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第二轮复习化学模拟试卷

2014-5-11 0:32:49下载本试卷

2006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一)

第一卷 (选择题共7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 Ca  40  

Fe 56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是一门实用的、中心的学科,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它在给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负面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次氯酸和臭氧都是强氧化剂,都能杀死水中的细菌。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气杀菌消毒效果要比臭氧好,且不会残留有毒、有害物质

B.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如干电池、充电电池、高能电池等。电池在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废旧电池会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再利用

C.明矾常用作净水剂,但人体摄入大量铝盐,易患“老年性痴呆”,所以明矾不能大量使用

D.氟氯烃为一类含有氟和氯的有机物,是制冷效果极佳的致冷剂。但它能破坏臭氧层,人们正在采取措施减少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的生产和使用

2.下列分子结构图中的大黑点表示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的“原子实”(指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的剩余部分),小黑点表示没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其中分子结构图与化学式关系错误的是(  )

A.(NH3)    B.(HCN)

C.(C3H4O)  D.(BF3

3.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硅的贮量丰富

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

C.硅聚合物可用于制造人工心脏

D.高纯度硅被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4.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无色试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溶液显碱性

B.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是钠盐溶液

C.无色试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试液中含Ca(OH)2

D.无色试液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结论:试液中含有醛类物质

5.用即热饭盒盛装食物,可以得到热烘烘的午饭,原因是即热饭盒的底部装入了镁和铁的合金粉末,以及混合了高密度的聚乙烯,当剥去底部的厚硬纸板后,水和镁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便可使食物变热,其中铁的作用可能是(  )

A.是其中一种反应物   B.起催化剂作用

C.起导热作用      D.减少镁与水分子的接触机会

6.A、B、C、D均是短周期元素,当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放出的能量;当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大于C吸收的能量。若A、B、C、D四种元素间分别形成化合物时属于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

    A.C2A          B.C2B           C.D2A          D.D2B

7.共价键的断裂有均裂和异裂两种方式,即均裂:A∶B→A·+B·,异裂:A∶B →A++[∶B]。下列化学反应中发生共价键均裂的是(  )

A.2K+2H2O=2KOH+H2

B.2Na+2C2H5OH→2C2H5ONa+H2

C.Na2CO3+H2ONaHCO3+NaOH

D.CH3COOH+C2H5OHH2O+CH3COOC2H5

8.对盐类物质可有下列分类: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是一种混盐,硫酸铝钾KAl(SO4)2是一种复盐,冰晶石(六氟合铝酸钠)Na3AlF6是一种络盐。对于组成为CaOCl2的盐可归类于( )

A.混盐   B.复盐  C.络盐   D.无法归属于上述类别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题每小题4分,第1718题每小题5分,共4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某无色溶液可能有Na2CO3、MgCl2、NaHCO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在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若加入稀H2SO4,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气体放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BaCl2         (B)可能有MgCl2

(C)肯定无NaHCO3        (D)Na2CO3、NaHCO3至少存在一种

10.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mol·L-1时,甲酸中的c(H+)约为乙酸中c(H+)的3倍。现有两种浓度不等的甲酸溶液a和b,以及0.10mol·L-1的乙酸,经测定它们的pH从大到小依次为a、乙酸、b。由此可知(  )

A.a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B.a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C.b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D.b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11.在反应aA+bBcC的平衡体系中,无论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强,C的浓度都会增大,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c 正反应吸热  B.a+b>c 正反应吸热

C.a+b>c 正反应放热  D.无法确定系数关系 正反应吸热

12.已知反应:AOn + B2 + H+ → A2+ + B + H2O,用100 mL 0.3 mol·L-1 AOn离子的溶液恰好与900 mL 0.05 mol·L-1的B2溶液完全反应,则n值是( )

A.1   B.2   C.3   D.4

13.下列有关苯和溴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所形成的晶体都属于分子晶体   B.苯的密度比溴苯的密度大

C.苯的沸点比溴苯的沸点高       D.苯与溴苯的分离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

14.早在40年前,科学大师Heilbronner经过理论研究预测,应当有可能合成“莫比乌斯”形状的芳香族(大环)轮烯分子,这一预测2003年被德国化学家合成证实。[18]-轮烯是一种大环轮烯其结构简式为:,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8]-轮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1mol[18]-轮烯最多可与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烷烃

C.[18]-轮烯的分子式为:C18H12

D.[18]-轮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15.某烃的衍生物A,分子式为C6H12O2。实验表明A跟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B和C,B跟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C在铜催化和加热条件下氧化为E,其中D、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由此判断A的可能结构有( )

A.6种    B.4种    C.3种    D.2种

16.将洁净的金属片A、B、C、D分别放置在浸有某种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图所示)。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

