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级历史11月月考试题
(9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Ⅰ 卷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次社会关系的革命,由此引起了世界历史的巨大变化,据此回答1—7题:
1.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部门开始主要是因为
A.它是一种新兴工业,新技术容易推广 B.该部门生产原料来源丰富
C.政府严格限制该部门,必须首先突破 D.它是一种传统工业,技术经验丰富
2.下面四幅图片中,最早改变了原有动力受地域等因素影响的是
A
B
C
D
3.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作用
C.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
4.工业革命中对推动美国机器的普及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A.轧棉机、缝纫机、轮船和拖拉机的发明 B.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方法的采用推广
C.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带来了先进技术 D.国内自然资源丰富,国内外市场广阔
5.18世纪末19世纪初,影响法国工业革命进程的特殊原因是
A.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尚未惠及法国
B.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况
C.对工业革命技术的排斥
D.1789~1814年期间社会动荡不安
6. 右图是19世纪前期的一幅历史照片,这张照
片说明的历史现象
A.工业革命减轻了工人的劳动
B.工业革命使工人阶级的地位恶化
C.工业革命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D.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7.下表为19世纪前期欧美主要国家的城市和农
村人口统计表,这个统计表说明了
国别 | 总人口(万)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英国 | 1800 | 48% | 52% |
法国 | 3600 | 75% | 25% |
美国 | 2300 | 87% | 13% |
①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 ②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③除英国外,其他国家都还没有开始工业化④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无产阶级产生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社会主义运动兴起。据此回答8—10题:
8.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新阶段。这里的“新”表现在
①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③工人运动进一步走向国际联合 ④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更紧密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 以下右边是我国发行的纪念巴黎公社
|
A、左边历史人物与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没有关系
B、左边历史人物直接领导了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C、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不能体现左图历史人物的观点
D、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丰富了左图历史人物的思想
10.巴黎公社提供给国际工人运动的最为成功的经验是
A.全面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政府人员必须由民主选举产生
C.必须切实保护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 D.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相继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据此回答11—21题:
11.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
B.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
C.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农奴制的阻碍
D.俄国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12.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①造成资本集中 ②扩大了国内市场
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右图的漫画形象地反映了
①美国南北冲突的主要原因
②19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社会矛盾的焦点
③美国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
④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国内形势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下列有关美国内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北矛盾的实质是两种经济形式的斗争 B.奴隶制的存废是南北矛盾的焦点
C.内战开始时北方由于不得人心而处于被动地位
D.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内战的转折点
15.19世纪中期,推动德意志实现统一的根本动力是
A.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 B.强有力人物的统一领导
C.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 D.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6.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对他的学生说:“孩子们,………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今天是你们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了,”与这一情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普法战争 B.克里米亚战争 C.普奥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7.统一后的德意志继承了普鲁士的许多旧制度和旧传统,其中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A.封建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军国主义传统 D.独裁统治传统
18.日本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卓识的改革措施是下图中的
19.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近代化的统一国家,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倒幕派掌握了政权,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发展近代教育
20.俄日两国以改革(而不是革命)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A.两国封建统治基础牢固,没有发生社会危机
B.两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较低
C.人民的反抗斗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开明皇帝相互妥协
2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时期农民取得土地的相同方法是
A.武力夺取 B.出钱赎买 C.无偿分配 D.垦田归己
伴随资本主义在世界各地的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由此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据此回答22—25题:
22. 右图《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中所
揭示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A.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C. 英国的海外市场急剧萎缩
D. 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23.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里
“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准确含义是
A.东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实力落后于西方
B.东方各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东方国家紧随西方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亚洲国家按西方的制度对社会进行改造
24.下列关于亚洲革命风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为运动领导者 B.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掠夺
C.具有反殖民主义与反封建主义双重性质 D.由于多种原因,结果都失败了
25.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普遍遭到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革命运动 B.起义军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
C.缺乏先进阶级领导和彻底的革命纲领 D.革命队伍内部出现内讧甚至背叛行为
高二上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Ⅱ 卷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6、交通工具的演变,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请根据下列交通工具演变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运煤的马车
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 卡尔·本茨的三轮汽车
哥伦布的帆船
富尔敦的蒸汽轮船
莱特兄弟的早期飞机
(1)世界近代史上交通工具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5分)
(2)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这种变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 内战后,北部工业资产阶级掌握联邦政权,统一的全国资本主义市场向纵深进一步发展,各种鼓励工业的积极措施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工业化进程。19世纪最后30年的美国经济呈现出罕见的高速度发展。60年代初,美国仍未摆脱对欧洲的经济依附,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到90年代末,美国已拥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内战结束后,联邦政府进一步实行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在各方面扶植工业、金融业和商业,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环境。……给工业资本主义在市场、资金、资源、劳动力和技术诸方面创造了比当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要优越的有利条件。 ——《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
回答:
(1)材料一中林肯所说的“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指的是哪两种经济形式?(2分)这两种经济形式有何异同?(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内战中北方的胜利对于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3)运用同一时期世界历史上突出事例(除美国外,至少两例),简要说明:“任何国家要
想发展都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非常有力的政府和安定的社会环境。”(4分)
28、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14分)
(1)这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哪四个重大事件?(4分)
(2)这四个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6分)
(3)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9、阅读下列三幅图,回答:(12分)
(1)这三幅图分别反映了哪三股历史潮流?(3分)
(2)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潮流的结局有何不同?(3分)
(3)产生这种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A | B | C | B | D | B | C | C | D | A | C | C | D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C | D | A | C | D | C | B | B | A | B | A | C |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6、(1)演变:动力:从人力、畜力、自然力转变为蒸汽动力,再发展到以内燃机为动力(3分)。领域:从陆地向水上及空中发展(2分,相应表述亦可得分)
(2)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制成了改良型蒸汽机,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相继问世。(2分)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中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工具的变革,以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得到迅速发展。(2分)
(3)影响:①扩大了交通工具的种类和适用范围,推动了与之相关的工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推动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②缩短了产品生产地、原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地之间的时空距离,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③为世界各地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3分)
27. (1)南部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和北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2分) 。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1分)不同:北部是雇佣劳动制,使用的是自由劳动力;南部是黑人奴隶制,进行的是强制劳动。(2分)
(2)发展和深化了统一的全国市场;推动了美国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3分)
(3)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俾斯麦继续推行“铁血政策”,稳定刚刚统一的国内秩序,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了前提。(2分)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消除了封建割据,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强有力的新政权,通过国家扶持发展资本主义,使日本短期内便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回答意大利统一的相关史实亦可)(2分)
28、(1)历史事件分别是: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图四答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可得分)。(4分)
(2)内在联系:新航路的开辟使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2分)。工业革命加速了资产阶级开拓商品市场和抢占原料产地的步伐,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体系)初步形成(2分)。
(3)影响: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分)②这一市场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大肆掠夺,打断了当地历史独立发展进程,导致了当场的贫困落伍。(1分)但同时,又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及思想文化,客观上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分)③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推动世界向整体化发展。(1分)
29.(1)历史潮流: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3分)
(2)结局不同:图一俄国1861年改革取得成功;图二巴黎公社最终被临时政府扼杀;图三印度民族解放被英国镇压。(3分)
(3)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是这一时期的主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够容纳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尚不具备取得成功的条件;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纲领的指导,还属于旧式的民族解放运动范畴。(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