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4
注意事项:
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务必在答题纸姓名栏内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试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7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神舟六号”飞船用铝粉与NH4ClO4的固体混合物作为飞船太空姿态调整发动机的燃料,点燃铝粉后放热引发反应:2NH4ClO4(s) === N2(g) + 4H2O(l) + Cl2(g) + 2O2(g);△H<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H4ClO4的分解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船飞行
B.Cl2是氧化产物, N2和O2是还原产物
C.从能量变化上说反应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每分解1mol NH4ClO4,转移7mole-
2.某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右图形象地表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 互为同素异形体
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3.下列各组物质中, ①FeCl2、Al(NO3)3、MgSO4、NH4NO3四种溶液;②MnO2、FeS、CuO、C四种黑色固体;③盐酸、Na2SO4、NaOH三种溶液;④NaCl、AlCl3、Ba(OH)2、HCl四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别的是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全部
4.将钠、镁、铝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
5.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增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自然界缓解“温室效应”的是
A.CO2
+ H2O
H2CO3
B.6nCO2 +5nH2O (C6H10O5)n +6nO2
C.NH3+CO2+H2O+NaCl = NaHCO3 +NH4Cl
D.CaCO3 + CO2 + H2O = Ca(HCO3)2
6.工业上以CaO和HNO3为原料制备Ca(NO3)2·4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也无多余的水分,所用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A.70% B.63%
C.30% D.无法确定
7.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的H2SO4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b%,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2c1 mol/L,则a和b的关系是
A.a=2 b B.b=2a
C.2a> b D.2a< b
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并干燥某气体的装置。
烧瓶中的固体和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能分别是
A.生石灰和浓氨水
B.铜片和浓硝酸
C.铜和浓硫酸
D.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小题每小题4分,第17、18小题每小题5分,共4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各种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Mg2+、Al3+、NO3-、SO42-
B.由水电离的c(H+)=10-14mol·L-1 的溶液中:K+、Na+、Ca2+、HCO3-
C.pH=0的溶液中:Fe2+、NO3-、SO42-、I-
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中:Na+、ClO-、H SO3-、SO42-
10.2005年以来,淮安、无锡等地发生重大液氯泄漏事故。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为应急预警演习的项目,演习时下列处理措施合理的是
A.人员就近向地下商场转移
B.液氯罐中的液氯泄漏时,可将其移入开挖的水塘中,并在水塘中加入生石灰
C.及时戴上用浓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
D.及时用毛巾包裹活性炭捂住口鼻
1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4g乙烯和丙烯混合物中所含原子的个数为3NA
B.1mol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常温下,足量的铁与1mol的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D.常温下,1L0.1mol/LMgCl2溶液中含Mg2+数为0.2NA
12.下列有关物质的结构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C.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D.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可能有共价键
13.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践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A.Fe3O4可写成FeO·Fe2O3, 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B.NaCl与CsCl化学式相似,故NaCl与CsCl的晶体结构也相似
C.由“2Fe+3Cl2=2FeCl3”反应可推出“2Fe+3I2=2FeI3”反应也能发生
D.金属镁失火不能用CO2灭火;金属钠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
1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3molO2,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2SO2(g)+O2(g)
2SO3(g);△H=-QkJ/mol。反应中测得SO2的转化率为90%,则在此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kJ)为
A.0.9Q B.Q
C.1.8Q D.2Q
15.已知三角锥形分子E和直线形分子G反应,生成两种直线形分子L和M(组成E、G、L、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如下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E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G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C.L是极性分子
D.M化学性质活泼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3NH3·H2O=A1(OH)3↓+3 NH4+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C.碳酸钠溶液与醋酸反应 CO32- + 2H+ = CO2↑+ H2O
D.向KHSO4溶液中滴人Ba(OH)2溶液使pH=7 SO42-+H++Ba2++OH-=BaSO4↓+H2O
17.Va L pH=2的盐酸与Vb L pH=12的氨水混合,若所得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Va 一定等于 Vb
B.Va 一定大于 Vb
C.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满足: c(Cl-) > c(NH4+)> c(H+)> c(OH-)
D.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满足: c(NH4+) + c(H+) = c(Cl-)+ c(OH-)
18.CuCO3 和Cu2(OH)2CO3的混合物34.6 g ,可恰好完全溶解于300ml、2 mol.L-1的盐酸溶液中,加热分解等量的这种混合物可得CuO
A.16.0 g B.19.2 g
C.24.0 g D.30.6 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9.(10分)(1)下列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鉴别的实验设计方案。请指出存在问题的实验方案,并说明理由(有几组写几组,不一定填满,多写倒扣分)。
A.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不显红色,再加几滴氯水,溶液颜色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Fe2+
B.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SO42-存在
C.通入Cl2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
D.加入盐酸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E.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溶液中含NH4+
① 。
② 。
③ 。
(2)实验室配制95mL0.100mol/LCu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电子天平(如下图)称取硫酸铜晶体时读数应是 g 。
(该天平最小读数是1mg,不需估读)
②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
是_________________。
A.称重前发现晶体有风化(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
|
C.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 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E.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20.(12分)某学生用胆矾制取氧化铜固体,并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受热分解实验中起催化作用。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a
g胆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制成溶液,
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
