶ NH4+ OH- (4分)
⑷ NH4NO3 (3分)
28.(15分)
⑴ Fe2O3 CO (6分)
⑵ ① Fe2O3 + 3 CO 2 Fe + 3 CO2
② CO + H2O CO2 + H2
③ C + H2O CO + H2 (如写可逆号,同样给分)
(9分)
29.(15分)
(1)C7H10O5 (2分)
(2) (2分)
(3) (2分)
(4) (3分)
(5) 消去反应 (2分)
(6) 3
或
或
(每空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