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05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高三化学
第I卷(共66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2、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金刚石 B、水晶 C、刚玉 D、干冰
3、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直径都在1nm~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呈红褐色
D、加热蒸干并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SiO2晶体中,1mol硅原子与氧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是2NA
B、标准状况下,1L己烷所含碳原子个数约为6NA/22.4
C、3.2g铜在硫蒸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常温常压下,0.1mol氖气含有的电子数为1NA
5、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HCO3—,Cl-,K+ B、Al3+,AlO2—,HCO3—,Na+
C、Fe2+,NH4+,SO42-,S2- D、Fe3+,SCN—,Na+,CO32-
7、一定条件下反应:A2(气)+B2(气) 2AB(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消耗2n mol AB
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生成n mol B
8、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碱化,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检验C2H5Cl时,将C2H5Cl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加入稀H2SO4进行酸化。
B、为了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进行酸化。
C、鉴定待测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进行酸化。
D、进行乙醛银镜实验时,常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
9、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H2析出,且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是()
A、27 mg B、54 mg C、108mg D、216 mg
10、下列物质间能反应产生氢气,且产生H2速度最快的是
A、锌与6mol/LHNO3 B、锌与6mol/LHCl
C、锌与18mol/LH2SO4 D、锌与2mol/LH2SO4
11、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如用
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反应物是()。
A、H2和CO2 B、CO2和H2O C、CO和CH3OH D、CH3OH和H2
12、对于下列可逆反应:m A(g)+ n B(g) pC(g) Δ=—Q,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C的浓度降低;若减小压强,则C的浓度增大。对此反应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m+n>p,Q<0 B、m+n<p,Q<0 C、m+n>p,Q>0 D、m+n<p,Q>0
13、9.8g铁镁混合物溶解在一定量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当金属完全溶解后收集到0.2molNO气体。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可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质量可能为( )
A、18g B、20g C、22g D、24g
14、某温度下,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g。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g氯化钠和6.5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30% B、×100% C、26.5% D、
×100%
15、某电解质溶液的PH=a,向其中插入两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测知溶液的PH=b,且b>a,该电解质可能是:
A、H2SO4 B、CuSO4 C、NaCl D、Na2SO4
16、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Fe3+→Fe2+;MnO4-→Mn2+;Cl2→Cl-;HNO3→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Fe3+ B、MnO4- C、Cl2 D、HNO3
17、工业制硫酸时,进入接触室的气体组成为:SO2占7%,O2占11%,N2占82%。据测定,一定体积的混和气体进入接触室后,体积变化为原来的97.2%,则SO2转化率是:
A、50% B、60% C、75.3% D\80%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性溶液的AG=0 B、酸性溶液的AG<0
C、常温下0.1mol/LNaOH溶液的AG=12 D、常温下0.1mol/L盐酸溶液的AG=12
19、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
2A(g) + B(g) 3C(g) + 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4种情况配比为开始浓度,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的是
A、4mol A + 2mol B B、3mol C + 1mol D
C、2mol A+1molB+3molC+1molD D、1molA+0.5molB+1.5molC+0.5molD
![]() |
20、石墨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每一层由无数个正六边形构成,则平均每个正六边所含的碳原子数为:
A、6 B、4
C、3 D、2
21、如右图,以惰性电极材料为电极进行电解,在a、b、c、d各
电极上析出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A、1:1:1:1 B、2:2:1:1
C、2:2:4:1 D、1:2:2:4
22、纳米材料的表面粒子占总粒子数比例极大,这是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氯化钠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好与氯化钠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如右图所示),则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粒子数
与总粒子数的比值为:
A、7:8 B、13:14 C、25:26 D、26:27
第Ⅱ卷(共84分)
四、(本题共24分)
23、利用图1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试管的位置不得变化):A B
a.H2,b.Cl2,c.CH4,d.HCl, e.NH3,f.NO, g.H2S,h.SO2
①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
(写序号下同)。
②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 ,这时气体由 口进入。
③若烧瓶是干燥的,则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 。
④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 ,
这时气体由 口进入。
24、(1)常温下,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反应,可生成氯气,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写出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将H2S跟浓HNO3溶液反应,当HNO3过量时,H2S的氧化产物是H2SO4,反应物HNO3的还原产物是NO,生成物中还有水,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如反应中有2.4mol电子转移时,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这些NO全部被氧化为NO2,需O2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
