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上)单元测试(一)

2014-5-11 0:34:03下载本试卷

中国近现代史(上)单元测试(一)2006-8-2

1(选择题 9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90分。)

1、在欧美列强中,英国之所以能率先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主要因为

A.英国急于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中国禁烟对英商损失最大

C.英国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强国

2、下列哪些情况是由中国自然经济的存在导致的                  

①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②英国商人的鸦片走私

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④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一度滞销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3、据清朝大臣黄爵滋上道光帝的奏折,白银与铜钱的兑数是下表:

年份

一两白银兑换铜钱数

1823年—1824年

1249

1828年—1829年

1337

1833年—1834年

1365

1838年—1839年

1638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 白银外流,银价上涨

C 外国资本与商品大量输入中国   D 国库空虚,入不敷出

4、下列英军在鸦片战争中行动的顺序为:

①封锁广东珠江口  ②驶抵天津白河口  ③侵占广东香港岛  ④抵达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5、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

A.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反侵略斗争 B.近代中国农民第一次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C.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反帝斗争  D.近代广东军民第一次自发的抗英斗争

6、1841年定海战役中奋勇捐躯的爱国将领是

A 葛云飞   B 关天培   C 陈化成   D 陈连升

7、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

A、长江流域下游城市               B、珠江下游城市

C、广东和福建沿海城市             D、长江口以南的沿海城市

8、《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9、从世界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性影响是                  

A.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沦为半封建社会  B.中国主权逐步丧失,沦为半殖民地

C.中国思想上出现“西学东渐”趋势     D.中国民主革命开始

10、顾盛在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后向美国政府报告说:“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顾盛所指英国必须感谢美国是因为
A.英国可以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享受《望厦条约》中赋予美国的特权
B.英商可以得到美国军舰的保护
C.英国可以仿效美国迫使清政府订立新约    
D.美国在通商口岸开设的教堂、医院可为英国人服务

1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2、下列各项中,因果关系正确的一项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B.中国社会革命任务变化——中国社会革命性质变化

C.中国社会革命任务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D.中国历史转折点——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13、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在华设教堂或传教的有                

①《天津条约》 ②中美《望厦条约》 ③中俄《瑷珲条约》 ④中法《黄浦条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在《天津条约》中,列强迫使清政府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主要目的是

A.扶植清政府              B.控制清政府内政外交 

C.鼓动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     D.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

1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种特权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内河口岸是   ①重庆 ②淡水 ③汉口 ④镇江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7、首先在我国台湾开放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附件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18、《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长江沿岸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9、西方列强从通商口岸获得的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开设工厂 ②自由传教 ③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④租赁土地、房屋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20、《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是

A.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B.加剧了清政府财政危机

C.破坏了中国内河航运权      D.破坏了中国外交主权

21、最早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内河主权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①《南京条约》 ②《南京条约》附件 ③《天津条约》  ④《望厦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下面两幅地图告诉我们,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中国东北海、陆疆界发生的重大变化是:①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由中国内河变为中俄界河 ②中国失去滨海地区(日本海)出海口(包括库页岛)         


   

  

A.①是正确的,②是错误的        B.①②都是正确的

    C.①是错误的,②是正确的        D.①②都是错误的

2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南京条约》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     B《天津条约》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C《北京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天津条约》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

24、晚清一位大臣经历了对外战争失败的惨重教训,因而主张购买洋炮、洋船,他认为“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可是皇帝却斥责他“一片胡言”。该大臣经历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法战争 D 甲午战争

2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

26、右图的文物和照片,使你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中,英军侵入三元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军在南京城烧、杀、抢

27、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侵略的首要目标是

  A、掠夺资料和劳动力  B、打开市场,输出商品

  C.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D.公使驻京,控制清政府

28、近代历史上外国的军事力量第一次进入渤海是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中日甲午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29、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邪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30、太平天国运动全盛时期的主要活动区域是

A.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    B.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黄河流域、钱塘江流域   D.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钱塘江流域

31、《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袖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性质

32、《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B.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C.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D.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33、“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体现了太平天国:  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②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③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和愿望   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3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无法实行的共同的直接原因是

A.处于战争年代,无安定的政治局面作保障   B.抵不住封建主义的侵蚀

C.违背农民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     D.没有考虑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3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太平天国政权一直不稳定
C、太平天国内部发生权力斗争   D、脱离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

36、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土地政策具有革命性          B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及其体制

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吸收西方基督教文化

37、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也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太平天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        B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9、鸦片战争以前,造成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的思想专制        B.程朱理学的束缚

C.乾嘉学风的影响          D.知识分子的因循守旧

40、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评价,下列著作中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瀛环志略》

41、《海国图志》一书的主要内容是

A. 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 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

C. 揭露清朝的腐朽统治              D. 主张在中国建立强大的海军

42、《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          

A.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B.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C.介绍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D.探索出强国御侮之路

