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二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二历史专业班选修3全册考试题

2014-5-11 0:33:48下载本试卷

高二历史专业班选修3全册考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答案写在第5页的方框内)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

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④

2二战后的美苏争霸不同于一战前的英德争霸的特点有①争夺的是世界的霸主地位 ②核武器成为争霸力量③以军事集团为基础④体现了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苏联与英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

4“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5、巴黎和会上,美国铩羽而归的主要原因是

A.威尔逊国际外交经验不足     B.美国综合国力不如英法

C.美国不愿意插手欧洲事务      D.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面临日本的挑战

6、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该国以购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

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

①   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   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

③   表明英、法、美绥靖意图

④   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7、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美国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②在雅尔塔会议等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 ③.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④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⑤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⑥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色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8、关于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②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国不能影响安理会的重大活动 ④中国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也离不开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9、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②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④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 C、发表《大西洋宪章》D、登陆西西里岛

11、造成中东地区战争频繁、和平进程艰辛的因素有

①地理位置②民族、宗教矛盾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干预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美苏两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B、苏联的参加

C、反对法西斯,关注民主政治     D、大国之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平衡

13、“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北伐战争的胜利

14、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   D.“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  

15、2003年3月20 日,美英联军以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就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行为表明 ①联合国的权威受到挑战 ②美国企图建立以它为首的单极世界③世界形势趋向紧张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最主要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17、美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下图揭露了日本

A 法西斯的侵略罪行        B、“大陆政策”的实质

C 广田内阁法西斯政权的本质    D、在美国保护下军国主义的复活

19、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美国对越南发动战争②第五次中东战争的爆发③两伊战争的爆发 ④伊拉克战争的爆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③②①④

21、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几次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长期以来的国际矛盾造成    B.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

 C.在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中进行  D.是广大爱好和平的人们推动的结果

22、对克什米尔说法,下列正确的有:①居民大多数位穆斯林 ②居民大多数位印度教徒 ③印巴分治之前是印度的一个土邦 ④大多数居民不希望加入印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当前局部性的战争比起“冷战”时期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霸权主义横行和国际政治力量失衡      B.地区性冲突由来已久

C.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          D.西方大国的暗中指使

24、1999年,中美关系一度降至最低点,主要是由于美国:

A.向台湾出售武器,干涉中国内政  B.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挑衅我国主权

C.轰炸南联盟,推行霸权主义    D.推行“和平演变”策略,遏制社会主义

25. 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②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

③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 ④南北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增无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共计39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 ( 12 分)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造成二战后德国与朝鲜半岛分裂的原因有何相同之处?

二战后,美、苏为划分势力范围,分区占领德国; 进而扶植不同的势力,分别建立了不同性质的政权造成的。

2)1990年10月民主德国井入联邦德国,德意志民族用和平方式由分裂走向了统一,概括说明其完成统一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东、西德人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强烈的民族感情,是促成德国统一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促成两德统一的重要动力;国际局势的变化,是促成两德统一的重要的外部条件。

  意义:两德统一符合德国人民利益,统一的德国逐渐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3)用史实说明朝韩两国在走向统一的道路上做了哪些努力?

史实:从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开始对话,经济文化往来增多;2000年6月,韩朝两国领导人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进一步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  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

材料四  (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英国主张剥夺德国海外殖民地,尽可能地削弱德国的海上力量。但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反对肢解德国和将其领土置于别国统治之下。

原因:是英国要维持其传统的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政策,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避免引起德国的怨恨和可能发生的报复;避免在德国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

(2)根据材料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的主张有什么主要分歧?说明法国的目的和表面理由。

英国反对肢解德国,而法国则主张把德国瓜分为若干个国家并加以控制;英国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法国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法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企图建立欧洲大陆的霸权,表面理由是英国的主张已足以引起德国的怨恨和复仇要求。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英国允许德国发展海军并拥有潜水艇,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德国法西斯扩张军备采取容忍态度,英国与德国一道破坏了凡尔赛和约。

28材料一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材料二 日本在1995年建立了纪念馆,纪念馆坐落在靖国神社旁边,神社里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许多战犯的遗骸。纪念馆里主要的展品是日本官兵用过的靴子和衣物,至于展示日军罪行的展品则一件也没有。日本退伍军人联合会主席崛江正夫解释说:“修纪念馆的初衷是通过展出战争期间军人们用过的物品悼念战争期间死亡的灵魂。这样,他们的子孙就能以此为荣。”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致力于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针对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问题,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强调,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应在国际事务,特别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安理会应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应坚持地域平衡原则,并兼顾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代表性;涉及各地区的改革方案应首先在各地区内达成一致。

  韩国领导人卢武铉指出,1945年,世界大国为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出了大量牺牲,这些国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创始常任理事国具有影响国际秩序的实力和道德名分。但是,现在有的国家也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此情况下,有必要考虑这样的国家对世界和平作了什么贡献,是否具有道德方面的合法性。卢武铉说,推选新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当具有地区代表性。例如,拟代表亚洲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家,只有得到该地区国家的支持才具有地区代表性。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日本天皇认为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日本的生存发展和东亚的安定。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一做法反映了日本国内在对待法西斯侵略历史的态度上存在一种怎样的倾向?潜在的危险是什么?

