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定时训练(1)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答案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A | B | C | D | |
物质化学式 | 浓HNO3 | CCl4 | P4 | KClO3 |
危险警告标签 | 腐蚀性 | 易燃的 | 有毒的 | 爆炸性 |
2.江苏是一个科技大省,拥有“纳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科学家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位于世界前列。不久前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了3mm长的管状定向碳纳米管,长度居世界之首。这种碳纤维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密度小、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因而被称为“超级纤维”。下列对此碳纳米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 B.它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这种碳纳米管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2004岁末一场罕见的太平洋海域洪灾降临,灾难不仅夺取了15万余人的生命,对于幸存下来的人来说如何从灾难中生存成了全世界的课题。回答3-5题:
3、其中饮用水非常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②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③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④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④
4、消毒剂是印度洋沿案防止大规模瘟疫的急需物品,来自全世界的大量消毒剂被紧急运送到灾区,但一些消毒剂是不能同时混用的, 据报道,在灾区发生过多次因混合洁污剂而引起氯气中毒事件,据此推测,相混合的洁污剂中最有可能含有
A、ClO3-、Cl-、H+ B、ClO-、Cl-、H+
C、NaClO、NaClO3 D、NaClO、NaCl
5、灾区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B.家用消毒发生器其原理是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
C.血液是由血球在血浆中形成的胶体,因而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血液中的毒素可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
D.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溶液或氨水
6、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二氧化三碳(C3O2)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下列有关C3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C3O2与CO2都是碳的氧化物
B、C3O2与CO2都是碳酸对应的酸性氧化物
C、C3O2的结构式是O=C=C=C=O
D、C3O2与CO的燃烧产物都是CO2
7.下列几组物质中,可用相同的方法能除去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的是
A.淀粉溶液(NaCl)、乙酸溶液(NaCl)
B.Fe(OH)3胶体(KCl)、淀粉溶液(KI)
C.Na2CO3固体(NaHCO3)、NaHCO3固体(Na2CO3)
D.铁粉(硫粉)、碘(食盐)
8.合成高聚物的单体是
① ②
③CH≡C—CH3 ④CH3—CH═CH—CH3
⑤CH2═CH—CH═CH2
A、①⑤ B、①④ C、②③ D、②⑤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氨水中逐滴加入盐酸,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pH>7时,c(Cl—)>c()>c(OH—) >c(H+)
B、当pH=7时,c()>c(Cl—)>c(H+)=c(OH—)
C、当pH<7时,c()>c(Cl—)>c(H+)>c(OH—)
D、当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c(Cl—)>c()>c(H+)>c(OH—)
10、下列各组混合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的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是定值的是
A、CH2=CH2、C2H5OH、HOCH2CH2COOH B、CH2O、C2H4O2、C6H12O6
C、C6H6、C5H10、C7H6O2 D、H2、CO、CH3OH
11、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等,叶绿素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两种类型的双键
C、叶绿素不属于芳香烃
D、在一定条件下,叶绿素能加成、水解、酯化等反应
12、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
KI+3H2O KIO3+3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
B.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6e-+3H2O=IO3-+6H+
C.溶液调节至强酸性,对生产有利
D.电解前后溶液的pH几乎不变
1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浓度为0.1 mol / L AlCl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是0.4NA
B.3.9gNa2O2吸收足量的CO2时转移的电子数是0.05NA
C.标准状况下,3.2g铜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含有的分子数是0.1NA
D.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所含的原子数是0.2 NA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C6H5O-+H2O+CO2 → C6H5OH +HCO3-
B、KAl(SO4)2中滴加Ba(OH)2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2Al3++3 SO42-+3 Ba2++6 OH-=2Al(OH)3↓ +3BaSO4↓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FeI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 2Fe2++2I-+2Cl2=2Fe3++4Cl-+I2
15.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4mol/L A、0.4mol/L B和0.2mol/L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mol/L
D.(t1+10)min时,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6、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Peter Agre和Roderick Mackinnon以表彰他们在“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研究成就。Mackinnon教授的研究内容主要是Na+、K+体积很接近,但在生物体内呈现的差别却高达1万倍,他革命性的让科学家观测Na+、K+在进入离子通道前、通道中以及穿过通道后的状态,可为病人在“离子通道”中寻找具体的病因,并研制相应药物。下列关于钠、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钠的密度比钾的密度小
B、钠和钾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过氧化物
C、钠和钾都是短周期元素
D、钠和钾的合金[ω(K)=50%—80% ]在室温下呈液态
17、分别在pH等于1的酸溶液和pH等于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铝粉,若酸溶液放出的氢气多,其可能的原因是
A、两溶液体积相同,酸是多元强酸
B、两溶液体积相同,酸是弱酸
C、酸是强酸,且酸溶液的浓度是碱溶液浓度的3倍以上
D、酸是强酸,且酸溶液的体积是碱溶液体积的3倍以上
18.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的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A.(a+b)×63g B.(a+b)×189g
C.(a+b)mol
D.(Vc-)mol
高三化学定时训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答案 | B | D | D | B | A | B | B | A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D | AC | C | BD | B | A | CD | D | BD | 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