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014-5-11 0:33:56下载本试卷

学科:历史

教学内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考点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1.资本主义萌芽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手工工场和自然经济的演变

2.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活动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①意大利和西欧的文艺复兴

②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③宗教改革

4.尼德兰革命的原因和结果

(二)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①革命的背景

②革命的进程

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

①法国

②俄国

3.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①英、法、荷争夺殖民地的斗争

②殖民主义的罪恶

4.法国启蒙运动及其影响

5.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①封建制度的危机和大革命的爆发

②法国的初步改造

③革命战争和共和国成立

④雅各宾派专政

⑤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

6.美国独立战争

①独立前的英属北美殖民地

②独立战争

③美国的建立

二、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1.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观点,分析欧洲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因果关系。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新航路的开辟对欧、亚、美三洲产生的两种不同结果及原因。

3.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中的重要人物、成就、思想主张的分析,培养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特定的历史事件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尼德兰革命的背景和意义,社会各阶级的处境和革命态度之间的关系。

5.通过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6.通过克伦威尔、拿破仑、华盛顿等历史人物在历史关键时刻所起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摒弃英雄史观,并认识历史事件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

7.分析殖民主义的两重性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8.总结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事物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9.客观、全面地评价启蒙思想所阐述的人权思想、法制思想及社会政治学说,客观、全面地评价《独立宣言》、《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等资产阶级文献。

10.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三、知识结构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1.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1)欧洲经济的发展。①欧洲手工业技术的进步。②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③农业技术的改进。

(2)欧洲资本主义萌芽。①条件。②时间、地点。③形成的两个途径。④资本主义工业的三个阶段。⑤农村中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产生。

2.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1)新航路的开辟。①原因: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商业危机②客观条件③经过④影响

(2)西欧诸国的早期殖民侵略。①西班牙扩张的地域、方式②葡萄牙扩张的地域、方式 ③掠夺的影响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运动。 ①兴起的原因 ②时间、范围 ③指导思想 ④各国代表性成就 ⑤影响

(2)西欧的宗教改革①背景和实质 ②德意志马丁·路德改革 ③瑞士的宗教改革和加尔文派 ④法国的宗教战争 ⑤英国的宗教改革 ⑥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4.尼德兰革命

(1)革命的原因①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②西班牙和天文教会的专制统治。

(2)经过

(3)意义

(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1.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①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③都铎王朝的统治④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①反对派的形成 ②导火线  ③经过:爆发、内战、共和、 独裁、复辟、政变 ④历史意义

(3)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①君主立宪制的出现和逐步发展。②内阁制的逐步形成。

2.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

(1)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①强化中央集权的历史背景②改革措施③改革后果(2)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①历史背景②主要内容③后果

3.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1)英、法、荷的殖民扩张①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②法国的殖民活动③荷兰的殖民扩张

(2)英、荷、法争夺殖民地的斗争①英荷殖民战争②英法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③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

(3)殖民主义的罪恶 ①种族灭绝 ②暴力劫掠 ③贩卖黑奴 ④殖民主义的后果

4.欧洲的启蒙运动

(1)启蒙运动的兴起

(2)法国的启蒙运动 ①伏尔泰 ②孟德斯鸠 ③卢梭 ④百科全书派

(3)启蒙思想的影响

5.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

(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①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②社会等级对立严重③启蒙思想的影响④财政危机的加剧

(2)大革命的爆发①导火线②开始标志

(3)法国的初步改造①君主立宪派掌权②颁布反封建法令③《人权宣言》④《1791年宪法》

(4)革命战争和王位倾覆①革命战争爆发②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5)吉伦特派当权①瓦尔密大捷②建立共和国和处死路易十六③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6)雅各宾派专政①救国委员会和罗伯斯庇尔②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和作用③雅各宾 派的分裂④热月政变⑤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7)法兰西第一帝国①热月党和督政府②拿破仑·波拿巴的崛起③雾月政变④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⑤拿破仑的对内政策⑥对外战争及其性质⑦第一帝国的覆亡

6.美国的建立

(1)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

(2)北美独立战争的经过

(3)美国1787年宪法和联邦政府的成立

(4)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

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最深层原因是(  )

A.生产技术进步            B.社会分工扩大

C.经济结构变化            D.商品经济发展

分析与答案:这是一道程度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答案是A。

2.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宗教斗争实质上反映了(  )

A.国教徒与清教徒的矛盾

B.清教徒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

C.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矛盾

分析与答案:本题考查对宗教本质的认识能力及透过现象认识历史实质的能力。

答案是C。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有(  )

①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③制定了本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④开始了议会制政治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分析与答案: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比较、概括的能力。

答案是A。

4.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经济上的表现

B.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上的反映

C.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D.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答案是B

5.中国的火药传入欧洲后,除了在军事上发挥作用外,还直接促进了(  )

A.造船业的发展            B.治金业的发展

C.工业区的形成            D.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演变原因的探究能力。

答案是B

6.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与议会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是(  )

A.两国王都相信“君权神授”

B.两国王都随意征税

C.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形成

D.议会要求限制王权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的认识。

答案是C

7.1789~1792年法国大资产阶级当政时完成的反封建任务是(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B.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C.解除了农民所受的封建地租剥削

D.从法律上确认废除等级制度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分析能力。

答案是D

8.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较,法国大革命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

A.坚决地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完全抛开宗教斗争的外衣

C.斗争过程曲折反复         D.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分析与答案:本题为程度性选择题,也是比较型选择题,考查再认再现重要史实,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综合分析以及认识其本质的能力。

