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2

2014-5-11 0:32:45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Rb 85 Cs133 Ba 137 

第I卷

(选择题 共74分  答在答题栏上

一、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十运会”期间,南京气象部门的科技人员为了保证“十运会”的正常进行一直做好“驱雨”准备。所谓“驱雨”就是在“雨云”到达南京之前向其发射装有关化学物质的“炮弹”,提前将“雨云”转化成雨降下,从而保证南京无雨。请问可用于“驱雨”的化学物质是

A、KAl(SO4)2•12H2O  B、Ca(ClO)2   C、AgBr  D、AgI

2、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原子和离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或2电子结构的是

A、BF3   B、NaH    C、PCl5    D、NO2

3、已知在标准状况下,a L 甲醛气体溶于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是r g/ mL,则此福尔马林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mol/ L)

A、    B、     C、    D、

4. 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出的是

A.苯、酒精、硝基苯          B.食盐、烧碱、硝酸铵

C.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D.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

5.在某晶体中,与某一种微粒x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另一种微粒y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型(如图)。该晶体可能为

A.NaCl    B.CsCl   C.CO2  D.SiO2

6、将适量CO、Cl2、H2O(g)的混和气体通过洗气瓶甲后,再通过盛有未经湿润的红布条的瓶乙,布条不褪色;若将混和气体直通乙瓶,布条褪色,则甲瓶中所盛试剂可能是

①浓硫酸 ②NaOH溶液 ③亚硫酸 ④KI溶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7、在100 mL含等物质的量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 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A、0.0075 mol·L-1  B、0.008 mol·L-1  C、0.075 mol·L-1  D、0.08 mol·L-1

8、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 若将等量的硫蒸汽和硫固体分别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在稀溶液中:H+ + OH- = H2O ;ΔH= -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C、 在101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 -285.8kJ/mol

D、 由“C(石墨 )→ C(金刚石);ΔH= +1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二、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0小题,9-16题每小题4分,17、18题每小题5分共42分,每小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含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稳定性:NH3 > PH3 > HF        B、熔点:SiO2 > NaCl > S

C、半径:Na+ > S2- >Cl-         D、酸性:HNO3 > H3PO4 > H2SiO3

10、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6周期。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 2Ag ==Tl+ + 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 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3+ 的氧化性比Al3+

   C.Tl能形成+3价和+1的化合物    D.Tl+ 的还原性比Ag强

11、一定质量的Na、K分别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中a、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入的Na、K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曲线a对应的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C、曲线a代表K的反应,曲线b代表Na

D、两反应中盐酸必须是足量的

1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C.在c(H+) =10—13mol/L 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NO3

13、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                  

A、Na2O2(过氧化钠)固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B、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

C、21H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D、NaHSO4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14、设NA为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8.5克氯化钠晶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B、30g二氧化硅晶体中所含的Si―O键的数目为2NA

C、1 mol Cl2参加反应发生的电子转移数一定是2NA

D、在常温下,22.4L氨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4NA

15、最近,美国Lawrece Liermore国家实验室(LINL)的V·Lota·C·S·Yoo和H·cynn成功地在高压下将CO2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原子晶体,下列关于CO2的原子晶体说法,正确的是:

A.CO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晶体结构相似

B.在一定条件下,CO2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

C.CO2的原子晶体和CO2分子晶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在CO2原子晶体中,每个C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每个O原子跟两个C原子相结合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B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Ba2+ + H2O+CO2 ===== BaCO3↓+ 2H+

B、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气

Al3+ + 4NH3·H2O ===== AlO2+ 4NH4++ 2H2O

C、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OH + CO2 ===== HCO3

D、向NH4HS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NH4+ + OH ===== NH3·H2O

17、在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B(g)  xC(g),符合下列图像(Ⅰ)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像(Ⅱ)的说法正确是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18、Fe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Fe(NO3)3 、Fe2(SO4)3、NO、NO2、N2O4 和H2O,当N2O4、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 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1   B、1:5   C 、2:9    D、1:3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76分  答在答卷纸上

三、(共22分)

19、(1)(5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镍铬丝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铜在氯气中加热燃烧可制得氯化亚铜  

D、用碱石灰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

E、NaCl溶液中混有KBr,可以通入足量的氯气,再加热就可除去杂质

F、用食盐、浓硫酸、MnO2混和加热制Cl2

G、侯氏制碱法原理: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的CO2再通入足量的NH3

H、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

(2) (7分)根据下图实验,填空和回答问题

A.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装置(Ⅱ)的烧杯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

