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卷
(必修3第1-5单元)
(命题人:叶长庚 )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5题,计70分)
1.“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 | ![]() | ![]() | ![]() | ||||
A. 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2.汉武帝时期太学的兴办
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②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③使非贵族官僚子弟可直接入仕 ④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宇宙便是吾心”,这是哪一思想家的观点?
![]() | ![]() | ||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守仁
4.李贽和鲁迅的最主要相同点是
A.反对清朝的腐朽统治 B.抨击儒家伦理道德
C.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 D.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6.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不包括
![]() | ![]() | ![]() | ![]() |
A.但丁 B.彼特拉克 C.拉斐尔 D.薄伽丘
7.启蒙运动时期,不属于法国涌现的思想家的是
![]() | ![]() | ![]() | ![]() | ||||
A.孟德斯鸠 B.康德 C.卢梭 D.伏尔泰
8.下列各项要求,不是启蒙思想家共同主张的是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追求政治自由与权利平等 D.呼唤理性、自由、平等、博爱
9.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
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 B.对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C.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D.影响波及亚洲、美洲
10.“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11.“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12.14世纪时,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非常热爱。
右图是匠人在修复挖掘出的残破雕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②古希腊罗马文化充满人性的美,让他们找到了共鸣
③雕塑虽已残破但折射出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④修复一新的雕塑深得教士、贵族们喜爱,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某一时代致力于“发现世界和发现人”,当时的社会被描绘成一个自信的、互相竞争的、一心要获得成就的、光荣和不朽的社会。这种独立的世俗价值观的发展,起源于基督教前的古代世界的重新发现,它表现在更加敏锐的历史感上,历史不再被认为是天意的实现,而是人类的努力和失败的产物。” 以上资料所谈的是哪一时代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14.下列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牛顿创立力学体系②瓦特制成单动式蒸汽机 ③达尔文创立进化论 ④电灯发明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15.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
①打电话拜年 ②乘公共汽车上班 ③坐飞机旅行 ④网上聊天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6.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
A.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宗教和神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C.天主教会反对殖民扩张,维护了资产阶级的人性主张
D.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人民易于接受
17.右图是1930年在甘肃北部居延注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木简》。
它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的兵器及其它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
帝“永元”的纪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
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18.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专制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闭关锁国对外政策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自然经济一起占统治地位
19.宋元时期,我国文化高度繁荣,能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有:
①活字印刷术②郭守敬《授时历》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
①一束纸张 ②一叠印刷的书籍
③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王羲之的《兰亭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
21.在《诗经》中,你可能在以下哪部分看到有关董仲舒为汉武帝祝寿奏乐的情景描述
A、风 B、雅 C、颂 D、ABC三项都不能够
22.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指的是
![]() | ![]() | ||||
![]() | |||||

A.《夫妇宴饮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23.“世上疮疾,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谰”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一副对联?
A.屈原 B.辛弃疾
C.杜甫 D.李白
24.下图出自柳公权之手的书法作品最有可能是
《墨兰图》
25.在一次美术鉴赏课上,美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清代郑燮的名作《墨兰图》(如右上图),同学们展开了充分讨论,最后得出了如下几个关于这幅作品的特点,你认为哪一点不符合史实。
A.借竹喻人 崇尚气节 B.意在笔先 趣在法外
C.以形写神 表现气质 D.诗书画印 综合一体
26.2007年 9月3日至5日,第五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在山东临沂成功举办。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A.杜甫 B.顾恺之 C.王羲之 D.张仲景
2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A、婉约派 B、豪放派 C、田园派 D、山水派
28.魏源等人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其目的是
A.抵制侵略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使人们注视世界形势的发展 D.帮助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
29.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A.民主和科学 B.彻底废除旧制度 C.新思想新文化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0.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1.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启蒙运动相比,相同之处不包括
A在运动中其思想潮流发生了变化 B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运动
C都是具有反封建斗争的性质 D初兴之时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32.最早在中国举起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分别是
A.陈独秀和李大钊 B.李大钊和陈独秀 C.李大钊和蔡元培 D.蔡元培和李大钊
33.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34.“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下列哪一运动思想主张的内涵一致?
A.维新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整风运动
35.下列文献中,能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 | ![]() | ![]() | |||||
![]() |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第36题11分,第37题19分)
36.阅读材料:
人物 编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人物编 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① | | 号饮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 ⑤ | |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硝烟” |
② | |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 ⑥ | |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
③ | |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 ⑦ | |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
④ | | 《新青年》的创办者 | ⑧ | | 创建了“湘军” |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上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写序号)。(4分)
(2)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对于向西方学习的主张。(5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3分)
37. 欧洲近代历史上,有两次伟大的思想运动,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是启蒙运动的前奏和序幕,启蒙运动是规模更大、更深入和更彻底的新时代的文艺复兴。(共18分)
回答以下问题:
(1)马克思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的语文,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文中“久受崇敬的服装”具体是指什么?(2分) 指出这场穿古装演新戏的运动产生的先决条件及思想核心?(4分)
(2)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的中心在哪个国家?其主要原因何在?启蒙思想孕育和催化的直接实践是什么?(6分)
(3)启蒙运动确立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6分)
高二历史周练答题纸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二.非选择题:
36.
(1)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2)
(3)
37.
(1)
(2)
(3)
高二历史周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B | C | D | B | D | C | B | B | B | A | A | C | A | A | B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A | D | D | A | D | D | D | C | D | C | C | B | A | D | D |
31 | 32 | 33 | 34 | 35 | ||||||||||
A | A | B | C | C |
36.
(1)第一类:⑤③; 第二类:⑧②; 第三类:⑥①; 第四类:④⑦。(4分)
(2)徐、魏二人代表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曾国藩、李鸿章二人代表的是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师夷长技以自强”)
康梁二人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维新变法思想(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陈独秀、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提倡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猛烈抨击儒家传统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5分)
(3)结合中国国情,以开放的心态了解并适当吸取世界各国文明中的优秀成分,使之成为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创新、与时俱进的重要支持。(3分)
37.
(1)“服装”指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先决条件:14―16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
思想内涵:人文主义思潮。(6分)
(2)法国;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封建专制制度更趋腐朽;
实践:法国大革命。(6分)
(3)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与法制等。(任意答对三点给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