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化学同步测试题第四单元

2014-5-11 0:32:49下载本试卷

2005-2006学年高三年级化学同步测试题

第四单元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铁棒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mol·L1的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铁棒附近产生OH                                    B.铁棒被腐蚀

C.石墨棒上放出O2                                       D.石墨棒上放出Cl2

2.PH = a 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NaOH      B.H2SO4     C.AgNO3    D.Na2SO4

3.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4.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时,根据电极产物,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阴极自始自终只析出H2     B.阳极先析出C12,后析出O2

C.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      D.溶液pH不断增大,最后为7

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6.下图中验证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的装置是

7.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8.关于使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试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每题有1个或2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9.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10.食盐中加有KIO3,KIO3在工业上以石墨和铁为电极,用电解KI溶液方法制取。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铁作阳极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 2e==H2

C.电解过程中阳极周围溶液的PH变大

D.理论上每生成1mol KIO3则电路中流过6mole

11.右图装置中,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是正极,Y是负极

B.X是负极,Y是正极

C.CuSO4溶液的pH逐渐减小

D.CuSO4溶液的pH保持不变

12.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  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

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 + 2e == 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 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1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 + 13O2→ 8CO2 + 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 + 4e = 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 + 26e + 13O2== 4CO2 + 5H2O

14.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 — 2e + 2OH == 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 — 3e + 5OH == FeO42 + 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5.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

16.将含有0.400molCu(NO3)2和0.400molKCl的水溶液1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0.300molCu,此时在另一电极上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3.36L                            B.6.72L

C.5.60L                            D.大于5.60L,小于6.72L

三.填空题

17.(6分)如图所示,若电解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试回答:

            

⑴ 电源电极X名称为_____________。

⑵ PH变化: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⑶ 通过5min时,B中共收集224mL气体(标况),溶液体积为200mL,则通电前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⑷ 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mL,电解后溶液的PH = __________。

18.(6分)⑴ 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的突出优点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而不经过热能中间形成,而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过冷凝后又可作为宇航员的饮用水,发生的反应为:则负极通的应是__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⑵ 如把KOH改为稀硫酸作导电物质,则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⑴和⑵的电解液不同,反应后溶液的PH各有何变化?

   ⑴中P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中P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如把H2改为CH4,KOH作导电物质,则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已知A为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常温下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较广(如被用作某些电池的电解质)。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注意:其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及部分生成物被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 反应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⑵ 从D溶液制备D的无水晶体的“操作a”为              

⑶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⑸ 原电池反应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0.(7分)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应用如图所示电解实验可制得Fe(OH)2沉淀。两电极的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

   ⑴ a电极材料应为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⑵ 电解液c可以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纯水  B.NaCl溶液 C.NaOH溶液 D.CuCl2溶液

⑶ d是苯,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加入苯之前应对c溶液进   行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选填编号)

  A.改用稀硫酸做电解液       B.适当增加电源的电压

  C.适当减小两电极间距离      D.适当降低电解液的温度

⑸ 若c用硫酸钠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到白色Fe(OH)2沉淀后,再反接电源电解,除在电极上可以看到气泡外,混合物中另一明显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7分)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容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右图。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棒上下剧烈搅动。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3)原上层液体是              

(4)原下层液体是              

(5)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6)要检验上层液体中含有的金属离子        ,现象是              

22.(6分)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 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

② 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

请回答:

⑴ Z2Y的化学式是            

⑵ 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 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的溶液的ZW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

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C(Ⅰ)的电极名称是        (填写正极或负极);C(Ⅱ)的电极反应式是         

(4)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四.计算题

23.(6分)有一硝酸盐晶体,其化学式为M(NO3)x·nH2O,式量是242,取1.21g该晶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将此溶液用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当有0.01mol电子发生转移时,溶液中金属离子全部析出,经称量,阴极增重0.32g。求:

   ⑴ 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及x、n的值

⑵ 电解后溶液的PH(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24.(8分)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取一定量该温度下的饱和食盐水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当阳极析出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食盐完全电解,所得溶液密度为1.20g/mL,试计算

(1)电解前,饱和食盐水的质量是多少?

(2)电解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3)要使溶液恢复原状态,需加入多少克什么物质?

第四单元电解原理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D  5.C  6.D  7.D  8.B

二.选择题

9.BC 10.AC 11.AC 12.D 13.BC 14.C 15.C  16.C

三.填空题

  17.⑴ 负极  ⑵ 增大,减小,不变   ⑶ 0.025mol/L   ⑷ 13

  18.⑴ H2,负极:H2—2e+2OH==2H2O

⑵ 负极:H2—2e==2H+,⑴中PH变大,⑵中PH变小

⑶ 负极:CH4—8e+10OH==CO32+7H2O

Δ

 
19.(1)2Mg+CO2====2MgO+C    (2)将D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

(3)4NH3+5O==== 4NO+6H2O (4)C+4HNO3(浓)====CO2↑+4NO2↑+2H2O

(5)2NH4++2e= 2NH3↑+H2

  20.⑴ Fe,Fe -2e==Fe2+  ⑵ BC ⑶ 隔绝空气,加热煮沸 ⑷ BC

⑸ 白色沉淀逐渐转变成灰绿色,最后转变成红褐色

  21.(1)2I-—2e=I2 (2)2H++2e = H2↑(3)NaI或KI (4)四氯化碳

(5)I2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

(6)焰色反应。若焰色为黄色为NaI,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若焰色为紫色为KI。

  22.⑴ Na2O           ⑵ 2Na2O2 +2H2O == 4NaOH + O2

⑶ 负极  Cl2 + 2e== 2Cl  ⑷ Cu + H2O2 + 2H+ == Cu2+ + 2H2O

四.计算题

23.⑴ 64,x=2,n=3 ⑵ PH =1

24.(1)221g (2)5.4mol·L-1 (3)通入36.5gHCl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