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测试卷(四)
历 史(四)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测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据此回答1-3题:
1.史书上“中世纪”(或“中古”)一般是指
A.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B.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
C.欧洲封建时代 D.世界封建社会
2. 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有:(A)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 ②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政治统治 ③封建神学对思想文化的绝对控制 ④高度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3.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个转折主要是指
A.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B.欧洲的经济发展逐渐超过亚洲
C.统一的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形成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后果之一是引起了商业革命。据此回答4-5题:
4.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之所以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因为
A.资本主义具有开放的本性 B.扩大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交往
C.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强有力手段
5.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其国家性质属于
A.奴隶制国家 B.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君主立宪制的军事国家
在欧洲,先后发生过几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回答6-9题:
6. 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性
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7.启蒙运动之所以称为“启蒙”,其主要原因是
A.它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B.它批判蒙昧主义,破除迷信思想
C.它提倡三权分立学说,为资产阶级法学奠定了根基
D.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8.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主要是因为他们
A.提倡自由、博爱、平等 B.宣传天赋人权,三权分立
C.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D.提倡科学,反对蒙昧
9.18世纪以前,欧洲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相同的是
A.主张消灭专制主义 B.重视人的理性 C.反对宗教神权 D.强调人的个性解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出现了被称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据此回答10-11题:
10.英国圈地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是 ①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 ②欧洲羊毛原料的供不应求 ③政府对运动的支持 ④地中海式气候适合牧羊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英国圈地运动的实质是
A.用暴力圈占农民的土地 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C.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代替封建经营方式 D.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阶段
印度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面旗帜,据此回答第12-13题:
12.印度民族起义中,许多王公成为起义的领导者,这说明
A.起义以反对殖民统治为主要目的 B.起义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目的
C.封建王公已演化成资产阶级 D.印度这一时期不存在阶级矛盾
13.1905年-1908年的印度民族运动同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的新特点,不包括
A.领导力量 B.运动主体 C.斗争方式 D.斗争对象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据此回答14-15题:
14.工业革命首先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这是指
A.工业生产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 B.生产领域里雇佣关系的出现
C.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D.形成东方服从于西方的政治局面
1518.这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和布局产生了巨大变化,其正确描述是
①使工厂的布局摆脱了河流的限制 ②使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
③人才和交通成为布局的决定因素 ④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据有关知识回答16-18题:
16.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转变的根本因素取决于他们的
A.宏伟抱负 B.社会实践
C.学术渊博 D.叛逆精神
17.19世纪前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有许多合理成分,并被马克思和恩格斯采纳”。导致这种“
合理“性的根源主要是
A.他们的阶级立场 B.其来源于工人运动实践
C.以当时生产力成果为前提 D.他们的天才创造
18.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影印封面 ②这是《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的影印封面
③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④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⑤它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
![]() |
意大利人民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终于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意大利统一和民族解放运动实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把意大利历史推进到了资本主义时代。据此回答22—23题。
19.在意大利统一得以完成的多种原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撒丁王国所起的领导作用 B.撒丁王国联合法国共同对奥作战
C.中部摩地纳等地人民的起义 D.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王国的胜利
20.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率兵远征两西西里的加里波弟,在占领其首都那不勒斯后不久,就将政权移交撒丁王国。对这一事件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充分体现了他的小农意识 B.说明他具有顺应统一潮流的全局观
C.充分体现了他的资产阶级局限性 D.说明他不敢与资产阶级抗争
21.与德意志相比,意大利统一的特点有 ①具有民族独立运动性质 ②较多借助外力的帮助 ③人民群众自下而上在参与 ④由局部统一到最终完成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卷入三十多个国家,十五亿人口,它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据此回答22-25题:
2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
A.垄断资产阶级抢占国外市场 B.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斗争愈演愈烈
C.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已形成
2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下列哪一国家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A.保加利亚 B.塞尔维亚 C.罗马尼亚 D.阿尔巴尼亚
