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化学调研测试

2014-5-11 0:32:47下载本试卷

禅城区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调研测试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非选择题在答卷上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Mg:24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67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佛山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多,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列不属于汽车尾气中所含主要化合物的是

A.碳氧化合物  B.碳氢化合物  C.氟氯烃    D.氮氧化合物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其单质的沸点越高。

B.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

C.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其原子越易失去电子。

D.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3.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它属于

A.原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金属晶体   D.离子晶体

4.某一密闭绝热容器中盛有饱和Ca(OH)2溶液,当加入少量CaO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晶体析出   ②c[Ca(OH)2]增大   ③pH不变  ④c(H+)·c(OH-)的积不变 ⑤c(H+)一定增大

A. ①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⑤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小,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高;②SiC俗称金刚砂,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③漂白粉和漂白精的有效成分都是Ca(ClO)2;④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也是大气污染物之一;⑤氧化铜可作为制造玻璃、搪瓷的红色颜料。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②③⑤

6.下列八种试剂中:①酚酞试液 ②银氨溶液 ③稀H2SO4 ④Na2SO3溶液 ⑤FeCl3溶液(加少量HCl) ⑥氢硫酸 ⑦Na2CO3溶液 ⑧石灰水 都不宜长期放置的组合是

A.②④⑥⑧  B.①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⑦  D.②④⑤

7.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条件是

A.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D.体积不变,充入NO使压强增大

8.将0.1 L含有0.02mol CuSO4和0.01molNaCl的水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一段时间后,一个电极上得到0.01 mol Cu,另一电极析出的气体

A.只有Cl2   B.只有O2   C.既有Cl2又有O2   D.只有H2

9. 已知反应:(1)C(s)+ O2(g)== CO2(g) △H = —393.5kJ/mol

(2)CO(g)+  O2(g)== CO2(g)  △H = —283.0kJ/mol

则反应:C(s)+  O2(g)== CO(g)的△H 是

 A.—221 kJ/mol B.—110.5 kJ/mol C.110.5 kJ/mol  D. 221 kJ/mo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0 分。)

10.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常数

   B.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

   C.温度一定时,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D.浓度商Qc<Kc, <

11.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 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有SO32离子       B.一定有CO32离子

C.C1离子一定不存在      D.不能确定HCO3离子是否存在

12. 等体积的0.2 mol·L-1的CH3COOK溶液与0.1 mol·L-1盐酸混合后,溶液中下列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中正确的是

A. c(CH3COO-)+ c(OH-)+ c(Cl-)= c(H+)+ c(K+

B. c(CH3COO-)> c(Cl-)> c(H+)> c(CH3COOH)

C. c(CH3COO-)= c(Cl-)= c(H+)> c(CH3COOH)

D. c(CH3COO-)> c(Cl-)> c(CH3COOH)> c(H+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 + 3H+ = Al3+ + 3H2O

B. NH4HCO3和足量NaOH溶液相混合    HCO3- + OH- = CO32- + H2O

C. 大理石溶解于醋酸     CaCO3 + 2H+ = Ca2+ + CO2↑+ H2O

D. 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 + 2OH- = CO32- + H2O

14.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回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Mg失火不能用CO2灭火;Na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

B.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可写成PbO·Pb2O3

C.能用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能用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金属铝;

D.Fe与S直接化合生成FeS;Al与S直接化合也可以生成Al2S3

15.下列各种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pH=0的溶液中:Fe2+、NO、SO42、I

B.由水电离的c(H)=10-14mol·L-1 的溶液中:K+、Na+、Ca2+、HCO3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Mg2+、Al3+、Cu2+、SO42

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中:Na+、AlO2、S2、SO42

16.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的是

A.O3+2KI+H2O==2KOH+I2+O2

B.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

C.I2+2NaClO3==2NaIO3+Cl2

   D.4HCl+MnO2==MnCl2+Cl2↑+2H2O

17.将2.4 g Fe 、Mg合金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金属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L(硝酸被还原成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待金属元素全部沉淀后,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称量,质量为3.6 g。则收集到的气体体积V值可为                   

A.0.986      B.1.12     C.3.36     D.6.72

18.对复杂的有机物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苯丙烯酸1—丙烯酯:

