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第二轮复习化学综合检测

2014-5-11 0:32:49下载本试卷

  

 重庆市重点中学2006年高三第二轮复习化学

综合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O16  N 14 Na 23 Ba 137 Mg 24  S 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72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来看,下列工

  业受影响最小的是:                              (  )

    A.硫酸工业      B.陶瓷工业      C.钢铁工业      D.水泥工业

2.有些地区水井中的水刚从井中抽出时是清澈透明的,但烧开后发现产生了红褐色的不溶

  物。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向刚抽出的井水中加入硫氰化钾溶

  液,无明显现象,向产生不溶物的水中加入盐酸,结果不溶物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硫氰

  化钾溶液,出现血红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井水中肯定有Fe3+                  B. 该井水中肯定有Fe2+       

    C. 红褐色不溶物是Fe(OH)3                         D. 红褐色不溶物是由于氧化和水解产生的  

3.下列各组溶液在只有水和试管的情况下,达不到鉴别目的的是          (  )

     A.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酯三种液体

     B.Na2O2、CaCl2、CuSO4、硫磺四种固体

     C.CaCO3、NaHSO4、CaC2、Mg(OH)2四种固体

     D.NaCl、Na2SO4、AlCl3、Mg3N2四种固体

4.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不与铁、铝等金属反应,因而可用铁制容器装浓硫酸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NaOH溶液

     B.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转化为乙酸乙酯,振荡、

静置分层分液,除去水层

    C.除去CO2中的少量SO2:通过盛有足量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6.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生成1molH2,KH         (  )

    A.失去1mol电子     B.得到1mol电子     C.失去2mol电子     D.没有电子得失

7.氢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近。氢叠氮酸盐(NaN3)稳定,但撞击发生爆炸生成氮气。下列有关氢叠氮酸及其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固体HN3属于分子晶体                  B.HN3的水溶液呈弱酸性

     C.NaN3的水溶液呈弱酸性                  D.NaN3可用于汽车防撞保护气囊

 8.X、Y、Z三种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等物质的量的单质X2、Y2、Z2分别与足量钠反应时,反应热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nX< HnY< HnZ

     C.气态氢化物的沸点:HnX> HnY> HnZ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可能为:HZO4<HYO4<HXO4

二、选择题 (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相同温度下,pH =4醋酸溶液与0.01mol·L-1盐酸溶液中,c(H+)之比小于1∶100

     B.常温下,向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混合液pH=7,混合液中c(NH4+)=c(Cl)

     C.0.1mol·L-1Na2CO3溶液中,c(Na+)=2c (CO32-) +c(HCO3) +c(H2CO3)

     D.常温下,pH=13的溶液中,NO3- AlO2- SO42- 、K+可以大量共存

10.将质量为w1g的钠、铝混合物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1 L。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a mol/L的HCl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逐渐溶解,当沉淀恰好消失时所加HCl溶液体积为V2 L。将溶液蒸干灼烧得固体w2g。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 35.5a V2w2w1           B. ×16=w2w1

C. n(Na)+3n(Al)=          D. a V2×2

11.有关物质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A(g) +2B(g) =3C(g); △H=a a>0              

     B. 3C(g) =A(g) +2B(g); △H=a  a<0    E          

     C. A(g) +2B(g) =3C(l); △H=a  a<0               

     D. 3C(l) = A(g) +2B(g) ;△H=a  a<0              

12.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

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13.设阿伏加德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B. 标准状况下,0.3mol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3NA

     C. 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常温下,1L 0.1mol/L MgCl2溶液中含Mg2+数为0.2NA

14.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再收集气体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15.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

     A.Al3+、Mg2+、Cl                     B.CH3C00、Ba2+、Br

     C.Mg2+、Cl、I                  D.Na+、NH4+、Cl

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SO2气体通入Ca(ClO)2溶液中:H2O+SO2+Ca2++2ClO-=CaSO3↓+2HClO

B.室温时向NaH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到中性:

2H++SO42-+Ba2++2OH-=2H2O+BaSO4

     C.向100mL、1mol·L-1的FeI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2.24L 2Fe2++Cl2=2Fe3++2Cl-

D.用铂作电极电解MgCl2溶液: 2Cl+2H2O      H2↑+Cl2↑+2OH

17.阴离子Xn含有N个中子,X的质量数为A, 则Wg 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单位mol):                                     (  )

     A.A(n-N)/W                             B.A(n-N)/(W+A)

     C.A(W+n)/(W+N)                     D. W(A-N+n)/(A+n)

18.已知甲为恒温恒压容器,乙为恒温恒容容器。两容器中均充入2mol SO2、1mol O2,初始时两容器的温度体积相同。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为使两容器中的SO2在平衡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

     A.向甲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氦气             B.向乙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3气体

     C.升高乙容器的温度  D.增大甲容器的压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8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9.(6分)在常温、常压下,注射器甲中装有NO2气体,

注射器乙中装有同体积的空气(如图所示,夹持仪器

均已略去)。

  (1)常温下,打开两个止水夹后,同时向外拉动两注

射器的活塞,且拉动的距离相同,将会看到U型

管中液面a      (升高、下降、

不变),试解释这一现象         (二

氧化氮不与水接触)。

  (2)如将注射器甲中的气体换成NH3,仍在常温下,

打开两个止水夹后,同时向里推动两注射器的

活塞,且推动的距离相同,将会看到U型管中

液面a       (升高、下降、不变),

试解释这一现象   ______                ______

20.(16分)Ⅰ.中学课本中介绍了如下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

请你评价若用上述方法制取乙醛存在哪些不足(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

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

束。

①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鼓气速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鼓气速度过快则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鼓气速度过慢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

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______、______接丙;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

应将试管丁浸在_________中。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1.(6分)下图表示的反应关系中,部分产物被略去,已知1mol白色固体粉末X完全分解后,恢复到室温,生成白色固体A,无色液体B,无色气体C各1mol,E、X、G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         G:        D:       

  (2)写出G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X+E→A的离子方程式                               

22.(12分)2005年11月13日13时40分左右吉林石化双苯厂发生爆炸,导致100多吨苯、苯胺(       )、硝基苯流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水被污染。

  (1)苯在浓硫酸的作用下,50-60℃时可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制得硝基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苯与浓硫酸在70℃-80℃时可发生磺化反应生成苯磺酸,该反应属于: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2)为了提高硝基苯和产率,应选择的加热方式是         

  (3)甲苯也可以发生硝化反应制TNT,写出一个与TNT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羧基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9分)将1molBr2(g)和2molH2置于2L某闭容器中,于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Br2(g)+H2(g)  2HBr(g); △H<O并达平衡,HBr的体积分数α(HBr)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


①达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     

②若改变反应条件,使Ⅱ曲线变成Ⅰ曲线的条件可能是  ,使Ⅱ曲线变成Ⅲ曲线的条件可能是     

          A.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B.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

          C.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D.恒温恒容时充入Ar

          E.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正催化剂

          F.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③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mol Br2(g),bmol H2和cmol HBr(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0.60,则a、b、c的关系是  

24.(9分)去年是俄国化学家马科尼可夫(V. V. Markovnikov,1838-1904)逝世100周年。马科尼可夫因提出不对称烯烃的加成规则(Markovnikov Rule)而著称于世。

已知:①CH3CH2Br+NaCNCH3CH2CN+NaBr

   ②CH3CH2CNCH3CH2COOH

   ③CH3CH2COOHCH3CHBrCOOH

有下列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有机反应的类型: B→C     

  (2)下出下列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                      

  E→F(F为高分子化合物时)                      

  (3)F可以有多种结构。写出下列情况下F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式为C7H12O5               

②分子内含有一个七元环                 

  (4)上述那一步反应遵循不对称烯烃的加成规则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5.(12分)由A、B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A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若测得混合气体中仅含两种常见

