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学年凤凰华鑫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先秦是祖国历史的开篇,据此回答第1—3题
1.商朝时,商人出门经商,他可能会
①乘坐畜力车 ②携带几串贝作为货币 ③由于没有旅舍,他只能住宿到农家 ④只能托相熟的人给家中捎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右图是利用杠杠原理来汲水灌溉农田的工具,
春秋战国时此物在哪一地区被普遍采用
A.长江以南 B.中原地区
C.江淮之间 D.太湖流域
3.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耕地转向私有 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减轻农民负担 D.确立封建制度
4.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统一度量衡③废分封,行县制④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富民强国是历史的经验,只有民富了,才能真正强国。据此回答5---7题:
5、 战国时期,下列的诸子百家主张中,哪一项更能体现“富民”的思想核心?
A、兼爱 B、非攻 C、尚贤 D、宽刑薄赋
6、秦国能统一六国是国强的结果,但统一后,没有执行富民政策,最终而亡。秦统治者违背富民政策的主要措施有①徭役繁重 ②刑法不均 ③赋税沉重 ④焚书坑儒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7、 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进步”最主要体现在
A.税制完成统一 B.放松了人身控制
C.扩大了纳税面 D.减轻了农民负担
中国古代科技灿烂辉煌,对后世、对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8---12题。
8.我国开始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是
A.《大衍历》 B.《十二气历》 C.《太初历》 D.《授时历》
9.在我国的一本古代典籍中阐述了一项天文学方面的重要思考:“当日之冲(日冲:古代天文学概念,指的是太阳、地球与月亮等其他星体成一直线的现象),光常不合者,蔽于地(大地,即今日所说的地球)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月食)。”提出这一说法的是
A.张衡 B.祖冲之 C.僧一行 D.郭守敬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不少领先世界的成就,其原因包括 ①北方经济的恢复和江南经济的开发②各族人民的大融合③外来文化的传播④建立在领先世界的秦汉文化的基础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1.最早运用极限原理,提出计算圆周率正确方法的是
A.祖冲之 B.刘徽 C.张衡 D.郦道元
12.魏晋南北朝时下列哪项科技成就能够推动当时社会的发展
A地理学的发展 B圆周率的发展 C农学的重要成就 D医学的发展
隋朝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据此回答13---14题。
13、隋唐的大运河连接淮水和长江的那一段称为
A邗沟 B江南河 C通济渠 D永济渠
14、下列古诗中,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B“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C“今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D“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回答15---17题。
1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6、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效率提高
17.隋唐政治制度中起到了扩大封建统治基础作用的是
A.实行三省六部制 B. 实行租庸调制 C.实行均田制 D. 实行科举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中国领土不断扩大,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最终密不可分。据此回答18---21题。
18“蛮地无桑……俗不解织绫罗。自太和三年(829年)蛮贼寇西川(四川),掳掠巧儿(技艺高超的手工工匠)及女工非少,如今悉解织绫罗也。”材料中的“蛮地”是指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
A.突厥 B.回纥 C.靺鞨 D.南诏
19.下列反映隋唐时期的历史古迹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是
①秦始皇兵马俑 ②云冈石窟 ③龙门石窟 ④莫高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④
20.藏族人民在古代历史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先进文化,为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藏医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下列属于藏族医学成就的是 …
A.《千金方》 B.《四部医典》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21.唐朝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写道:“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 佳句在中华。”此诗反映的是
A.南诏与唐朝关系密切 B.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C.唐朝与新罗友好相处 D.日本与唐朝友好往来
唐太宗在历史上被称为历代皇帝的楷模。据此回答22---23题。
22.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据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C.力倡节俭、禁造台榭 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
23.北方民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直接原因是因为他
A.妥善安置东突厥降众 B.在西突厥故地设北庭都护府
C.与吐蕃建立和亲关系 D.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我国是一个诗的王国,许多诗词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回答24—25题。
24、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描绘的是:
A. 汉代末开发的江南荒野 B. 北朝时期的塞外草原
C. 汉朝陇西地区的农牧场 D. 三国时期的黄河流域
25.“扬州雄富冠天下”、“夜市千灯照碧云”,古诗中描绘的扬州夜市开始出现于
A.南朝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26.交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侧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几乎都可以看到交通发展的轨迹,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1)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交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说明其对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5分)
(2)结合图2,简述隋唐时期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繁荣产生的影响。(5分)
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旋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域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结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
回答: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27.阅读下列有关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格内容: (12分)
朝 代 | 黄河中下游 | 江淮地区 | 西南地区 | 两广及福建 |
西汉 | 38256 | 7871 | 4364 | 698 |
唐 | 28898 | 12137 | 8081 | 2484 |
请回答:
(1)西汉时期,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成因是什么?(4分)
(2)唐朝时期人口分布与西汉时期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2分)
(3)导致人口地理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迁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简要分析人口迁移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4分)
28.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关系融洽,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封建化继续向周边地区推进,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影响和管理加强。唐政府灵活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和政策,至今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请回答:(13分)
(1)唐政府灵活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请各举一例。(6分)
(2)简要说明唐朝民族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7分)
29.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请你以本章教材为依托,构思一套纪念邮票,角度、主题自选,可是历史人物,也可是历史事实等。(10分)
要求:(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你所构思的这套邮票的名称。(不超过13个字)。
(2)用最简短的文字写出每枚邮票的名称,并作简要介绍。
(3)构思的邮票不得少于4枚。
(4)中心突出,主题明确。
(5)紧扣教材。
2006学年凤凰华鑫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
|
|
|
|
|
|
|
|
|
|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
|
|
|
|
|
|
|
|
|
|
|
26.(15分)
(1)(5分)
(2)(5分)
(3)(5分)
27. (12分)
(1)(4分)
(2)(2分)
(3)(2分)
(4)4分)
28.(13分)
(1)(6分)
(2)(7分)
29.(10分)
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A | B | B | B | D | B | B | C | A | A | B | C | A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A | B | D | D | D | D | B | B | A | A | B | B |
|
26.(15分)(1)表现:统一车轨,修驰道;修灵渠;(3分)影响:统一了珠江流域的越族地区,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统治;(1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分)
(2)影响:①隋唐时期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1分)地处丝绸之路起点的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广州,成为著名的外贸港口城市。(1分)
②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1分)地处大运河中心的洛阳,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1分)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扬州,成为唐朝后期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1分)
(3)促进通商,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西域各族与内地的友好交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5分)
27.(12分)(1)西汉时,人口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2分)主要是因为黄河流域开发早,经济发展比较快。(2分)
(2)黄河流域人口减少,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地区人口增长很快。(2分)
(3)主要原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2分)
(4)影响:人口的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补充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了南方经济发展进程;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4分)
28.参考答案(13分)(1)击退少数民族进扰,如唐太宗初期大败东突厥,灭亡之;设机构进行有效管辖,如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的设置;册封,如唐玄宗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和亲,如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会盟,如9世纪的唐蕃“长庆会盟”。
(2)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实力强大,对少数民族形成向心力;交通发达,有利于中原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灵活的处理方式利于民族团结。
29.参考答案(10分)(1)封建鼎盛时期的缔造者: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2)唐代名相: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
(3)封建社会的繁荣盛世:“开皇之治”“贞观之治”“武周之治”“开元盛世”。
(4)隋朝的繁荣:大兴城、洛口仓、大运河、驰道。
(5)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杜牧
(以上只是思路,其他符合要求者同样视为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