已知,构成两电极的金属其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

金属  

电子流动方向

电压/V

Cu

+0.78

Cu

-0.15

Cu

+1.35

Cu

+0.30

请依据记录数据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四种金属中丙的还原性最强

B.金属乙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甲、丁若形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

D.甲、乙形成合金时,将该合金露置在空气中,甲先被腐蚀

1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铵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2++2OH-+NH4++H++SO42-=BaSO4 +NH3·H2O+H2O

B.用Pt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2OH-+H2↑+Cl2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2C6H5O-+CO2+H2O=2C6H5OH+CO32-

D.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18.向含3molCa(OH)2的石灰水中逐滴加入H3PO4溶液至不再发生反应为止,所得沉淀物质的物质的量(纵坐标y)与加入H3PO4物质的量(横坐标x)的关系图是( )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7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

19.(10分)实验室可通过多条途径得到氮气,常见的三种方法是:

    方法一:将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得到纯净的氮气和铜。

方法二: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和氧化铜粉末。

方法三:将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加热,逸出氮气。

下列是进行实验时可选择的实验仪器(其它必要的仪器如: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等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一制氮气:氨气是用浓氨水跟生石灰反应得到,此反应最好选用(填仪器的编号)________作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氮气(可含有少量的水),还应使用上述仪器中的(填仪器的编号,并按气流方向从左向右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氮气的三种方法中,方法一和方法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常被联合使用。这两种方法与方法三相比,其优越性在于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20.(12分)某天然碱的化学组成可能为aNa2CO3·bNaHCO3·cH2O(a、b、c为正整数),为确定其组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定性分析

①取少量天然碱样品放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在试管口有液体生成,该液体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能否说明样品中含结晶水,试简述理由。

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确认样品中含有CO32离子。

(2)定量分析

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天然碱的化学组成。

   

A     B        C    D    E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A处碱石灰的作用是                 。

②称取天然碱样品7.3g,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的质量为  87.6g,装碱石灰的U型管D的质量为74.7g。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待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装浓硫酸的洗气瓶质量为88.5g;装碱石灰的U型管D的质量为75.8g。该步骤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   。计算推导:该天然碱的化学式为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

22.(8分)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运送飞船的火箭燃料除液态双氧水外,还有另一种液态氮氢化合物。已知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相对分子质量为32,结构分析发现该分子结构中只有单键。

(1)该氮氢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若64g该物质与液态双氧水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环境的气态物质,还放出3000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NH3分子中的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能发生反应:NH3+HCl=NH4Cl。试写出上述氮、氢化合物通入足量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

23.(8分)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A只含有一种官能团,且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发生消去反应。请填空:

(1)A的分子式是      ,其结构简式是           

(2)写出A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所有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属直链化合物;②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③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这些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24.(10分)烃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以下路线进行反应:

其中C1和C2互为同分异构体,C2的结构简式为  ,G的分子式为C24H22O4

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填反应序号)         

(2)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B:            ,D:              

(3)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

25.(8分) 10℃时取100g水配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又取50g水加入35.4g硝酸钠配成溶液,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发现有晶体析出。试通过计算指出晶体是什么物质?已知10℃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g/100g水)为:

NaNO3

NaCl

KNO3

KCl

80

35.8

20.9

31

26.(10分)由A、B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A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若测得混合气体中仅含两种元素,A、B都是无机物时,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A、B都是有机物时,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3)某混合气由A、B等体积混合而成,将其与适量氧气混合,引燃后反应物均无剩余,将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H2SO4(减少的体积恰好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足量碱石灰(体积减半),又知通过浓H2SO4与通过碱石灰所减少的气体体积之比为5∶2。气体体积均在105℃和1.01×105Pa条件下测定的,据此确定混合气体的组成。

2006年高考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等

一、(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

1A。

2C(碳原子要形成四个共价键,观察题给C的分子结构看碳原子不能满足这个条件)

3B(硅在自然界都是以硅酸盐、氧化物等化合物形式存在)

4A。

5B(使食物变热的能量来自于水跟镁反应中所放出的反应热,但即热饭盒的要求是快速变热,要求反应速率大,加热时间短,所以须有催化剂存在。其中加入铁就是起催化剂作用)。

6A(根据题意可判断A、B的最外层都有6个电子,再由A+2e-→A2-放出能量大,B+2e-→B2-放出能量小,可得出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少,A的原子半径比B的原子半径小。同样可得出,C原子电子层数比D原子的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C比D原子大。所以,C跟A更容易形成化合物C2A)

7D(根据题示信息可得出,均裂时不生成阴、阳离了,异裂时生成阴、阳离子)

