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新星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三统一考试
化学专业(2)
命题人:史光旺 命题日期:2006-9-1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某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KIO3)
C.用纯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2. 同温同压下,对于等体积的一氧化氮(14N18O)和一氧化碳(13C18O)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相同的分子数和原子数 B.含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
C.含相同的质子和中子数 D.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同
3. 某离子晶体中晶体结构最小的重复单元如图:A为阴离子,在正方体内,B为阳离子,分别在顶点和面心,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A.B2A B.BA2
C.B7A4 D.B4A7
4.硫酸铜遇到黄铁矿(FeS2)可以发生反应: 14CuSO4 + 5FeS2 + 12H2O = 7Cu2S + 5FeSO4 + 12H2SO4 ,在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硫原子与被还原的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7:3 B. 3:7 C. 7:5 D. 5:7
5.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K+、H+、I-,可以在上述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l-、NH4+、Na+ B.Na+、HCO3-、SO42-
C.Fe3+、Cl-、NO3- D.ClO-、Br-、NH4+
6.下列变化过程中无化学键断裂或生成的是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B.NaCl晶体溶于水
C.干冰升华 D.氮的固定
7.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Mg2+、Al3+、HCO3-、SO32- B.K+、Ca2+、MnO4-、Cl-
C.Ba2+、Na+、AlO2-、NO3- D.NH4+、Fe3+、SO42-、SCN-
8.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B. 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
C. 配制5%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计量的水搅拌溶解
D.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 OH— + CO2 = HCO3—
B.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 HSO3—+ OH—= SO32—+ H2O
C.Ca(ClO)2溶液中通人二氧化硫: Ca2+ + 2 ClO-+ SO2 + H2O = CaSO3 + 2HClO
D.Na2CO3溶液使酚酞变红: CO32— + 2H2O 2OH— + H2CO3
10.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给纽约带来了一场严重的环境灾难——石棉污染,易使吸入石棉者患肺癌,已知石棉是硅酸盐矿物,某种石棉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a2MgxSiyO22(OH)2,X、Y的值分别为
A.8, 3 B.5, 8 C.3, 8 D.5, 5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部分分2分,共40分)
11.在下列实验中,可能达不到目的的是
A.用金属钠与水或乙醇反应,比较水和乙醇分子中羟基氢(-OH)的活泼性
B.用铂(Pt)电极电解Cu(NO3)2
、AgNO3 混合溶液,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泼性
C.检测等物质的量浓度H3PO4和 H2SO4的酸性强弱,比较磷和硫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D.向无色溶液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由此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1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 = SO2(g);△H=-297.23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是:
A.1molSO2 (g)的能量总和大于1molS(s)和1mol O2(g)的能量总和
B.1molSO2(g)的能量总和小于1molS(s)和1molO2(g)的能量总和
C.S(g)+O2(g) = SO2(g);△H= -Q kJ/mol ; Q的值大于297.23
D.S(g)+O2(g) = SO2(g);△H= -Q kJ/mol ; Q的值等于297.23
13.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1.8 g的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D.常温常压下1 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A个离子
14.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 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B>C B.原子半径:A>B>C
C.离子半径:A2->C->B2+ 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A>C>B
15.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 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
② 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在HCl气体氛围中干燥产物;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电解得到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第④步电解时阴极产生氯气
C.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
D.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
B.将过量的NaOH溶液滴入同浓度的少量Ca(HCO3)2溶液
Ca2+ + 2HCO3—+2OH—====CaCO3↓+ 2H2O + CO32—
C.醋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Ba2++SO42-== BaSO4↓
D.向酸性FeSO4溶液中加H2O2溶液:
2Fe2+ + 2H2O2 + 4H+ ==2Fe3+ + 4H2O
17.下列实验测量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得0.100mol/mol醋酸的pH为3.02
B.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为50.28mL
C.用滴定管测得中和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为20.32mL
D.用托盘天平称得2.50g胆矾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0g
18.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mol·L-1,含硝酸的浓度为
1mol·L-,现向其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89.6mL B.112mL C.168mL D.224mL
19.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中7.5mol CuSO4可氧化的P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A.1.5mol B.5.5mol C.3mol D.2.5mol
20.如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已知晶体中2个最近的Cs+离子核间距离为a cm,氯化铯的式量为M,NA为阿氏常数,则氯化铯晶体的密度为
|
|
|
|
A.—— g/cm3 B.—— g/cm3 C.—— g/cm3 D.—— g/cm3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三、实验题:(3个小题:共28分)
21.(8分)根据溴的性质,填写下列表格中关于液溴保存方法的选择及有关原因的解释:
①广口瓶②细口瓶③玻璃塞④橡皮塞⑤水封⑥煤油封⑦棕色瓶⑧无色瓶
选择保存方法 | 解释 | |
(1) | ||
(2) | ||
(3) | ||
(4) |
