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选修)
分值 120分 时间 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观察右图 结合所学知识,图中子路等人所侍奉的“圣”是指 (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董仲舒
2、文天祥抗元被俘后,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他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是( )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心学
3.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
对此,小明不甚理解。请你帮他分析,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
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4、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①毛笔纸张 ②一叠印刷的书籍 ③临摹的《洛神赋图》④王羲之的《兰亭序》(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
5、在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见以下的表格,据此回答6——8题
平均时间 | 1885—1919年 | 1920—1944年. | 1945—1964 |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 30年 | 16年 | 9年 |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 7年 | 8年 | 5年 |
1987年所占国民经济比率 | 英国 | 日本. | 中国 |
第一产业 | 2% | 3% | 25% |
第二产业 | 38% | 40% | 44% |
6、下列发明最快投入市场的是
A 因特网 B 电灯 C 内燃机的汽车 D 蒸汽机
7、与日、英相比,中国的整体经济是
①侧重于工业 ②农业技术含量高 ③侧重于服务业 ④劳动密集型为主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8、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晶体管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B 蒸汽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C 电动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D 内燃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9、《十日谈》的一则故事说:“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年轻美丽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仰天主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低下头,眼睛盯着路面,别去看她们。谁知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的是( )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人生的目的是追求高尚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从来不盲信盲从
10、一个学生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看到这样一段对白:“咱们走吧。”“咱们不能。”“为什么不能?”“咱们再等待戈多。”下列美术作品与上述对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相似的是 ( )
A 、《日出•印象》 B 、《自由引导人民》 C 、《播种者》 D 、《格尔尼卡》
11、梭伦的墓碑上曾刻下这样的铭文:“摧毁过无端骄横的波斯侵略者的萨拉米斯岛生育了梭伦,这位伟大的立法者。”下列选项最符合这句话意思的是( )
A、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B、梭伦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C、梭伦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黄金时期 D、梭伦改革消除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12、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13、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是“商鞅虽死,秦法不败”。上述现象说明( )
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②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利益③变法者都没有好结果④商鞅实行严苛的法律自食其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4、“(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以上表述,主要肯定商鞅变法的( )
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善,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继续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又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16、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云冈石窟建成于孝文帝迁都前,龙门石窟主要建成于孝文帝迁都后。赏析右边图片,对图片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云冈石窟的造型类似北方少数民族雄健可畏②龙门石窟类似中原少数民族温和可亲③汉族先进文化在当时的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居于主导地位④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族的融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17、“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无论从服装上还是从风度上,诗歌反映了( )
A、汉族年青女子 B、鲜卑族年青女子 C、汉族年青女子受鲜卑文化影响 D、鲜卑文化受汉族文化影响
18、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认为:“我们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这里说的斗争所引起的直接后果是指:( )
A.农奴起义 B.克里米亚战争
C.农奴制改革
D.十二月党人起义
19.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20.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沙皇专制统治
B.推翻沙皇封建专制,废除农奴制
C.禁止俄国人前往西欧
D.保证对拿破仑帝国战争的胜利
十二月党人起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21题11分,22题11分,23题13分,24题11分,25题14分
21.(11分)胜利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展览一 中外名画鉴赏
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 清朝画家郑板桥的《墨竹》
(1) 如果你是解说员,请为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写一段解说词。(包括绘画形式、内容、艺术价值,不超过100字)(5分)
(2)仔细观察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墨竹》,指出其绘画特点。(3分)
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
(3)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3分)
书名 项目 | 清朝《红楼梦》 | 意大利《十日谈》 |
时代背景 |
| 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宗教束缚 |
内容特点 | 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对明清社会展开深入地揭露和批判。 |
|
地 位 | 将古典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
|
22、(11分)阅读下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这样诙谐地评价康有为的思想:他给孔子穿上了西装,“孔圣人”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维新思想的先师。
(1) 怎样理解康有为“孔子穿上了西装”?他的目的何在?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对孔孟之道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使“至圣先师”威风扫地。
(2) 新文化运动批孔的直接因素是什么(1分)?材料中的口号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什么缺陷?(2分)
材料三
2006年是孔子诞辰2557周年,在山东曲阜举行了2006年孔庙祭孔大典活动。2006年祭孔的主题是“同根一脉,两岸祭孔”。这是50多年来海峡两岸历史上第一次携手共祭中华民族的文化先哲。
(3) 从经济、文化的角度,你认为2006年祭孔活动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4) 结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谈谈你的认识。(2分)
23、(13分)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后在西方后面呢?”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请回答:(1),列举两个中国古代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就,说明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2分)
(2)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西方诞生,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意大利科学家 (1分)请写出他的主要科技成就及意义。(2分)
(3)据图回答问题
Isaac Newton Michael Faraday Albert Einstein
回答:
图1、2、3中三位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①图1中人物是牛顿他的代表性科学巨著是 ,从中提出了
和 (3分)
②图2中人物是 ,突出贡献是 。(2分)
③图3中人物是 ,他的突出成就有哪些?(3分)
24、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
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
图一 铁制农具
|