 
可简化为        

杀虫剂“阿乐丹”的结构表示为              ,若它在稀酸作用下

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则此两种有机物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遇FeCl3溶液均显紫色         B.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均能与溴水发生反应          D.均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19. 已知25℃时,AgI饱和溶液中c (Ag+)为1.22×10—8mol/L,AgCl的饱和溶液中c (Ag+)为1.25×10—5mol/L。若在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0.01mol/LAgNO3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c (K+)>c (NO3) >c (Cl) >c (Ag+)>c (I)

B. c (K+)>c (NO3) >c (Ag+) >c (Cl)>c (I)

C. c (NO3)>c (K+)>c (Ag+) >c (Cl)>c (I)

D. c (K+)>c (NO3) >c (Ag+) = c (Cl) + c (I)

(非选择题,共83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0. (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少一个扣一分,多一个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

  (A)配制50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可用两只250mL的容量瓶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

  (C)无法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

  (D)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

  (E)为了测定某溶液的pH,将经水润湿的pH试纸浸入到待测溶液,过一会取出,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F)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G)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H)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部分。

  (J)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少量硫酸会产生沉淀

  (K)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21.(13分)某研究小组进行与Cl2有关的系列实验。

实验室制取Cl2的原理是:MnO2 + 4HCl(浓) === MnCl2 + 2H2O + Cl2

(1)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画出收集纯净干燥Cl2的装置简图(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胶皮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不用画),并标明所用试剂。


(2)将氯气通入盛有两种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的容器中,如下图所示。当Cl2通入后,上层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然后用搅棒上下剧烈搅动。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①上层液体通入Cl2后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②原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

③原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

④上下剧烈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要检验上层液体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其方法是________,现象是_______

⑥实验结束后,若要将两种液体分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22.(15分)某工业产品硫酸铁中含有少量的FeSO4杂质。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称量a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稀硫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配成250mL溶液;

③准确量取25.00mL操作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加热使反应完全;

④趁热迅速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

⑥将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全部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后,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

(1)溶解样品时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            

(2)加入溴水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加入氨水要过量的原因是                

(4)洗涤的目的是洗去附着在沉淀上的      ,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5)第⑥步操作中,将沉淀物加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bg,再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cg,且b – c = 0.3,接下来的操作应当是     

(6)若蒸发皿的质量为w1,蒸发皿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

23. (9分)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NH4)2SO4中检出组成N4H4(SO4)2的物质,经测定,该物质易溶于水,在水中以SO42-和N4H44+两种离子形式存在,植物的根系极易吸收N4H44+,但它遇到碱时,会生成一种形似白磷的N4分子,N4分子不能被植物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N4和N2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同种单质       B.同位素     C.同分异构体   D.同素异形体

⑵ N4H4(SO4)2______ (填“能”或“不能”)和草木灰混合施用;

⑶ 已知白磷、NH4+、N4H44+的空间构型均为四面体,NH4+的结构式为

(→ ,表示共用电子对由N原子单方面提供),白磷(P4)的结构式

为      ,请画出N4H44+的结构式               

⑷ 已知液氨中存在着平衡2NH3NH4++NH2-。科学家在液氨中加入氢氧化铯(CsOH)和特殊的吸水剂,使液氨中的NH4+生成N4分子,请写出液氨与氢氧化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3分)“卤块”的主要成分为MgCl2(含Fe3+、Fe2+、Mn2+等杂质离子),若以它为原料,按如下的工艺流程图,即可制得“轻质氧化镁”。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化学试剂价格表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试剂

价格/元/吨

Fe(OH)3

2.7

3.7

漂液(含NaClO25.2%)

450

Mn(OH)2

6.3

9.8

H2O2(30%)

2400

Mg(OH)2

9.6

11.1

NaOH(固体,98%)

2100

Na2CO3(固体99.5%)

600

卤块(MgCl2,30%)

310

如果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而且成本较低。请回答问题:

(1)在步骤②加入的氧化剂x,最佳选择应是     ,其作用是    

(2)在步骤③加入的试剂y应是      ,之所以要控制pH=9.8,其目的

        

(3)步骤⑤⑥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5.(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专门研究了氧族元素及其某些化合物的部分性质。所查资料如下:

(1)碲(Te)为固体,H2Te为气体,Te和H2不能直接化合生成H2Te

(2)等物质的量氧气、硫、硒、碲与H2反应的焓变

情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与硫化合的反应        热量(填“放

出”或“吸收”)。

  (2)已知H2Te分解反应为熵增反应,请解释为什么Te和H2的反应不能自发发生                

(3)在容积均为1 L(容器体积不可变)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加入2 mol SO2、1 mol O2 和4 mol SO2、2 mol O2,在相同温度、催化剂下使其反应。最终达到平衡后,两容器中SO2转化率分别为α甲、α乙,甲容器中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用含α甲的代数式表示),此时α甲     α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6.(9分)根据烷烃、烯烃、炔烃燃烧的反应式,有人总结出如下规律:

对于烷烃有:n(烷烃)= n(H2O)— n(CO2);对于烯烃: n(H2O)— n(CO2)= 0;对于炔烃有:n(炔烃)= n(CO2)— n(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C2H6和C2H4混合气1.0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0LCO2和2.4L水蒸气(相同状况),则混合气中C2H6和C2H4的体积是       (填序号)。

(A)3:1    (B)1:3    (C)2:3    (D)3:2

(2)某混合气体由烯烃和烷烃或烯烃和炔烃组成。组成中可能是两种气体,也可能是多种气体。将1.0体积混合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3.0体积水蒸气和3.7体积CO2(相同状况下测定)。

①判断混合气由            两类烃组成。

②上述判断的理由是                   (简要文字)。

③上述两类烃的体积比为      

电解

 
27.(9分)将羧酸的碱金属盐电解可得到烃类化合物。

阴极

 

阳极

 
例如:2CH3COOK + 2H2O    CH3CH3 + 2CO2↑ + H2↑ + 2KOH

根据下列演变关系:

(1)写出电极反应式

   阳极            ;阴极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B           ; B    C          

(3)D和B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生成3种不同的E,其中属于高分子的E为

       

禅城区2006—2007学年度高三调研测试

化 学 答 卷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0. (6分)           。

21.(14分)(1)

(2)①___                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      ___, ___                   ____

____        ___

22.(14分)(1)                    

(2)              

(3)                   

(4)                                

                    

(5)                               

                   。

(6)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

23. (9分)⑴ ___________;⑵ ______ ;(3)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3分)(1)                         

(2)                               

(3)                               

25.(9分)(1)      

(2)                               

                                    

                      

  (3)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6.(9分)(1)       

(2)①           

                                 

                                    

                         。

      

27.(9分)(1)

                                 

(2)                            ;

                             

(3)                      

2006—2007学年度禅城区高三调研测试

化 学

一、选择题(27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C

A

D

B

A

C

C

B

二.选择题(40分)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C

B

AD

A

BC

AB

AD

AB

CD

A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0.(6分)BCDGJK(少一个扣一分,多一个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21.(14分)(1)(4分)

(2)① Cl2 + 2I == 2Cl + I2(2分)

②KI溶液(1分,合理即可给分);③四氯化碳(1分,合理即可给分);④使碘单质充分溶解在四氯化碳溶剂中(2分);⑤焰色反应(1分),通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火焰为紫色(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⑥分液漏斗、烧杯(2分)。

22.(14分)(1)防止Fe2(SO4)2水解,以免溶解时产生浑浊。(2分)

(2) Br2 + 2Fe2+ == 2Fe3+ + 2Br(2分)

(3)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1分)

(4)NH4+、Br和SO42离子(2分),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使液面浸没沉淀,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3分)

(5)继续加热沉淀、冷却、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1。(2分)

(6)                    (2分)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

23. (1)D  (1分)(2)不能 (1分) (3) (4分)

(4)8NH3 + 4CsOH = N4 + 4CsNH2 + 6H2↑+ 4H2O(3分)

24.(13分)(1)漂液(2分),使Fe2+离子氧化成Fe3+。(2分)

 

 
(2)NaOH(2分),使Fe3+、Mg2+沉淀完全。(3分)

(3)MgCO3 + H2O ===== Mg(OH)2↓ + CO2↑,Mg(OH)2 ==== MgO + H2O(各2分)

25.(9分)(1)放出(1分);

(2)题中已知H2Te分解反应熵增反应,那么碲与氢气如果反应则其熵减小(2分);由图可知:H2和Te的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即△H>0 (2分)。所以该反应不能自发发生。

(3)K = α2/(1-α)3(2分);小于(2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6.(9分)(1)C(2分);(2)①烯烃和炔烃(2分);②因为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比,由于V=VH2O — VCO2,V :VH2O — VCO2 = 0,V= VCO2 — VH2O,且VCO2﹥VH2O ,故为烯烃和炔烃;(3分)

③3:7(2分)

27.(9分)(1)2ClCH2COO — 2e- === CH2ClCH2Cl +2CO2↑ , 2H+ + 2e- == H2↑(各2分)


                            (各2分)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