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06届高三10月份月考试题
化 学
YCY (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Cu—64
Ag—108 S—32 Mg—24 Ca—40 Mn—55 Fe—56 K—39 Ba—137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
1.在水溶液中或在液态时导电能力都非常强的是 ( )
A.NaCl B.蔗糖 C.H2SO4 D.CaSO4
2.将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后,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整个实验中,肯定可以观
察到的现象是 ( )
A.四氯化碳层呈红棕色 B.水层呈黄色
C.四氯化碳层无色 D.在潮湿空气中形成白雾
3.下列反应不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高锰酸钾分解
C.锌放入稀硫酸中 D.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
4.下列物质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
①Na2CO3 ②Na ③NaHCO3 ④(NH4)2S
A.①②③ B.②③④ C.只有③ D.③④
5.对于反应XeF4+2CH3CH=CH2→2CH3CH2CHF2+X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eF4被氧化 B.CH3CH=CH2是还原剂
C.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D.XeF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6.4℃时,25滴水为amL,则1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 ( )
A.aNA/25 B.aNA/(25×18) C.aNA/(25×20) D.aNA/(1000×22.4)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氯气的性质很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③⑤
8.Na2O2晶体和Na2O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较,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 )
A.前者大 B.前者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9.目前,一种人称“摇摇冰”的即冰用饮料开始上市,所谓“摇摇冰”是指将饮料罐隔离
层中的制冷物质和水混合起来,吸食前摇动使罐中的饮料冷却。若该制冷物质可从下列
固体物质中选择,则它可以是 ( )
A.NaCl B.NH4NO3 C.CaO D.NaOH
10.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
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 )
A.+4 B.+5 C.+6 D.+7
二、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
11.有0.1mol的Na2O的Na2O2的混合物,溶于水后刚好被10g 7.3%的盐酸中和,则混合物中Na2O的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1 B.2:1 C.3:4 D.任意比
1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pH值不变,有H2放出
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D.溶液pH值增大,有O2放出
13.单质X能从含有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可知 ( )
A.当Y是金属时,X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B.当X、Y都是非金属时,Y的非金属性一定比X强
C.当X、Y都是金属时,Y的金属性一定比X强
D.当Y是非金属时,X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碳酸氢镁溶液和过量NaOH溶液的反应:Mg2++2HCO+2OH-=MgCO3↓+2H2O
B.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Ba2++2OH-+2H++SO=BaSO4↓+2H2O
C.亚硫酸钠和足量的稀硝酸混合SO+2H+=SO2↑+H2O
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Fe2++2H++H2O2=Fe3++3H2O
15.NO+Zn+OH-+H2O — NH3+Zn(OH)
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H2O的化学计量数是
( )
A.2 B.4 C.6 D.8
16.VL浓度为0.5mol/L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11.2VL
B.加入10mol/L的盐酸0.1VL,稀释至1.5VL
C.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L
D.加入VL1.5mol/L的盐酸混合均匀
17.在常温常压下,将盛满Cl2的一只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一段时间至不在反应为止,试管中残留的气体约占整个试管体积的 ( )
A.1/2 B.1/3 C.2/3 D.1/4
18.已知热化学方程2KNO3(s)=2KNO2(s)+O2(g);△H=+58kJ/mol;C(s)+O2(g)=CO2(g);
△H=-94 kJ/mol。为提供分解1molKNO3所需能量,理论上需燃烧碳 ( )
A.58/94mol B.58/(94×2)mol C.(58×2)/94mol D.(94×2)/58mol
19.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其中含水a%,含K2CO3b%,其余为KOH,取此样品mg加入100mL浓度为1mol/L的稀H2SO4溶液中,所得溶液再加入ng KOH固体才能完全中和,然后将溶液蒸干,可得固体物质的质量是 ( )
A.3.1(m+n)g B.14.2g C.17.4g D.20.6g