②把步骤①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至蒸发皿中,加热
至溶液中的沉淀全变成黑色氧化铜为止;
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b g;
④取一定质量的上述氧化铜固体和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混合均匀后加热,收集反应生成的氧气,如上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各步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__________(填写前面所述实验步骤的序号)。
(2)由胆矾制备氧化铜的产率(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百分比)为____________×100%。
(3)为保证Cu2+沉淀完全,步骤①中溶液的pH应大于10。简述测定溶液pH的操作:
。
(4)为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在上述实验①~④后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按实验先后顺序填写字母序号)。
a 过滤 b 烘干 c 溶解 d 洗涤 e 称量
(5)但有同学认为,还必须另外再设计一个实验才能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实验中起催化作用。你认为还应该进行的另一个实验是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1.(14分)(1)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①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 。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③在H2O2中加入乙醚(溶剂,不参与反应)后,再加入数滴K2Cr2O7的硫酸溶液,轻轻振荡后静置,乙醚层呈现现蓝色,这是由于生成的CrO5溶于乙醚的缘故。已知CrO5是含有过氧键(-O-O-)的共价化合物,且Cr的化合价为+6。
a.在1mol
CrO5中过氧键(-O-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请在右面的方框中画出其结构式。
b.写出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如图所示,组成一个原电池。
①当电解质为稀硫酸时:
电极Fe上的电极反应为 ;
②当电解质为稀硝酸时:
电极Cu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 。
22.(8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B 两种气体相混合于容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气)+B(气) 2 C (气)+2D(气),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
D,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B体积分数为 。
(2)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开始加入C和D均为4/3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平衡时相等,则还应加入A__ _mol,B__ _mol。
(3)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开始加入C和D均为2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时相等,若还应加入A为amol,B为bmol,则a、b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用a或b表示)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8分)主族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不超过20 ,其中A、E同主族,C、D、E同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C、D、E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2)C、D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工业上合成E元素的最高价
氧化物时的反应条件是 。
(4)B和F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晶胞是在晶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结
构如下图所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 |
24.(10分)下列A—L
11种物质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D、E、F为气体,C、D、H为单质。1
mol FeC2O4在反应①中转移1
mol电子。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中的生成物已略去),试回答:
(1) 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I____________。
(2) 写出反应①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反应③中的离子方程式 。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5. (6分)将12.6克无水亚硫酸钠固体加入100 mL 8 mol·L-1的硫酸中以制取SO2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的总浓度为0.2 mol·L-1,假定溶液体积不变,忽略容器及导管中的气体体积,求:
(1)反应完全后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
(2)收集到S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26. (8分)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三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
编号 | ① | ② | ③ |
稀硝酸体积/mL | 100 | 200 | 300 |
剩余金属/g | 30.4 | 22 | 12.8 |
NO体积/mL | 2240 | 4480 | 6720 |
由上述数据推测:
(1)求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③中溶解金属的成分是什么?其相应的质量为多少克?
(3)向反应后的①中加入足量的该稀硝酸时,又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L?
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题 参 考 答 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74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B | B | A | C | C | D | C | B | A | BD | AC | BD | D | C | D | A | BD | C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9.(10分)(1) ①B 白色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银 (3分) ②D 具有这一实验现象的也可能是亚硫酸根等离子 (3分) (2)2.500 CE (4分) 20.(12分)(1)①②③④(3分) (2) 25 b/8a (2分) (3)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点在pH试纸上,并和标准比色板对比,读数(2分) (4)c a d b e (3分) (5)另取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固体,不加CuO直接加热,对比放出氧气的反应速率。(2分)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1.(14分)⑴ ①H2O2 H2CrO4 Cr(OH)3
②
③a.2mol b .Cr2O72-+4H2O2+2H+=2 CrO5+5H2O (2) ① Fe-2e-=Fe2+ ; ②4H++NO 22. (8分,)(1) 0.12 molL—1min—1 30% (2)0 , 4/3, (3)b-a=2, (3+a)/5或(1+b)/5.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8分)⑴ 第二周期、第VIA族 (2)Al(OH)3 +OH-=AlO2-+2H2O (3)常压、高温、催化剂
24. (10分) (1) H2O2 CO2 Fe3O4 (各1分) (2) 4 HCl + MnO2 (3) 2Fe3+ + Fe = 3 Fe2+ (2分) |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5(共6分) (1)m(S)=0.2mol/L×0.1L×32g/mol+0.8mol×32g/mol=26.2g (3分) (2)n(Na2SO3)=12.6g÷126g·mol—1=0.1mol n(SO2)=0.1mol一0.2mol/L×0.1L=0.08mol V(SO2)=0.08mo1×22.4L/mol=1.792L 即 1792mL (3分) 26.(8分)(1)3M + 8HNO3 = 3M(NO3)2 + 2NO+ 4H2O 8 2 0.4 2240/22400=0.1 (2)CHNO3=4mol/L (3)由表中数据可知,剩余金属①②相差8.4g ,②③ 相差9.2g ,所以③中肯定溶解了铁和铜, 设③中溶解的铁的物质的量为x ,溶解的铜的物质的量为y
56x + 64y =22-12.8 y=0.1 mol mFe=0.05×56=2.8g mCu=0.1×64=6.4g
Fe――-NO 3Cu―――― 2 NO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35+0.30×2/3=0.55 mol 所以又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5-0.10=0.45 mol, 标况下体积为0.45×22.4=10.08 L |
中学高三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题 答 题 纸
第Ⅰ卷(选择题 共74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9.(1) ① , ; ② , ; ③ , ; (2) ① ② 20.(1) (2) (3)
(4) (5)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1.(1)① ; ② ③ a. b. (2)① ; ② 22.(1) ; (2) ; (3) ;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1) (2) (3) (4) 24. (1) 、 、 (2) (3) |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