8A[根据题意,“混盐”是指含有一种阳离子、多种酸根阴离子的盐。CaOCl2实质是CaCl(OCl)]

二、(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题每小题4分,第1718题每小题5分,共42)

9AB(氯化钡跟碳酸钠不能共存,所以根据“加入稀硫酸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气体放出”的现象可得出,混合物中必定有氯化钡、碳酸氢钠。进而判断,加入氢氧化钠时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镁、也可能是碳酸钡)

10A(根据“pH从大到小依次为a、乙酸、b”可判断,甲酸溶液a的浓度必定小于0.1 mol·L-1。由于“浓度均为0.10mol·L-1时甲酸中的c(H+)约为乙酸中c(H+)的3倍”,所以不能判断甲酸b的浓度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浓度0.10mol·L-1)。

11A(升高温度和降低压强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2C(根据题中所给数据可得出“2AOn+3B2+12H+=2A2++3B+6H2O”,所以n=3。)

13AD(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苯的熔沸点比溴苯低)

14B([18]-轮烯中含有9mol碳碳双键,所以能跟9mol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烷烃)。

15D(题给条件可表示如下:

再根据D、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得出,D不是甲酸(是一种2个碳原子或2个碳原子以上的羧酸)、E分子中应有3个碳原子或3个碳原子以上。综合起来,A分子中应具有如图所示的骨架结构:。最后可得出A的分子结构只有2种可能)

16AD(两种金属作电极构成原电池时,所产生的电压越大,说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相差越大,所以甲、丙、丁三种金属比较丙最活泼、甲次之、丁第三,乙的活泼性比铜差)。

17A(用铂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时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苯酚钠跟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只能生成碳酸氢根离子。二氧化硫跟次氯酸盐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等)

18C(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磷酸溶液,起始时氢氧化钙过量所先生成磷酸钙沉淀、继而沉淀转化为磷酸氢钙、最后生成沉淀溶解生成磷酸二氢钙)。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

19.(10分)

(1)E(2分)。

CaO+NH3·H2O==Ca(OH)2+NH3↑或CaO+H2O==Ca(OH)2  NH3·H2O==NH3↑+H2O(2分)

    E→F→A→C→D(不用C也可)(2分)

(2)①节约原料,Cu可循环利用(2分);②产物为N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2分)

20.(12分)(1)①不能说明,因为天然碱样品中NaHCO3受热分解也可产生H2O。②取少量天然碱样品溶解于H2O,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并洗涤,在沉淀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有浑浊,说明天然碱样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6分)

(2)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除去通入空气中CO2和H2O。

⑤使反应生成的CO2和H2O被充分吸收 Na2CO3·2NaHCO3·H2O(6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

22.(8分)

(1)。(2分)

(2)N2H4(l)+2H2O2(l)=N2(g)+4H2O(g);△H=-1500kJ·mol-1(4分)

(3)N2H4+2HCl=N2H6Cl2(由于盐酸是足量的,所以若是写成N2H5Cl不给分)(2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0)

23.(8分)(1)C5H12O4  C(CH2OH)4(各2分)

(2)C(CH2OH)4+CH3COOHC(CH2OCOCH3)4+4H2O(2分)

(3)(2分)

24.(10分)

  (1)①、⑤、⑥ (各1分,共3分)

(2)(各2分)

(3)(3分)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

25.(1)原来的硝酸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混合后溶剂增加,硝酸钠更不饱和;原来氯化钾是饱和溶液,混合后也变为不饱和,因而硝酸钠、氯化钾不会成为晶体析出。

(2)混合溶液中的4种离子,也可能结合成硝酸钾、氯化钠成为晶体析出。

          NaNO3+ KCl== KNO3+ NaCl

           85   74.5  101 58.5

           x    31   y   z

          x=35.4(g) 恰好反应完全

          y=42.0(g)                   

          z=24.3(g)                  

(3)已知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8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150g水中最多溶解NaCl的质量为W,KNO3的质量为m

则100:150=35.8:w  w=53.7(g)  53.7>24.3(不会有NaCl晶体析出)

100:150=20.9:m  m=31.4(g)

31.4<42.0,可知析出晶体硝酸钾10.6g。            

26.(10分)(1)44。(2)N2O、NO;C3H8、C2H6

⑶根据题意,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7;水蒸气和CO2体积比为5∶2;产物中CO2和CO物质的量相等,设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为CxHyOz,则有:

CxHyOz +O2CO2 CO +H2O

z+y=x++ 

12x+y+16z=37

=5∶2

联立方程解得:x=2  y=5  z=0.5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为:C2H5O0.5

结合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和30可推得此混合气体可能为:C3H8和CH2O(甲醛)或C2H4O(乙醛)和C2H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