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考历史试题 - 正文*

高考历史中国红色之旅训练

2014-5-11 0:33:03下载本试卷

高考历史重点专题:中国红色之旅

背景材料:
1.近年来,以革命历史纪念地为旅游目的地的红色旅游在华夏大地方兴未艾,这些红色圣地以其独特的革命历史内涵,美丽的自然和人文风光,和深刻的历史变迁吸引着广大游客。
2.江泽民和胡锦涛当选总书记后,均到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故地,即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道,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
3.1936年10月,世界军事史上的空前壮举---红军战略转移取得胜利。2006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红军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它不仅成为中国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而且超越时代和国界,成为世界上广为传扬的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一.选择题:
1.下列旅游资源不属于革命纪念地的是
A、江西井冈山         B、贵州遵义
C、四川九寨沟         D、陕西延安
2.确立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A.洛川会议 B.中共“三大” C.瓦窑堡会议 D.八七会议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农村革命根据地大多分布在南方,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影响            B.北方是军阀统治中心
C.南方地形复杂,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多是南方人
5.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指
A.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B.从克服右倾错误到克服“左”倾错误
C.中国革命由此转危为安   D.从受共产国际支配到独立解决党内问题
6.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等在广西发动了百色起义,创建了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湘赣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7.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领导下,先后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有
①陕甘宁②晋察冀③晋冀豫④冀鲁豫⑤苏南⑥皖东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③⑤
8.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其战略意图是 
A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B与敌军进行主力决战
C全面扩大解放区         D解放中原,进取华中
9.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
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
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确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是在
A.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遵义会议
二.主观题:(图略)
11.观察下列三处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图一:中共生死攸关转折点


 


                      图二:革命圣地

 


 
                图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观察图一、图二、图三,依次写出三个著名红色旅游景点的地名及其所属省份。
(2)从历史的视角分别说明以上三地被列为红色旅游景点的主要依据。
(3)江西省正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革命遗址游),请你为旅游者选择三个必游景点,并说明必去的理由。
(4)请你谈谈开发红色旅游景点的现实意义。
12.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随着革命形势发展不断转移。读下列中国革命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⑴图一反映中国革命的区域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分析说明其转移的背景和所取得的重要革命成果。
⑵图二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江西有三大摇篮,即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革命和共和国的摇篮。分别指出三大摇篮分别在什么地方?结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从革命力量、思想理论、军事斗争、政权建设等方面说明江西成为红色土地的有利因素。
⑶图三反映中国革命的区域中心又发生了怎样的转移?有何意义?
⑷从图二到图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熟的时期,概括“成熟”的表现。
 
13.2006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国家旅游局开展红色旅游→红军长征。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色政权普遍出现在南方各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2)简要说明导致图中红军出发长征和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3)红军征服了万水千山,在长征途中先后渡过了哪几条大河?依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分析指出红军在长征中遇到和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
(4)指出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5)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什么?
(6)1987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修建“红军长征纪念总碑”。长征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党中央却决定在四川建立“红军长征纪念总碑”。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
14.近代中国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民主革命的重心在哪里?分析说明其原因。
(2)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民主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哪里?为什么?
15.长征是我党和红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是一次军事上的战略转移,而且在许多方面也发生了重大转移或变化。结合史实概括说明这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参考答案:
1—5 CDAAD       6—10 CBACB
11.(1)遵义(贵州);延安(陕西);西柏坡(河北)
(2)遵义——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性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标志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领导枢纽中心.西柏坡——领导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做了思想的准备。
(3)南昌起义纪念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遗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遗址:1931年,在瑞金召开了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4)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12.⑴由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背景: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兴起;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⑵从城市转入农村。分别是南昌、井冈山、瑞金
有利因素:①大革命时期这里形成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不断壮大;②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③南昌起义,“反围剿”等武装斗争的开展;④井冈山、湘赣、湘鄂赣、闽浙赣、中央等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及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
⑶从南方到西北。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③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⑷①开创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②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问题;③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及时调整方针、政策,为以后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3.(1)原因: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大革命的中心在南方;在南方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结果: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据地大部丧失,红军被迫长征.
(2)(1)长征的主因:王明的“左”倾错误造成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失利。长征取胜的主因: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
(3)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艰难险阻:党内的“左”倾错误;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条件。
(4)标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意义: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5)长征精神:中华民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奋发进取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6)理由: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范围广,是红军长征的主体;红军在四川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充分展示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4.(1)中国民主革命的重心在南方,其原因有:南方遭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较早,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较为尖锐;南方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集中,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为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南方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较早而普遍;南方远离中国封建统治中心,反动势力较为薄弱。
(2)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革命的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其原因是:南方是国民党统治区域的中心,反动势力较为强大;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革命重心由此转移到北方;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集中力量侵略华北。中共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华北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15.①思想路线和领导核心的变化。长征前“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毛泽东被剥夺中央苏区军队的领导权,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长征中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这种变化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从此中共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②斗争目标的变化。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仍坚持“攘外必先按内”的政策,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围剿”,红军斗争的主要目标是国民党蒋介石。随着日本侵华加剧,日本侵略者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抗日前方,中共的斗争目标逐渐由反蒋抗日变为联蒋抗日。
这一变化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成为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③战略转移的胜利和革命中心的变化。长征前革命中心在南方,主要是在湖南、湖北、江西周围十多省建立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打破了国民党全面剿灭红军的企图,革命的中心转移到北方。
战略转移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这些骨干成为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抵柱,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