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化学卷“选择题”题源访寻
| 曾在高考中出现过的类似题 |
6.下列物质中,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污染物是 A.N2 B.SO2 C.CO2 D.CO | 1(01年上海)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2.(02年广东、河南卷)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A.SO2 B.NO2 C.CO2 D.可吸入颗粒 |
7.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 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 | 1.(00年全国卷)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类型的是[另有94年上海卷] A.食盐和蔗糖熔化 B.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2.(90年全国卷)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 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 D.苯和已烷的蒸发 |
8.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 新题,首次出现。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04年上海卷)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
9.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 (01年上海卷)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
10.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Cu2+、Cl-、NO3- B.K+、Na+、SO32-、S2- C.K+、Na+、AlO2-、SO42- D.Ba2+、Fe2+、NO3-、Br- | 新题,首次出现。 1.(95年上海卷)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离子,可能共存的是 A.NH4+、NO3-、CO32-、Na+ B.Na+、Ba2+、Mg2+、HCO3- C.NO3-、Ca2+、K+、Cl- D.NO3-、K+、AlO2-、OH- 2.(01年上海卷)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3O+、NO3-、Fe2+、Na+ B.Ag+、NO3-、Cl-、K+ C.K+、Ba2+、OH-、SO42- D.Cu2+、NH4+、Br-、OH- |
1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 新题,首次出现。 综合教材上的知识设置的试题,只要认真听了课,容易答对。 某些选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
12.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H4+) = c(SO42-) B.c(NH4+)>c(SO42-) C.c(NH4+)<c(SO42-) D.c(OH-)+c(SO42-) = c(H+)+c(NH4+) | 1.(02年理综卷)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A.c(HCOO-)>c(Na+) B.c(HCOO-)<c(Na+) C.c(HCOO-)= c(Na+) D.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 2.(02年上海卷)在常温下10mL pH=10的KOH溶液中,加人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c(K+) B.c(H+)=c(OH-)<c(K+)<c(A-) C.V总≥20mL D.V总≤20mL |
13.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 1.(01年理综卷T14(图像)和T15(叙述)两题的综合。 2.由高二教材:第49页第三题衍变而成。 3.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
26.(18分)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 。
(5)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
题源访寻
(94年上海卷)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⑴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② 。写出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⑵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A.甲苯、酒精 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 D.汽油、甘油
⑶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
⑷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指出下列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图略)① 。② 。③ 。
⑸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 ;最后晶态碘在 里聚集。
(第27、28、29题属新题。略)
好题练习:
(06年理综卷1T26)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相邻;
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请填空:
⑴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 ,理由是
;
⑵Y是 ,Z是 ,W是 ;
⑶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