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七中2006-2007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卷(06.10)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试卷共8页,有4大题30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写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直接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蓝、黑圆珠笔将班级、姓名、学号、试场号、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卷Ⅰ、Ⅱ,考试时不能使用计算器。
4.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K—39,Ca—40,V—51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最佳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1.近期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率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硫化氢,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硫化氢分子很稳定,受热难分解
B.硫化氢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
C.将硫化氢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D.硫化氢是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H2S=2H++S 2-
|
Al2O3 + N2 + 3 C === 2 AlN + 3 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铝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氮化铝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 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
3.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aHCO3的水解:HCO3-+H2 O H3O++CO32-
B.金属铝溶于NaOH溶液:Al+2OH- == A1O2-+H2↑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4OH- -4e- == O2↑+2H2O
D.1 L0. 5 mol·L-1稀硫酸与1 L 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57. 3kJ的热量:
H2S04(aq) + 2NaOH(aq) == Na2S04(aq) + 2H20(1);△H=-114.6 kJ/mol
4.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Na218O2 + 2H2O == 4Nal8OH + O2↑
B.2KMnO4 + 5H218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18O2↑+ 8H2O
|

D.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3H2O
5.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
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氯气被完全吸收制得有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
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
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 B.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
C.a为阳极,b为阴极;NaClO和NaCl D.a为阴极,b为阳极;NaClO和NaCl
6.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极性键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单质分子中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氨反应中,当断裂3NA个H-H共价键的同时生成6NA个N-H共价键,则该反应达到平衡
B.将分子总数为NA的NH3和HCl的混合气体置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22. 4L
C.在SiO2晶体中,若含有1 mol Si原子,则Si-O键数目为4NA
D.1L lmol·L-1 FeCl3溶液中,含Fe 3+的数目为NA
9.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意大利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氧分子,它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O4分子,如果已知氧原子核外的电子并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运动,且分子中每个原子均达到8e一稳定结构,则下列关于该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O4象NH3一样是三角锥形分子 B.O4分子象白磷分子一样为正四面体构型
C.O4分子中的原子一定在同一个平面内 D.O4分子中的原子构成一个四边形
|
A.2 Na2O2 + 2 H2 O == 4NaOH + O2↑ B.NH4C l+ NaOH == NaCI + H2O + NH3↑
C.Mg3N2 + 6 H2 O == 3Mg(OH)2↓+2NH3↑ D. CaC2 + 2H2 O→Ca(OH)2 + CH≡CH↑
11.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 > n,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 a-b=n-m;② 元素的原子序数a > b > c > d;③ 元素非金属性Z > R;④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 > Y。
A.②③正确 B.只有③正确 C.①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正确
12.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有色固体;H 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C.硫酸锶(SrS04 )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13.有两种短周期元素X和Y,可以组成XY3,当Y的原子序数为M时,X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① M—4 ② M+4 ③ M+8 ④ M-2 ⑤ M+6,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⑤
14.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是
A.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D.新超导材料K3C60
15.从实验测得不同物质中O—O之间的键长和键能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其中X、Y的键能数据尚未测定,但可根据规律性推导键能大小顺序为:W>Z>Y>X。则该规律性是
A.成键时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B.键长越长,键能越小
C.成键所用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大 D.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
16.已知A和B是第二或第三周期元素,可在同一周期,也可以在不同周期,两者可形成AmBn 型离子化合物,若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x – m– n + 16 B.x – m – n + 8 C.x + m + n – 8 + 18 D.x – m – n
