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 | ||
历 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阶级结构出现变化是由于
A.商业革命的推进 | B.殖民扩张的推动 | C.价格革命的进行 | D.贸易中心的转移 |
2.新航路开辟后,主要商路从
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 B.地中海转移到了印度洋沿岸 |
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 D.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 |
3.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产生的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B.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
C.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 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4.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禁欲主义 | B.启蒙思想 | C.人文主义 | D.蒙昧主义 |
5.下列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 B.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历史过程 |
C.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 D.建立了完整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 |
6.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A.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 B.封建专制统治与民主要求相矛盾 |
C.殖民压迫激起民族意识 | D.农民阶级迫切希望得到土地 |
7.拿破仑政权的下列措施中,体现了法国革命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产生深刻影响的是①颁布了《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②保存大革命成果,维护了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③动摇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传播大革命的思想④与英国争夺霸权,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市场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④ |
8.17、18世纪出现的启蒙运动
①起源于英国,中心在法国; | ②以宣传理性为中心,强调人权和法治; | ||
③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 ④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9.以下各项属于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的有
①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 ②反对教权主义和等级制度 | ||
③主张权利平等 | ④倡导君主立宪制 |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10.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包括:
①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 ②都反对专制王权,追求自由平等 | ③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 | |||
④都强调民主和法制 | ⑤都在文学领域多有建树 | ⑥都弘扬了科学 | |||
A.①②③⑥ | B.①②⑤⑥ | C.①⑤ | D.①②④⑤ | ||
11.下列启蒙思想家在人权问题上取得最高成就的是
![]() | ![]() | ![]() | |||||
![]() | |||||||
A.Rousseau | B.Locke | C.Voltaire | D.Diderot |
12.以下发明不是出现在美国的是:
A.轧棉机 | B.缝纫机 | C.拖拉机 | D.蒸汽机车 |
13.下列论断哪些是正确的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取了德意志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③1847年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④巴黎公社成立后,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4.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能够初步形成世界体系的根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 B.封建势力的衰退 |
C.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 D.工人运动的兴起 |
15.印度民族大起义中,许多王公成为起义的领导者,这说明
A.起义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目的 | B.封建王公演化成为资产阶级 |
C.起义以反对殖民统治为主要目的 | D.印度这一时期的阶级矛盾大大缓和 |
16.亚洲革命风暴中,印度人民把主要矛头指向殖民统治,而中国人民则指向本国的封建势力,这一差异性主要是由两国下列哪一方面引起的
A.社会性质 | B.社会主要矛盾 | C.革命任务 | D.领导阶级 |
17.1857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从美国蔓延到欧洲大陆,这表明
A.美国向欧洲大陆转嫁危机 | B.欧美大陆形成世界性市场 |
C.美国积极在欧洲扩展商务 | D.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
18.在巴黎公社采取的一系列革命措施中,触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的措施是
A.废除旧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B.成立执行委员会代表公社
C.公社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D.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19.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非洲完全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 B.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
C.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
20.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里“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准确含义是
A.亚洲国家按西方的制度对本国社会进行改造
B.东方成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C.东方落后于西方
D.东方国家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1.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句话强调了
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 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
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 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
22.下列关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 B.都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 |
C.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 D.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
23.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是
A.没有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B.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
C.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24.俄国1861年改革与美国南北战争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①解放劳动力 | ②扩大市场 | ③扩张领土 | ④积累资金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25.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关系,其根本媒介是
A.价格低廉的商品 | B.先进的政治制度 | C.领先的生产技术 | D.先进的生产方式 |
26.19世纪60、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其相同的原因是
A.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 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
C.德意志民族与外来势力的矛盾 | D.人民大众与统治阶级的矛盾 |
27.影响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改革或革命潮流形成的最主要经济和政治因素是
A.工业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B.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
C.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 D.商业革命和维也纳体系的崩溃 |
28.19世纪中期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所承担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
A.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 B.推翻各国的封建统治 |
C.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 D.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29.在19世纪的亚洲革命风暴中,民族解放运动比较常见的特点是
A.同时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 | B.军队中的士兵是运动中的主要力量 |
C.由最高统治者担当运动领袖 | D.建立起民族独立国家 |
30.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正确的理解是
①整个世界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 ②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 | ||
③大批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 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 ||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二、非选择题(31题13分,32题12分,33题15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三幅图及图解(13分)
图①《政治竞赛》 图②《撕裂的美国地图》 图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说明:图①《政治竞赛》反映了美国1860年总统大选的竞选情况。身材高大,健步如飞,跑在第一位的是林肯,如影随形的是他的竞选伙伴SteDhen Douglas,跑在第三、四位是代表南方利益的John C.Breckinridge和John Bell。
图②《撕裂的美国地图》反映了林肯当选总统,北方工商业资本家在西部建立“自由州”的要求将变为现实,南方7州退出联邦,蓄谋叛乱。左边正使劲把北部和西部控制在手中的是林肯和Stephen Douglas(共和党)。拿着刷子、胶水,正努力把南方诸州粘合在一起是John C.Breckinridge和John Bell(民主党)
图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反映了这一宣言的颁布对内战进程的巨大影响。蹲在总统宝座上的猴子指林肯,手中拿的是《宣言》,欣喜若狂、正在捧读的是黑人奴隶。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⑴根据图①,指出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2分)
⑵图②说明美国内战爆发前国家处于什么状态?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⑶图③反映了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上看这个宣言的?(2分)
⑷林肯政府为扭转战争形势还作了那些努力?(2分)
⑸简述这场内战带来的积极作用。(3分)
32.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社会学说?(4分)各举一例说明法国和美国早期资产阶级怎样实践了这些学说。(8分)
33.19世纪中期,争取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成为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之一。这股潮流在欧洲和亚洲各发生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试概括分析这些事件出现的原因,并指出这些事件的特点。(15分)
高二年级期中考答题卷 |
历 史
二、非选择题(31题13分,32题12分,33题15分,共40分)
31.(13分)
⑴(2分)
⑵(4分)
⑶(2分)
⑷(2分)
⑸(3分)
32.(12分)
33.(15分)
高二历史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
1-5CCACD 6-10AADBC 11-15ADACC 16-20ABDDD 21-25BDDAD 26-30BBAAD
二、非选择题(40%)
31.⑴导火线是: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总统。(2分)
⑵内战爆发前美国处于分裂状态。(2分)根本原因: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矛盾。(2分)
⑶图③反映了作者是站在南方奴隶主立场上,说明南方叛乱者对《宣言》的仇视和恐惧(2分)
⑷颁布《宅地法》(2分)
⑸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3分)
32.⑴提出的学说主要有:三权分立学说、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⑵①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把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②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提出了“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人权;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等;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③1792年法国召开国民公会;通过了成立共和国的决议,废除了君主制度,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1793年国民公会以路易十六“阴谋反对公众自由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推上断头台;体现了社会契约论思想。(第③点答案也可举例为:美国<独立宣言)宜称“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④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学说。)
评分标准:学说4分,举例每个4分,只要举出任意2例即可
33.代表性事件:欧洲的德意志、意大利统一;亚洲发生“革命风暴”。(3分)
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意大利政治上的分裂割据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同一时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全球扩张,亚洲相继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2分)
特点:德意志、意大利的民族主义运动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范畴。(2分);德、意通过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有封建残余;(2分)亚洲革命风暴属于旧式民族运动反侵略与反封建相结合(2分),由农民或封建王公领导,(1分)由于自身局限性结果以失败告终。(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