| 图三 商鞅铜方升 |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⑴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2分)
⑵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分)
⑶据材料二图二中的牛耕图,史学家一般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⑷引用材料三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2分)
⑸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2分)
2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人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苏联通史》第二卷
⑴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2分)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材料二 1861《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⑵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2分)
材料三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⑶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四 读右边的图片回答:
(4)材料四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1分)这一事件涉及到哪些领域?(2分)
(5)结合上述材料,概要指出亚历山大二世的上述改革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命题:杨国齐 审校:朱其均
高二历史(选修)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涂在机读卡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21题11分,22题11分,23题13分,24题11分,25题14分
21.(11分)胜利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1) 如果你是解说员,请为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写一段解说词。(包括绘画形式、内容、艺术价值,不超过100字)(5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仔细观察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墨竹》,指出其绘画特点。(3分)
(3)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3分)
书名 项目 | 清朝《红楼梦》 | 意大利《十日谈》 |
时代背景 |
| 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宗教束缚 |
内容特点 | 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对明清社会展开深入地揭露和批判。 |
|
地 位 | 将古典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
|
22、(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怎样理解康有为“孔子穿上了西装”?他的目的何在?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新文化运动批孔的直接因素是什么(1分)?材料中的口号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什么缺陷?(2分)
(3)、从经济、文化的角度,你认为2006年祭孔活动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谈谈你的认识。(2分)
23、(13分)请回答:
(1),列举两个中国古代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就,说明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2分)
(2)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西方诞生,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意大利科学家 (1分)请写出他的主要科技成就及意义。
(2分)
(3)据图回答问题:图1、2、3中三位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①图1中人物是牛顿,他的代表性科学巨著是 ,从中提出了
和 (3分)
②图2中人物是 ,突出贡献是 。(2分)
③图3中人物是 ,他的突出成就有 (3分)
24、阅读下列材料(11分)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2分)
⑵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分)
⑶据材料二图二中的牛耕图,史学家一般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⑷引用材料三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2分)
⑸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2分)
2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⑴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2分)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⑵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2分)
⑶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材料四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1分)这一事件涉及到哪些领域?(2分)
(5)结合上述材料,概要指出亚历山大二世的上述改革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高二历史(选修)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涂在机读卡上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A | C | D | D | D | A | C | A | A | D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 | C | C | A | C | D | C | C | C | B |
21.(11分)
(1)形式;人物画,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宗教题材,直接取材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内容:主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艺术价值:体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反封建神学的进步意义。(5分)
(2)郑板桥的《墨竹》,注重写意,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3分)
(3)(3分)
书名 项目 | 清朝《红楼梦》 | 意大利《十日谈》 |
时代背景 | 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上文化专制(1分) | |
内容特点 | 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歌颂现实生活,提倡生而平等。(1分) | |
地 位 | 享有“人曲”的美称,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成就的高峰。(1分) |
22、(1)康有为将西方进化论与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结合起来,宣传维新思想。目的: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减小阻力。说明维新派具有软弱性。(4分)
(2)直接因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1分)。缺陷: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倾向。(2分)
(3)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带动当地旅游等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2分)
(4)①注意对传统文化的鉴别和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②注意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2分)
23、(1)符合要求即可(2分)
(2)伽利略。 发现落体定律,确定了加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概念,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自制望远镜观察星体,发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的伟大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3)① 《自然哲学的原理》 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3分)。②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③爱因斯坦 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解释了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3分)。
24、答案:⑴变法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2分)
⑵说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分)
⑶正确。因为当时通过商鞅“为井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3分)
⑷倾邻国而雄诸侯。(2分)
⑸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致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2分)
25、答案:(1)主张废除。(2分)农民起义威胁沙皇的统治;农奴主贵族希望双业沿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农奴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想通过改革保存自己的权利和土地。(每一要点1分共3分)
(2)农民成为拥有私产和完全自由的人;农民还可以赎买一份土地。(2 分)
(3)农民所付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获得完全自由。(每一要点1分,共2分)
(4)政治改革缓慢;(1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2分)
(5)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通过政治改革,推动着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