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强化班化学冲刺练习一

2014-5-11 0:32:43下载本试卷

高三强化班化学冲刺练习一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a 40

Fe 56  I 127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人生石灰

  B.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两类常见的清洁燃料,属于碳氢化合物

C. 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毒剂,也可用来消毒自来水

  D.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越高,洗涤效果越好

2.希尔实验是将分离出的叶绿素加到草酸铁溶液中,经光照后发生反应:4Fe3++2H2O光照叶绿体4Fe2++4H++O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上升          B.每生成1 mol O2转移2 mol电子

C.叶绿体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   D.该实验可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

3.氮化碳结构如右图,其中β-氮化碳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下列有关氮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化碳属于原子晶体

  B.氮化碳中碳显-4价,氮显+3价

  C.氮化碳的化学式为:C3N4

  D.每个碳原子与四个氮原子相连,每个氮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

4.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

N2(g)+2O2(g)=N2O4(g);△H= +8.7kJ/mol 

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

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N2H4(g)+N2O4(g)=3N2(g)+4H2O(g);△H=-542.7kJ/mol

B.2N2H4(g)+N2O4(g)=3N2(g)+4H2O(g);△H=-1059.3kJ/mol

C.2N2H4(g)+N2O4(g)=3N2(g)+4H2O(g);△H=-1076.7kJ/mol

  D.N2H4(g)+N2O4(g)=N2(g)+2H2O(g);△H=-1076.7kJ/mol

5.下列化学实验的方案正确的是

A.配制银氨溶液:将浓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的硝酸银

溶液中至生成沉淀刚好溶解

B.分离苯和苯酚:加入适量的浓溴水,过滤

C.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氯气可用右图装置实现

D.除去溴乙烷中含有的少量溴:加入亚硫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

6.t℃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a %的NaOH溶液蒸发掉m g水后恢复至原温度,恰好得到质量分数为2a %的NaOH饱和溶液V m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时NaOH的溶解度为g

B.原溶液的质量为2m g

C.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D.保持t℃,向原溶液中加入2a gNaOH可达饱和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

7.向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后无沉淀,再向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是

A.HSO4—      B.HCO3—      C.NO3—         D.Cl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两个铜电极电解稀盐酸:2Cl+2HH2↑+C12

B.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SiO32- + 2CO2 + 2H2O = H2SiO3↓+ 2HCO3-

C.过量铁粉与一定量稀硝酸反应:Fe+4H++NO3-=Fe3++NO↑+2H2O

D.向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2+ + 2OH- + NH4+ +H+ + SO42- = BaSO4↓+ NH3·H2O + H2O

9.咖啡酸具有止血、镇咳、祛痰等疗效,其结构简式为               。              

下列有关咖啡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咖啡酸可以发生还原、取代、加聚等反应

 B.咖啡酸与FeCl3溶液可以发生显色反应

 C.1 mol咖啡酸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咖啡酸最多能消耗3 mol的NaHCO3

10.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所含的原子数约为0.2×6.02×1023 

B.在标准状况下,2.24L一氧化氮与氮气混合气所含分子数约为0.1×6.02×1023

C.1molCH3+(碳正离子)中含电子数目约为10×6.02×1023

D.1molD2O含有的中子数约为8×6.02×1023

11.已知HF比CH3COOH易电离。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体积都相同的NaF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OONa溶液中:c(CH3COO-)>c(Na+)>c(OH-)>c(H+)

B.在相同条件下,两溶液的pH大小为: CH3COONa< NaF

C.NaF溶液中:c(H+)+c(HF)= c(OH-)

D.两溶液相比较,NaF溶液中的离子总数较少

12.下列是爱迪生电池分别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

Fe+NiO2+2H2O   Fe(OH)2 + Ni(OH)2

下列关于爱迪生电池推断错误的是

①放电时,Fe参与负极反应,NiO2参与正极反应

②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2 +2e== Fe +2OH

③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④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2H2O-2e== Fe(OH)2 +2H+

⑤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A.只有③    B.③④    C.④⑤    D.①②⑤

