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2014-5-11 0:32:50下载本试卷

北京西城区2006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化学试卷  2006.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S—32、Cl—35.5

3

 

3

 

4

 

3

 

3

 
5.2He在热核反应中没有中子辐射,作为能源时不会污染环境。月球上2He的数量足够人

类使用1000年,而地球上2He含量很少。2He和2He互为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D.同位素

6.下列操作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先通氢气排净装置中空气再加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D.用废铁屑制硫酸亚铁时,先将废铁屑放在碱液中加热1~2 min

7.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开的是

A.食盐固体、烧碱固体、硝酸铵固体   B.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 

C.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D.苯、酒精、四氯化碳

8.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SO2和Cl2都能用于漂白             B.苯酚、乙烯都能跟溴水反应

    C.苏打、小苏打水溶液的pH都大于7     D.I2、NH4Cl晶体受热都逐渐消失

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5 g 35Cl2所含中子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2.24 LO3气体中含有0.3 NA个原子

C.0.1 mol乙醇中含有0.6 NA个C—H共价键

    D.1 molH2O2完全分解时转移电子2NA

10.已知:Cu+2Fe3+=2Fe2++Cu2+。将Cu片放入0.1 mol/L的FeCl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n(Cu2+):n(Fe3+)为

  A.3:4       B.3:5      C.4:3      D.3:2

11.甲、乙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甲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乙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与L层的电子数相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乙元素的族序数比甲元素的族序数大

    B.乙元素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比甲元素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
    C.乙元素的原子序数比甲元素的原子序数大

D.含乙元素的化合物数目比含甲元素的化合物数目多

12.将质量分数为a % 的稀硫酸蒸发掉一定量水,使其质量分数为2a %,如果用c1c2分别表示溶液蒸发前和蒸发后的物质的量浓度,则c1c2的关系是

A.c1=2c2     B.c2=2c1    C.c2>2c1    D.c2<2c1

25.(16分)有机物A(C7H11Cl3O2)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生成有机物B和C。

(1)产物B(C4H10O3)分子中含有甲基,官能团分别连在不同碳原子上,它与甘油互

为同系物。
   ① B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 B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B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
     a.消去反应   b.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   d.氧化反应
(2)C~F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C、D、E、F分子中均不含甲基,其中E能跟B发

生酯化反应。


   ① 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F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PAAS(高分子化合物,常用作食品增稠剂),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通过实验证明A分子中含有氯元素,简述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6分)A、B、D、E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A2与水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和白色浆状物,向该浆状物中通入AB2气体可得另一白色不溶物。B、D同主族,D的阴离子与E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请回答:

(1)写出元素符号:A       、B      

(2)已知AD2与AB2的结构相似,AD2的结构式为               ,该分子是        (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3)镁条在AB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D单质放入浓HNO3中加热,生成红棕色气体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A可形成二元弱酸H2A2O4。0.1 molH2A2O4与100 mL 2 mol/L的K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27.(15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

(1)将3.9 g过氧化钠放入烧瓶中,加入100 mLH2O,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① 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集气瓶充满气体后,怎样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简述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酚酞在c(OH)在1.0×104 mol/L~2.5 mol/L时呈红色,且0.5 min内不会褪色;H2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取上述实验得到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片刻红色褪去。

    ① 有人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由于溶液中c(OH)过大造成的,试通过估算并

对比数据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还有人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因为溶液中存在H2O2。试设计实验证明烧瓶

内的溶液中可能有H2O2存在,请简述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补充实验,证明“红色迅速褪去”与溶液中存在H2O2有关。请简述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3分)硫酸工业生产应考虑综合经济效益。

  (1)若从下列四个地区选址新建一座硫酸厂,最合适的地点应在_________附近。

    a.风景旅游区  b.硫酸消耗中心区  c.人口稠密区  d.黄铁矿矿区

(2)工业生产硫酸的原料气成分(体积分数)为:SO2 7%,O2 11%,N2 82%。

压强及温度对SO2转化率的影响如下:

0.1

  0.5

  1

10

400

99.2

99.6

99.7

99.9

500

93.5

96.9

97.8

99.3

600

73.7

85.8

89.5

96.4

     工业上,二氧化硫催化氧化过程采用的是常压而不是高压,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测算,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每生产1 t 98%的硫酸需消耗3.60×105 kJ能量。

若反应:2SO2(g)+O2(g)   2SO3(g),ΔH=-196.6 kJ /mol放出的热量完全被利

用,则每生产1 t 98%的硫酸可为外界提供_____________kJ能量(不考虑其他过

程释放的能量)。

(4)依据题给数据计算:在500℃0.1MPa条件下,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达到平衡时,各种气体的体积比V(SO2)∶V(SO3)∶V(O2)∶V(N2)=        8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5.D   6.D  7.B   8.C  9.B   10.A   11.D  12.C

25.(16分)

  (1)① 羟基(2分)  ② CH2—C—CH2 (2分) CH2—CH—CH (2分)

    ③ b(1分) c(1分)

(2)① CH2(OH)CH2COOH (2分) 

一定条件

 


② nCH2=CHCOONa      —CH2—CH—  (3分)

  (3)取A跟NaOH反应后的水层溶液,加入过量稀HNO3,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

沉淀生成,说明A中含有氯元素(3分)。其他正确结果参照本标准给分

26.(16分)

  (1)C(2分)  O(2分)

点燃

 
(2)S=C=S(2分)  非极性分子         (2分)

2

 

 

 
  (3)2Mg+CO2====2MgO+C           (2分)

2

 
  (4)S+4H++6NO3 == SO4 +6NO2↑+2H2O     (3分)

 
(5)c (K+)> c (C2O4 ) > c (OH) > c (HC2O4 ) > c (H+ ) (3分)

[c (HC2O4 )与c (H+ )顺序颠倒不扣分]

27.(15分)其他正确结果参照本标准给分

  (1)① 2Na2O2+2H2O = 4NaOH+O2↑(3分)
② 用玻璃片在水面下盖住集气瓶口,将玻璃片与集气瓶一起移出水面,将盖有

玻璃片的集气瓶正放在桌上(3分)。

  (2)① 经估算,烧瓶中c(OH)约为1 mol/L;因为c(OH)在1.0×104 mol/L~2.5

mol/L时酚酞呈红色,因此红色迅速褪去不是由于溶液中c(OH)过大造成的

(3分)。

② 取烧瓶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气泡放出,用带火星的木

条检验,木条着火,说明溶液中可能有H2O2存在。(3分)

③ 取②中试管里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且不褪色,说明“红色迅速褪

去”与H2O2的存在有关(3分)

28.(13分)其他正确结果参照本标准给分

  (1)b(2分)     

(2)常压时SO2的转化率已经很大,增大压强会增加动力成本和设备成本(2分);

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SO2转化率下降(3分)

(3)6.23×105 kJ(3分)

(4)V(SO2)∶V(SO3)∶V(O2)∶V(N2)= ( 0.46 )∶( 6.5)∶ (7.7 )∶8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