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考化学第一轮单元测试题(9)

2014-5-11 0:32:46下载本试卷

高考化学第一轮单元测试题(9

第九单元  氮族元素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16  C:12  Cu:64  N:14  Fe:56

(选择题,4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第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

A.重氢、超重氢   B.氧、臭氧   C.红磷、白磷   D.乙酸、丙酸

2.    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  )

A.反应生成      B.反应生成气体 

C.经催化氧化生成  D.由

3.    氨与重水()形成的碱与盐酸反应,这一反应生成的盐在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阳离子的化学式为                           (  )

  A.      B.    C.    D.

4.在食品加工或餐饮业中使用量特别要注意严加控制的物质是       (  )

A.氯化钠     B.谷氨酸钠(味精) C.碳酸氢钠    D.亚硝酸钠

5.一定质量的铜和足量的浓硝酸或稀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 ②硝酸浓度不同,生成的的物质的量相同 ③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 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

 A.只有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第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浓硝酸在光照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且生成的产物可溶于浓硝酸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常温下,将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浓硫酸中钝化

  D.氯气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说明氯气与淀粉反应

7.据报道,近日某地一辆满载砒霜的大货车翻下山坡, 滑下河道,部分砒霜散落到河水中。砒霜的主要成分是,剧毒,致死量为0.1 g,可用于制造杀虫剂和灭鼠剂等。是两性偏酸性氧化物,其无色晶体在193℃升华,微溶于水,生成;其对应的盐也均有毒性,其中碱金属对应的盐溶于水,其他金属对应的盐几乎不溶于水。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的晶体为原子晶体

  B.是砷酸的酸酐

  C.可向该河中撒人生石灰,以消除砷对河水的污染

  D.可向该河水中撤入氢氧化钠,以消除砷对河水的污染

8.氨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旧法亦称哈伯法:是在20—50,500℃,铁做催化剂下合成的;希腊化学家发明了一种新法,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氮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利用能通过氢离子的多孔陶瓷固体作电解质,氢气和氮气在电极上合成了氨,转化率达到78%,有关新法合成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新法与旧法相比不需要高温

B. 新法与旧法相比氮气的转化率高

C.新法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D.电解时从阳极向阴极移动

9.氢化铵()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与水反应有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离子化合物

  B.溶于水后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与水反应时,是氧化剂

D.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10.某单质跟浓硝酸反应时,每有0.25单质反应就消耗1硝酸,则该单质氧化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                          (  )

A.+1       B.+2      C.+3      D.+4

11.将7g铁粉加入200 mL的硝酸溶液中,使之充分反应放出NO气体,所得溶液中主要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  )

A.

B.

C.

D.

12.将的气体混合于同一试管里,将试管倒插于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全部消失,则的函数关系式是 (  )

A.  B.  C.  D.

13.是离子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生成两种盐

  B.在与水的反应中,作还原剂

  C.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

  D.的半径大于的半径

三、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4.相同状况下,在体积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满气体,并分别倒立在水槽里,充分溶解后烧瓶内三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设烧瓶内液体未扩散到水槽里) 

  A.1:1:1    B.2:2:3     C.3:3:2    D.2:2:l

15.密度为0.91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16.已知

 由组成的混合气体,其组成可表示为。该混合气体通入溶液被完全吸收时,的值为 (  )

A. ≤1.5    B.=1.2     C. ≥1.5  D.无法确定

17. 1.92g 投人到一定量的浓中,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的体积为        (  )

  A.504 mL     B.336 mL      C.224 mL    D.168 mL

18.向含3的石灰水中逐滴加入溶液至不再发生反应为止,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纵坐标y)与加入的物质的量(横坐标)的关系图是  (  )


卷(非选择题,共51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9.(7分)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 干燥剂。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             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20.(8分)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   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和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                               


(2)将A中铜丝放人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烧瓶E内气体颜色加深,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                     

(3)装置D的作用是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21.(5分)从某些方面看,相当,相当,相当,相当。

(1)已知在液氨中能发生下列两个反应

 ②

试写出在水溶液中发生的与上述2个反应相当的化学方程式

                                     

(2)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M为二价金属)

——                    

——                       

——                        

22.(6分)亚磷酸是一种无色晶体,有大蒜气味和强吸湿性。

(1)在亚磷酸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主要产物是,这一实验事实可证明亚磷酸是几元酸               ,试写出亚磷酸的电离方程式:                    

(2)亚磷酸具有强还原性,当它与碘水混合后,可以看到碘水的棕黄色褪色,并有生成,写出有关方程式:                   

(3)在亚磷酸溶液中加入后,有黑色沉淀生成并且生成无色气体,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写出有关方程式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3.(6分)物质A--H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B的浓溶液与单质X在加热时才能发生反应①,B的稀溶液与足量X发生反应②,向C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试填写下列空白:


  (1)晶体A是(化学式)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足量B的浓溶液与单质X共热时能否产生E,说明理由(用化学  方程式回答):                         

  (4)在反应⑤中,若生成物G与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写出F溶液与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24.(6分)下图中A~J分别代表着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请填写以下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D: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J和炽热的碳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5.(7分)铁与作用时,还原产物除与浓渡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已知在与冷稀反应时,主要还原产物为气体;在与热的稀作用时,主要还原产物为气体;当更稀时,其重要还原产物是。现有铁与稀的作用,请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假设曲线的各段内只有一种还原产物。

(1)0点到a点的还原产物是:          ;

(2)a点到b点的还原产物是       ,其原因是              ;

(3)试完成b点到c点的反应方程式:

(4)反应过程中,到达   点时已完全反应;

(5)已知到达d点时,反应结束,此时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      

(6)c点和d点参加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6.(6分)硝酸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可用基于下述反应的方法治理:

 

  现有标准状况下a L 和b L的混合气体(本题不考虑的存在),恰好可被200mL 溶液完全吸收。

  (1)欲保证工业尾气全部被吸收,则a:b的值应控制在        范围;

  (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试讨论a、b的值与生成的的物质的量(设分别为)之间的关系: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①当生成的产物全部为时,与a、b的关系;

   ②当产物中兼有时,与a、b的关系;

  (4)若在标准状况下有的混合物恰好与50 mL 2.0 溶液反应完全。且生成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4:1,则在混合气体中气体的体积分数多大?  

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1.A 2.A  3.A 4.D 5.B  6.A 7.C 8.A  9.BC 10.BD 11.AD 12.C  13.AC

14.A  15.C  16.C  17.B  18.C

19.(1)  (2)向下排空气  碱石灰

(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氨气极易溶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4)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中的空气,氨气与

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20.(1)利用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避免生成的被氧化

(2) ;

(3)吸收尾气,防止污染

21.(1)   

(2)   

 

22.(1)二元酸;   

(2)

(3)  

23.(1)  

(2)  

  (或)

(3)由反应④(浓) 可知在浓中不可能生成

(4)

24.(1) A:  B:   D:

 (2)①

(浓)

25.(1)   (2)  ;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3)8,30,8, ,9  (4) C  (5)   (6)2:3

26.(1)   (2)

(3)①  ②

(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