22.(10分)硫酸工厂周围的空气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硫。某研究学习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取标准状态下的空气V L(内含N2、O2、CO2、SO2等),缓慢通过足量溴水,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m g.请回答:
(1)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2)过滤后,若在滤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
。
(3)过滤后,一般要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以除去附在沉淀上的可溶性物质。请说明应通过什么方法验证可溶物质是否已被除尽(要求:实验过程、使用的试剂、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采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装置中反应管内装有碘的淀粉溶液。按设计意图,将空气(内含N2、O2、CO2、SO2等)通过此装置时,其中的SO2被吸收,量气管内增加的体积为其余气体的体积。
(4)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的含量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5)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可以用下列的 (填代号)代替:
A.NaOH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Na2SO3溶液 D.BaCl2溶液
(6)若碘溶液体积为VamL ,浓度为c mol·L-1。剩余气体的体积为VbmL(已折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分数为:
(7)研究小组经过讨论发现方案二的设计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影响了测定结果(不属于操作错误),你认为是 。
23.(10分)四氯化钛(TiCl4)是工业上制备金属钛的重要原料。常温下,它是一种极易水解的无色液体,沸点为136.4℃。工业制备TiCl4和钛的反应分布为:
TiO2 +2C+2Cl2
TiCl4 +2CO ;TiCl4
+2Mg
Ti + 2MgCl2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TiCl4的反应装置,主要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整套装置,在通Cl2前先通入CO2气体并持续一段时间;
②当锥形瓶中TiCl4的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从侧管中改通CO2气体直到电炉中的瓷管冷却为止;
③将TiO2、炭粉混合均匀后,装入管式电炉中;
④ 将电炉升温到800℃,一段时间后改通Cl2,同时在冷凝管中通冷凝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 装置A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 操作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 装置D中冷凝管进水口的位置是(填a或b)__________ ,
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⑸ TiCl4露置于空气中极易水解,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⑹ 工业上常用金属镁在800℃高温和氩气氛围中还原TiCl4的方法制备钛,
TiCl4 +2Mg Ti +
2MgCl2 ,氩气的作用为__
。
四、填空题,简答题5个小题,共52分)
24.(13分)已知主族元素X、Y、Z、W是分布于元素周期表中三个短周期里的非金属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质子数的两倍,X原子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Y和Z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的1/3。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三个共价键。
(1)X、Y、Z、W的元素名称分别是 、 、 、 。
(2)Y的氢化物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Y的氢化物的沸点比相邻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其原因是 。Y的氢化物与质子反应的产物的电子式为 ,此产物的空间形状呈 。
(3)由以上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水溶液显酸性的有(填写化学式) 、 、 。
(4)我国材料学家已成功制备了W元素与Y元素组成的耐高温的新型材料W3Y4。工业上可用W的氢化物与Y的氢化物反应制得该耐高温化合物和氢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10分)短周期元素A、B、C、D中,0.5molA元素的离子得到的6.02×1023个电子后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克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 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多1;C-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比A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层数多1;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请填写下列空格:
(1)推断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A ;B ;C ;D ;
(2)C-1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3)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是: ;
(4)C、D元素组成的物质,分子内含有 键(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其分子为 分子。
(5)用电子式表示A、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26.(9分)
(1)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粉和高氯酸铵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氧化并放出大量热量,促使混合物中另一种燃料分解。m mol高氯酸铵分解时除产生2m mol水蒸气和m mol氧气外,其他组成元素均以单质形式放出,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写出其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
(2)高氯酸铵作为火箭燃料的重要氧载体。高氯酸铵在高压、450℃的条件下迅速分解生成水蒸气、氮气、氯化氢和氧气。
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每分解1mol高氯酸铵,转移的电子数目是 。
27.(10分)归纳整理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了氧族元素的各种性质后,可归纳整理出如下所示的表格(部分)。
性质\元素 | 8O | 16S | 34Se | 52Te |
单质熔点(℃) | -218.4 | 113 | 450 | |
单质沸点(℃) | -183 | 444.6 | 685 | 1390 |
主要化合价 | -2 | -2,+4,+6 | -2,+4,+6 | |
原子半径 | 逐渐增大 | |||
单质与H2反应情况 | 点燃时易化合 | 加热化合 | 加热难化合 | 不能直接化合 |
请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硒的熔点范围可能是
(2)碲的化合价可能有
(3)硫、硒,碲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填化学式)。
(4)氢硒酸有较强的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因此放在空气中长期保存易变质,其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Al2Te3可用来制备H2Te,完成下列化学方
(△E)
程式:
A12Te3 + ( )
A1(OH)3↓ + H2Te↑
(6)右图所示为氧族元素单质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
量变化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氧族中某
一元素的单质,△E为相同物质的量的单质与H2反应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的热效应)。则:b代表 ,d代表 (均写单质名称)。
28.(本小题10分)有A、B、C、D、E、F六瓶未知溶液.它们是MgSO4、BaCl2、(NH4)2CO3、AgNO3、HBr和NaOH.为了鉴别,各取少许溶液进行两两混和试验,结果如右表.表中"↓"表示有沉淀或生成微溶化合物,"↑"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 、D 、E 、F .