17.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22-)和超氧离子(O2-)两种。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 : 1 B 1 : 2 C 1 : 3 D 2 : 1
18.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践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由“Cl2+H2O=HCl+HClO”反应可推出 “F2+H2O =HF+HFO” 反应也能发生
B. NaCl与CsCl化学式相似,故NaCl与CsCl的晶体结构也相似
C.由“2Fe+3Cl2=2FeCl3”反应可推出“2Fe+3I2=2FeI3”反应也能发生
D.Na、K具有强还原性,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K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
19.最新研究表明生命起源于火山爆发,是因为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中含有1%的硫化羰(COS),已知硫化羰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八电子结构,结合所学元素周期表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化羰分子中三个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 B.硫化羰属于非极性分子
C.硫化羰沸点比CO2低
D.硫化羰的电子式为
20.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P4)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P—P 198KJ·mol—1、P—O 360kJ·mol—1、O=O 498kJ·mol—1。则P4+3O2==P4O6的反应热△H为
A.+1638 kJ·mol—1 B.一1638 kJ·mol—1
C.-126 kJ·mol—1 D.+126 kJ·mol—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21.(8分)下列结构图中,代表原子序数从1到10的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价键,
根据各图表示的结构特点,写出该分子的化学式:
A ▲ 、 B ▲ 、C ▲ 、D ▲ 。
22.(6分)右图中A、B、C、D四条曲线是表示ⅣA、ⅤA、ⅥA、ⅦA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曲线,其中A、D 分别表示 ▲ 、 ▲ 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变化;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依次升高,其原因是 ▲ ;
图中第2周期有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显著高于相应的同族第3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原因是
▲ 。
23.(4分)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金属钒及其化合物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已知钒的原子序数是23,回答下列问题:
(1)钒被认为是一种稀土元素,广泛存在于各种矿物中。钾钒铀矿中的钒原子最外层已达8电子稳定结构,其化学式为K2H6U2V2O15,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2)测定钒含量的方法是先把钒转化成V2O5,V2O5在酸性溶液里转变成VO
,再用盐酸、硫酸亚铁、草酸等测定钒。总反应可表示为:VO
+H2C2O4
VO++CO2+H2O(未配平),
其中还原剂是 ▲ 。若消耗0.9 g草酸,所对应钒元素质量是 ▲ g。
24.(6分)下表列出了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有关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原子半径(10-10m) | 1.52 | 2.27 | 0.74 | 1.43 | 0.77 | 1.10 | 0.99 | 1.86 | 0.75 | 0.71 |
最高价态 | +1 | +1 | - | +3 | +4 | +5 | +7 | +1 | +5 | - |
最低价态 | - | - | -2 | - | -4 | -3 | -1 | - | -3 | -1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10种元素的原子中,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少的是 ▲ (填写编号);
(2)上述⑤、⑥、⑦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可能是 ▲ (写分子式)。某元素R的原子半径为1.02×10-10m,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 ;若物质Na2R3是一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请你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 ▲ ;
(3)元素⑤的某种单质具有平面层状结构,同一层中的原子构成许许多多的正六边形,此单质与熔融的②单质相互作用,形成某种青铜色的物质(其中的元素②用“●”表示),原子分布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
25.(6分)位于短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位于同一主族,A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B、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B、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C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根据你的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符号:A ▲ 、B ▲ ;
(2)A、B、D间可形成甲、乙两种微粒,它们均为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且甲有18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则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3)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的稀溶液,C(Ⅰ)、C(Ⅱ)为多孔铂电极。接通S1后,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C(Ⅰ)极的玻璃管内的气体约是C(Ⅱ)的二分之一。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 ,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
① C(I)的电极名称是 ▲ (填写“正极”或“负极”);
② C(II)的电极反应式是 ▲ 。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18分)
26.(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填序号)。
A.配制50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可用两只250mL的容量瓶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
C.无法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
D.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