装置(Ⅲ)的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

B.进行此实验时,烧瓶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这是因为______。

C.装置(Ⅲ)的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试简述其理由______。

 20、(10分)据2002年3月的《环球的时期》报道:意大利警方一举摧毁了四名摩洛哥人针对美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的恐怖事件。警方从摩洛哥人的往宅中搜出了5 kg爆竹,2.5 kgK4[Fe (CN) 6]。据审讯,四名恐怖分子准备用爆竹做引爆剂,K4[Fe (CN) 6]在爆炸中可分解成一种剧毒的盐KCN。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已知爆竹爆炸后,K4[Fe (CN) 6]会发生分解,除生成剧毒盐KCN外,还生成三种稳定单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恐怖分子打算将产生的剧毒盐KCN用来污染水源,含CN-的污水危害极大。处理该污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用NaClO将CN-氧化成CNO-,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生成N2和CO2,某环境部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该处理方法的有效并测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将浓缩后含有CN-的废水与过量的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其中含CN-为1.3g/L)200mL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后关闭活塞。

①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中生成的气体除CO2、N2外还有HCl及副反应生成的Cl2等,上述实验是通过测定CO2的量来确定CN-的处理效果的。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A.饱和NaCl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硫酸

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戊中盛有足量的石灰水,若实验后戊中生成0.8g沉淀,则该实验中CN-被处理的百分率_______。

四、(共15分)

21、(9分)

(1)(5分)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

O2、H2CrO4、Cr(OH)3、H2O、H2O2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 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2)(4分)SF6分子立体结构如图所示,其中1、2、3、4、5、6处的小圆圈表示F原子,且各相邻的F分子间的距离相等,S原子位于八面体的中心,则该分子是________(填极性或者非极性)分子;若氟有两种稳定的同位素,则由这两种同位素形成的SF6分子有______种。

22、(6分)A、B、C、D、E是相邻三个短周期中的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属同一周期,A 、E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纵行。己知:①除A外,各元素原子的内层均已填满电子,其中B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②A与B,B与C都能生成气态非极性分子的化合物;③D与E生成离子化合物,其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回答:

(1)A为   元素,D为   元素。

(2)C元素在周期表中属   周期    族元素。

(3)用电子式表示D与E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D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五、(共21分)

23、(9分)在某条件下,把4 mol A和4 mol B装入一个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4B(g)  2C(g)+D(g);△H<0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D为 n mol ,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为P0

(1)在上述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加入1 mol C,为使平衡时D仍为n mol,

则还应加入A         mol,B         mol,D         mol。

(2)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是             

(3)达平衡时物质的量之比一定2∶1的是    

A、 A∶B   B、B∶C   C、C∶D  D、以上均不可能

(4)若达平衡时,使D的物质的量大于n mol,所采取的措施是      

A、向容器中再加入1mol A和1 mol B  B、升高温度  C、加催化剂 D、降低温度

24、(12分)已知A、B、C、D的组成元素都属于短周期,其中A、D为单质,B、C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简单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写出有关反应式,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1)若A、D的组成元素同主族:

①B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C均为氧化物(反应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价值是:_______________。

(2)若A、D的组成元素不同主族:

①B是水且水是还原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是水且水是氧化剂(反应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_。

③B、C均为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共18分)

25.(8分)现有一种碱金属的碳酸正盐和另一种碱金属的酸式碳酸盐组成的混合物试样,取试样0.506g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白色沉淀0.200g。将加热后残留的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充分干燥后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过氧化钠粉末的质量增加0.084g。试回答:

(1)混合物中酸式碳酸盐物质的量为    mol。

(2)加热后残留固体中两种碳酸盐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mol。

(3)通过计算和推断确定原混合物中两种盐的化学式。

26、(10分)对一定量的KClO3加热使其部分分解,然后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KClO3+5KCl+3H2SO43Cl2↑+3K2SO4+3H2O。假设原KClO3为m mo1,第一步反应KClO3分解率为a,两步反应生成的O2与Cl2总物质的量为n mol。

(1)计算当氯元素全部转化为Cl2时的a值及n与m的函数关系式;

(2)讨论当a取不同值时,n与a、m的函数关系式及n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