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二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二级历史第四学期第三月考试题

2014-5-11 0:33:51下载本试卷

高二级历史第四学期第三月考试题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l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l卷1至4页 第II卷5至6页,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十月革命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  )

 A.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时代胜利的标志

 C.垄断资本主义从此开始走向衰亡

D.人类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存的时期

2.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他的话表明                             (  )

 A.正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   B.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指明了方向

 C.认为俄国当时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D认识到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对此,下列有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  )  

 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实现,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实现,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③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后愈益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  D ③④

4.巴黎和会在下列哪一问题上的规定应给予肯定(  )

A.部分欧洲国家的领土划分问题   B.关于战败国的赔款问题

C.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处置问题    D.对苏维埃俄国的政策问题

5.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主要表现在(  )

①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②获得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③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 ④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中,美国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来缓解危机,德国却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通过国民经济的军事化来缓解危机,造成这种不同的因素有(  )

①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②两国的经济实力不同 ③“一战”对两国的影响不同 ④德国国内有法西斯组织而美国则没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行星

的新定义,1930年发现的冥王星(图片左上) “惨遭降级”。发现冥王星的理论依据是

A.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B.布鲁诺宇宙无限理论     

C.牛顿力学理论    D.爱因斯坦相对

  战争与和平,是社会政治的不同表现形态,是社会政治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必然出现的历史

现象,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据此回答8--10题。

8.马克思既反对盲目崇拜战争,也反对痛苦屈辱的和平。20世纪英、法、美曾一度不惜

一切代价追求和平,其采取的政策是

A.势力均衡  B.中立  C绥靖  D.冷战

9.中、日、韩合编的《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胜国向战败国只是要求赔款及割让领土,但是,这也成了第二次大战爆发的火种。鉴于这一教训,人们考虑这次国际审判,要在调查的基础上,重在追究战争责任。”关于“这次国际审判”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指东京审判②背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③保留了天皇制④更多地体现了美国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②③④  

10.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惟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11.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影响的相似点有(  )

①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 ②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 ③战后制裁了德国 ④在美国资本

扶植下恢复经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建立诚信机制的是(  )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B.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联邦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D.全国银行休业4天,全面整顿

13.二战时,中美英三国首脑开罗会晤的中心议题是(  )

A.争取苏联对日作战     B 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

C.协商三国对日作战策略   D.促令日本迅速投降  

14.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根本好转”的表现有(  )  

①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之中 ②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 ③北非德意军队投降 ④苏德战场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②③④

15.“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这反映二战后美国在西欧  (  )

A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以议会政治遏制共产主义  D.进行反苏反共的舆论宣传

16.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可以概括为                (  )

A 美国取得压倒性优势          B.双方互有攻守

C 苏联依靠绝对军事优势迫使美国退让  D.双方不堪军备竞赛重负放慢争霸步伐  

17.1949年,中国、德国都出现了分裂局面下列对两国分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国的分裂都是雅尔塔会议的产物 

B.两国的分裂都与世界大国的强权政治有关

 C.分裂后的政权都分别参加华约、北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D 两国都正在努力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

18.1950年艾奇逊在谈到美国政策时说,美国的防线是从“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至琉球群岛,直到菲律宾”。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对这一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调整对日政策是美国远东战略的重要一环 ②是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在亚太地区的反映 ③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形成美日防御体系 ④缓和与日本的矛盾,减轻日本与美国的竞争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19.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这段话表明                             (  )

A日、美、西欧的盟友关系破裂  B.美、苏之间的矛盾正在被美、日、西欧的矛盾取代

C.美、苏两极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D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20.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  )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   B.在各领域出现一批新技术成果

C.对生产力产生巨大推动力         D 奠定了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21.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步骤。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22.20世纪50、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改革,其实质是        (  )

A.要求脱离社会主义阵营    B.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 各国内部社会斗争的结果   D.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

23.韩国和新加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其共同原因是 (  )

①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②实现国民经济非军事化,节省开支③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序 ④根据国际经济形势调整发展战略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24.西亚各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根本目的是            (  )

A 提高石油价格             B.逐步控制本国的石油工业

C.改革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石油工业  D.打破西方石油垄断资本对石油的垄断

25.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表现形式

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C.经济全球化对区域集团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D.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利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文本框: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能 答 题 
第四学期第三月考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3)材料三中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列宁的思路指什么?好在什么地方?“模式僵化了”又指什么?这一模式的主要弊端是什么?(6分)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是如何处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系的。(2分)

 

(5)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7.(32分)世界近现代史上,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数十年。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英国最早地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比如说我们现在熟悉的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这样的一套政治制度,在英国都是最早地确立。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这个国家长治久安,长久地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所以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并开始对遥远的西方产生了兴趣。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摘自《大国的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美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及其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成为英国的主要盟友。美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文本框: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能 答 题 
            ——摘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1)指出材料一各图片所示人物或事件与该国19世纪崛起相关的重

大事件。(6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崛起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面临的重大

国内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6分)20世纪20和50年代,美国是如何主导国际

体系的建设的? (8分)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对大国崛起的认识 。(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A

A

C

B

C

C

A

D

A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B

B

A

D

A

D

B

A

D

B

26.(1)经济思想:自由主义。产生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提高;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自由贸易、自由经营。 (6分)

(2)变化:政府开始干预经济。 (2分)

 (3)列宁的思路:新经济政策。积极作用: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做法,开始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模式僵化了”指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管得过死、过严,缺乏足够的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6分)

(4)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把宏观和微观,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或改变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和市场相结合)。(2分)

(5)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本国经济政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等等。 (2分)

点拨:本题考查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调整。解答时,结合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加以分析。

27.(32分)

(1)英国工业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6分)

(2)殖民掠夺和殖民贸易;强大的军事;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强大;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国家长期保持稳定。(答对三点即给6分)  

(3)问题途径:①南北分裂(奴隶制存废)问题。(1分)通过战争,打败南方叛乱诸州,废除黑人奴隶制度。(2分)②经济危机问题。(1分)推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经济的严重破坏,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2分)(共6分)

主导建设:①20年代: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支配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形成了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新格局。②50年代:推行“冷战政策,形成美苏两极格局,与苏联争霸世界;并一度操纵联合国事务。(8分) 

(4)大国的崛起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思想文化和国家制度;一个国家的崛起应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大国的崛起没有统一的模式和道路,必须根据国情制定和调整内外政策。(答“抓住机遇”也给分)(答对两点即给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