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阶段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 H—1 Cu----64 I---127
N-14 Na-23 P-31 Ca-40 S-32 C1-35.5 Mg-24
第Ⅰ卷(选择题 共7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通过核裂变产生核能可以用于发电,
是一种常用的核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U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35 B.中中子数比质子数多51
C.与
的质量比约为235:12
D.
与
属于同一种元素
2.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 B.N4是N2的同分异构体
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 D.N4的摩尔质量是56g
3.下列哪种物质的中心原子的最外层不是8电子结构 ( )
A.CO2 B.NF3 C.PF5 D.OF2
4.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观粒子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① Na2O2 ;②SiO2;③石墨;④金刚石;⑤CaH2;⑥白磷,其中含有两种作用力的组合是 ( )
A.①③⑤⑥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③⑥
5.在某晶体中,与某一种微粒x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另一种微粒y
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型(如图)。该晶体可能为
A.NaCl B.CsCl C.CO2 D.SiO2
6.以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 ( )
1.如果5.6L N2含有n个氮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一定约为4n
2.15.6g Na2O2 与过量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3.1L 1mol/L 的FeCl3溶液中含有铁离子的数目为NA
4.15.6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的数目为0.4NA
5.在SiO2晶体中,若含有1mol Si原子,则Si-O键数为4NA
6.6.8 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Na
7.23.4 g NaCl晶体中含有0.1NA个右图所示的结构单元 ●:Cl
A:1.3.5 B:2.6.7 C:2.5.7 D:3.4.6
7.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
①少量金属钠保存在冷水中 ②浓硝酸盛放在无色试剂瓶中
③少量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 ④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⑤氯水存放在带玻璃塞的无色细口瓶中 ⑥碳酸钠固体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⑦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A.②③④⑦ B.③④⑥⑦ C.③④⑦ D.①③④⑦
8.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分数为 a的乙腈(CH3CN)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水,所得溶液中乙腈质量分数为 0.4a ,则乙腈的密度(ρ1)与水的密度(ρ2)关系是 ( )
A.ρ1 >ρ2 B.ρ1 <ρ2 C.ρ1 =ρ2 D.无法确定
二、选择题(第9—16题每小题4分,第17—18题每小题5分,共4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 某无色溶液与NH4HCO3作用能产生气体,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Cl-、Mg2+、H+、Cu2+、SO B.Na+、Ba2+、NO3-、OH
、SO
C.MnO、K+、Cl-、H+、SO
D.K+、NO
、SO
、OH-、Na+
10. 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1mol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它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
C.NH5的电子式为如右图所示
D.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
11. 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12.下列关于置换反应:X+Y=W+Z(反应条件已经略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若X是金属单质,则W和Z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金属单质
B.若X是非金属单质,则W和Z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非金属单质
C.若X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则W和Z中一定有一种是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D.若X是不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则W和Z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非金属单质
13.将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装在羊皮纸(半透膜)制成的袋中,将此袋下半部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半皮纸袋一定有破损的是 ( )
A.加入碘水变蓝色 B.加入NaI溶液不变蓝色
C.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D.加入溴水变蓝色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①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 SO42_= BaSO4↓
②将金属钠加入水中 2Na + 2H2O = 2Na+ + 2OH - + H2 ↑
③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2CH3COO-+ Ca2++CO2↑+H2O
④氟气与水反应: F2+H2O=H+ +F -+ HFO
⑤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石灰水:Ca2+ +2OH-+2HCO3-=CaCO3↓+CO32- +2H2O
⑥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 + CO2 + H2O =CaCO3↓+ 2HClO
⑦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u2++2Na =2Na+ +Cu
⑧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2H+ + Cl - + ClO-
⑨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CO32- + H+ = HCO3-
A.①②⑤⑨ B.②③⑤⑨ C.④⑤⑥⑦ D.②③⑧⑨
15.根据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序号 | 氧化剂 | 还原剂 | 其它反应物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
① | Cl2 | FeBr2 |
|
| FeCl3 |
② | KMnO4 | H2O2 | H2SO4 | O2 | MnSO4 |
③ | KClO3 | HCl(浓) |
| Cl2 | Cl2 |
④ | KMnO4 | HCl(浓) |
| Cl2 | MnCl2 |
A.表中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一定只有FeCl3(实为Fe3+)
B.氧化性比较: KMnO4>Cl2>Fe3+>Br2>Fe2+
C.还原性比较: H2O2>Mn2+>Cl-
D.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
16.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甲、乙两元素相比较,可以验证金属性甲元素比乙元素较弱结论的实验是。 ( )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17.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89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2 | -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M > L
