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
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5至8页,答在试题卷上。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请你判断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应当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2.孔子以爱人之心协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A.克已复礼、贵贱有序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存天理,灭人欲 D.兼爱非攻
3.“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4.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 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
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D.封建王朝的更替
6.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7.右图是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
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书体被认为既有审美价值,
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你知道这种书体是什么吗?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8.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
各种新材料。下列作品属于现代派的是
A B C D
9.诗、书、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他们是艺术,同时也是历史。我们在学习欣赏文学
艺术作品时,要关注从诗歌的咏唱和书画的无声的倾诉中折射出的时代光泽,学会从多
种途径来感知历史,捕捉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下列论述能符合上述观点的有
①“草书圣手”张旭的狂草体现了盛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②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法度森严折射出唐王朝鼎盛,社会走上正规之
时,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
③宋代书法艺术出现“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书法艺术各具情态、追求个性而
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提倡“我书意造本无法,点划信手烦难求”。这反映出宋代城
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社会平民化、世俗化。
④中国印章的刻制讲究“印宗秦汉”。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折射出秦王朝一统天
下,“以法为教”,继往开来的社会特征;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蕴涵着大汉统一王
朝的恢弘气势和“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右图体现了浓郁的
A.文人意趣 B.民间风情
C.质朴与浪漫 D.王朝鼎盛气象
11.关于亚里士多德及其观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他看来真理高于一切
B.其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造了控制论
C.把希腊哲学的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精神发展到顶峰
D.他的研究从大量收集材料开始,经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后得出结论
12.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对此正确理解是
A.以人的感觉与认识来评判事物客观存在与否的标准
B.提倡个人主义以及怀疑一切的思想
C.呼唤人类关注社会、政治与法律,解决日常生活发生的问题
D.惟有人有资格和力量,也有权利重薪规范自己的生活
13.启蒙运动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在
A.主张政治民主和权利平等 B.反对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
C.反对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 D.追求个性解放和现实幸福
14.中世纪的欧洲,一国之君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
的门前乞求宽恕,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国王需要到教皇门前祈祷
B.国王权力受教皇制约
C.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D.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
15.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
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
对此,小明不甚理解。请你帮他分析,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
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16.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17.李宇春,这个热爱音乐、拥有良好修养和单纯梦想
的中国大学生,成为了一个微妙的符号。湖南电视台
电视节目《超级女声》体现了电视的哪一种功能?
A.资讯传播B.新闻报道C.大众娱乐D.艺术鉴赏
18.下列对贝多芬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B.被称为“乐圣”
C.他是德意志音乐家
D.是连接浪漫主义音乐和现代主义音乐的桥梁
19.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①拜伦创作《西风颂》 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20.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出的民主,主要是指
A.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 B.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C.东西方文化有机结合 D.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21.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潮有着本质的区别,根源是
A. 国际环境不同 B.阶级基础不同 C.政治目标不同 D.思想观点
22.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23.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4.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5.歌曲 《走进新时代》 唱道:“ …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
26.毛泽东的哪项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两类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D.武装夺取政权思想
27.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第一
颗氢弹爆炸成功。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培育出杂交水稻
A.①③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28.下列哪一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A.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B.相对论 C.量子论 D.万有引力定律
29.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据你推断,这个“世纪人物”应是:
![]() | ![]() | ![]() | ![]() |
A.Newton B.Darwin C.Edison D.Einstein
30.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形成
C.爱因斯坦——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D.普朗克——量子论诞生
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注意事项:
1、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 答卷前先将密封内的项目填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9分,第32小题18分,第33小题18分,共55分。要求:紧扣题竟,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否则扣2—3 分。
31.(12分)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
![]() | ![]() |
图一(前551-前479年) 图二(前179-前104年)
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对联集锦。山东和山西的对联是: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⑵图二中历史人物是谁?其主要思想有哪些?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4分)
⑶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3分)
⑷在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又有了怎样的发展?(3分)
32.(15分)胜利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展览一 中外名画鉴赏
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 清朝画家郑板桥的《墨竹》
(1) 如果你是解说员,请为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写一段解说词。(包括绘画形
式、内容、艺术价值,不超过100字)(5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仔细观察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墨竹》,指出其绘画特点。(3分)
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
(3)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5分)
书名 项目 | 清朝《红楼梦》 | 意大利《十日谈》 |
时代特征 | 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宗教束缚 | |
内容特点 | 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对明清社会展开深入地揭露和批判。 | |
地位 | 将古典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
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1分)其核心是什么?(1分)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1分)
(3)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3分)
(4)材料四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2分)当时欧洲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1分)
34.(16分)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编号 | 人物 | 速写 |
① | |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
② | |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③ | | 著有《新学伪经考》一书 |
④ | |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
⑤ | | 《新青年》的创办者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五位代表人物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的五个派别。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所代表的派别。(3分)
编号②________________;编号③_________________;编号④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编号①、③、④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6分)
(3)编号②、③、④、⑤所代表派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4分)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3分)
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45分。
1-5BBAAC 6-10CDBBB 11-15BBCABD
16-20BCDCD 21-25BBCDD 26-30CCCC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5分。
31.(12分)
(1)孔子。(1分)核心:“仁”。(1分)
(2)董仲舒。(1分)主要思想: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学说;发挥了仁政思想。(任答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影响: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学思想更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1分)
(3)态度:秦始皇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本质相同:两者均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服务。(1分)
(4)明朝: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两宋以来的理学,将之发展为心学;生活在明朝晚期的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2分)
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1分)
32.(15分)
(1)形式;人物画,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宗教题材,直接取材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内
容:主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艺术价值:体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
精神,具有反封建神学的进步意义。(5分)
(2)郑板桥的《墨竹》,注重写意,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文人画,融诗、书、画、
印为一体。(3分)
(3)(5分)
书名 项目 | 清朝《红楼梦》 | 意大利《十日谈》 |
时代特征 | 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上文化专制(2分) |
|
内容特点 |
| 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歌颂现实生活,提倡生而平等。(2分) |
地位 |
| 享有“人曲”的美称,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成就的高峰。(1分) |
33.(12分)
(1)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3分)
(2)文艺复兴运动;(1分)人文主义;(1分)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继承与发展)。(1分)
(3)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3分)
(4)自由是天赋人权,不可侵犯和抛弃,并以法律保障。(2分)理性(1分)
34.(16分)
(1)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3分)
(2)鸦片战争后新思潮萌发,地主阶级先进人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90年代以后以设议院、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为主要内容;20世纪初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分)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
(4)①救亡图存是学习西方的主题,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经历了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一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一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