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综合测试

2014-5-11 0:33:59下载本试卷

高三强化练习(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据此回答1-3题:

1.史书上“中世纪”(或“中古”)一般是指

A.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B.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

C.欧洲封建时代        D.世界封建社会

2.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不包括

A.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  B.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政治统治

C.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D.教会封建神学对文化的绝对控制

3.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个转折主要是指

A.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B.欧洲的经济发展逐渐超过亚洲

C.统一的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形成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后果之一是引起了商业革命。据此回答4-5题:

4.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上的革命”。这里“商业上的革命”的含义是

A.生产力迅猛发展,商业空前繁荣

B.欧洲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贸易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商业繁荣带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

D.商业繁荣促成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5.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移到

A.大西洋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  D.红海沿岸

在欧洲,先后发生过几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回答6-8题:

6.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封建农奴制对农奴的长期压制引起了强烈反抗

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工场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

7.18世纪以前,欧洲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相同的是

A.强调人的个性解放  B.重视人的理性  C.反对宗教神权  D.主张消灭专制主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出现了被称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据此回答8-9题:

8.英国圈地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是 ①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 ②欧洲羊毛原料的供不应求 ③政府对运动的支持 ④地中海式气候适合牧羊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18世纪英国议会通过圈地法令,结果“虽然种地的人数少了,但土地提供的产品和过去一样多,或者比过去更多,因为伴随土地所有权关系革命而来的,是耕作方法的改进,协作的扩大,生产资料的集聚等等。”材料

①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进步 ②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③反映了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④体现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④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人才辈出,影响很大。据此回答10-12题:

10.启蒙运动之所以称为“启蒙”,其主要原因是

A.它批判蒙昧主义,破除迷信思想

B.它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它提倡三权分立学说,为资产阶级法学奠定了根基

D.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11.下列启蒙思想家在人权问题上,取得最高成就的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狄德罗

12.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主要是因为他们

A.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B.宣传天赋人权,三权分立

C.提倡自由、博爱、平等        D.提倡科学,反对蒙昧

印度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面旗帜,据此回答第13-14题:

13.英国殖民者开始入侵印度时,印度处于

A.阿克巴统治时期    B.奥朗则布统治时期

C.莫卧尔帝国灭亡时期  D.莫卧尔帝国分裂时期

14.1905年的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同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的新特点,不包括

A.领导力量  B.参加者  C.斗争方式  D.殖民者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据此回答15-19题:

15.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16.工业革命首先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这是指

A.工业生产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  B.生产领域里雇佣关系的出现

C.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D.形成东方服从于西方的政治局面

17.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①当时社会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③新技术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④工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衡量一个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B.机器制造业已实现了机械化

C.两大对立阶级已经诞生  D.工厂制已经取代手工工场

19.这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和布局产生了巨大变化,其正确描述是

①使工厂的布局摆脱了河流的限制 ②使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 

③人才和交通成为布局的决定因素 ④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据有关知识回答20-23题:

20.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转变的根本因素取决于他们的

A.宏伟抱负  B.社会实践  C.学术渊博  D.叛逆精神了

21.19世纪前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有许多合理成分,并被马克思和恩格斯

采纳”。导致这种"合理"性的根源主要是

A.他们的阶级立场      B.其来源于工人运动实践

C.以当时生产力成果为前提  D.他们的天才创造

2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宣言

A.表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B.阐明了阶级斗争学说

C.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D.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更替的客观规律

19世纪60、70年代,世界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据此回答23-27题:

23.俄日两国以改革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其相同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较低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

C.封建统治基础牢固,没有发生社会危机 D.人民的反抗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24.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雇佣劳动力

25.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C.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都保留了封建残余

 19世纪德意奥三国完成了统一,但方式各异。据此回答28-29题:

26.意大利统一过程中,加里波弟出兵远征两西西里,占领其首都那不勒斯后,不久就将政权移交撒丁王国。对这一事件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充分体现了加里波弟的小农意识    B.说明加里波弟顺应统一潮流的全局观

C.充分体现了加里波弟和资产阶级局限性 D.说明加里波弟不好与资产阶级抗争B

27.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统一德意志的目的是

A.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B.使普鲁士势力得以延伸

C.把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       D.打败法国,取得欧洲大陆霸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卷入三十多个国家,十五亿人口,它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据此回答题:

2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

A.垄断资产阶级抢占国外市场  B.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斗争愈演愈烈

C.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已形成

2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下列哪一国家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A

A.塞尔维亚  B.保加利亚  C.罗马尼亚  D.阿尔巴尼亚

30.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重心有三次转移,其顺序是C

A.南线→东线→西线  B.东线→西线→东线

C.西线→东线→西线  D.东线→南线→东线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左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指出A、B、C三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新工业部门等的变化。

  (2)A,B两点对应的两个时期的技术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通过解决上述问题,概括上图所反映的历

32.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侵略所带来的民族危机,亚洲各国在为争取民族独立所做的斗争和努力中出现了哪两种典型的方式?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这两种方式及其结果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综合测试

答 案

1.C  2.C 3.A 4.B  5.A 6.B 7.A  8.B 9.D 10.A 11.C 12.A  13.D 14.D 15.C 16.A 17.B 18.B  19.C 20.B  21.C 22.D  23.A 24.D 25.B 26.B  27.B 28.C 29.A 30.C

31.(1)A点对应的是工业革命: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机器大工厂或工业资本主义发展;B点对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能与石油的利用、新机器的创制、通讯技术的提高,重工业、石化工业、电力工业;C点对应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的推广、核能的和平利用等,航天航空技术工业、生物技术工业、核工业、信息技术工业等。 (2)工业革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被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3)科技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并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越来越明显;科技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能源的变化;科技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32.①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以日本明治维新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内部学习西方的改革。②比较:亚洲革命风暴是由各国农民阶级发动领导或由封建统治者领导的,以武装反抗方式进行。日本明治维新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的倒幕派力量领导,以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进行的。亚洲革命风暴的主要目标是赶走外国侵略者,恢复国家、民族的独立;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西方,建立近代化国家,实现民族振兴,摆脱民族危机。亚洲革命风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各国的社会性质,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③原因:亚洲各国遭受西方侵略前,封建统治阶级力量比较强大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新兴社会力量不够强大;西方列强的侵略破坏了亚洲各国原有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日本在西方势力入侵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使日本有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倒幕派实力较雄厚,实施了比较全面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