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

2014-5-11 0:32:50下载本试卷

文本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省扬中﹑省港中﹑省句中三校期中联考

高一化学(实验班)试题

                       2005年11月

                  命题人:蒋朝阳  审题人:刘 骅

原子量:H:1  C:12 O:16 Mn:55 Na:23  S:32 K:39 Br:80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4分)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CH3COOH    B.Cl2     C.NH4HCO3    D.SO2 

2.能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   )                              

A.BaCl2        B.NaOH    C.Ba(OH)2     D.AgNO3

3.浊液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               (   ) 

 A.外观浑浊不清            B.浊液没有丁达尔现象

 C.不稳定               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7m

4.下列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设计中,合理的是            (   ) 

 A.氧化→浸泡→过滤→萃取       B.浸泡→氧化→过滤→萃取

 C.浸泡→萃取→过滤→氧化       D.浸泡→过滤→萃取→氧化

5.下列关于Cl2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B.红热的铜丝在Cl2中燃烧后生成蓝色的CuCl2

 C.Cl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2

6.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4Cl﹑ 6 mol KCl和24 mol K2SO4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是mol)                          (   )

A.2﹑54﹑24    B.54﹑2﹑24   C.32﹑50﹑12   D.16﹑50﹑24

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   )  

 A.Na+、Ba2+、Cl、SO42       B.K+、SO42 、NO3、OH

 C.H+、NH4+、Al3+、SO42       D.H+、Cl、CO32、NO3

8.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H2O2)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2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A.1:1:1       B.2:2:1      C.2:3:1      D.4:3:2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共30分)

9.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25℃时, 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C. 20℃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含中子数为2NA

C.1L 1mol/L 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A

D.1mol Mg 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NA个电子

11.等量的钠分别跟过量的重水()与过量的纯水()完全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当的质量相等时,反应后放出的气体的质量相等

 B. 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后放出的气体体积相等(相同状况)

 C.当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后放出的气体质量相等

 D.当的质量相等时,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12.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 + 10Z+ 2XO4 === 2X2+ + 5Z2 + 8H2O

 ②2A2+ + B2 === 2A3+ + 2B

 ③2B + Z2 === B2 + 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Z2 + 2A2+ === 2A3+ + 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C.氧化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D.还原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

13.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分别用砂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醋酸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H++HCO3===CO2+H2O

 B.氯气溶于水  H2O+Cl2H++Cl+HClO

C.铁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  Fe + Fe3+ === 2Fe2+

 D.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 2HCO3- +Ca2+ + 2OH-===CaCO3↓+2H2O+CO32-

15.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取2KClO3 + H2C2O4 + H2SO4  2ClO2↑+ K2SO4 + 2CO2↑+ 2H2O           (   )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16.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CaOCl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生成Cl2。下列关于混盐CaOCl2的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混盐与硫酸反应产生1mol Cl2时转移2NA个电子  B.该混盐的摩尔质量为127

 C.该混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该混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和-1

17.可以证明次氯酸为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   )               

 A.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B.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即分解

 C.可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          D.其盐可与弱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18.将0.2 mol MnO2和50 mL 12 mol﹒L-1的盐酸混合后缓缓加热,反应完全后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为(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   )

A.等于0.3 mol  B.小于0.3mol  C.大于0.3mol, 小于0.6mol  D.以上都不正确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33分)

19.要得到(Ⅰ)中结论,请从Ⅱ﹑Ⅲ中选择相应的字母填入表内,并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或说明理由).

(Ⅰ)实验结论

答案

有关反应方程式(或简要说明理由)

(Ⅱ)

(Ⅲ)

①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③粗盐中混有少量钾盐

④芒硝的成分含Na2SO4

(Ⅱ)实验方法:A.加盐酸;B.加热;C.进行焰色反应;D.加BaCl2溶液;E.加CaCl2溶液

(Ⅲ)实验现象:a.有气体生成;b.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c.呈黄色;d.呈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20.电解原理在化工中有广泛应用。下图是一个电解装置,内装溶液a;X、Y是两根石墨电极,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

若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极附近溶液变红色,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l2      极上生成,检验的方法是                      

2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⑴ 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________________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

⑵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____________。

⑹ 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

(a)    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    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 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2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O2中恰好完全反应, XY2(l)+3O2(g)===XO2(g)+2YO2(g)

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672 mL,密度2.56 g﹒L-1,则

(1)反应前O2的体积是         mL.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         .

(3)在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     

  和        .(名称)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3分)

23.往100 mL KBr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将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固体,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7.45g,试计算:

(1)原KB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用上述方法提取溴,理论上可得溴的质量.

24.取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和Na2SO4的混合物与250 mL 1.00 mol﹒L-1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L CO2(标准状况),然后加入500 mL 0.100 mol﹒L-1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g,溶液中过量的碱用10.0 mL 1.00 mol﹒L-1盐酸恰好中和.计算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

省扬中﹑省港中﹑省句中三校期中联考

高一化学(实验班)试题

                           2005年11月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共30分)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33分)

19.      ,      ,               .

 

 

      ,      ,               .

      ,      ,               .

20.      ,                     .

      ,                     .

21. (1)       ,         .

   (2)                        .

   (3)              4             .

(5)             6            

22.  (1)       , 

   (2)        .

   (3)        ,         .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3分)

23. (1)

 

   (2)

24.

  

省扬中﹑省港中﹑省句中三校期中联考

高一化学(实验班)试题答案

                           2005年11月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D

C

D

B

C

B

B

B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共30分)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AD

B

B

C

BD

AC

AB

D

C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33分)

19.(9分)  A  , a  , CaCO3+2H+==== Ca2++H2O+CO2   .

 C   , d  ,  钾离子的焰色反应为紫色     .

 C  D  , c b  , 钠离子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Ba2++SO42-==== BaSO4       .

20.(6分)    ,    2NaCl+2H2O===2NaOH+Cl2+H2    .

   ,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21.(本题共10分)

⑴ 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

  化肥或电解液或焊药等

⑵ NH3 + CO2 + NaC l+ H2O → NH4Cl + NaHCO3

  或NH3 + CO2 + H2O → NH4HCO3,NH4HCO3 + NaCl→ NH4Cl + NaHCO3

⑶ CO2

⑷ I 过滤

⑸ 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⑹ a、c

 

22. (8分) (1)  672 mL     , 

(2)  76 g/moL      .

(3)  碳      ,         .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3分)

23.(6分)  (1)   1 mol/L

(2)    8g

24. (7分) Na2SO4  1.42g

Na2CO3  7.42g

NaHCO3  1.6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