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三历史练习测试题5

2014-5-11 0:33:58下载本试卷

高三历史练习测试题5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货币的发展,货币的发展又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回答12—16题。

12.下列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13.以下对隋唐柜坊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B.城市里的货币交易场所

    C.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D.推动了商业经济的繁荣

14.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进行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  )

    ①主要目的在于稳定物价             ②打击对象是金融、商业资产阶级

    ③实质是争夺市场领导权             ④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站稳了脚根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罗斯福新政为增强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所采取的措施是           (  )

    A.在整顿中,逐渐恢复银行信用      B.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振兴工业   D.奖励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

16.下列有关中外货币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秦始皇统一货币促进了全国各地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B.开元通宝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始使用的货币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滥发纸币,使国统区人民生活日益困苦

    D.二次大战后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古到今各民族为争取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回答17—18题。

17.下列制度、政策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过积极作用的有      (  )

    ①郡县制度  ②僧官制度  ③改土归流  ④行省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造,主要采取了           (  )

    A.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C.实行民族团结、平等、共同发展的政策

    D.派出大批干部、技术人员支援民族地区

    在世界市场的争夺和分割过程中,国家实力起着支配作用。同时由于人类对世界市场发展的认识更趋理性化,经济联系的互补性增强,经济全球化日益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回答19—22题。

19.英国为打造“世界工厂”,先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  )

    ①创立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方法 ②应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③建立起最大的殖民帝国      ④利用工厂制管理生产和剥削工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20.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框架的整体世界基本形成,世界联系密不

    可分。这对世界发展和积极作用包括                              (  )

    A.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

    B.引发了列强为重新分割世界的激烈斗争

    C.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

    D.东西方交流引起程度不同的文化碰撞与重组

21.有人说:“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全

    世界。”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句话应出自                           (  )

    A.林肯          B.克里孟梭      C.威尔逊        D.劳合·乔治

22.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动转,这反映了            (  )

    A.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B.各国经济发展中合作取代了竞争

    C.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崩溃

    D.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

23.《权利法案》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似之处是                    (  )

    A.都规定了民主共和的政体

    B.强调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

    C.限制了国王或总统的全部权力

    D.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

12.D 13.B  14.C  15.B 16.B 17.D  18.B 19.C  20.B

21.C 22.A  23.D

37.(24分)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的主体部分。孔子所奠定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变迁,充实着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材料二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这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

——《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回答:

  (1)参照材料一,提出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2分)

  (2)汉武帝时,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在中国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参照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分析儒家为什么能在西汉取得独尊的地位?(4分)

 (3)宋代的理学被称为新儒学。参照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的突出特点。(4分)

 (4)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史实,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对待传统儒家学说的?并分别指出他们这样做的原因。(10分)

  (5)运用所学哲学知识,简要回答在新的世纪对儒学应该采取的态度。(4分)

37.(24分)(1)“仁政”。(2分)

  (2)儒家的“仁政”主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是一种较为高明的统治策略。而且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4分)

  (3)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将交“天理”引入儒,并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4分)

  (4)①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在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批判儒家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②维新派力量弱小;为了减轻维新变法的阻力。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10分)

  (5)①坚持一分为二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2分)②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2分)

40.(14分)从13世纪开始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文化科技中心先后从东方转移到欧美,这些文化科技中心的出现和转移,对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在物理学领域具有开拓性贡献,并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的两位出自欧美的科学巨匠及其贡献。(4分)

  (2)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与人文主义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发展?这种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

  (3)二战后初期至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从文化科技角度出发,试分析它们采取了哪些相同的措施?(4分)

40.(14分)(1)法拉第用实验证明电磁感现象或牛顿建立力学体系;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等。(4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继续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强调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建立民主政治制度。(3分)(若答案与教材中的相关表述吻合,亦可给足分)原因:自然科学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分)

  (3)在国家干预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