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法制史专题训练
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法制建设密切相关,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和革命后,往往通过制定法律的方式,对旧社会进行改造,用法律将革命的成果固定下来,法制是近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1--20题
1.《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是
A.宣布议会为最高权力机构B.国王统治不治C.限制王权D.处死查理一世
2.《权利法案》的规定,实际上主要承认英国议会哪一方面的权力
A.立法权B.军权C.财权D.行政权
3.《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
B. 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处“统而不治”地位
B.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经取代自然经济
C.人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公民替代臣民
D.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从“人治”到“法治”的演变)
5.首先提出司法权、立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启蒙思想家是( )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霍布斯
6.《论法的精神》的思想核心是( )
A.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B.权力互相制约和平衡
C.三权互相独立、又互相监督
D.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7.1789年8月,法国制宪会议颁布的一系列法令,其中最能表明大革命性质的是
A.有关封建和采邑的权利和义务……均应无偿废除
B.各种性质的什一税和代替什一税的贡赋……一概废除之
C.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
D.一切永久地租,无论是实物的或货币的……概得赎回
8.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决定:“关于税收方面的特权,无论是人身和或实物的应永远废除之。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这一决定的实质在于
A.废除封建制度 B.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C.反对等级制度 D.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等
9.法国1791年宪法颁布表明
A.法兰西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C.法国推翻了君主制 D.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握了政权
10.最能体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要求的法律文件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法国的《人权宣言》
C.美国的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11.《人权宣言》最积极的意义表现在
A.实现人的自由平等B.宣布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C.赋予公民以政治权利D.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王权
12.法国制宪会议颁布的《人权宣言》,其核心是
A.重视人和人性B.强调人权和法治C.重视教权、神权D.鼓吹平等自由
13.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以法律形式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完备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B.《美国宪法》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
14.“自由”“平等”之所以被视为天赋人权而写入《人权宣言》,归根到底是
A.反对封建专制的需要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C.维护私有财产的需要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5.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来源于
A.《论法的精神》B.《社会契约论》C.《百科全书》D.《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16.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民主性,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内容为
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规定总统及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C.允许奴隶制存在 D.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等民主自由
17.下列法令文献,确立其国家为共和政体的是①《人权宣言》②《权利法案》③美国1787年宪法④日本1889年宪法⑤法国1791年宪法
A.①③ B.②④ C.③ D.③④
18.法国的《人权宣言》同英国的《权利法案》和稍后进行的美国独立战争中通过的《独立宣言》在内容上的共同点是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压迫剥削,要求平等、民主、自由
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D.建立资本主义法治社会
19.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是
A.拆散了封建的大地产B.制订了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
C.把土地收归了国有 D.保障了工人的某些权利
20.1917年墨西哥宪法规定:“国家有权收回外国垄断组织占有的土地、矿山、油田”,这里的“外国”主要是指
A.英国B.德国C.美国D.西班牙
1936年苏联制定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据此回答21—22题
21.苏联制定1936年新宪法的目的是
A.为落实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B.为落实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为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D.为了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22.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其主要原因是
A.它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它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
C.它宣布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D.它规定苏联的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一些知识分子提出了制定宪法,以法治国的思想,这是中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一步,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3—38题
23.我国近代制定宪法,以法治国的思想最早产生于什么时期
A.19世纪5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2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确定的政治体制源于提出下列哪一观点的思想家
A.开明君主制B.“天赋人权”说C.“社会契约论”D.“人民主权学说”
25.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政府,其重要标志是
A.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B.参议院成立
C.以中华民国纪元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26.在中国历史上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第一个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2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这体现了
A.人民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B.对君主制度的否定
C.实现了对袁世凯权力的制约D.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28.《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根本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
C.否定了君主专制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为
A.责任内阁制B.君主立宪制C.总统制D.民主共和制
3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这表明
A.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B.孙中山也受到约法的制约
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 D.孙中山希望以此限制袁世凯
3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能起到的实际作用是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由孙中山制定和颁布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起到了维护共和制度的作用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3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所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主要是因人约法规定(确立)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人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
C.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D.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3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根本在于
A.革命党人没有作出努力 B.革命党人没有得到北方民众的支持
C.民主力量与袁世凯的军阀实力相差悬殊D.袁世凯控制了内阁要害部门
35.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在经济方面规定:“奖励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设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反映出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 B.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平均地权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6.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诸法令中,对原同盟会纲领未真正实施的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37.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体现了①伏尔泰的政治理论②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③卢梭的政治理论④狄德罗的政治理论
A.①③④B.①③C.②③D.②
38.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发动护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反对段祺瑞政府B.反对北洋军阀C.维护《临时约法》D.维护共和制度
通过制定宪法加强独裁统治,成为中国历史上反动势力的一贯作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9—42题
39.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规定
A.裁撤军机处 B.设皇族内阁
C.实行预备立宪 D.皇帝仍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40.袁世凯将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标志是
A.镇压“二次革命”B.解散国民党C.解散国会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41.周恩来指出“独裁合法化,把内战合法化,把出卖国家与人民利益合法化”的是
A.《双十协定》B.1946政协会议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42.《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宪法》的共同点是
A.扩大总统的权力 B.为了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
C.顺应人民立宪的要求D.强化独裁统治
民主与法制对中国革命与建设至关重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回答43—49题
43.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A.没收地主的土地B.调整减租减息政策C.按贫雇农人口分配土地D.废除土地私有制
44.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
A.《共同纲领》B.《七届二中全会决议》C.过渡时期总路线D.《民主革命纲领》
4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46.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的《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在于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宪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出的原则不同
D.规定的权力机关不同
47.下列关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标志着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历史已经结束
B.它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C.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建成
D.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4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在
①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 ②人民的权利、义务 ③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9.下列宪法,涉及国体变化的有
①《临时约法》②《中华民国宪法》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④1954年宪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
参考答案:1。C 2。A 3。D 4。D 5。A 6。B 7。A 8。C 9。A 10。B11.D 12。B
13。D 14。D 15。A 16。B 17。C 18。B 19。B 20。C21.C 22.B 23.C 24.D 25.D 26.A 27.D 28.C 29.A 30。D31。A32。B33。D34。C35。B36D
37。C 38。D 39。D 40。D 41。D 42。D43。A44。A45。D46。C47。C 48D 49D
《人权宣言》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A、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 B.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体现了要求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
法国资产阶级在对封建制度的改造中,基本上实现了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
由、政治平等的革命目标的标志是 ( )
A. 制宪会议颁布废除封建制,颁布《人权宣言》
B.国民公会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雅各宾派宣布五条件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D.拿破仑制定《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