25、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可两两组成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关系如下表:
甲 | 乙 | 丙 | 丁 | |
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 | A∶C=1∶1 | B∶A=1∶2 | D∶E=1∶3 | B∶E=1∶4 |
其中A、B两种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个;在周期表中,C是E的邻族元素,化学性质活泼;D和E位于同一周期,且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
(1)D和E同属哪一周期元素? ,推断依据是 。
(2)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推断E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所必要的条件是 。
(3)向甲的水溶液中加入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甲。在实验室常用什么方法制得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丙的水溶液呈酸性,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会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和难溶物,有关离子方程式是 。
(6)向30mL1mol/LKI溶液中依次注入下列试剂:
①1mL5mol/L盐酸 ②0.5mol/L30%甲溶液 ③1mL丁。经充分振荡后,静置,可得一紫色溶液。这种紫色溶液是 。
五、(本题共28分)
26.根据下列反应框图填空,已知反应①是工业上生产化合物D的反应,反应⑤是实验室鉴定化合物E的反应。
(1)单质L是 。
(2)化合物B是 。
(3)图中除反应①以外,还有两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是 和 (填代号)。
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和 。
27、从某些方面看,氨和水相当。试回答:
(1)氮可形成多种离子,其中N2H5+ 、N2H62+是由中性分子结合质子形成的(类似NH4+)。因此有类似于NH4+的性质,试写出N2H62+在强碱性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若液氨相当于地球上的水以满足木星上生物生活的需要,假若那里的生命分子也是以碳链为骨架的话,那么木星上生物体内与地球上生物中葡萄糖的分子结构相当的化合物是
。(写结构简式)。
(3)有A、B、C、D、E五种气体,C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45,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B、D、E的密度之比为4︰2︰1,这五种气体均为常见气体,各气体两两混合时出现如下情况:
气体 | A+B | A+E | C+E | D+E | B+C |
反应情况 | 不用光照能反应 | 不反应 | 漫射光下反应 | 点燃反应 | 有水存在时易反应 |
据此可以推知:(填化学式)
A ,B ,C ,D ,E 。
六、(本题共24分)
28.某学生用的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 移取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 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 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 取标准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厘米
E. 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 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称量一定量的固体(含少量
)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气)+B(气)C(气)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 mol,y= mol。
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 (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
(甲)a<b (乙)a>b (丙)a=b (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七、(本题共8分)
23、YBa2Cu3Ox是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的一种高温超导材料(属非整比化合物)。YBa2Cu3Ox中,Y、Ba、O三种元素都有固定的化合价,分别为+3、+2、-2,而Cu是+2和+3的混合价态,化学式中x为未知数。现用碘量法测Cu,进而求得x值。
取4.00×10-2g YBa2Cu3Ox样品,用稀盐酸溶解,在氩气保护下加1gKI固体。样品中的Cu3+和Cu2+分别氧化KI,再用0.0100mol/LNa2S2O3溶液滴定得到I2(Cu3++3I-=CuI+I2,2Cu2++4I-=2CuI+I2),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23.45mL。另取一份质量相等的YBa2Cu3Ox样品,用稀盐酸溶解,煮沸,使其中的Cu3+全部转化为Cu2+,冷却后用碘量法滴定,终点时消耗18.13mL 0.0100 mol/L Na2S2O3(在滴定时S2O32-转变为S4O62-)。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在滴定过程中S2O32转变为S4O62--离子方程式。
(2) 求出Cu3+和Cu2-物质的量之比。
(3) 求出x值。
参考答案
第Ⅰ卷 (共66分)
一、(本题共10分)
1.C 2.B 3.D 4.D 5.A
二、(本题共36分)
6.A 7.B 8.D 9.C 10.B 11.C 12.D 13.B 14.C 15.C 16.B 17.D
三、(本题共20分)
18.A、D 19.B、D 20.D 21.C 22.D
第Ⅱ卷(共84分)
四、(本题共24分)
23、(1)ace (2)acf 、B (3)bdgh (4)abcdfh、A
24、(1)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2)3H2S+8HNO3=3H2SO4+8NO↑+4H2O 17.92 8.96
25、(1)三、 D、E的原子序数为30,且在同一周期,则D、E原子序数都大于或等于12、
(2)D、E同为第三周期元素,且化合物丙中D和E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3,符合条件的为氯和铝,且原子序数E大于D,故E为氯第ⅶA元素。
(3)2H2O22H2O+O2
(4)C2H5OH
CH2=CH2+H2O
(5)Al3++3HCO3—=Al(OH)3↓+3CO2↑ (6)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五、(本题共28分)
26.(1)H2 (2)H2O (3)②,④
2NaCl+2H2O2NaOH+H2↑+Cl2↑
2Ca(OH)2+2Cl2=Ca(OCl)2+CaCl2+2H2O
27、(1)N2H62++2OH—=N2H4+2H2O
(2)H2N(CHNH2)4CH=NH
(3)A:H2S;B:SO2;C:Cl2;D:O2;E:CH4
六、(本题共24分)
28.(1)B、D、C、E、A、F
(2)洗去滴定管附着的水,防止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
(3)偏大
(4)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5)偏小
29.(1)(1-a) (2)3a (3)2 3-3a 丁
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若,B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
若3a<1,B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
(4)
(5)乙 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
七、(本题共8分)
30、(1)2S2O32-+I2=S4O62-+2I-;(2)532/1281;(3)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