倾向:美化侵略战争,否认战争罪行(或答对法西斯侵略战争历史缺乏正确认识和反省)危险:潜在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或答重新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3)依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对法西斯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对于它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造成了什么影响?除此之外,材料三认为,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有哪些条件不符合?

影响:日本没有深刻反省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罪行,伤害了曾经遭受法西斯侵略的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遭到这些国家人民的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不具备道德合法性。不符合的条件:日本不是发展中国家代表: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不能体现地域平衡原则和兼顾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代表性。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4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0分.共计36分)

29.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政治局势、经济实力、民族解放运动方面发展变化的有关史实,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必然性;概括指出这一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并结合30年代的有关史实,从自身内部矛盾方面分析这一体系最终崩溃的必然性;这一体系如何被打破的?

(1)建立的必要性: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美德日等国不满足建立在原有基础上的国际政治格局。特别是一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妄图支配世界事务,要求改变以欧洲英法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②一战前后,欧洲格局由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到协约国集团取得胜利,远东地区则由战前共同支配中国到日本暂时独霸中国,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秩序,调整他们在西方和远东地区的矛盾。③一战前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冲击了旧的殖民体系,迫使帝国主义对其进行适度调整。

(2)列强的相互关系:①为分赃和称霸而相互争夺。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拒绝法国关于结盟的提议;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问题进行激烈的争夺,等等。②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例如共同策划对苏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 

(3)崩溃的必然性:①这一体系蕴含有自身无法克服的新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间;战胜国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国家间的矛盾。②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些矛盾。③德意志法西斯专政建立,妄图建立“欧洲新秩序“和”大东亚新秩序“,直接冲击了这一体系。④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导致了二战的爆发,使这一体系最终崩溃。

(4)被打破的过程:1935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又出兵莱茵不设防区。日本违反《九国公约》,妄图吞并全中国,1933年退出国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30下面是对“冷战”局面形成的责任的不同看法:

观点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负主要责任,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也有一定的责任。

观点二:责任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请回答:根据你的理解,你同意那种看法?理由是什么?

同意第一种看法。

  美国负主要责任:因为“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而特意制造的。①1947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理由,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②1948年“马歇尔计划”出台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③1949年德国分裂。④1949年建立北约,使“冷战”局面恶性发展。

苏联也有一定责任:对西方政策作出强烈反应。①1949年导致德国分裂。②1955年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北约对抗。③1961年,支持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

3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出“冷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并加以说明。

(1)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 面。一方面,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结束,一些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另一方面,两极格局的结束又造成国际力量对比的失衡,带来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首先是美国等少数西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插手别国事务;其次是多种地区争端,特别是民族主义的高涨和社会问题的恶化,导致 一些国内动乱、地区冲突。但是世界格局的总趋势仍将是缓和。

 (2)“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美俄实力相对衰落,其他力量快速增长。虽然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但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 方向发展。

 (3)加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两种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这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答题卷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选择题(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26

27

28

29

30

3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B

D

C

C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B

D

D

D

D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A

B

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4分.共计39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 . (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

1)英国主张剥夺德国海外殖民地,尽可能地削弱德国的海上力量。但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反对肢解德国和将其领土置于别国统治之下。(2分)原因是英国要维持其传统的欧洲大陆势力均

衡政策,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避免引起德国的怨恨和可能发生的报复;避免在德国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3分)

(2)英国反对肢解德国,而法国则主张把德国瓜分为若干个国家并加以控制;英国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法国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4分)法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企图建立欧洲大陆的霸权,表面理由是英国的主张已足以引起德国的怨恨和复仇要求。(4分)

3)英国允许德国发展海军并拥有潜水艇,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德国法西斯扩张军备采取容忍态度,英国与德国一道破坏了凡尔赛和约。(4分)

2727.阅读下列材料:

①“这”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2分)

②不对,(2分)其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侵略朝鲜是非正义的行为必然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谴责;(2分)中朝两国人民的浴血奋战,这才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2分)③对美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同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的企图彻底失败。(2分)

对中国:捍卫了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分)

对朝鲜半岛: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2分)

28 答案:(1)由分裂到统一;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

(2)王朝战争或铁血政策;和平方式或非战争方式

(3)二战匐德国被分区占领或美苏冷战。

(4)    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平统一胜于武力统一等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3分。第31题11分.共计36分)

29表现:①德意日法西斯统治,扩军备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②日本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③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④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态度:① 德意日垄资产阶级支持本国法西斯上台和对外侵略

②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不断高涨:共产国际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各种进步力量组成“国际纵队”保卫马德里

③苏联支持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后与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④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30 “二战”前国际关系的中心在欧洲(主要是西欧)。因为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发端于此,西欧各国相继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也首先发生在那里,其经济军事实力最发达;欧洲的资产阶级通过对外扩张,把世界联系在一起,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影响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成库国际关系格局的中心。

变化:“二战”后德、意瓦解,英法削弱,欧洲经济一蹶不振,军事力量削弱,失去了经济霸主地位;后起的美国取代它们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强国;苏联经过二战成库军事政治强国,形成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因而以欧洲库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以美苏两极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31 (1)美国实力削弱;苏联实力增强;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与美国三足鼎立。(3分)它的目的是继续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2分)

(2)从越南战争中脱身;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推行对苏“缓和”外交(转攻为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