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三(四川等)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Ⅲ(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经常见到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回答12-15题。
12.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首都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
A.佛教教义 B.法家思想 C.黑子学说 D.《神灭论》的观点
13.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
14、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③农民的平均主义④儒家大同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16、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推动了本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国家是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17、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政府选送留学生出国学习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D.甲午战争以后
18、戊戌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开办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 C.设立译书局 D.废除科学考试
19、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在教育方面
A.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B.鼓励阅读儒家经典
C.规定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的宗旨D.允许继续使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
20、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在科技领域进行大力整顿,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②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③1978年初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④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B.国民党营垒出现分化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22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D.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23.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B.实行“三三制” C.实行减租减息D.开展整风运动
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明,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二: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但作为对于依法判罪的人的犯罪的惩罚除外。―《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1865年)
材料三:美国1964年的民权法允许联帮司法部门对凡是实行种族隔离的公共设施和学校进行起诉,并对继续进行种族歧视的公共性计划停发联帮资助……1965年选举权法旨在彻底消除南部各州对黑人选民设置的种种岐视性选举资格限制……1968年国会通过民权运动时期最后一个重要的民权法案,禁止在租房和买卖房屋方面的种族歧视行为。
回答:(1)材料一中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谁签署的?(2分)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签署该宣言的?(8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黑人奴隶宣言的规定有何不同?(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对解决南北矛盾起到什么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各项法律颁的共同背景(6分),这些法律没有完全解决黑人的不平等地位,为什么?(2分)
(4)结全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材料反师出的黑人地位逐渐改善的原因(4分)
39.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是水草,冬温夏凉,直畜牧。”匈奴歇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旋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域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结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
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于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