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二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二历史同步测试(3)—世界近现代史

2014-5-11 0:33:49下载本试卷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二历史同步测试(3)—世界近现代史

               (第2章 第1-3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资本主义很早就渗入农村,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圈地运动             B.制呢业的迅速发展

                    C.海外贸易             D.航运中心的转移

2.17世纪上半期英王与议会的关系实质是:                             (  )

                    A.贵族与地主的关系               B.世俗地主与宗教势力的关系

                    C.贵族与教士的关系               D.封建统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3.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接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目的是:               (  )

                    A.结束军事独裁体制          B.重建封建王朝

                    C.向封建势力妥协           D.维护革命成果

4.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        (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处死了封建君主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5.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清教徒:                    (  )

                    A.反对在英国占统治地位的天主教制度B.批判“君权神授”的观念

                    C.提出“教随国定”的原则            D.与保守势力争夺英国国教会的领导权

6.下列有关克伦威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清教徒的著名代表            B.指挥纳西比战役

                    C.推行航海条例              D.倾向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7.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  )

                    A.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B.“光荣革命”

                    C.通过《权利法案》         D.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8.《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上述条文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国王与议会商讨国家大事成为一种制度

                    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9.对17世纪初法国的国情表述正确的是:                              (  )

           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已相当普遍    ②封建大贵族和教会上层的势力仍然很强大

           ③贵族叛乱和宗教战争长期的困挠   ④农民占全国人口的90%左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10.17、18世纪法.俄.普.奥等国的专制君主仍具有较大进步性,主要表现为:(  )

                    A.促进了国家统一           B.废除了封建制度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进行对外扩张

11.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促进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

                    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      D.废除农奴制度

12.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一些君主进行改革,顺应当时世界潮流的有:    (  )

                    A.路易十四信奉“朕即国家”

                    B.路易十四说:“只有当全部权力完全集中在唯一的国君手里时,国民的幸福和安谧才

有保障”

                    C.路易十四说“凡从事海运的商贾,购买船只或建造新船来从事运输和经商者,在已确

定的航次中,得到朕处领得每一吨进口或出口商品的补助费。”

                    D.腓特烈二世说:“你们绝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事必须通报我。”

13.在改革中采纳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是:                                (  )

           ①路易十四     ②彼得一世     ③特蕾西亚女皇  ④腓特烈二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而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纷纷进行改革,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主要原因在于欧洲大陆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

                    B.这一时期欧洲大陆封建国家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反宗教斗争的成果

                    C.这些改革延缓了封建制度的衰亡进程

                    D.这些改革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欧洲殖民者最早入侵的第一块大陆是:                              (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     D.拉美

16.因奴隶贸易而发展为英国第三大港的城市是:                         (  )

                    A.伦敦        B.利物浦       C.曼彻斯特    D.鹿特丹

17.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                                       (  )

           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开拓殖民地  ②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建立

           ③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取加拿大     ④英法七年战争爆发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8.“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19.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法国,到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场争夺实质上反映了:                     (  )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C.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D.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20.16世纪以来殖民主义罪恶,主要表现为:                            (  )

           ①野蛮屠杀当地居民          ②掠夺财富、资源和劳动力

           ③贩卖黑人奴隶            ④开拓商品市场

                    A.②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出租阿勃洛德庄园的契约》(1516年)

双方议定:上述男修道院与妇女修道院院长,以坐落于格罗斯特郡的阿勃洛德庄园出租给理查·凯塞琳、威廉和约翰,归他们经营管理。……还把庄园上的绵羊三百二十头出租给承租人……连同出租的还有喂养绵羊所需的草地、牧场和一切附属建筑物。……规定:上述庄园地和草地目前虽由长期占用的佃户使用,……但承租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在要求的,现在已经住有佃户的一切领地上迁入新的佃户。

材料二 《圈地法案》(1794年)

由于公社使用之草地、公社牧场与放牧地都交错在一起,使其各所有人均感不便,但若由各土地所有人和一切其他利害有关人等按其对土地的不同的权利、份额和利益划分应得的地段,将这些土地分割并以栅栏围圈,则对他们均将大为有利。此种分割划分地段并加围圈,虽使一切有关方面均得其利,但必须在国会协助下执行之。

材料三 自亨利七世以来,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

——引自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土地经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反映了当时英国的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6分)

(2)材料二反映英国圈地运动出现什么发展趋势?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马克思是怎样对圈地运动评价的?(8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8分,第23题14分,共计32分。

22.结合史实说明,宗教问题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所产生的影响。(18分)

23.17—18世纪欧洲封建国家为什么进行改革?这些改革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应如何认识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1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D 【解析】此题的关键是认识英王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议会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3.【答案】D 【解析】此题对学生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考生必须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大背景下,通过英国革命发展的全过程来认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同时也要求考生能够透过历史事件的现象把握其本质。选择A项是典型的错误,选项B在逻辑上就难以成立,选项C的“妥协说”不能得到史实的支持,这至多只能算是一种形式上的妥协,而不能说妥协就是目的。从正面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既然选择了旧王朝,就是他们认为这样更符合他们的利益,通过教材可以得知克伦威尔死后政局混乱,不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巩固和资本主义统治的稳固,复辟旧王朝实际上是为了稳定秩序,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4.【答案】A

