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三(上)期末历史试题

2014-5-11 0:33:57下载本试卷

高三(上)期末历史试题

              请把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注:即“周六师”,是周王室的主力军,驻镐京一带)移之。”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时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B.周王室对诸侯失控

C.春秋时诸侯争霸      D.周代分封制崩溃

2.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C.剧烈的社会大变革    D.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3.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东周以来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

A.建立皇帝制度     B.确立三公九卿制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用法制治理国家

4.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兴起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5.隋文帝时,著名建筑师字文恺主持营建的是

A.洛阳城  B.大兴城   C.赵州桥  D.扬州城

6.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做出重要贡献,其中不包括

A.玄奘  B.义净  C.法显   D.鉴真

7.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 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宋辽战争的起因是

A.辽兵南下掠夺  B.宋军夺取幽云地区

C.辽国需要岁币  D.宋真宗懦弱无能

9.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楹联,悬挂于大门两侧的书院是

A.岳麓书院  B.白鹿洞书院  C.嵩阳书院  D.东林书院

10.朱元璋建明朝时的都城叫

A.建业  B.建康  C.南京  D.应天

11.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立军机处        D.设置理藩院

12.下列关于古代少数民族的各项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A.张骞通西域后,迁徙内地人口到西域

B.唐朝时回纥改名为回鹘

C.11世纪完颜部统一女真族各部

D.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东北地区

13.晚清统治者在治乱兴衰方面采取的措施,与历代不同的是
 A.对农民起义以镇压为主     B.以政变方式完成皇权移交
 C.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增强国力   D.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地方割据

14.下列条款中属于中英《南京条约》内容的是

A.开放广州、大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处为通商口岸

B.允许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C.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D.允许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15.下列各项中,对中国资本主义不正确的表述是

A.中国资本主义最先出现于沿海地区

B.中国资本主义始终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处于对立状态

C.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受到外商刺激的

D.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6.对“扶清灭洋”口号的正确分析是 ①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②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已经有了科学认识  ③“扶清”有利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④“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迼有笼统排外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为

A.中华革命党  B.国民党  C.兴中会  D.同盟会

18.下列哪项不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A.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C.在三民主义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9.国民革命军北伐后,中国人民收回汉口租界的直接原因是

A.英国军队制造了“万县惨案”  B.帝国主义者制造了“南京惨案”

C.英国军队制造了“一三惨案”  D.俄国军队制造了“一三惨案”

20.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得到的教训主要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C.必须发动工人进行工人运动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21.1941年到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①日军的残酷“扫荡”②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敌 ③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 ④严重的自然灾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的,主要是为了

 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B.在两党政治斗争中赢得主动

 C.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D.以和谈换取部署战争的时间

23.建国初,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A.“三反”、“五反”   B.农业合作社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24.1957年,中共中央整风运动的内容与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内容明显不同的是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教条主义

25.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观点的提出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发表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和27题各12分,共2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筑堤,用堤圈围出土地而圈围起来的田叫围田,或叫圩田。在山中找荒野开辟为耕地,往往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草木被烧去之后,稍加平整,即可耕种。这种方法古人叫做“畲田”或“畲田”,唐中多称之为“烧畲”或“火田”、“火耕田”。

  隋唐时期圩田更加普遍,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

  回答:

  ①“隋唐时期圩田更加普遍,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的原因是什么?(6分)

  

②应当如何评价“圩田”、“畲田”等的发展?从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以下是中共中央某文件的摘录:

㈠“或者由于这一发动,使内战爆发,使南京中派(民族改良派)一部或大部主观上与客观上走向亲日,削弱全国抗战力量,推迟全国抗战的发动,以致造成日寇侵略的顺利条件。”

㈡“或者由于这一发动,结束了'剿共'的内战,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而得到早日实现,使全国的抗日救亡的统一战线反而更迅速的实际建立起来。……”

回答:

 ①“这一发动”指什么事变?谁发动的?(4分)

 

②为了争取第二种情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4分)

 

③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4分)

三、问答题(第28题11分,第29题15分,共26分)

28.简述辽和西夏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形成其特点的主要原因。

29.江泽民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在会上的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请回答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指什么?三位伟大人物的主要贡献各是什么?

答    案  二○○三年十二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C 3.C 4.D 5.B 6.C 7.D 8.B 9.D 10.D 11.C 12.A 13.C 14.A 15.B 16.C 17.B 18.C 19.D 20.B 21.C 22.D 23.D 24.C 25.B

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和27题各12分,共24分)

26.①隋唐大一统、人口增长;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土地兼并剧烈,贫困农民为生活所迫,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6分)

②一方面失去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生产方式落后,围湖造田影响河道的治理和疏通,向山要田易致水土流失等,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3分)

启示:经济开发,应运用先进的生产力,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自然生态平衡,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人口增长率与土地承受力之间的关系。(3分)

27.①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4分)

②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4分)

③得到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4分)

三、问答题(第28题11分,第29题15分,共26分)

28.特点:都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都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经济制度;都推动了民族融合的发展。(5分)

原因:辽、西夏的统治地区的北方民族以畜牧业为主,和汉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及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是为了适应被统治地区的不同情况而定的。(6分)

29.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①推翻统治中国几各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分)

②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分)

③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2分)

主要贡献:

①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动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那一时代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3分)

②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二十世纪最宝贵的精神财富。(3分)

③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