43、《资政新篇》的提出

A、适应了太平天国发展的需要    B、反映了资本主义对农民的影响

C、代表了先进的中国人的愿望    D、标志着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

44、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政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45、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史实的是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科学技术 ④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60)

二、材料解析题:(第46题18分,第47题14分,共32分。)

4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携带蒸汽机、远洋战舰模型与高倍望远镜等礼物访华,向乾隆祝寿,同时希望中英互通有无,发展贸易,并在京建立大使馆。乾隆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断然拒绝。英国使团无功而返。

材料二:史学家戴逸指出:“清朝统治使中国丧失了整整250年,而关键与西方的时间落差恰恰是康雍乾三代的134年,‘康乾盛世’的提法是错误的。”

材料三:史学家蒋廷黻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马嘎尔尼使团来华时中国奉行什么对外政策?(2分)分析产生这种政策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你是否赞成戴逸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3)1840年后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你是如何理解蒋廷黻这句话的?(4分)

4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兄当亦嘉汝忠义也。兹特命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
——1853年杨秀清等《谕英使文翰》
材料二: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这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三:太平军占领宁波以后,1862年英商怡和洋行档案中记载:“连一箱鸦片都没有卖得出去。”

材料四:英商满载生丝的轮船经过甪直镇,不肯向太平天国税局纳税,被扣压。英国领事强为干涉。太平天国提出抗议:“太平天朝定制,商货经过税局,有一定之税金,今贵国商人之行为,既违定制,而贵国官长强为干涉,于国际交谊甚不合。特此告知。”
回答:
(1)太平天国后期,在浙江地区实行了哪些经济政策?(4分)
(2)与清政府的经济政策相比有什么不同?(4分)
(3)你如何评价这一经济政策?(6分)

三、问答题:(第48题12分,第49题16分,共28分。)

48、1860年英国首相帕默斯顿宣布对华政策:从前中英为仇敌,今则我们与中国政府已有极友善的关系,我们现在已能与最高级的政府直接交涉。……如果籍我们予以友善援助,而能令中国内部全面得入正规,且看前途商业之大发展啊!(12分)

(1)英国是怎样以“友善的援助”而使“中国内部全局得入正规”的?(4分)

(2)用史实说明“商业之大发展”是指什么?(4分)

 (3)怎样理解文中的“极友善的关系”?(4分)

49、阅读下列三幅地图:

  

根据以上三幅地图及其反映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8分)并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8分)                      

中国近现代史(上)单元测试(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DBAA   6-10 AADAA  11-15 BBDBA   16-20 AACBB  21-25 ABDAB

26-30 BBAAD  31-35 BABAD  36-40 BCAAC  41-45 BBCDD

二、材料解析题:(第46题18分,第47题14分,共32分。)

46、(1)闭关锁国(2分)中国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巩固封建统治;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文化上:推行文字狱与八股取士,盲目自大的心理。(6分)

(2)言之有理即可。(4分)

例如:赞成戴逸的观点, 17—18世纪西欧与北美出现三件大事: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世界已迈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新纪元。(2分)。而中国政治上坚持君主专制,经济上维持小农经济,文化上推行文字狱与八股取士,外交上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从而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发展。(2分)。

不赞成戴逸的观点,“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政治清明,统治者励精图治,封建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进一步发展。(4分)

(3)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对外开放(2分)

“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自认为是天朝大国,以不平等的态度对待,视外国为夷;(2分)

“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指: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2分)

47、(1)A、对商业实行保护,使天国辖境内商业繁荣兴盛。 B、在对外贸易方面,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建立商业关系。 C、严禁贩卖鸦片。 D、鼓励外贸,但必须依法纳税。(4分)
(2)A、清政府抑制商业发展,太平天国保护鼓励发展商业。 B、对外贸易上,清政府妥协退让,而太平天国却坚持原则,平等交往。 C、清政府承认了鸦片合法化,而太平天国却禁买鸦片。 D、列强对中国贸易关税往往很低,并大多偷税漏税,但太平天国坚决要求列强依法纳税。(4分)
(3)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既有利于本国商业的发展,也打击了列强对中国鸦片贸易的不法活动,保护了民族商业,维护了中国的尊严,它的经济政策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时代的进步性。(6分)

三、问答题:(第48题12分,第49题16分,共28分。)

48、(1)英法等国与清政府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帮助清政府恢复统治秩序。(4分)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共增开11个通商口岸,且深入内地,大大便利了外国工业品的倾销。(4分)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达到了英国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4分)

49、继续:①从侵略的背景和目的看,都是在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②从手段看,列强都是凭借坚船利炮进行武力征服,战争的进程基本相似。③从结果看,清政府都被打败,签订了割地、赔款、丧失国家主权的不平等条约。④从侵略者看,都是以英国为主。(8分) 

程度加深:①割地:从割香港岛到九龙司及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②赔款:从赔2100万银元到赔1800万两白银。③开埠通商:从5个后又增加了11个,地区从东南沿海扩大到北方和长江中游。④特权:在取得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经商权、传教权等特权的基础上,增加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和内河航运权等。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8分)