2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重心有三次转移,其顺序是
A.南线→东线→西线 B.东线→西线→东线
C.西线→东线→西线 D.东线→南线→东线
25.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根本原因是
A.参战国革命运动高涨 B.美国在大战后期参战
C.参战国物资严重匮乏 D.战争旷日持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题 型 | 选择题 (I) | 非选择题(II) | 总 分 | |||
26 | 27 | 28 | 29 | |||
得 分 |
I卷答题表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 案 | |||||||||||||
题 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 案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两次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胜和1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民族对地方主义的胜利,竞争对行会制度的胜利,财产分配制对长子继承制的胜利,土地所有者支配土地制对土地所有者隶属于土地制的胜利,教育对迷信的胜利,家庭对宗教的胜利,进取精神对游侠怠惰的胜利。资产阶级法权对中世纪特权的胜利。……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材料二 “从17世纪以来,全部现代唯物主义的发祥地正是英国。”
“不容否认,培根、霍布斯和洛克是法国唯物主义这个光辉的学派的前辈。”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宣言》
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分别是指哪次革命?”“这两次革命”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2分)
②材料二中的“法国唯物主义这个光辉的学派”是由哪一运动中的以什么人为代表? (2分)
③依据这两则材料,拟定一个题目,并说明原因。(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6年8月,一位英国人在一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注1]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俄国的事件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一种新的精神似乎已开始支配人民。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较好的政体。看来东方正从睡梦中觉醒。在中国爆发丁一场著名的排外运动,这是一种‘中国人的中国’的思想趋势。在波斯,由于邻近俄国,这种觉醒看来像是采取了民主改革运动[注2]的形式。在埃及和北非,觉醒突出地表现为狂热行为的明显增加以及泛伊斯兰教运动的扩大。这些动乱症状的同时出现太惊人了,不能完全归因于巧合。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确实正从其长久的睡眠中觉醒,……”
——E.C布朗《1905—1909午的波斯革命》
材料二 亚洲一个小王国(日本)对欧洲一个强大国家的这一胜利是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一事件给整个殖民地世界以巨大希望和极大刺激,……使各地被压迫民族激动不已。……
——《全球通史》
[注1]:这是指俄国1905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注2]:这是指20世纪初的伊朗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
①材料一中“日本的胜利”、中国的“排外运动”分别指什么事件? (1分)作者对“东方觉醒”的预见是否正确? (1分)对“东方觉醒”的原因的分析是否全面? (1分)为什么? (3分)
②材料一、二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和评价? (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
31.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左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新工业部门等的变化。并概述这两个时期的技术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11分)
(2)通过解决上述问题,概括上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特点。(4分)
32.19世纪中期,德国和日本面临着怎样相似的社会发展问题?(5分)各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的?(4分)为什么进入帝国主义后两国都具有较强的对外扩张性?(6分)
高三测试卷
历史(四)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 2.B 3.A 4.A 5.B 6.A 7.B 8.C 9.D 10.B 11.C 12.A 13.D 14.A 15.C 16.B 17.C 18.B 19.A 20.B 21.D 22.C 23.B 24.C 25.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阶级制度”——资产阶级制度的确立。(1分) ②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和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任答两人即可。2分) ③题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2分)因为这次革命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而且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4分)
27. ①日本在日俄战争取胜、中国义和团运动。(1分)正确。(1分)不全面。(1分)因为“亚洲的觉醒”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强和亚洲各国人民斗争水平提高所致,材料一过分强调了外因的影响。(3分) ②都认为日本对俄战争的胜利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日俄战争本身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又是一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的胜利实际上是亚洲各国人民的灾难。(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
31.(1)A点对应的是工业革命: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机器大工厂或工业资本主义发展;B点对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能与石油的利用、新机器的创制、通讯技术的提高,重工业、石化工业、电力工业。(6分)工业革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被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5分) (2) 科技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并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越来越明显;科技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能源的变化;科技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4分)
32.相似性:①资本主义经济或生产方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两国社会的深刻变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资产阶级、新兴地主、贵族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渴望获得政治权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②但是两国都处于封建政体统治之下(德意志诸邦君主掌握实权,日本是将军),德意志的封建邦国林立和日本的藩政使两国都存在着较强的分裂、割据因素,这从根本上影响着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扫除封建割据、加强国家的统一、实现从封建制到资本主义的转变是两国面临的共同历史之一。(7分)
方式:日本是通过明治维新,采用改革的方式。德意志是通过“铁血政策”,采用王朝战争的手段。(2分)
原因:①由于在向资本主义变革过程中,两国的资产阶级基本上都没有掌握领导权(德国是出身大地主、大贵族的俾斯麦,日本是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是王朝兼并或自上而下 改革的方式进行,因此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使两国进入帝国主义具有较强的对外扩张性。②两国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分享世界霸权。(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