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2.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3.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4.尼德兰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 5.英国圈地运动中形成的新贵族与旧贵族的主要区别是 6.英国内阁制的形成说明了 7.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它的作用最主要是 8.18世纪中期的七年战争,实质上是 9.《论法的精神》的思想核心是 10.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采取的改造法国的措施有 11.在政策调整方面,拿破仑与路易十四的最大区别是 12.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1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14.对日本锁国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15.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证明 16.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主要矛盾冲突不包括 17.下列关于1848年欧洲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18.列宁指出:“无产阶级自发斗争如果没有坚强革命家组织的领导,便不成为无产阶级的真正阶级斗争。”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19.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这种论点的主要依据是 20.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统一德意志的目的是 21.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22.英法把克里米亚战争局限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根本原因是 23.19世纪西方国家对亚洲的侵略与17世纪相比,其影响的根本不同在于 2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25.19世纪晚期,促进美、德、日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26.下列关于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27.《江华条约》规定:“日本人民在朝鲜指定三口岸侨寓犯罪,而与朝鲜国人民有关时,应归日本国官员审断,若朝鲜人民犯罪而与日本人民有关时,须归朝鲜国官吏查办……务为公平允当之裁判。”这表明 28.独立后的拉美国家,导致各国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的经济制度是 29.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标志是 30.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其中,由于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所引起的矛盾是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如果说这两个伟大民族(指德意志、意大利)在1848年~1871年得到复兴并以这种或那种重新获得独立,那么这是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镇压1848年革命的人.违反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材料二: “他(俾斯麦)是有名的1848年革命的死敌,他憎恨任何民族运动和人民运动……恩格斯有一次称俾斯麦‘非出本心的革命者’。” 摘自维纳·洛赫《德国史》上册 材料三:恩格斯说:“自从俾斯麦利用普鲁士军队极其成功地实行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的时候,德国的发展就这样坚决地采用了这个方向以致我们和其他人一样只好承认这个既成事实,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他。”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材料四:俾斯麦依靠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法,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但是,谁要想根据这点证明社会主义者应当帮助俾斯麦,那个马克思主义者“真是太好了”。 摘自《列宁全集》第2卷 回答: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统计:1870年~1913年,法国生铁产量由118万吨增加到424万吨;煤产量由1318万吨增加到3340万吨;钢产量由8万吨增加到510万吨。截止到“一战”前夕,法国铁路总长达4万多公里,海运商船达103万吨。 材料二:据统计:1869年,法国资本输出为100亿法郎,1900年为300亿法郎,1914年为600亿法郎。 材料三:据统计:1870年~1913年,法国工业生产增长1.9倍,德国增长46倍,美国增长8.1倍,1870年法国工业生产在世界所占比重为10%,1913年则降为7%。 材料四:据调查:1892年,法国出售的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达770亿法郎,而投入工商业的资本只有66亿法郎。 回答: 33.阅读下列材料: 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一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以前”,后者的口号是“向先进学习,以与先进一方作战”。 19世纪期间,对西方入侵的这两种反应的例子很多,逃避现实这种反应的典型例子是1857年~1859年的印度兵变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我们知道印度兵变是心怀不满的印度兵在封建王公和地主的煽动下发动起来的,这些王公和地主因其利益受到英国人的损害,希望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中去。同样,义和团运动是秘密排外社团在朝廷官员和地方长官的暗中怂恿下发动的一次起义;这些朝廷官员和地方长官对传统儒学造诣很深,十分保守。印度兵变和义和团运动都是悲惨的流血事件,但两者都未能给欧洲霸权以有力的挑战;因为他们实质上都是消极的造反,只图用武力赶走可恶的欧洲人,以恢复以往的美好岁月。这显然是空想,是注定要失败的;这种方法既不能赶上西方列强,也不能阻止他们的入侵,西方的军事力量和西方经济事业的活力是不可能抗拒的。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回答: 三、问答题 34.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波及欧洲;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路易十四、沙俄彼得一世、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封建君主都推行了以重商主义为核心,甚至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提供便利条件的改革。但到19世纪初,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寥寥无几。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却在世界上得以确立。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要分析19世纪前后的两个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及其成因。 45.俄国和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有哪些相似点?为什么它们都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46.西欧的殖民扩张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关系?