答案是B

9.恩格斯曾经称赞法国启蒙思想家“都是非常革命的”是因为他们都(  )

①要求实行法制②主张实行共和制③反对专制王权和特权等级④主张废除私有财产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史实理解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

答案是B

10.美国独立战争主要解决的矛盾是(  )

①美利坚民族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②殖民制度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③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④国内阶级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性质、目的、原因、结果和意义的综合认识以及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答案是A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及常备军,为了维持宫廷的奢侈无度的生活,也为了养活大批宫廷贵族,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就成为专制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为了增加财务收入,必须增加赋税,为了增加工商业的税收,必须培养税源,必须大力发展工商业。因此,路易十四任用柯尔柏为财政总监,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世界通史》

材料2 在柯尔柏的倡导下,法国执行重商主义政策。重商主义认为:一个国家金银越多,国家就越富,国力就越强,因此必须努力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促使外国金银流向本国。为此目的,柯尔柏实行了保护关税,对外国工业品和进港船只课以重税,以阻碍商品进口;同时,又努力发展本国工商业,鼓励出口。在这方面他制定了双重方针。一是发展商业,在国内疏通运河,改进道路,清除地方关卡,建立统一的市场;在国外拓展贸易,努力扩展殖民地。二是发展工业,奖励生产,以减少对外国消费品的依赖,从而达到限制金银外流的目的。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3 当重商主义政策在法国初见成效后,其他国家也起而仿效,于是引起严重的商业竞争和殖民地争夺,导致18世纪一系列商业战争。政府对商品规格的限定阻碍了技术创新并最终不利于生产发展。而国家为某种目的对某些部门实行优惠政策也破坏了各经济部门间的自然平衡。尽管如此,重商主义在当时仍然促进了法国工商业的发展。

——《世界史·近代史编》

回答:

(1)依据材料1,分析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2,说明重商主义政策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3)据材料2,概括柯尔柏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来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4)据材料3,分析重商主义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分析与答案:此题所选材料紧紧围绕“重商主义”这一核心问题。材料1是路易十四任用柯尔柏推行重商主义的原因和背景材料;材料2介绍了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柯尔柏采取的具体措施;材料3主要分析了重商主义政策的影响。此题从重商主义政策的原因、特征、措施和影响等方面提出问题,是对重商主义这一概念的全方位的考查。此题主要测试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

答案是:(1)为了增加工商业税收,以解决官俸、军费和宫廷贵族奢侈生活的开支。

(2)认为金银是国家富裕的标志;应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使金银流向本国而不外流。

(3)保护关税;大力发展本国工商业;积极拓展海外贸易;发展工业,奖励生产。

(4)促进了法国工商业的发展;引起国际上的商业竞争和殖民地争夺,导致18世纪一系列商业战争。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贸易商、传教士和殖民主义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使对不熟练劳动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了解决。

摘自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他们中拿不出一大捆货物者就拿出一小箱…… ,几乎各个阶层的人对几内亚的买卖都兴趣浓厚。这真是一股浪潮,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

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可达百分之三百。1737年 ,活跃号货船首次处女航,装载了价值1307英磅的货物,它返回利物浦时,运来了殖民地的产品和总额为3080英磅的汇兑支票,其中还未把随后提交的棉花和蔗糖计算在内。

摘自《资本主义和奴隶和奴隶制度》

材料三 1762年,皇家非洲公司获得英王特许,很快就成为西非黄金和奴隶的最大买主。但是由于英国同荷兰争向非洲人出售武器弹药,竞争十分剧烈,杀人武器很快就在某些森林国家中扩散。对许多非洲国家的首领来说,掳掠和贩卖奴隶成了一种令人痛苦而又不得不干的事,如果他们拒绝干,欧洲人就会给他们的对手提供武器,这些武器可能被用来掳掠他们的臣民,变卖为奴。

摘自《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动力。

(2)据材料二具体说明利物浦商人的贸易特点。

(3)材料三说明英国在西非掠买黑人奴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4)从上述材料中,你认为奴隶贸易和欧洲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有何关系?

分析与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答案是:(1)原因:西方殖民者在美洲对不熟练劳动者的需求量大增。动力:获取巨额利润。

(2)主要从事奴隶贸易牟取暴利。

(3)利用西非国家间的争夺,通过出售武器支持一方扩大战争,掠买战俘。

(4)奴隶贸易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表现,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

(三)问答题

1.关于法国大革命时雅各宾派实行的恐怖政策,历来评说不一。有人认为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消极作用也有,但不大;有人则认为其主要是消极作用,积极作用也有,但不大。请你结合自己的理解说明你的看法及其理由。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不论同意哪 一种看法,或另有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对待。

答案是:积极方面:是在国内外形势危急的特殊条件下采用的非常手段,挽救了革命。(经济上的恐怖政策稳定了物价,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政治上的恐怖政策,稳定了社会秩序,使前线的胜利有了巩固的后方。

消极方面:嫌疑犯法令,打击面过宽,处决人过多,破坏了法制,也违反了革命初期颁布的《人权宣言》的原则。并且在恐怖政策下养成一种心态,即用恐怖手段维护统治,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2.列宁指出:“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摈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该做的一切: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结合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说明原因。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它们是通过哪些形式完成其革命任务的?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史论结合、分析论证的能力。

答案是:列宁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前,工场手工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资本主义必然要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冲破封建统治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英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政权;法国是推翻波旁王朝封建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掌握的政权。

两国都是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都是利用政权立法的形式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如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则通过了《人权宣言》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