5.【答案】A 【解析】清教的基本这种是清除国教中保留的天主教的教义教规,与A项一致。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B 【解析】17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而不是相当普遍。①是错误的,用排除法判断只有B是正确的。

10.【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欧洲封建国家改革的综合认知程度。解题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要把握欧洲封建国家进行改革之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向资本主义过渡,只要能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即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就是进步的。二是把握好国家的统一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国家的统一同样是专制君主制的进步性表现,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比,资本主义的发展更具时代性,且国家的统一是专制君主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因素。

11.【答案】C 【解析】本题应立足于作为封建君主的彼得一世的主观目的去分析,A和B是一项改革的直接目的,而D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改革中农奴制得到了加强,易排除。

12.【答案】C 【解析】此为材料性选择题,考查阅读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应弄清,十七、十八世纪世界被称之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奠定经济基础是这个时代的潮流。因此,A、B、D三项与这个潮流是背离的,不正确的。C项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能促进商品经济、海外贸易的进步,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是正确的。

13.【答案】D

14.【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和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综合思考的能力。解答此题最易出错的是B、C两项。宗教神学是中世纪禁锢人们的思想枷锁,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后,世俗封建集团通过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进一步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客观上巩固了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成果。从表面上看,这些改革加强了封建统治,延缓了其衰亡,但实际上,这些改革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衰亡的进程。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要求正确掌握四个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有关事件的因果关系。第②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建立是在1600年,应该是最早的,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开拓殖民地在17世纪初期。④和③之间有因果关系,由以上分析可以正确排出顺序。

18.【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分析马克思这段话的侧重点是什么?即马克思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马克思这段话的前面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叙述殖民制度给欧洲资本主义带来的好处(“促进了……”、“保证了……”、“加速积累”),但在后面部分,马克思则一针见血地揭露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血腥性质,即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殖民地的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基础上。

19.【答案】B 【解析】英国打败法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资本主义和社会政治制度。在资产阶级政权保护下,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力急速增强,法国此时仍是封建国家,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阻碍工场手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致使国力相对落后。“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不能说明问题的实质,既可以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先进和落后,也可以用在同一社会制度国家中某些方面的先进与落后。“大陆均势”指英国对欧洲大陆国家推行的扶弱抑强,使之达到大陆强国之间势均力敌,便于英国操纵和维护英国霸权的政策。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有推行“大陆均势”政策的因素,但不反映英法争夺成败的实质。

20.【答案】D 【解析】16—18世纪殖民主义侵略是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服务的,它带有赤裸裸的掠夺性,前三项是符合的,开拓商品市场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殖民扩张的内容。

二.材料解析题

21.【答案】①土地所有者将土地出租给承租人自由经营。(3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入农村,许多土地所有者开始转化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3分)

②圈地运动在合法状态下的公开大规模进行。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4分)

③马克思肯定地圈地运动使农民与生产资料分离,成为雇佣劳动力,使封建土地关系变为资本主义的土地关系,有利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原料、国内市场和资本原始积累,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创造了某些历史条件。(4分)

【解析】英国圈地运动是促进英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实质上是资本主义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在瓦解封建生产关系的同时,资本主义因素生长和发展起来。英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由此发生重大转变。圈地运动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具有不道德性和客观进步性的双重性质。我们认识、分析历史事物应全面,同时又要从本质上看问题。衡量评价历史事件的作用,最高标准应当是生产力标准。

三.问答题

22.【答案】①16世纪,英国都铎王朝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建立了“英国国教教会”。(3分)

②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宗教专制,严厉对待“非国教徒”,特别是其中的“清教徒”。“清教徒”反对英国国教保留的天主教义,要求简化教会仪式和活动,提倡清静节俭的生活,很适合资产阶级追求积累资本的生活理想,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3分)

③1637年,查理一世对苏格兰人实行宗教压迫,引起苏格兰人特别是清教徒的愤慨。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1640年,议会召开,新议会的议员中有许多清教徒,议员们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革命由此正式开始。(3分)

④克伦威尔是清教徒的著名代表人物,在革命期间起了重要作用。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后,他掌握了大权。在宗教上,他厉行清教法规,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3分)

⑤克伦威尔死后不久,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信奉天主教,并企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这意味着要夺回革命进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从天主教会中所获得的土地,而英国新教的统治地位也将丧失。(3分)

⑥英国两党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威廉得知后立即宣称,到英国后将全力保护“新教”,这自然得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及英国新教徒的支持。1688年,威廉和玛丽共同即位,史称“光荣革命”。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3分)

【解析】宗教问题贯穿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始终,此题旨在以宗教问题为线索,进一步深层次地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并认识宗教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

23.【答案】①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潮流,欧洲封建国家内部资本主义因素有了一定的发展,封建制度出现了危机,各国君主为维护其统治,开始了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4分)

②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有:都采取措施削弱和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和王权;都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鼓励发展工商业。(4分)

③这些改革都是封建统治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因此不能改变封建统治的基础。但改革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这一潮流推动下进行的,各国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重商主义经 济政策,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作用。(6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本题共设三问,第一问考查学生对欧洲封建国家改革的背景的认识,各国的改革有各国的具体背景,但欧洲主要封建国家都进行改革,这种背景就不是各国的具体的背景,命题求答的是欧洲各国共同的时代背景。第二问是考查学生对欧洲封建国家改革的共性认识,它需要在掌握各国改革的具体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比较。第三问要求学生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地对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