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D 5.A 6.C 7.B 8.C 9.C 10.A 11.D 12.B 二、材料解析题 31.①遗嘱是指1848年革命时期,未能完成消除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而遗留下来的革命任务,因为俾斯麦是现实主义的资产阶级化容克的代表。②因为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扮演了主角,统一的实质是消除封建割据,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资产阶级革命。③经过1866年普奥战争,奥地利被排出德意志,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北德意志同盟。④推行“铁血政策”,发动王朝战争方式。因为德国资产阶级软弱和无产阶级的不成熟,德意志内部还存在着反对统一的分裂势力。⑤评价历史人物不能以对哪个阶级的好恶为原则,而应实事求是,既看其主观动机,又看其客观效果。只要其活动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有利于社会进步,就应当予以肯定。 32.①材料一说明法国工业生产有一定发展;材料二说明法国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资到国外;材料三说明法国工业虽有发展,但发展速度远远落在美国和德国后面;材料四说明法国垄断资本家还把大量资本投到信贷领域,而非投入生产领域。 ② 从材料二和材料四的统计数据来看,法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资本投在了信贷领域,投资国外的远远多于投资国内的。法国因此每年收取巨额利息,成为欧洲高利贷者,被称作高利贷帝国主义。③由于以上分析原因,再加上普法战争中的巨大损失,割地赔款;法国农民贫困和农业经营技术的落后,造成国内市场狭窄,从而导致法国工业发展速度迅速落在美、德后面。到19世纪末,法国工业生产降到了世界第四位。 33.①都属于消极的反抗斗争。都是由守旧的上层官僚为恢复旧有的生活方式发动的;目的具有空想性,注定要失败,西方的经济、军事威力是不可抗拒的。②上述观点不正确。一是它未认识到中印两国运动都是由于西方入侵,民族矛盾激化而引起的。二是未认识到中印两国人民的斗争都具有反侵略的正义性。三是未能深入分析两国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即因各自的阶级局限性所致。西方列强的强大只是客观原因。在强大的西方列强面前,殖民地人民的斗争是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上述观点诋毁了中印两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是错误的。 三、问答题 34.17世纪至19世纪初的特征:①封建主义正在向资本主义过渡,资产阶级统治只在仅有的荷、英、法、美等少数国家确立。②资产阶级较全面地表现出反封建的革命性,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反复。③封建统治在全世界范围内仍占居优势地位。 成因:①资本主义正处在手工工场阶段,其生产力还不足以改造整个社会,更谈不上改造整个世界。②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为推翻封建制度,解决资产阶级掌权问题;革命后不可能建立完整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只能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其相对封建制度的优越性得不到全面体现。③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一些封建国家面临危机,一些有识之士甚至封建君主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客观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缓解了危机。 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的特征:①资本主义不但进一步改造了国内社会,而且进一步改造了世界面貌,使欧美亚三洲较先进的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②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成因:①英国工业革命及其扩展,使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从物质上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法国大革命不断给予资产阶级以精神动力。②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成为历史潮流;它进一步摧垮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政治制度逐步健全成熟。 评分说明:凡能在参考答案之外精辟分析并言之成理者,加1—2分。 35.(1)相似点:①改革后资本主义发展都十分迅速。②都于19世纪80年代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③改革后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④统治阶级都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 (2)原因: 政治上:①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都被贵族地主把持着。②沙皇仍然拥有绝对专制的权力。③沙皇专制政权热衷于对外扩张。 日本: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大。②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统治者竭力推行军国主义。③日本垄断资本大都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而且垄断集团同军事集团相勾结,大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④日本明治维新后,在政治上确立天皇绝对专制的近代天皇制。 36.①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为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缺乏资本,殖民扩张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这个阶段殖民扩张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方式以建立殖民据点为主;使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造成非洲、亚洲、美洲的更加贫穷落后;但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为机器大工业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料。这一阶段的殖民扩张以扩展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主要目的,以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为主要方式。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广大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西欧殖民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客观上冲击了当地的封建经济、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促进了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迅猛发展,彻底战胜了封建经济。③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殖民扩张以扩大投资场所为主要目的,方式是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亚非拉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属物,促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