13.对下列各种溶液中所含离子的判断合理的是

A. 向无色溶液中加氯水变橙色,溶液中可能含: SO42,Br,OH,Ba2+

B.在c(H+)=10-14mol/L的溶液中可能含:Na+,A102,CO32,SO32

C. 某溶液,加铝粉有氢气放出,则溶液中可能含:K+,Na+,H+,NO3-

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中可能含:K+,Na+,Ca2+,HC03

14.气态中性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I1),气态正离子继续失去电子所需最低能量依次称为第二电离能(I2)、第三电离能(I3)……下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eV(电子伏特)]资料。

元素

I1/eV

I2/eV

I3/eV

5.7

47.4

71.8

7.7

15.1

80.3

13.0

23.9

40.0

15.7

27.6

4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B.乙的化合价为+1价

C.丙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D.丁一定是金属元素

15.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   2Z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0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6.(8分)⑴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a.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如果没有环形玻璃棒,可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

b.实验室制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c.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必须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

d.向Na2CO3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可检验NaOH的存在。

e.将10滴溴乙烷加入1mL10%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

⑵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明矾制取Al2(SO4)3晶体和K2SO4晶体。

①实验室除明矾外,已备好的用品有蒸馏水、氨水、pH试纸,还缺少的试剂有        

②制得Al2(SO4)3与K2SO4物质的量之比小于      

17.(14分)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可用g/cm3表示)都是重要的空气质量指针。在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02mg/L。

⑴为测定某地方的空气中SO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应用上述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除测定气体流速(单位:cm3/min)外,还需要测定                        

②已知:碘单质微溶于水,KI可以增大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请你协助甲同学完成100mL5×10-4mol/L碘溶液的配制:

第一步:准确称取1.27g碘单质加入烧杯中,               

第二步:                                

第三步:从第二步所得溶液中,取出10.00mL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

⑵乙同学拟用下列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准确移取50mL5×10-4mol/L的碘溶液,注入右图所示广口瓶中,加2~3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在指定的测定地点抽气,每次抽气100mL,直到溶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记录抽气次数(n)。

①假设乙同学的测量是准确的,乙同学抽气的次数至少为    次,方可说明该地空气中的SO2含量符合排放标准。

②如果乙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各种读数均无错误)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需要抽气的次数太多,操作麻烦。与乙讨论后,决定将抽气次数降到100次以下,请你设计合理的改进方案:          

                  

⑶改变合适的吸收液,乙同学使用的装置还可以测定新装修的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吸收剂最好选用     (选填:①浓硫酸、②银氨溶液、③新制的氢氧化铜、④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18.(8分)下表是三个不同短周期部分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W

R

X

Y

Z

原子半径/nm

0.037

0.157

0.066

0.070

0.077

主要化合价

+1

+1

-2

-3,+5

+2、+4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⑵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Z的单质与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②R2X2与ZX2反应:             

⑶X可与Z形成一种有恶臭味的气体,该气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且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试写出该气体分子(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e结构,且含有非极性键)的电子式      

19.(10分) 下图为某些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B、I中含有相同的阳离子且都是XY2型化合物,I是常用的干燥剂,C为直线型分子。

 

 请按要求填空:

(1)B的电子式是      ,K的结构式是      

(2)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已知C的燃烧热是1300kJ/mol,表示C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4)单质F与D的反应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其化学方程式是         

20.(12分)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⑴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我国南海海底有极其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①将“可燃冰”从海底取出,“可燃冰”将融化并放出甲烷气体。请你所学的物质结构知识加以解释:                            

②取356g分子式为CH4·9H2O的“可燃冰”,将其释放的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可放出1780.6kJ的热量,则甲烷的燃烧热为           

⑵设计出燃料电池使液化石油气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是新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液化石油气(以C4H10表示)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

①已知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4H10+13O2―26e=4CO2+5H2O,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电池工作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      极移动。