E.为了测定某溶液的pH,将经水润湿的pH试纸浸入到待测溶液,过一会取出,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F.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G.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H.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稀NaOH溶液洗涤
J.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少量硫酸会产生沉淀
K.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27.(6分)请设计实验用氯化钙固体和其他有关试剂(硝酸银价格昂贵不能使用),制取一定量纯净的硝酸钙固体。
(1)写出表示制取硝酸钙的化学方程式: ▲ , ▲ ;
(2)简述实验的操作步骤(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但要求回答试剂的用量:少量、适量或过量) ▲ 。
28.(6分)亚硝酸钠NaNO2可用做水泥施工的抗冻剂。它易溶于水,有咸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酸性溶液中它能氧化碘离子、亚铁离子。它能将人体内血红蛋白里的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而使人中毒,在建筑工地上多次发生把亚硝酸钠误作食盐食用,导致民工中毒的事件。亚硝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是不稳定的弱酸,它只存在于冷的稀溶液中,易发生如下反应:3HNO2 == 2NO↑+ HNO3 + H2O。
试从浓醋酸、氨水、纯碱、稀盐酸、碘化钾淀粉溶液中选择适当的物质作试剂,用两种简单的化学实验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1)方法一(只用一种试剂),试剂 ▲ ,现象 ▲ ;
(2)方法二,试剂 ▲ ,现象 ▲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9.(6分)钙是人体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细胞膜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功能正常运作所必需的常量元素,维生素D参与钙和磷的代谢作用,促进其吸收并对骨质的形成和改善有重要的作用。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钙尔奇D600片剂”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碳酸钙1.5 g(相当于钙元素600 mg),成人每天服用1片。”
(1)“1.5 g碳酸钙与600 mg的钙”的计量关系是如何得出来的,请列式表示;
(2)该公司的另一种产品,其主要成分与“钙尔奇D600”相同,仅仅是碳酸钙的含量不同。为测定该片剂中碳酸钙含量,某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取一片该片剂碾碎后放入足量的HCl中(假设该片剂的其余部分不与HCl 反应)过滤,取滤液加 (NH4)2C2O4,使Ca2+ 生成CaC2O4沉淀,沉淀过滤洗涤后溶解于强酸中,并稀释成1L溶液,取其20mL,然后用0.01 mol/L KMnO4 溶液滴定,反应中用去6 mL KMnO4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2MnO4― + 5H2C2O4 + 6H+ == 2Mn2+ + 10CO2↑+ 8H2O
试通过计算回答该片剂中碳酸钙的含量,并仿照药品说明书的文本表达出来。
30.(6分)某天然碱的组成为x Na2CO3·yNaHCO3· zH2O,将称取的4.56g样品于300℃加热分解至完全(300℃ Na2CO3不分解),得到残留固体3.71g,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完全吸收后可得到0.500g沉淀。请计算:
(1)该样品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2)通过计算确定该天然碱的化学式。
杭七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答题卷(06.10)
卷Ⅰ | 卷Ⅱ | 总分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满分 | 40 | 8 | 6 | 4 | 6 | 6 | 6 | 6 | 6 | 6 | 6 | 100 |
得分 |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21.(8分)A 、B 、C 、D 。
22.(6分) 、 族,原因 ,
原因 。
23.(4分)化学式 ,还原剂 , g。
24.(6分)(1) ;(2) ,位于 ,
电子式 ;(3)化学式 。
25.(6分)(1)元素符号;A 、B ;
(2)离子方程式 ;
(3)① 电极名称 ,② 电极反应式 。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18分)
26.(6分) 。
27.(6分)(1)化学方程式:
、 ;
(2)操作步骤
。
28.(6分)(1)方法一:试剂 ,现象 ;
(2)方法二:试剂 ,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9.(6分)
30.(6分)
杭七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评分标准(06.10)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C | D | B | A | B | A | C | D | A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 | D | C | A | B | C | B | D | D | B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21.(8分)A:NH3 B:HCN C:CO(NH2)2 D:BF3
22.(6分)VIA(1分) ⅣA(1分)、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2分)
它们分子间存在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增大(2分)
23.(4分)(1)K2O·2UO3·V2O5·3H2O(2分) (2)H2C2O4(1分) 0.51(1分)
24.(6分)(1)②;(2)PCl3或CCl4、第3周期ⅥA族、;(3)KC8
25.(6分)(1)H 、O(2分); (2)HS- + OH- =S2-+ H2O(2分);
(3)正极(1分),H2 + 2OH--2e- == 2H2O(1分)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18分)
26.(6分)B、C、D、G、J、K
27.(6分)(1)CaCl2+Na2CO3=CaCO3↓+2NaCl(1分),
CaCO3+2HNO3=Ca(NO3)2 +CO2↑+H2O(1分);
(2)用蒸馏水溶解CaCl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加适量HNO3,使沉淀溶解,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4分)
28.(6分)(1)浓醋酸(1分) 容器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的原物质为NaNO2(1分)
(2))稀盐酸和碘化钾淀粉溶液(2分) 反应后溶液呈蓝色的物质为NaNO2(1分)
2NO2- + 2I- + 4H+ == I2 + 2NO↑ + 2H2O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9.(6分)(1) 1.5×40/100×1000=600 (2分)
(2)设:每片药片中含CaCO3的物质的量为x摩尔
2MnO4― ~ 5H2C2O4 ~ 5CaCO3 (1分)
2 mol 5 mol
0.01×6×10-3×50 mol x mol
x=0.0075mol (1分)
m (CaCO3) == 0.75g (1分) 相当于300毫克钙 (1分)
|
30.(6分)(1)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 CO2 + Ca(OH)2 == CaCO3↓ + H2O
0.01mol 0.005mol 0.005mol 0.005mol 0.005mol
m(结晶水) == 4.56g-3.71g-0.005mol╳(44+18)g/mol == 0.54g(1分)
(2)n(NaHCO3) == 0.01mol,
n(Na2CO3) : n(NaHCO3) : n(H2O) == 0.03mol : 0.01mol : 0.03mol == 3 : 1 : 3(1分)
天然碱的化学式:3Na2CO3·NaHCO3· 3H2O(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