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卷
化 学 试 卷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A1:27、C1:35.5、Na40、Cu:64、Mg:24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很多化学物质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水溶液;③表示物质处于液态。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 )
A.水晶 B.水银 C.溴水 D.重水
2.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乙酸的分子式C2H4O2
C.明矾的化学式KALSO412H2O D.氯化钠的电子式
3.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 )
①高沸点;②能溶于水;③水溶液能导电;④低熔点;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4.2004年某一期的《美国化学杂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80Mpa下合成金刚石,具有深远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B.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位素
C.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 D.金刚石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B.SO2中混有少量SO3:通过足量浓H2SO4,收集气体
C.Cl2中混有少量HC1:通过碱石灰收集气体
D.A1(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过滤
6.“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返回,第一次实现了我国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整个飞船应用了许多尖端的合成材料。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
A.人造丝 B.有机玻璃 C.硅橡胶 D.隔热陶瓷瓦
7.下列有关比较中,大小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 )
A.热稳定性:PH3>H2S>HBr>NH3
B.物质的熔点:石英>食盐>冰>汞
C.结合质子的能力:CO32- >CH3COO->SO42-
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I3溶液
8.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B.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C.除去FeC13 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1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D.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加AgNO3溶液后过滤
9.在前一种分散系中慢慢地滴入后一种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不是先沉淀后变澄清的是( )
A.氢氧化铁胶体滴加盐酸 B.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加盐酸
C.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
10.
11.
12.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聚合生成高聚氮,这种高聚氮
的晶体中每个氮原子都通过三根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已知晶体中N-N单键的键能为160 kJ/mol,而N≡N叁键的键能为942kJ/mol(键能表示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或者破坏化学键消耗的能量)。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键能越大说明化学键越牢固,所构成的物质越稳定
B.用作炸药或高能材料可能是高聚氮潜在的应用
C.高聚氮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D.高聚氮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13.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NH4H是共价化合物 B.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碱性
C.NH4H与水反应时,水作还原剂 D.NH4H中的H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
C.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3H+ =Al3++3H2O
D.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2OH—=CO32—+H2O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28 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
C.1 mol甲烷的质量与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D.22.4 L甲烷与乙炔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NA
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表层采用高温时自动烧蚀的耐高温、抗氧化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带走热量从而保证内部温度不致过高。
B.“加碘食盐” “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 “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等,这里的碘、氟、硒指的是分子,钙、铁则分别是钙离子和铁离子。
C. 右图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 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 A(g)+ B(g) = 2 C(g);△H=Q kJ·mol-1(Q<0 )
D.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时,通常加入硫酸钠等强电解质,这说明强电解质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强
19.张老师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有少量KSCN和FeCl2溶液,溶液显红色。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条件下生成的水分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该条件下H2被冷却为液态氢,液氢的水溶液具有还原性
C.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只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20.14C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可使它转变为14C,14N+→14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B.14C和C60是同素异形体
C.14CO2的摩尔质量为46
D.地球上活着的生物体内,由于新陈代射作用也存在14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9分)
21、(9分) (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填有关序号)。
A.用10 mL量筒量取稀硫酸溶液 8.0 mL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KMnO4溶液 19.60 mL
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
E.圆底烧瓶、锥形瓶、蒸发皿加热时都应垫在石棉网上
(2)根据右图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
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
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不能确定”)
②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
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不能确定”) 。
22.( 10分)已知A、B、E是固体化合物,D、G是固体单质,X、Z、F为可燃性气体,F、X的火焰呈淡蓝色,他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⑴写出A、B、Z的名称:A ,B ,Z
⑵写出Y的结构式: ,A的晶体结构类型: ,
溶液H的保存要求 ;
⑶按要求写出反应方程式:
①的化学方程式:
⑥离子方程式:
三、(本题共9分)
23.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A和C、B和D分别位于同主族,且B、D的质子数之和是A、C质子数之和的2倍;E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请回答:
⑴A2B和A2D的沸点较高者为 (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
⑵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⑶写出由B、C二元素所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其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键名称)。
⑷用多孔的石墨电极电解滴有酚酞的C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饱和溶液。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 极(填电极名称)附近出现红色,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可用 检验该极所得产物。
四.计算题(共12分)
24.(12分)有50mLNaOH溶液,向其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取此溶液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HCl溶液,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
试分析NaOH在吸收CO2气体后,在甲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是 。
乙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是 。
答 题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
|
|
|
|
|
|
|
|
二、(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9分)
21、(每空各3分,共9分) ( 1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填有关序号)。
(2 )①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22.( 方程式2分,其余各1分。共10分)
⑴写出A、B、Z的名称:A ,B ,Z
⑵写出Y的结构式: ,A的晶体结构类型: ,
溶液H的保存要求 ;
⑶按要求写出反应方程式:
①的化学方程式:
⑥离子方程式:
23.(共9分)
(1)(1分)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分) _______________ (1分).________________
(4)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每空2分 共12分)
在甲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是 。
乙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