元素(不考虑同位素),A、B都

是无机物时,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A、B都是有机物时,化学

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某混合气由A、B等体积混合而成,只含CHO三种元素,将其与适量氧气混合,引燃后反应物均无剩余,将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减少的体积恰好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足量碱石灰(体积减半),又知通过浓与通过碱石灰所减少的气体体积之比为5∶2。气体体积均在105℃和1.01×Pa条件下测定,通过计算确定混合气体的组成。

26.(8分)2.80g铁与100ml稀硝酸混合后充分反应,产生气体为NO,反应后铁、硝酸均无剩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0ml 0.2mol/L的碘化钾溶液,恰好将溶液中的Fe3+全部还原,求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一、二 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A

D

A

B

A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C

D

C

C

C

D

AD

B

D

AB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

19.(6分)每小题3分

 (1)下降;根据勒沙特利原理,甲针筒中2NO2N2O4向左移动,甲针筒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气压大于乙针筒中气压。

   (2)上升;氨气溶于水,使压强降低

20.(16分)Ⅰ.操作麻烦、乙醇转化率低(其它合理答案均可)(2分)

Ⅱ.(1)使产生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2分)

(2)①放热(2分)  2CH3CH2OH+O22CH3CHO+H2O(2分)

②控制甲中单位时间内的气泡数  带走过多热量,难以保证反应所需温度  反应放热太少,不能达到反应所需温度(4分)

(3)b  a(2分)  冰水(2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

21.(6分)(1)X:NaHC03 G:NaAlO2 D:Al(OH)3 (3分)

(2)NaAlO2+C02+2H20=NaHCO3+Al(OH)3↓  (2分)

(3)HCO3-+0H=CO32-+H20  (1分)

22.(12分)(1)    +HO-NO2          + H2O

   A  (4) 

2)水浴加热    (4)

3

(4分)其他正确答案也给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

23.(9分)①90%(2分) ②CE,B(4分) ③C=2b-4a  (3分)

[解析]①设Br2(g)转化率为x

H2(g)+Br2(g)   22HBr(g)  (等体积反应)

 1×x    2x

2x=3×60%

x=90%

②Ⅰ与Ⅱ比,含量不变,即平衡不移动,但平衡时间缩短,即速度加快了,C、E符合;Ⅲ与Ⅱ比,含量虽提高,但达平衡时间变长,即速度减慢,B符合

③属于等效平衡问题

C mol HI相当于I2:mol   H2:mol

则I2有:mol   H2:mol

据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达到等效平衡的特点,有

即2b-4a=c

24.答案

(1)取代反应 (1分)

 (2) (1分)

(2分)

(各2分)

(4)生成A的反应 (1分)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20

25.(12分)答案:(1)44(2分) (2) NO C3H8 C2H6(每空2分,共8分)

(3)(甲醛)或 (乙醛)和    (2分)

解析:根据图象建立方程组,得出A、B分子量分别为44和30,然后利用分子量加上题设的新条件进行求解。第三问难度较大,根据题意,等体积混合可以得出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7;经浓H2SO4、碱石灰吸收后剩余气体应为CO,水蒸气和体积比为5∶2;产物中和CO物质的量相等,设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为,则有:

  

  

  

  

  联立方程解得:x=2 y=5 z=0.5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为:

  结合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和30可推得此混合气体可能为:

(甲醛)或 (乙醛)和  

26.(8分)答案:c(HNO3)= 1.6 mol/L

解析:n[Fe(NO33]=n(I)=0.100L×0.2mol/L=0.020mol   

n[Fe(NO32]=n(Fe)-n[Fe(NO33]=-0.020mol=0.030mol

根据电子转移守衡

n[Fe(NO33]×3+n[Fe(NO32]×2=n(NO)×3

0.020mol×3+0.030mol×2=n(NO)×3

n(NO)=0.040mol             

根据氮元素守衡

n(HNO3)=n(NO)+n[Fe(NO33]×3+[Fe(NO32]×2

     0.040mol+0.020mol×3+0.030mol×2

     =0.16mol       

C(H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