(2)写出A、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星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三统一考试
化学专业(2)答案
命题人:史光旺 命题日期:2006-9-13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A | B | B | A | C | C | A | A | B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BC | BC | AC | B | B | C | D | A | C |
三、实验题:(3个小题:共28分)
21.(8分)
选择保存方法 | 解释 | |
(1) | ② | 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中,便于倾倒液体 |
(2) | ③ | 液溴能腐蚀橡皮塞,不能腐蚀玻璃塞 |
(3) | ⑤ | 液溴溶解于煤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密度大于水,用水封将减少溴的挥发 |
(4) | ⑦ | 水封后上层溴水中的HBrO见光分解. |
22.(10分)(1)(1分)使生成的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
(2)(2分)所加入的BaCl2溶液过量,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
(3)(2分)取最后滤出的洗液少量于一试管中,滴入AgNO3溶液。若溶液变浑浊,则可溶性物质还未除尽;若溶液仍澄清,则可溶性物质已除尽。(操作、试剂各1分,现象和结论1分)
(4)(1分)偏低,(5)(1分)B (多选或错选都不得分)
(6)(2分)22.4cVa / (22.4cVa + Vb)
(7)(1分)在溶液中I2将SO2氧化的同时,原空气中的O2也能将SO2氧化而被吸收。
23.(共10分)⑴ ③①④② (2分)
② MnO2+4H+
+2 Cl-Mn2+ + Cl2↑+2H2O
(2分)
⑵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TiCl4 遇空气中水蒸气发生水解 (1分)
⑶ b (1分),⑷吸收多余的Cl2,以免污染空气(1分)
⑸TiCl4 + 4H2O == 4HCl + Ti(OH)4(2分) ⑹防止Mg和Ti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2分)
四、填空题,简答题5个小题,共52分)
24.(13分)
(1)氢、氮、氧、硅
(2)极性 氨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正四面体型
(3)HNO3、HNO2、NH4NO3
(4)3SiH4 + 4NH3 === Si3N4 + 12H2 (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25.(10分)
(1)Mg Al Cl C (4分)
|
(2) (1分)
(3)O=C=O (2分)
(4)极性 非极性 (2分)
|
|
(5)[ : Cl : ]-Mg2+[: Cl :]- (1分)
26.(9分)
26.(9分)
(1)4Al + 3O2 2Al2O3 (2分)
2NH4ClO4
N2↑
+ 4H2O↑ + Cl2↑ + 2O2↑; (2分)
化学式错、不配平均不给分,漏条件和“↑”符号扣1分。
(2)① 4NH4ClO4 高压、450℃ 6H2O↑+ 2N2↑+ 4HCl↑+ 5O2↑ (2分)
化学式错、不配平均不给分,漏条件和“↑”符号扣1分。
② 7∶4 (2分); 8NA 或 8×6.02×1023 (1分)
27.(10分)
(1)113 ~ 450℃; (1分) (2)-2、+4、+6; (1分)
(3)H2Te>H2Se>H2S; (1分)
(4)还原性 (1分) 2H2Se + O2 == 2H2O + 2Se; (2分)
(5)A12Te3
+ ( 6H2O)
2A1(OH)3↓ +3H2Te↑
(2分)
(6)硫 (1分) 碲 (1分)
28、(10分)
(1) MgSO4 BaCl2 HBr AgNO3
(2) NH4++OH-=NH3↑+H2O (每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