C.T、Q的氢化物常态下均为无色气体 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18.在浓度均为 3 mol/L 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质量之比为 3∶4 。则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 )
A.5.6 g B.8.4 g C.11.2 g D.1.8 g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9.(12分)请按要求填空:
(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编号)
①将未经湿润的pH试纸浸到某溶液中,过一会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该溶液pH
②制备Fe(OH)2时,将盛NaOH(aq)的滴管伸入到试管内FeSO4(aq)的液面下
③焰色反应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待检物置于酒精灯或煤气灯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④中和滴定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往其中注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⑤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左盘纸上称量
⑥配置0.1mol·L-1的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⑦用渗析法除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
(Ⅱ)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棒在实验中一般有如下三种用途:搅拌、引流和蘸取溶液,下列实验中至少用到其中两个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编号)。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②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③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制取氧化铜 ④从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
⑤测定溶液的pH ⑥浓盐酸与浓氨水相遇发烟
姓名: 班级: 成绩: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
|
|
|
|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
|
|
|
|
|
|
|
19、(I)__________________ (II)(1)______________
(2)证明KClO3中含有K、Cl、O三种元素的实验步骤及每一步的实验目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20.(10分)二氯化硫(SCl2)熔点-78℃,沸点59℃。密度1.638。遇水易分解。二氯化硫与三氧化硫作用可生成重要化工试剂亚硫酰氯(SOCl2)。以下是由氯气与硫反应合成二氯化硫的实验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C盛放的药品是 。
(3)实验开始前先在D中放入一定量的硫粉,加热使硫熔化,然后转动和摇动烧瓶使硫附着在烧瓶内壁形成一薄层表面,这样做的目的是 。
(4)实验时,D装置需加热至50-59oC,最好采用何种方式 加热 。
(5)F装置中干燥管内所盛物质的作用是: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1.(6分)在温度为373K时,把11.5g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00m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NO2含量为0.01mol,进行到60s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28.75倍,则:
⑴开始时2s内以c(N2O4)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
⑵达到平衡时体系内的压强是开始的____________倍
22.(8分)(1)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
H2O2+ 2Fe2++2H+=2Fe3++ 2H2O H2O2+2Fe3+=2Fe2++ O2↑+2H+
在以上反应中Fe2+实际上起着 作用,总反应式为
(2) I2与Fe2+一样发生上述类似反应,类比(1)在下面填入配平的合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2O2+I2=2HIO, ,总反应式为
(3)在硫酸和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放出大量的无色气体,溶液呈棕色,并可使淀粉变蓝色。有学生认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 O2↑+2H++I2,这个方程式正确吗?若正确,理由是(若认为不正确,该步不必作答) 。
若不正确,原因是(若认为正确,该步不必作答) ,并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若是离子反应,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没有离子反应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23.(14分)已知X、Y、Z、W四种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三个不同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
(1)X、Z、二种元素的符号:X 、Z
(2)由以上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的化合物的电子式分别
为:
(3)由X、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它与W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在由X、Y、Z、W四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中,不能形成的晶体类型是
。
24.(10分)已知a、I、e为三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粒子,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粒子代码 | a | I | e |
原子核数 | 单核 | 四核 | 双核 |
粒子的电荷数 | 一个单位正电荷 | 0 | 一个单位负电荷 |
物质A由a、e构成,B、C、D、K都是单质,反应①~⑤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各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J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E(溶液)→M 。
②F+G→A+B+C 。
(3)在通常状况下,若1 g C气体在B气体中燃烧生成H气体时放出92.3 kJ热量,则
2 mol H气体完全分解生成C气体和B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5.在室温下,向100mL Cu(IO3)2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经酸化的KI溶液,反应完全后,用0.10mol/L 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了40mL Na2S2O3溶液。各反应如下(均未配平):
①I-+IO3-+H+→I2+H2O ②Cu2++I-→CuI↓+I2 ③I2+S2O32-→I-+S4O62-
⑴原Cu(IO3)2饱和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⑵若Cu(IO3)2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0g/cm3,室温时,Cu(IO3)2的溶解度是多少?
26.进行下列实验:将过量Mg粉溶于100 mL 1.5 mol/L 稀H2SO4中,反应结束后,滤去多余Mg粉,滤液在t℃下蒸发,当滤液质量为63 g时开始析出MgSO4·xH2O晶体,当析出晶体13.47 g时,剩下滤液40 g。请计算下列各小题。
(1)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2)开始析出MgSO4·xH2O晶体时溶液的质量分数;
(3)t℃时该晶体的溶解度; (4)MgSO4· xH2O中的x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