20.向等体积的FeBr2、KI、Na2S溶液中分别通入Cl2,充分反应后,若耗用的Cl2的体积相同(均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则FeBr2、KI、Na2S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3:2:1 B.3:1:2 C.3:6:2 D.2:6:3
21.把aL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需用b mol烧碱刚好把氨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反应时,消耗BaCl2
c mol,由此可知原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b-2c)/a mol·L-1 B.(2b-c)/a mol·L-1
C.(2b-2c)/a mol·L-1 D.(2b-4c)/a mol·L-1
22.将2mol NaHCO3和一定量的Na2O2固体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其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经测定Na2O2无剩余,则最后的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 )
A.1~4mol之间 B.1~2mol之间 C.2~4mol之间 D.大于4mo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
三、填空题(共3小题)(其中23题4分,24题4分,25题10分)
23.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当有3mol水参加反应时,由BrF3还原的BrF3为 mol;总共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24.配平下面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和双线桥(第一个用单线桥,第二个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①
□MnO
+□ H2O2+□H+ Mn2+
+ □O2 +□H2O
②(已知AgClO3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AgF+□Cl2+□H2O □AgCl+□AgClO3+□O2+□HF
25.某溶液中含有SO、CO
、OH-、Cl-,若只允许取一次该溶液而把四种离子分别检验出来,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写出离子方程式的,写出每检验出一种离子后的离子方程式)
(1)先检验 ;加入 试剂(或溶液),离子方程式
(2)然后检验 ;加入 试剂(或溶液),离子方程式
(3)再检验 ;加入 试剂(或溶液),离子方程式
(4)最后检验 ;加入 试剂(或溶液),离子方程式
四、推断题(7分)
26.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
|
(1)A是 B是 C是 。(请填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
五、实验题(10分)
|
图中:1.空气 2.某溶液 3.纯碱 4.稀H2SO4 5.碱石灰
其实验步骤是:
a.按上图所示,组装好实验仪器,并检查其气密性
b.准确称取盛有石灰的干燥管D的质量(设为m1g)
c.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纯碱(设为ng),并将其放进广口瓶内
d.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从“1”处缓缓鼓入空气,至B反应器中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e准确称取干燥管D的总质量(设为m2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进行到操作d时,要缓缓鼓入空气,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装置A中盛装的液体“2”应选用 ;装置A的作用是 ;如果
撤去装置A,直接向装置B中缓缓鼓入空气,则会导致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在空白格内画出装置C及试济“5”是 ;说明装置C的作用是
;如果撤掉装置C,则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根据此实验,计算出纯碱中Na2CO3的质量百分含量(即质量分数)的数学式为
(用m1、m2、n表示)。
(4)装置E的作用是 。
六、计算题(9分)
28.已知Cl2通入浓氨水中会发生如下反应:3Cl2+8NH3=6NH4Cl+N2。含有体积为1.12L,质量为3.335g的Cl2和N2的混合气体通过浓氨水后,体积为0.672L[其中Cl2和N2各占50%(体积分数)]。(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定)。
(1)经计算,被氧化的NH3的质量为 (不用写计算过程)。
(2)下面是三位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这道题时所列的第一步算式,请判断他们所列未知数
X分别表示什么量,并填写在表格内:(单位没列出)
学生编号 | 所列第一步算式 | 未知数X表示的意义 |
甲 | (3-1):2=(1.12-0.672)/22.4:X | |
乙 | 3:(X-0.672/2)=1:[0.672/2-(1.12-X) | |
丙 | 71X+28(1-X)=(3.335/1.12)×22.4 |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06届高三10月份月考试题
化学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B 3.C 4.B 5.B 6.B 7.C 8.C 9.B 10.B 11.D 12.C
13.D 14.B 15.C 16.B 17.B 18.B 19.C 20.D 21.D 22.A
填空题
23.0.4 3.6
24.2 5 6 2 5 8 转移电子10e-
10 5 5 9 1 1 10 转移电子9e-线桥略
25.先检验OH-,加入酚酞
然后检验CO,加入HNO3,CO
+2H+=CO2↑+H2O
再检验SO,加入Ba(NO3)2,SO
+Ba2+=BaSO4↓
最后检验Cl-,加入AgNO3,Ag++Cl-=AgCl↓
26.Fe,Cl2 H2,Fe+2HCl=FeCl2+H2↑
2Fe2++Cl2=2Fe3++2Cl-
27.(1)使B中的CO2全部进入到D中;NaOH溶液;除去空气中的CO2;偏大
(2)浓H2SO4;除去H2O气;偏大
(3)
(4)防止空气中的CO2,水蒸气进入到D装置
28.(1)0.34g
(2)被氧化的NH3的物质的量;原混合气体中Cl2的体积;原气体中Cl2的体积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