②液化石油气燃料电池最大的障碍是氧化反应不完全而产生的      (填写物质的名称)堵塞电极的气体通道。

⑶能源的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的经济发展,请你提出解决江苏省能源紧缺问题的两点建议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1.(8分) 有A、B、C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但碳原子数依次减少一个。已知

①   2.6g液态A在0.175mol氧气中,经点燃后两者均确好完全反应得到2.8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和液态水。

②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1molA与足量的钠反应能生成1mol H2 。能与C发生缩聚生成聚酯D

③   B的溶液显酸性,分子中无甲基,一定条件下分子内部可脱水生成环状物E。

完成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C的结构简式为:       ;E的结构简式为:     

(2)与B属于同类物质的B同分异构体(不包括B)有     种。

22.(12分)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3位化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实现了在一定条件下烯烃中碳碳双键两边基团的换位。

如:2CH2=CHCH2CH3 CH2=CH2 + CH3CH2CH=CHCH2CH3

又已知: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现仅以丙烯为有机原料,经过下列反应可以分别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F和K,以F和K为原料可合成一种链状高分子化合物M,其化学组成为(C12H20O4)n


 

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⑥、⑦中有一反应是与HCl加成,该反应是_____(填反应编号),设计这一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物质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8分)向盛有V LNaHSO4和Na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当沉淀量达到最大值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VL。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pH变化如图。求原溶液中NaHSO4、Na2SO4 及所加Ba(OH)2三者的物质的量浓度。

24.(10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不完全时,便得到Cu、Cu2O、CuO的固体混合物。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上述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操作和实验:

  (1)取一定质量的均匀固体混合物A,将其分成两等份。

  (2)取其中—份用足量的氢气还原,测得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3.20g。

   (3)另一份加入500mL稀硝酸,固体恰好完全溶解,且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NO气体2.24L。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中,n(Cu)+n(Cu2O)=          

  (2)A中,n(CuO)的取值范围是          

(3)试计算所用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高三化学冲刺练习二答题纸

班级       学号         姓名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6.(8分)⑴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⑵ ①             ,②               

17.⑴①                                   

②第一步:准确称取1.27g碘单质加入烧杯中,               

第二步:                               

⑵①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18.(8分)⑴        

⑵ ①                                

                                

        

19.(10分) (1)                 

(2)                                  

(3)                                  ;

(4)                                 

20.(12分)⑴①                             

           

⑵ ①                                 

      

⑶①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1.(8分)

(1)                      ;             

(2)      

22.(12分)

⑴_________________。

             

                                    

⑷反应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8分)

24.(10分)

  (1)         。   (2)          

  (3)

参考答案:

1B、2D、3B、4C、5D、6B、7B、8BD、9D、10B、11C、12B、13B、14AC、15BC

16、(1)cd(2)硫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1:4

17.⑴① 反应时间、颗粒吸附剂装置前后质量差       

②第一步:加少量碘化钾,加水溶解 

第二步:在100mL的容量瓶中配制  

⑵①   800    

  抽气速度太快,二氧化硫不能全部被吸收

 碘溶液的体积减少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18.(8分)⑴  第三周期 ⅠA族  

⑵ ① C+HNO3=     

Na2O2+CO2 =     

        

19.(10分) (1) 过氧化钙的电子式  H-O-Cl

(2) 2NH4Cl+Ca(OH)2=    

(3)  C2H2(g)+5/2 O2(g)=   ;

(4) Cl2+Ca(OH)2=    

20.(12分)⑴① 可燃冰是分子晶体,压强减小,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解为水和甲烷 

  890.3kJ/mol 

⑵ ① O2+4e-=2O2-   负 

炭黑 

⑶① 开发新能源 

 节约能源,调整使用结构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1.(8分)

(1)  略    ; 

(2)  4 

22.(12分)

⑴__加成反应 _______。

  ⑥  保护A分子中C=C不被氧化    

 

⑷反应⑧:_略_____;

反应⑩: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8分)

0.01mol/L、0.005mol/L、0.015mol/L

24.(10分)

  (1)  0.3mol   。   (2)  (0.1mol ,0.4mol) 

  (3) 1.6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