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014-5-11 0:34:00下载本试卷

第十九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选择题:

1、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

  A、指南针 B、火药  C、造纸术  D、印刷术

2、“牵星术”的作用是

A、辨别船舶的位置 B、辨别船舶的方向 C、辨别船舶的速度 D、辨别船舶的重量

3、下列育种属于无性杂交的是

①骡子的产生 ②瓜果的嫁接 ③树木的嫁接  ④农作物选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诗经》三个部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风是民间的歌谣          B、雅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C、颂是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D、雅和颂从多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5、充满浪漫色彩的《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这首诗

①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②是屈原创造的楚辞体诗歌的代表作③ 大量采用了象征和比喻手法

④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诗句属于唐朝的

A、边塞诗 B、山水诗 C、讽喻诗 D、怀古诗

7、宋词繁荣的原因有

  ①商业繁荣 ②市民数量的增加 ③长短句的参差便于抒发感情 ④诗的衰落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北宋中后期苏轼登上词坛,为词的发展打开了新格局。他的词作

①大量融人铺叙成分,丰富了词的容量和表现力 ② 把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都纳人词作 ③ 以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 ④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A、① ② ③ B、②③④  C、② ③ D、①④

9、 科举制始于唐朝,但到了明清时期,却成为文化发展的障碍,清前期的一部小说就讨此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它是

A、《红楼梦》 B、《醒世恒言》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10、下列作品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历史史实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 》 C、《西游记 》 D、《红楼梦 》

11、元杂剧衰落的原因有

①科举制的恢复 ②文人投入的减少 ③演唱模式的僵化 ④政府的迫害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是

 ①生   ②净   ③旦   ④末  ⑤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3、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A、由大到小  B、由繁到简  C、由象形到会意  D、由图画到符号

14、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写成的富丽堂皇的汉赋杰作是

A、《子虚赋》  B、《二京赋》  C、《上林赋》  D、《刺史疾邪赋》

15、王羲之的《兰亭序》字体属于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 名

生卒年

著 作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63

《农政全书》

徐霞客

1586~1641

《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

1587—1666

《天工开物》

材料二  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 名

生卒年

成 就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培 根

1561~1626

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开普勒

1571~1630

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

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作用方面的不同。

(2)结合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3)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材料二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材料三 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A、B、C、D分别指的是哪几种字体?

(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其产生的条件有哪些?请列举出四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3)据材料二,分析出中国印本身所含的三种历史信息。

(4)据材料三,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象征了什么?据你推测它属于什么画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ACDA  6—10、BCCCD   11—15、CDBCB

二、非选择题:

16、(1)不同:中国集中于应用型的传统科技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西方主要是集中于天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其成就在于标志着近代科学的产生;也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原因: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政策和八股取士制度,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物质条件和思想自由。西方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为近代科技的产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和必要的动力。

(3)结论:16—17世纪中国科技从总体上已经落后于欧洲;科技的发展取决于社会条件,尤其是经济与政治制度。

17、(1)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行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先,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准备了材料;其次,这一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最后,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的产生和创新提供了条件。

王羲之、张旭、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启功等。

(3)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的篆刻艺术。

(4)象征:繁荣与收获;欢乐;奥林匹克圣火;绿色奥运;春天的喜悦。

画种:民间风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